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67章

作者:随轻风去

金粉花花世界,又是遍地世官可以继承,太消磨志气了。

这些年的南直隶乡试,经常前几十名里都找不到个应天府的人,出状元要等到万历末年,盟主还是严嵩的朋友……

但凡横跨嘉靖、万历的青溪社要是有东林党、复社的一半牛叉,那秦德威也不会想着去抱外来大腿!

看看大明中期政坛上的苏州帮势力,再看看拉跨的南京帮……就不要怪人家地域歧视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尚未出道就夭折的组合

徐氏东园嘉靖九年春季大雅集进行中……

湖边水榭,南京文坛盟主、前二品高官、东桥先生顾璘不紧不慢的做了一篇关于南京文坛近年来发展情况的工作报告。

最后老先生感慨道:“近些年来,故友逐渐凋零,盟社惟余老夫及寥寥数友。所幸后辈英俊辈出,这几年逐渐成才,我心中甚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这万物焕发生机之际,又到了推陈出新之时!老夫忝为前辈,欲将后进贤才汇总拟号,以彰显南都文教之盛!”

这是南京本地文坛的事情,外地大佬们就不怎么插嘴了,只礼节性的冷眼旁观,任由顾老盟主在那边天花乱坠。

主人家徐天赐也是昏昏欲睡,没办法,他在文化圈又没有足够号召力,每次操办雅集都不得不依赖于文坛盟主老先生的帮忙。

老先生要啰嗦这些无趣的东西,他也只能暂时忍忍。开会总是枯燥无聊的,但忍过去就好了,上了楼船以后自然就有乐子。

当即就有其他本地名家询问道:“老先生有何计较?我等洗耳恭听。”

顾老盟主早有预案的说:“南京本为皇都,我欲借用穆天子之典故,拟出一个名号唤作南都八骏!”

“好!”“妙极!”“善哉!”“高见!”很应景的出现了不少叫好的声音。

在一片叫好声中,突然插进了一句很有道理但又很不对劲的话:“老先生身边无数年轻俊才,只一个南都八骏组合,不够用的吧!”

众人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躲在大司马背后的小学生说的,但大司马低头喝茶,什么也没说。

王廷相作为一个北方人,又是复古派七才子之一,之前也从来没有到过江南做官。

反正这次来了南京后,对文坛各种风气很不喜欢,一是拉帮结伙风气,二是那种沉迷六朝的靡丽腐朽文风。

盟主毕竟是盟主,自有一番气度,完全没有被捣乱的杂音所影响。要是听几句冷嘲热讽就受不了,还推什么组合出道啊!

只见顾老先生不慌不忙的说:“老夫这里有几个人选,如朱曰藩、许谷、谢少南、王逢元四人皆可入选。但还剩余四名,烦请诸君荐举,并不仅限于本土,寓居金陵者的贤才也可入列。”

这就等于是给外地大佬分润好处了,顾老先生只要不对上小学生,那还是很长袖善舞,面面周到的。

无论如何,金陵乃都会名城,又是大明的南京,想蹭冠名的人总会有的。

南京国子监祭酒、当世著名学问家湛若水提了一个人选,也是他教过的天才少年蔡汝楠,没有争议的进入了组合。

又有人提议,府尹公子江存义可以入选,顾老先生也帮着赞扬了几声,算是拉进了名单。

秦德威看看得意洋洋的江二爷,又看了看顾老先生,这不对劲,很不对劲。

难不成江二爷打砸自己宅子,就是为了向顾老先生递交投名状?他以后想长住南京,在南京圈子里混?

这时候又有促狭的人叫道:“在下觉得,小学生也应当入选!”

这真是惟恐天下不乱!那小学生明显已经与顾老先生决裂,从金陵本土文坛反出去了,还如此提议是何居心?不就是想看热闹吗?

顾老先生沉吟片刻,点头道:“可以!”

一语简直震惊四座,大部分人都不懂了,顾老先生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连秦德威本人都是懵逼的,这盟主老糊涂了?还是自己刚才打脸打的不够狠?

你搞个八骏圈地自萌,他秦德威除了讽刺几句都打算置身事外了,你还要来拉扯?

