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562章

作者:随轻风去

众人也齐齐愕然,秦太监这是杀疯了?竟然连秦德威一起打?

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后的风头

秦太监表露出的意思很明白,什么严阁老什么秦中堂,都是各有私心,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皇帝陛下你睁大眼睛看看,只有他这个东厂厂公,才是对皇帝最忠心纯粹、最公正无私的那个人!

出其不意的踩了秦德威一脚后,秦太监神清气爽、念头通达、通体舒泰,又找回了严嵩,“我再问一遍,关于段朝用的进言,严阁老到底怎么看待?

如果说先前进言也只是进言,听听就好,可现如今已经牵涉到东宫,严阁老总不能继续熟视无睹吧?”

现在秦德威明白了,为什么秦太监总是揪着严阁老不放了。

因为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严阁老身为内阁执政,有“义务”对这种政治问题表态,不然就是公然的尸位素餐。

而陆炳这样的还没什么政治份量的角色,根本不具备相应政治职责,当然也就没有政治义务,完全可以装死。

而且秦德威还发现,秦太监巧妙偷换了一个概念,段朝用进言的本意动机是为了“长生”,这也是打动嘉靖皇帝的地方。

但秦太监却将段朝用进言与东宫上疏成功关联起来了,不知不觉间,在众人潜移默化里,段朝用进言的本意动机成了“太子监国”。

没见刚才嘉靖皇帝还说了句“段朝用何罪之有”,但现在则完全不阻止批判了吗?这说明多疑皇帝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了,更别说一般人了。

于是退无可退的严嵩无奈的叹口气,纵然精神强韧,此时也有心神俱疲的感觉了。

又是这样!只要遇到姓秦的,再简单的计划也要出变故!

这次本来已经非常简单了,就是借着东宫官员作死的机会,然后进行大清洗,并换上自己人。

而且劲敌秦德威先前已经数次表达出对东宫完全没兴趣,所以这次谋算应该毫无难度才对。

但谁知道秦德威会把段朝用扯了出来,成为了一个大变数,甚至还玩出了花。

其后两个姓秦的各执一词吵来吵去,把局面搞得很复杂,让自己顾此失彼,出现了漏洞。

面对秦太监的逼问,严阁老先用了一招缓兵之计,反问道:“秦太监你总是问我,你又怎么看待段朝用的进言?”

秦太监笑道:“刚才另一个阁臣说过,让咱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东厂职责不在政务,也不在辅导,本不该在此参与议论!”

严嵩依然保持着“无懈可击”的发言风格:“段朝用进言是向皇上进言,如何看待也只有皇上可以论定,我等臣僚只需听皇上圣断就是!”

因为出了一个大漏洞的缘故,严嵩正处于一个很被动的状态,完全无法反攻,只能采取守势。

正当众人以为秦太监还会继续盘诘严阁老的时候,忽然转向陆炳说:“方才秦德威指控段朝用居心叵测时,只有你真正替段朝用辩解,你甚至一度还说仰慕段朝用玄功。”

陆炳只觉得自己就是个傻瓜,自己刚才说的话与严嵩相对比,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秦太监找上自己,八成就是很难从严嵩那里继续打开缺口了,所以才会在自己这边尝试。

然后秦太监继续对陆炳说:“所以你大概也是赞同段朝用进言的吧,你是不是也很期待太子监国?”

陆炳吓了一跳,你秦太监的话可以乱说,但不能让皇帝乱想!连忙否认说:“我不是,我没有,别胡说!”

秦太监疑惑的对陆炳问道:“那我就难以理解了,你和严阁老一起偏袒段朝用,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严嵩差点就爆出粗口,谁踏马的和陆炳一起了?但想到自己的处境,就只能暂时强忍着继续装低调。

就是陆炳无言以对,真实原因无法说出口,想编虚假理由又没有那个急智。

看到陆炳被秦太监逼得说不出话,秦德威心里很不是滋味,仿佛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了。

明明起先陆炳是属于他秦德威的,而秦太监的目标是严嵩!

占尽了上风的秦太监便冷笑道:“正所谓无利不起早,人心更是逃不出名缰利锁!

我就不信了,你严嵩和陆炳真就是一片公心,才会抱团袒护段朝用!”

就像是一道证明题,秦太监做完了最后的论证。

其实最后这几句话,是秦太监说给嘉靖皇帝听的。段朝用居心非常可疑,从内阁到近卫,都有支持段朝用的,皇帝你看着办。

作为一个忠心不二的东厂提督,忠实的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替皇帝嗅出并点明不轨之徒。

今天被压制到现在的秦德威也不得不佩服起来,这秦太监明明有段朝用的黑材料,却一直不用。

始终凭借真本事来盘诬构陷敌人,这是打算把黑材料用在更关键的时刻?

依照嘉靖皇帝的多疑性格,但凡发现了疑点,都不会客气的,尤其是段朝用还涉嫌到“太子监国”。

但向来冲动的嘉靖皇帝这会儿却犹豫了,主要是段朝用看起来仙法高妙,炼出了仙器供奉,似乎又有长生之术。

人才难得,让嘉靖皇帝有点舍不得。

秦太监皱紧了眉头,如果打蛇不死只怕后患无穷,难道要在这里把段朝用的黑材料抛出来?

但这个时机不是很好,如果这时候拿出黑材料,未免太过于刻意了,好像一直故意藏着看笑话似的。

已经半天无声的秦德威突然出列,终于抢在了秦太监前面,对嘉靖皇帝奏道:

“方才陛下玉音曰,段朝用何罪之有?臣此时也想奏对一句,与朝臣少有往来的陶真人又是何辜,刚才平白横遭陆大人指摘!”

