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52章

作者:殆火

爱咋咋地,子受也不信他不打西岐,姬发敢反过来带兵打朝歌,敢打他就立即把姬昌砍了刷昏庸值,马超行为不可取。

“不过是些许流言,朝歌无需出兵。”

苟一阵子,最起码也得苟到原著中封神大劫开始,不得不开战的时候再打。

不过朝中文武多有相反意见。

他们可不知道姬发可能有仙人相助,觉得西岐唾手可得,只认为是纣王的仁义又爆发了。

文武们明白,如果攻打西岐,虽说是顺应民心,可到底还是打仗。

打仗,就会死人,西岐将士会死,大商将士也会死。

而且西岐势弱,无力抵抗,必然强行征兵入伍,兵源还是这些百姓。

最后这些百姓即使没有死在残暴的姬发手上,也会死在战场上。

这样一来,商军到底是解放了西岐百姓,还是害了西岐百姓?

纣王必然是为这些而困扰。

陛下什么都好,可性格很矛盾,能对诸侯贵族杀伐果断,却又对百姓顾虑良多。

能够为了百姓,放弃唾手可得的西岐,放弃翦除西伯侯,当得起一代仁王!

不过,身为大商臣子,他们要为大商的长远利益考虑,如今正是清理诸侯的最好时机,机会错过,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如鲁雄、方相、方弼、张桂芳等激进派武将,直接请命带兵征讨。

杨任倒是保守派,他不想讨伐西岐,饭要一点一点吃,诸侯要一点一点打压。

早在最开始废除人牲、人殉的时候他就反对过,就是怕引起大量诸侯不满,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不过没用,杨任喷人在行,带兵外行,战事面前没人听他的。

商容求稳,但激进派声势浩大,他也没辙。

闻仲轻捋长须,一锤定音:“臣认为,陛下说的有理,攘外必先安内,我大商内部的安定和统一,才是对征讨西岐战的前提条件。”

闻仲心中暗叹,陛下确实变了,变得成熟稳重,有如此明君,封神大劫必然有变。

子受惊疑,闻仲竟然也不愿意打西岐?

原著里闻仲可是妥妥的激进派,刚回朝就马不停蹄的东征西讨。

不过正好,子受道:“传朕旨意,若姬发小儿立国称王,令西境诸侯讨伐便是。”

有闻太师出言,再加上君王不愿征战,其他臣子再怎么激进,也改变不了什么。

一件事了,子受按照原定的安排,继续道:“从今日起,设立御史台,封杨任为御史大夫,太颠、辛甲为御史中丞,下设御史若干,有风闻奏事之权,尽显朝中之恶,上至君王,下至百官,大事奏裁,小事专达。”

这是早就定好的喷子专职。

杨任自然不必说,大商第一喷子。

太颠敢在殿上裸衣骂人,是个敢说话的主,可以当二喷子。

辛甲是黄飞虎临走前举荐的人才,也是个不畏强权的人,历史上上谏七十五次才罢官,可以当三喷子。

御史有没有能力无所谓,御史台尽显朝中之恶,听起来很牛逼,实际上只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他们再有能力,也只能耍嘴皮子,没有半分实权。

子受也不禁佩服自己的天才想法,专门找一堆人来喷自己带节奏,完美!

杨任拱手道:“臣谢恩。”

他陷入了沉思,陛下没有封御史,只有三个当家,下头的官员得他们自己找。

这样一来,御史台似乎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因为子受早就放出过风声,设立御史台并没闹出什么大动静。