王逢元只感到老师真有点精分,一会儿毫不留情各种打压,一会儿有机会拉拢时又使劲拉拢,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实在诡秘难懂。

他刚想劝顾老师几句,却又感到有人轻轻拉住自己,转头看去,却是老师的老友许隆。

“不要去劝了,你劝不了的。”许隆对王逢元说。这又让王逢元隐隐约约感觉到,顾老师可能真有自己不了解的一面。

秦德威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但他有直觉,绝对不能按对方的意思走。

便拱了拱手说:“在下年幼识浅,当不得八骏之名,自愿退出选举,还是另请高明吧!”

别人还没说什么,新入圈的江存义却先跳出来叫道:“你看不起我们?”

秦德威无语,这就是皈依者狂热?他点了点头,“不错,我就看不上你!而且我觉得,你们组合样式可以更丰富一点!”

秦德威比划着顾老先生身边身后的那些年轻人们:“我看这两个,可以称为新双玉!这三个,可以称为新三俊!”

忽然想起什么,秦德威又问道:“朱曰藩来了吗?三俊加上朱曰藩,可以组成新四大家!有了新双玉和新四大家,再添几个人,还可以组成新十才子!”

水榭中又是几片笑声,懂得都懂,实在太好笑了,实在忍不住。

只有侍立的杂役依旧茫然,不懂老爷们开心什么,文人的梗就是如此莫名其妙,不懂真进不了圈。

一直面无表情的王廷相也忍不住破了功,笑几声后对秦德威给出两个字评论:“刁钻。”

原来顾璘年轻时,与族兄弟并称为江东双玉,后来与两位好友并称为金陵三俊。

再后来,朱曰藩的父亲朱应登从扬州来到南京,金陵三俊大概是打不过,又把朱应登拉进来组成了金陵四大家。

再后来,顾璘中进士出仕,在官场上结交各方好汉,组成了一个弘治十才子组合……

嗯,顾老盟主德高望重,一辈子热衷交朋友,参与过的组合就是这样多姿多彩。除上以外,还有个不太出名的三才组合没有说。

秦德威把顾老先生一辈子参加过的组合名字,往顾老先生身边年轻后辈上套了一遍,特别还是神来一笔的说“新三俊加上朱应登儿子朱曰藩就是新四大家”,简直恶意满满。

王廷相突然感到,顾东桥没有动手打小学生,已经是很有涵养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老争辉(上)

被小学生搅和了几下,推出南京城文坛新一代组合南都八骏的这个本次盛会主题,显然是进行不下去了。

至少在今天这个场合,组合出道的概念已经被小学生玩坏了,再强推就近乎笑柄了。文人都是要面皮的,谁也不想成为一个搞笑组合成员。

就连推荐了弟子蔡汝楠的南监祭酒湛若水也后悔了,早知道应该先看看风向,幸亏被搅黄了。

老盟主有点迷茫,明明自己拥有绝对实力,话语权和议题设置权都在自己手里,为什么就是按不住一只小学生?

这小学生为何如此擅长解构事物?无论什么正经东西,无论什么样的美谈佳话,在他嘴里都能变成荒谬不经的笑话,这简直就是装逼者的天敌克星啊。

再说起组合出道失败,对其他预备成员或许没有太大感觉,反正都在一个圈子里混,无论有没有这个组合名号,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

但对于新近混圈的江存义来说,那可就是当头一棒了,他就缺这个身份认同啊!为了加入即将推出的南都八骏,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出几倍几十倍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此时有点冷场,预定推出八骏主题都完犊子了,下面节目还怎么继续?雅集办成这样已经算是濒临失败了,秦德威就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反正此时也没人跟他抢话。

“在下虽身处金陵闹市,但心在诗与山林,委实不喜结社同盟之事。非至交知己,不轻易称兄道弟,常有人指责在下孤高狷介,然而秉性难移。

今日一时轻狂,因为厌恶某人,婉拒东桥公好意,坏了徐锦衣雅集兴致,都是在下罪过!”

