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08章

作者:殆火

姬昌忍了,他在羑里过的很安心,发扬着周人的传统美德。

每次中原天翻地覆时,周人先祖都在种地。

帝舜时,天下发大水,周人在豳国种地。

夏朝时,周先人在豳种地。

夏商交替混战时,周人在豳种地。

商朝九世之乱时,周人在豳种地。

商晚期武乙时代,豳地饱受犬戎骚扰,迁徙到西岐定居,继续种地。

直到姬昌这一代,开发出了种地的高级姿势——种菜。

种菜的土壤要求比种粮食高很多,也更有技术含量,为了收拢民心,实行翦商,他搞起了灵圃。

也就是公共菜园,灵圃集农科站和公共菜园于一体,主要获利的是老百姓,所以西岐老百姓自愿自发建造灵圃、灵沼,大大丰富了饮食,对姬昌感恩戴德。

即使被囚羑里,姬昌也不忘这一优良传统,继续在羑里种菜,亲自浇灌,以行韬晦之计。

他的目的,就是表现出自己胸无大志,让纣王放松警惕,告诉纣王自己已经怕了,没有野心了,你要怎么羞辱,我都不会反抗,甚至还为你种菜吃。

一时半会,纣王不会相信,可三年、五年,乃至七年,纣王必定相信。

“鬼侯、虎侯,你二人不如也在此与西伯侯一同种菜?”

子受哈哈大笑,竭尽所能表现得骄纵蛮横。

“若是陛下之令,我等自然遵从。”

虎侯、鬼侯惶惶,眼睛放光,种菜?好啊!

就虎方、鬼方那破环境,根本种不了菜,无心菜都没得吃!

让他们自己种,岂不是种多少吃多少?这是前半辈子都没有过的奢靡生活啊!

朝歌实在……太好了!

子受看两人的表情,觉得有些不对劲,不过问题不大,他们不抱怨,不代表他们的族人不抱怨。

虎方、土方见到自己的首领被软禁朝歌,又有商人官员对他们指手划脚,肯定心生不满,多半会有小暴动。

这样一来,也不辜负自己顶着压力,强留虎侯、鬼侯了,大臣们必然认为自己一意孤行,从而大喷特喷。

“传我命令,将于越首领与土方首领也调来朝歌,他们必定也喜欢朝歌的生活!”

子受下令道,有虎侯、鬼侯在前,群臣一再劝阻,却也没辙。

尽管他们都知道囚禁部族首领,部族有反复危险,可这些都是猜测,有再大可能,也是没有发生的事情。

而虎侯、鬼侯却是发自内心享受朝歌的生活,就在眼前。

姬昌扣着指尖泥土,表面上一副唯唯诺诺不敢吭声的样子,心底却在冷笑。

纣王以为囚禁了自己,天下就安定了?

好大喜功,如此骄纵之主,蛮夷又岂是囚禁其首领便可安定的?

这只会更加刺激他们!

迟早生乱!

纣王啊,飘了!

子受在群臣的力劝中保持微笑,杨任见劝说不得,直接带着谏大夫们开喷。

一切进展顺利。

这时,羑里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一人喘着粗气,匆匆而来。

当驾官厉声问道:“是何人?”

“我乃三山关邓总兵麾下传令官,有加急奏报,事关重大,需立即见驾。”

闻仲在想着自己的十二块金牌,都是纯金的啊!

十二块金牌才能把他调回来,足见自己在纣王心目中的地位,他回了朝歌之后就把金牌挂在府上,每逢宴会,便会展示一番。

上次师祖来府上,也张口称赞,这次师祖又来朝歌,将金牌要了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还。

可他蓦然听到传令兵的话,一个激灵。

三山关?邓总兵?急报?

完了!

管理虎方之人就是邓九公麾下副将张山!

多半是虎方乱了!

闻仲也不管当驾官,急声道:“进来说话!”

子受也反应过来,意识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有了喜色。

刚刚还说把于越首领、土方首领都调来朝歌,这下好了,因为虎侯在朝歌被软禁,虎方出问题了吧!

片刻功夫,传令官匆匆进来,脸色凝重,拜在地上,高高举起竹简:“末将太鸾,三山关送来急报……”

群臣一下子被吸引,纷纷对了个眼色。

完了!

太鸾身上隐隐有着血渍,虎方肯定乱了!

姬昌佝偻着腰背,你纣王今日来辱我,却不想虎方生乱,怕是你自己保不住面子了啊!

子受淡定道:“报上来。”

太鸾面如土色:“于越生乱,于越首领携族人叛乱,邓总兵得知,立即遣副将邓秀平叛,不料中了于越与其他部族的联合埋伏,邓秀将军不幸……不幸兵败,只有数人冲出包围,邓总兵得知后,派末将快马来报,只怕这个时候……邓秀将军,也已罹难……”

“军情紧急,末将打听到陛下与群臣皆在羑里,便直接前来,未有上报皇宫,还请陛下恕罪。”

姬昌内心一阵奚弄,要你纣王好大喜功,要你纣王一意孤行,结果好了,给人逼反了!

