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634章

作者:随轻风去

在秦德威记忆里,绍兴府在大明出了八百多进士,宁波府也有五六百,官场势力当真不小。

事情复杂就复杂在这里了,支持严厉海禁政策的浙党人物,往往却不喜欢别人在浙江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在浙江动真格严厉执行海禁政策的官员,往往又被浙党攻讦。

听起来十分诡异,表面看起来浙党很精分,但实际上都是生意罢了。

海禁越厉害,走私利润才越丰厚,不止浙江,福建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既然都说到了这里,秦德威趁机又对何鳌问道:“我就是想问问,宁波有哪些大族?”

何老师很敏感的说:“你不问别处,为何偏偏只问起宁波地方?难道你想在宁波开府?”

秦德威同样没有直接回答,算是一种默认,总不能开口就对老师说谎。

虽然传统上督抚主要驻地应该是在杭州,但志在海上的秦中堂对杭州兴趣不大。

省会杭州虽然是大明浙江行省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在当今,宁波才是东海贸易的中心,不管是官方的还是走私的。

何鳌就介绍说:“宁波望族众多,但公认第一等的只有四大家族。一般在宁波为官之人,若不知这四大家族,只怕都做不爽快!”

秦德威只感到何老师这口吻有点耳熟,下意识的回应说:“四大家族都出来了,那么老师可有护官符?”

何鳌莫名其妙的,护官符是什么玩意?

秦德威回过神来,“老师还是先说四大家族吧!”

何鳌就继续介绍:“这宁波四大家族分别是镜川杨氏、月湖陆氏、槎湖张氏、鉴桥屠氏。

你熟悉的人里,左都御史屠侨就出自鉴桥屠氏,詹事张邦奇则出自槎湖张氏。”

此后何鳌又仔细给秦德威讲了宁波地方的掌故,连带临近余姚等处也一起说了。

比如四大家族之首杨氏曾经“一门五进士”,杨氏与陆氏有联姻。又比如屠氏和张氏关系更好些。

如果不是有“师生”这样关系,何老师肯定不会对秦德威讲太多。

毕竟从目前态度倾向来看,秦中堂对浙党尤其是宁波乡党十分不友好,而何老师作为浙江绍兴山阴人,讲那么细有出卖同乡的嫌疑。

说的差不多时,都临近半夜了,秦德威起身告辞:“王命在身,不能久留,明日还要继续启程。”

何老师突然反应了过来,“今日闲谈,你怎么只问大家族的事情,没有提及倭寇?平倭才是你最紧要的事务吧?”

秦德威含糊着说:“攘外必先安内啊!”

他总不能说,五百年后对倭寇研究多资料多,很多倭寇的详细信息在自己心里大致都有数,用不着再去问人。

而什么某地方几大家族之类的八卦,研究资料少得可怜,却又是自己需要掌握的情况,不问问这个还能问什么?

从何老师这里出来,秦德威就去了驿站睡觉。

等明日继续出发,穿过高邮、扬州,秦中堂在长江转了个弯,先去了阔别两年的南京城。

当然也是有正当理由的,比如点选官兵组建标营,去南京军器监视察火器制作情况。

第八百五十九章 我看好你!

如果沿运河去浙江,直接从扬州瓜洲渡过江,继续南下就是了,完全不必经过南京城。

虽然秦德威找了选拔精壮充实标营和巡视南京军器局等借口,但还是有点勉强,所以秦德威途中就非常低调。

他们一行人并不公开打出钦差督师的旗号,沿途也不再访亲问友,看起来只是大户人家出行赶路。

只有驿站搞接待的官员才知道秦中堂的确切行踪,而且也都被勒令保密,虽然不能完全杜绝风声走漏,但效果还是有的。

秦德威抵达南京之前,只秘密通知了两边人,一边是叔父那边,另一家就是奶兄弟徐世安那边。

其余人虽然猜测秦中堂近期可能要回南京,但并不知道具体情况。

而且秦德威也没有像常人那样在龙江关码头登岸,而是在外金川门附近一个不知名的地点上岸,只有奶兄弟徐世安带着数辆马车在那里迎接。

见了面后,徐世安徐老三忍不住吐槽说:“别人富贵还乡哪有你这样偷偷摸摸的,像是那个什么锦衣夜行?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逃亡回来的。”

秦德威感慨说:“正所谓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你这样的人不懂。”

徐老三撇撇嘴,反击说:“猪鼻子插葱,装什么象?”

秦德威则扫了一眼徐世安的胸前补子,诛心的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怎么还是个五品千户啊?

让别人看到,还以为我这个东阁大学士不念旧情,不肯提携故旧。”

徐世安气得牙痒痒,最终只能挥手说:“上车!”

本来秦德威为了树立年轻矫健人设,出入都是惯于骑马,但这次不想公开亮相,才特别要求乘车。

为了方便说话,徐老三与秦德威同乘一车。

秦德威不通知别人,特意让徐世安来接自己,当然是有原因的。

“前年我对你说到过双屿岛,你去过了吧?”秦德威上了车后,就先问道。

双屿岛位于宁波外海,距离大陆很近,现如今已经成为走私海商的冒险天堂。

这是东亚最大的走私贸易基地,大明、佛郎机、日本等国私商汇聚在这里交易,并自然形成了一个海上小都市。

徐世安答道:“当年就去了,后来又去了几次。”

秦德威又继续问:“你感受怎样?”