只有崇侯虎暗自感叹,自己果然又猜中了陛下的想法。

子受打发杨任后,开始了今天的正戏。

一名寺人在子受的诏令下,战战兢兢的牵着一条狗,入了殿中。

……

第203章 狗官

这狗是子受特意从西园挑的,毛发锃亮,很干净。

不过,最与众不同的,还是它穿的衣服。

给狗穿衣服,本就不同寻常,更令人费解的是,这只狗穿的还是官服。

子受又在借鉴后辈,汉灵帝的西园抄了,宫市抄了,卖官鬻爵等贵族经商赚钱了再抄,剩下的狗官,自然不能放过。

汉灵帝喜欢养狗,甚至把狗唤作“爱卿”,当成人打扮,官帽、官服、绶带样样齐全,带着上朝。

还想方设法让自己身边的宫女们和这些狗进行交配,自己在一旁观赏得不亦乐乎。

史书上对这种令人发指的人兽行为,也曾有过记载,子受不得不感叹汉灵帝平日里的花招真的非常多,用尽各种招数去糟践自己身边的宫女们,以供自己开心。

狗子和宫女这反人类的操作,子受做不出来,不过,狗官可以借鉴。

“爱卿平身。”

平……平身?

群臣不解,抬头四顾心茫然,陛下在跟谁说话?

领着狗的寺人犹如芒刺在背,极为僵硬了举起手。

随后刚入殿中的狗子,两条后腿直立,摇摇摆摆地走了起来。

狗子的动作吸引了众人注意,大臣们定眼一看,这狗穿的竟是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官服?!

狗子在寺人的带领下,在九间殿中走了一圈。

经过一根柱子时,还抬腿撒尿,一阵骚味。

子受有些同情那根柱子,被绕过,被撞过,被尿过,作为一根柱子,这辈子还挺传奇。

等到狗子走回殿中央的时候,子受突然哈哈大笑,拍手大叫:“好一个狗官!”

狗……狗官……

大臣们听了,哭笑不得,感觉受到侮辱,却也无可奈何。

有几个气盛的,面色涨的通红,这算什么事?

当朝侮辱大臣?

陛下是失心疯了?

大臣们纷纷看向闻仲,太师,快给他一鞭子!

闻太师皱眉,眉心第三只眼微睁。

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妖媚蛊惑,这说明,是纣王发自内心的举动。

崇侯虎一开始是懵逼,怎么突然骂人?

可他想起了今天大殿上的违和感。

陛下难得和太师达成一致,合力对抗群臣,顶着压力放任自流,不趁机攻打西岐。

太师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

外是诸侯,内是什么?

朝臣啊!

崇侯虎回忆起月前伯邑考献宝时的一切。

散宜生、闳夭是不是朝臣?

是!

他们忠的是商吗?

他们忠的是西伯侯!

再往前,跟随子启造反的雷开、麦智、麦云,难道不是商臣吗?

好像漏了一个谁,但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如果不处理掉这些人,又谈什么攻打西岐?

万一后院起火,又该怎么办?

大商在陛下的带领下,飞速发展着,可以说,日新月异。

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内部成员容易被外敌渗透!

陛下以装醉上朝警醒朝臣,多次鉴别贰臣,如今,更是将这一切摆在了台面上!

御史台!

风闻奏事之权,尽显朝中之恶!

御史台三名长官,杨任向来忠义,太颠喷过贰臣,辛甲虽然声明不显,但他是黄飞虎举荐的外地人,不认识任何朝臣,没有和任何人结交,保证了中立立场!

御史台不就是专门为了安内而设立的官职吗?

崇侯虎双目清明,出列道:“陛下圣明,大商既安,诸侯自服,是故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说完,就回列了。

我就提醒到这里,其他的,你们自己悟。

必先……安内?

群臣恍然大悟。

他们一开始还不明白,但崇侯虎已经出言提醒,再不明白,可就太笨了。

西园有牛有羊,还有更适合穿官服的猴子,奇葩一些的,诸如蛇、蜈蚣,也是不少。

可穿官服入殿的,为什么偏偏是狗?

因为狗很忠诚,而那些心怀二心的臣子肯定是不忠于纣王的,在那些人眼中,只有他们所效忠的人,为了自己与诸侯的利益,没有任何身为商臣的底线。

西园的狗,不会害人,甚至还会帮百姓们上山打猎,而那些心怀二心的臣子,又怎么会不在暗中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