众人分不清,这到底是致歉,还是自吹自擂了,反正挺象是给他自己做人设。

别人也没在意,厌恶某人到底指的是谁,但江存义分明注意到,秦德威说这句话时,得意洋洋的瞥了自己一眼。

又想起秦德威刚才捣乱之前说的“看不上你”,江存义江二爷终于认定,自己这是被秦德威刻意针对了!

要不然也没法解释,秦德威能加入都不肯加入,在他的认知里,没人会无缘无故拒绝这样的好事!

江二爷怒气瞬间满了,府尹公子脾气发作起来,越过老盟主站了出去,大喝一声:“秦德威你住口!”

一开始,在场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秦德威是谁?主要是小学生名号更醒目响亮,秦德威之前为保持神秘感也不太用名字亮相。

江二爷指着秦德威斥道:“你我私人仇怨归私人恩怨,但你因此故意坏了文坛之盛事,真自私自利之辈!”

等的就是你自己跳出来,秦德威突然很无辜的反问:“我与你有什么私人仇怨?”

“你就别装了!我把你家……”江存义说到这里,就卡住了。他骄横惯了,很少过脑子想对错,差点顺嘴就说出来。

秦德威又是很无辜的反问:“你倒是说啊,你把我家怎么了?”

王逢元无语,想起老师先前说,等着秦德威为了宅子闹,可现在秦德威就是不提,反而是江存义差点说出嘴。

“我把你家砸了,那又怎样!”江存义把心一横,有恃无恐的说,先落实了秦德威因私报复的情况再说。

秦德威大度地说:“那我又不怪你,谈何私人恩怨?”

江存义:“……”

秦德威一边瞥着老盟主,一边对江存义说:“肯定是有人指使你,要怪也是怪你后面那个人,也不知道你最近与哪位大人物走得近。”

不用想就知道,秦德威指的是谁。

想起老师先前的吩咐,王逢元硬着头皮,正要出场,却又被拦住了。

顾老先生气场全开,淡淡的说:“怕你斗不过秦德威,还是老夫亲自来。”

众人看秦德威与江存义纠纷时,突然老盟主高视阔步,站了起来,走到秦德威面前,对着秦德威行了个礼。

多少老友一起哗然,他们都认得,这是一个前奏!

自从顾东桥稳居盟主之位后,手握话语权后,已经很多年不见顾东桥强行装逼了!没想到今天小学生居然把顾东桥逼到这个份上!

“之前惊扰到了小朋友,老夫先告个罪。”顾老先生说。

秦德威冷笑着不说话,要不我把你家砸一遍,然后也给你告个罪?

顾老先生对秦德威的态度不以为意:“经老夫考证,你那处地方,应为宋朝忠烈杨邦乂故居所在。”

水榭中顿时一阵议论声音,杨邦乂在南京城里还是挺有知名度的。

此人乃是宋代建康府的官员,金军破城时,被俘不屈,金军将其在雨花台剖心而死,堪为著名的忠烈之臣。

秦德威无语,至于考据什么的,文坛盟主当然有这个话语权,你说是就是了,谁还能跟你较真?

顾璘继续说:“老夫与不肖弟子们提议,共同出资为忠烈修建祠庙,并寻访杨家后人,在此奉祀香火,老夫捐献城外田地五十亩作为祭田!”

秦德威大吃一惊,这老逼王竟然还在这里藏了一手!这肯定是要搞道德绑架!

顾璘说完来龙去脉,就对秦德威问道:“秦小朋友,不知有没有读过杨邦乂的忠烈事迹啊?”

秦德威还能说什么,只能答道:“在下当然知道其人事迹。”

老盟主便又责问道“那当日江存义去寻你时,无论你卖与不卖,都是为了忠烈之事,心存正气何事不好谈?你们又为何起口角纠纷?”

秦德威讽刺道:“在下可没见过,七八豪奴闯进家门打打砸砸的谈法。”

老盟主叹道:“江存义是个性急之人,做事或许急于求成,老夫自会训诫他。但你秦德威与他做饿虎相争状,就没有存了一点对忠烈的感念?”

我靠!秦德威意识到,这是把自己拉低到江存义的档次,然后相提并论。

最终结果就是,让众人都觉得自己和江存义差不多,老逼王这个手法很娴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