叛乱了!叛的好!

要怪啊,也只能怪纣王不守道义。

与土方结盟时背信弃义,直接砍了土方首领,前车之鉴在此,哪个蛮夷首领会真心臣服?

“什么……”闻仲横眉怒目:“于越反了?”

于越?

不是虎方吗?

姬昌细细回想起来,太鸾刚才说的的确是于越,而非虎方。

倒是自己一直想着虎方会乱,所以才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可于越……

“是……”

闻仲继续厉声问道:“邓总兵之前称已收服于越,为何又再度叛乱?”

太鸾知道老太师在朝中的威信,听到责问,连忙道:“于越首领从朝歌回到部族后,族中有人不满,因为前任于越首领刚刚身死,而且死在商人手中,有不少人不愿意臣服我大商,邓总兵派女儿前去定于越首领之心,告知三山关必会支持他,原以为,定其心后,于越首领便能处理好族中之事,谁料到……”

话都不用说完,谁料到于越首领和族人达成共识,一起反了。

这下子,文武大臣包括姬昌,全都傻眼了。

子受也傻了,乱的不是虎方、鬼方,是于越啊?

他遑急问道:“虎方呢?虎方可有乱象?”

太鸾敬佩的看向纣王:“自虎侯入朝歌后,虎方族人无人统领,散作一团散沙,最初虽有乱象,但各不统属,谁都不服谁,影响力有限,张山将军入虎方整治,虎方族人归心,虽仍有人心怀不满,却在可控范围之内。”

“于越作乱后,张山将军行李总兵之法,言称虎方与商人相同,可因军功获封,招募了一支以虎方族人组成的军队,正往于越边地进发……”

“陛下圣明,料事如神啊!”

……

第147章 我特么干什么都是对的

料事如神……

子受很迷茫,为什么会这样呢?

闻仲已是一脸严肃,于越再度反叛,其实没什么,于越王身死,新的于越首领即使反了,也不可能如以前的于越王一样,整合百越所有部族叛乱犯边。

内乱的百越战斗力也就那样,有邓九公在完全不必担心,唯一麻烦的,也就是带路党没了。

鲁雄连忙请罪:“陛下,臣不该阻止陛下让于越首领居于朝歌啊!”

太鸾也开始解释道:“蛮夷部族首领,与诸侯不同,与大商不同,只推举有能力的人为首领,首领与族人一体,邓总兵立下的于越首领虽是前于越王之子,但无法服众,他在朝拜时得了不少赏赐,可于越族人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杨任了然,接过话茬:“如此一来,于越族人自然不会感激大商,于越首领回到部族,想要立足于族中,只能选择妥协以求坐稳首领之位,此我等臣子阻拦之过,陛下洞悉于越之心,我等却没能遵从,反而再三阻拦,臣有罪!”

闻仲道:“现在请罪,为时已晚,太将军,若是三山关需要朝歌发兵支持,老夫当亲自领军。”

一直默不作声宛若老农的姬昌,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之色。

他万万没想到,纣王从未去过百越,竟也能看穿越人心思。

便是自己常年与西戎打交道,也没想到这一层,纣王洞察局势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太鸾道:“太师倒不必如此,我三山关兵强马壮,又多了张山将军带领的虎方族人,虎方族人虽不是越人,却也居住在越地,跋山涉水只是小事,于越之患不足为虑。”

闻仲点头,轻抚长须,雷厉风行道:“现在应依陛下之诏,将土方首领招入朝歌,以防其反复,等到于越叛乱平定之后,同样依诏将于越首领招入朝歌,分化首领与族人,如此一来蛮夷群龙无首,分而治之,首领失去权柄,但不失富贵,族人即使心有不满,却无人带头,只有小乱,却比举族而反容易平息的多。”

子受摇头:“不可。”

我得跟你们反着来才行,于越一反,对自己威望有损,却因为百越各部族内斗而无暇顾及大商,这不是很好嘛?

不就能稳定供应昏庸值吗?

土方也是这个道理,土方连着挨了好几次毒打,即使伊上斜又有反复,也必然不敢南下,只会成为稳定的昏庸值制造机。

闻仲若有所思,颔首道:“陛下说的也是,既然已经让土方首领归族,若是贸然将之召回,说不定会拒绝,土方首领与于越首领不同,已经得到族人认可,如此之下,只会觉得我大商不信任他,多半会将其逼反,虽不至于有危机,但必然影响陛下威信。”

子受立即改口:“朕想了想,于越既然已经反叛,还是将土方首领也招入朝歌吧,以免其反复。”

鲁雄眼前一亮,上前道:“陛下说的是,土方若再次反复,虽无大祸,却也不得不防,与其等到某个时间突然反叛,让我等措手不及,索性将其首领招入朝歌,若是心存反意,必定直接反了,可我等已有准备,以雷霆之势平之,强行带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