徐世安叹道:“你说双屿岛上有胡姬,我去品鉴了,感受就是像男人!”

秦德威:“……”

不能理解,这“像男人”到底是形容哪方面?

也不对,谁问你徐老三这个了?

看秦德威神色不善,徐世安连忙又说:“那地方确实挺繁华的,常有三五千人在上面,无数金银流淌其中,还建了几处宫庙!

我大明的人,倭国人,佛郎机人参错交杂,共同经营此地。

我甚至还看到,有佛郎机人在双屿岛造船,是佛郎机人驾驭的那种大海船!”

秦德威暗暗感慨,如果在动漫里,或者非历史向的小说里,像双屿岛这样的地方,必定会充满着梦幻浪漫的气质。

但很可惜,在现实里,注定会被官府所征服!

秦德威一边思考着,又指着徐老三胸前补子说:“你想不想换个图案?甚至官袍换换颜色?”

徐世安想也不想,毫无正形的说:“换不换所谓!我早就看透了这世道!

反正无论到哪里,只要报出你的名头和你我关系,那就足够了,比自己官位好用多了!”

秦德威:“……”

“难道我说的不对?”徐老三反问说。

秦德威深深吸了一口气:“我现在以东阁大学士、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总督浙闽等处军务、巡抚浙江等处地方的身份告诉你,你被征调了!暂时在中军效力!”

徐老三毫无心理准备的说:“啊,这,怎么就征调我了?”

秦德威又道:“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胆量?敢不敢再去一次双屿岛?”

徐世安十分不理解:“让我去双屿岛作甚?”

秦德威答道:“多带点银钱过去,结交一下各路头目,测量一下双屿岛内的实际数据。”

徐老三反问道:“那你干什么?”

秦德威泄露了天机说:“当然是组织大军攻打双屿岛了。全靠你搜集情报了,我看好你!”

马车进了地广人稀的外城,又向着里城疾驰,徐世安主动说:“我借了别人的楼船,在秦淮河上给你接风洗尘,现在直接过去?对了,可以让女眷和少年人先回秦府去!”

秦德威摇了摇头说:“不必了!直接去南京军器局!”

徐世安疑惑的说:“军……军器局?南京里有这样的地方?”

从徐老三的反应可以看出,物理意义上的南京军器局还存在不存在都难说了,秦德威对此比较满意。巧妇也难于无米之炊!

秦德威也尽力回忆着说:“听说地点在外城东南,距离神机营不算远,先过去看看!”

徐老三十分惊诧,秦德威是何等样人,他还能不清楚?

虽说秦德威工作方面没话说,但也绝对不会放下享受的!

今天秦德威居然一反常态,不去参加酒池肉林的宴会,却先去军器局巡视,这很诡异!

而且还是不顾他徐老三的陪同,这一定就是有别人了!

“是谁?”徐世安很敏感的问道:“军器局里还有谁?”

秦德威答道:“你也认识,就是当年严府尹现在严阁老家里的那位严大爷,现下应该就在南京军器局。”

徐老三当然知道严家父子是秦德威的对头,便很惊奇的说:“多少年都过去了,这位严大爷还活着呢?能在你手里存活至今,简直就是人间奇迹啊!”

秦德威言简意赅的解释说:“谁叫他有个好爹,轻易打不死的!”

徐世安又不解的问:“那你去军器局找他作甚?”

秦德威咬牙道:“我路过德州时,因故耽误了两三天,严阁老竟然发了朝廷谕示来训斥我!今日到了南京,我就要找严阁老这儿子出气!”

徐老三被震惊的久久无言,“我曾经以为,你们庙堂大佬斗法都是神仙打架,没想到竟然也会如此接地气。”

说了一会儿,徐世安又说:“你应该把严家父子一起弄死算了!何必要留着碍眼!”

秦德威只能在心里吐槽,如果严嵩能那么好弄死,就不是严嵩了!

然后秦德威手扶车轩,傲然说:“你不懂,我在朝廷中需要有严嵩这样一个对头,只有这样我才能安稳了。所以,就饶着他们吧!”

这样的话,秦德威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唯有在奶兄弟面前,可以稍稍放浪一下。

两人一路说着话,就来到了外城东南,先是找到了神机营,然后在神机营附近多番打听,终于找到了军器局的位置。

隔着数十步远,就能看清那军器局破败的围墙。

走得近些,忽然从围墙后钻出个瘦骨嶙峋的人来,对着秦德威喝道:“不得擅自靠近军器局!阁下乃何人也?”

在南京城,守门的居然还有人不认识自己?秦德威没好气的回答说:“秦德威在此!”

那人呆了一下,扯着嗓子向后面喊道:“秦状元来了!”

秦德威也没再搭理此人,一时间看不清大门在哪边,就从围墙缺口处越了过去,然后秦德威忽然就愣住了。

只见在围墙的里面,院落中,明堂里,板房内,有数十名工匠各司其职,正热火朝天的劳动着。

这种活跃的场面,与破败的围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让秦德威当场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