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61章

作者:殆火

“趁着大劫令十二仙称臣,十二仙不依,必然签订封神榜,这是第一步。”

“在商灭周兴两国征战之际,让修道者在人前显圣,凡人必然心怀震撼,立庙贡神,天庭就有了香火,这是第二步。”

“为师只算出了天帝大计划的前两步,往后只能算出零星。”

“若是人族遭此算计,任由天帝谋划香火,只恐日后还会有榜上之神,趁着大劫、天机混乱之际,破山伐庙。”

“破山伐庙?!”闻仲惊呼,竟敢如此?

不仅要享受人间香火,还想替代人族先祖,全盘接受凡间香火?

闻仲明白了,难怪纣王一直都敌视天神,说着逆天之言,原来如此。

天神是想要人族不问先祖,只问天神啊!

众人面露了然之色,这样一来,纣王的举动就很容易理解了。

天神和人族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矛盾。

通天继续道:“这还不止,天帝的大计划不仅图谋人间香火,或许还与我等三教道门有关。”

“师尊算到了什么。”

“什么也没算到,天机混沌。”

众人点头,即便如此,也足够了。

至少确定了天帝的大计划,这样一来,纣王那边肯定也有一个大计划。

琼霄皱眉,有些担心:“我等助商,不仅要逆势而为,还要与天庭为敌?”

“自然。”

“师尊……可有把握?”

把握?

说到这里,通天面色忽然红润起来,神采奕奕道:“不需要把握,赌!”

多宝面有异色,师尊应该还算到了其他不能说的东西吧。

……

李丙走后没多久,一封奏疏送入了宫中。

三日一朝,奏疏压了几天,子受才取来一观,细细地看起来。

居然是东海平灵王说老母亲新丧,想为母亲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不能理政,希望朝廷派人接替他处理政事。

更是为了表忠心,方便朝廷行事,说要削去王号,将平灵国改为平灵郡。

这操作,真让人头秃。

市井流言里,别人姬发都是要称王,你这个平灵王倒好,好好的王不当了,要改郡县,甚至连权力都不要了,撂挑子就走。

人哪有往低处走的?

东海水多,所以脑子里进水了,人也跟着脑子里的水,往下头流了?

这么说来,平灵王是个下流的人,绝不能让他得逞。

其实,主要是子受记得平灵王在原著里造反了,是个反贼。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事和原著不同,但也不得不防,如果真是反贼,多半是在谋划什么。

如果是忠臣,也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造反。

子受眯着眼,眼眸里闪过了一丝光芒,道:“奏疏朕已经看过了,朝廷不应该改平灵为郡县,更不能接受平灵王的请求。”

“什么?”

商容惊疑一声,错愕的抬头,这封奏疏他提前看过,当时还感叹平灵王当真是世间少有的忠臣呢。

不仅是忠臣,还是个带孝子,难得忠孝两全的人物。

子受淡淡道:“诸卿,此事必有蹊跷,平灵王之母新丧,为何要守孝三年,不理政务?又为何要改封国为郡县,甚至连王号也不要?”

“陛下的意思是……”

子受道:“换做你们是平灵王,你们哪一个愿意改封国为郡县?哪一个愿意因为守孝而放弃权柄?”

商容眉头紧蹙,他确实做不到,可……

杨任出列道:“臣自问不是什么大德之人,臣做不到,可换做伯夷、叔齐等贤人,必然能做到,这世间总有至孝之人,也必有忠诚于陛下,愿意放弃权柄的诸侯王。”

有道理啊,也许平灵王就是这么个忠肝义胆的人呢!

即使不是,答应请求,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子受摇头,目光幽幽,出声道:“相距甚远,谁又能确定平灵王秉性如何?”

“平灵王此举,非但不孝,更是不义,哪有因为守孝而荒废政务之人?”

“朝歌大臣,不知晓平灵一地局势,更不可能镇压平灵贵族,改封国为郡县,必然动荡不安。”

“又哪个忠心的臣子,会想让天下不安呢?”

“难道平灵王的母亲在九幽之下,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荒废政务,让领地生乱吗?”

“平灵王一脉传承数代,冒然改封国为郡县,平灵王可曾问过列祖列宗?”

“哪怕他孝顺母亲,他早已死去的父亲、祖父,对此又会作何感想?”

“朕不仅不能应下他的请求,更要遣一人亲去平灵,狠狠的骂他。”

“朕万万没想到,世间竟还有这等不忠不孝之人!”

……

第213章 国师,你不是会飞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明明是忠孝两全的贤人,怎么就变成了不忠不孝的恶人?

文武们思考了许久。

他们还是觉得平灵王是发自真心的孝顺。

尧、舜都是孝子,当代更有姬昌、姬发、伯邑考孝名远传。

而且大家对平灵王的印象都还不错,大臣们都更倾向于相信平灵王的孝行是发自内心,而非惺惺作态。

奏疏言辞极为诚恳,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这是怎样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

杨任皱眉,理应是件好事,而且事成之后大加宣扬,编排戏曲,不就能加快剪除诸侯之弊吗?

杨任道:“陛下,平灵王甚为孝顺,陛下此言有些……过激了。”

子受正色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卿等可有想过,这份奏疏虽是声情并茂,可事关重大,为何连使者都没有?仅有一封奏疏?平灵王狼子野心,此事必有阴谋!”

杨任思虑再三,觉得也有可能,于是问道:“臣愚钝,不知有何阴谋?”

群臣翘首以盼,纣王的智略,他们都清楚。

子受却忽然沉默了。

阴谋?

还没编好。

平灵王到底是不是反贼,谁也不知道。

我就是想把他臭骂一顿。

这多好,如果是反贼,无形之中让他计划失败,如此一来反贼必然更加愤恨,昏庸值就来了。

如果不是反贼,也不亏,好好的大忠臣挨了顿臭骂,不也是昏庸值?

不管怎么样,都有昏庸值赚!

我怎么早没想到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这就要好好调查一番了,太颠。”

子受在群臣里找了找二喷子太颠,没找着。

“太颠何在?”

“臣在。”

太颠出列,就在杨任身边,朝服穿的很整齐。

诶呀,你穿上衣服的样子,我竟一时间没认出来。

子受道:“太卿家言辞犀利,能说会道,你代朕去平灵走一趟,务必骂醒平灵王这不忠不孝之徒!”

“来来来,众位卿家一起想想,怎么骂他才好?要从多个角度,历数罪恶,力求文笔优美,文情并茂,有条不紊,最好,能把他头风病给骂好。”

这……

也没听说过平灵王患有头风啊!

群臣哑然,自然不同意,哪有未掌握证据就骂诸侯王的道理,这不是昏君吗?

便是太颠,也不愿意为使,杨、太、辛三大喷子开始疯狂劝谏。

这就没办法了,御史台有好处,却也有坏事的地方。

子受只好暂时将奏疏压下,三日后再议。

不过下有计策上有对策,当晚,子受让尤浑将申公豹招进宫中。

申公豹两手交错伸放在袖子里,妖修嘛,道行够了也不一定能改习性。

猫科动物都这样,一天得睡好久,打盹时还喜欢蜷着手。

见到子受,申公豹拜倒:“见过陛下,不知陛下半夜将臣招来,有何事?”

子受看了诱惑一眼,尤浑抿着嘴,一声不吭拿出一个盒子。

子受拿过盒子,递给申公豹:“国师,这是朕的玄鸟玉佩,见佩如见朕,国师言辞犀利,能说会道,你代朕去平灵走一趟,务必骂醒平灵王这不忠不孝之徒!”

“嗯……臣,臣……”

申公豹有些懵,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