在场的人里,除了陆炳谁不是精明人物,顿时齐齐变了脸色。

真是咬人的狗不叫,秦德威今天没怎么叫唤,但突然咬起人来却最毒!

就这两句话,有好几个意思!

第一层意思,严嵩陆炳这帮人捧段朝用的真实目的,并不是看在陛下你的面子上,也许是想让段朝用取代陶仲文当国师!

不然无利不起早,还有什么利益能打动准首辅级别的严嵩?

第二层意思,陆炳刚才很突兀的扯出陶仲文,就是上面这种心理状态的下意识表现!

第三层意思,陶仲文不热衷政治,而段朝用热衷于政治,难道陛下你真希望身边陪同修仙的道士获得政治权力?难道陛下你真的鼓励段朝用这样不安分的道士?

第四层意思,陶仲文和段朝用比起来,陛下你究竟留下谁才是最好选择?难道陛下你就真的如此放心段朝用?

陛下你说段朝用何罪之有,但陶仲文难道当不起这句?

嘉靖皇帝突然指了指秦太监,吃力的下旨说:“将段朝用下诏狱审讯!”

没让陆炳直接去办,让秦太监经手,这就很能说明态度了。

秦太监虽然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但心里有点不爽,自己辛苦了一整场,最后风头却被别人抢了!小王八蛋!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人心不古

嘉靖皇帝就是这样性急的人,一旦真正起了疑心,就不会忍耐,立刻就会动手。

就算事后知道是自己弄错了,他也不会认错。当然他作为皇帝,拥有支持自己这样做的权力。

段朝用是不是支持“太子监国”?与此同时,段朝用是不是与某些大臣勾结?

上面这两点,让段朝用成功的打动了嘉靖皇帝,获得了免费的诏狱套餐,连个当场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严嵩、陆炳以及联名上疏的东宫官属等人,嘉靖皇帝没有当场做出处置。很有可能是想等段朝用审讯结果出来之后,再做计较。

那些联名上疏的东宫官属,如果真与段朝用有勾连图谋“太子监国”,就全部流放边境充军;如果与段朝用没有勾连,就是罢官免职,勒令居乡闲住。

至于严嵩和陆炳,嘉靖皇帝不相信陆炳会勾结段朝用,很有可能只是被蒙蔽了;而严嵩很有可能是利用了段朝用,但究竟是什么心思还要再看看。

口谕将段朝用下诏狱后,嘉靖皇帝就闭上双眼,十分疲惫不堪。

作为一个症状不轻的病人,虽然今天没说两三句话,但只仔细听这几个人说话,也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了。

其余众人见状,也知道到了退下的时候,又在黄锦黄太监的引导下,默默的行了礼,然后退出这座不知是什么名字的寝宫。

外人只知道仁寿宫内部有八座寝宫,但肯定不能把这八座寝宫与名字都对上号。

走出寝宫,又向着仁寿宫门走的时候,心态轻松的秦德威忍不住放飞了一下,对黄太监问道:“刚才面圣之地,是在谁的寝宫?”

黄太监答了句:“曹妃的寝宫。”这要说秘密也不是多大的秘密,皇帝又不会天天在这里睡,给秦德威说说也无妨。

就是秦中堂听到这个答案,下意识就打了个激灵。曹妃,曹端妃?

如果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壬寅宫变”就发生在这位曹妃的寝宫,也就是刚才他们几个人站立的地方!

很多人有个认识误区,以为宫女刺杀皇帝的“壬寅宫变”发生在皇宫里,宫变之后嘉靖皇帝才移居西苑仁寿宫,这是错误的。

其实“壬寅宫变”发生地点就在仁寿宫,举个历史记载的细节为例。

在历史上的宫变过程中,有宫女跑到方皇后那里告密,然后方皇后迅速赶到现场解救了嘉靖皇帝。

假如宫变地点真的发生在皇宫里,而宫女跑到坤宁宫找方皇后告密,就这段来回路程时间,皇帝早就凉了。

也只有在仁寿宫内部,宫女告密可能就是去隔壁院子喊一声,方皇后马上就从隔壁院子过来救下皇帝,才是比较合理的剧情。

想到可能要临近的“壬寅宫变”,秦德威的心情有点复杂,也不知道本时空还有没有宫变。

虽然嘉靖皇帝身上有各种不是,但终究对自己还不错,就算天下人都厌恶皇帝,唯独他秦德威不可以。

理论上,本时空宫变的基础条件仍然还在,主要是嘉靖皇帝修仙后对宫女的虐待,宫女的不满都还在。

以及仁寿宫终究不如大内防备森严,环境也较为宽松,所以宫变发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但宫变时间会不会发生变化就不好说了,在条件具备并成熟的前提下,提前或者延后都有可能,这就叫历史的必然性里又有偶然性。

众人走出仁寿宫时,心思各异心情不一。当然这也很正常,每次出来的人里,总是欢乐悲伤各不相通。

比如这次严嵩严阁老心理郁气简直无处排遣,本来事情只是东宫事件,早有准备的自己可以拥有绝对主动权!

结果被秦德威一番移花接木,讨论的事情就变成了段朝用事件,还莫名其妙就把自己攀扯上了!

当然现在严阁老也顾不得秦德威了,段朝用落到了秦太监手里,所以主动权在秦太监手里。

所以严阁老一边走,一边对秦太监说:“诏狱审讯段朝用时,还是要秉持公心,不至使陛下失望也!”

这是告诫秦太监,别拿着段朝用胡乱攀扯构陷!

秦太监暗笑,还审什么啊,黑材料早就准备好了,过几天直接拿出来就可以用了。

这样拿出黑材料,不会让皇上产生疑心。明面上这是皇帝明察秋毫、洞察奸邪之后,东厂遵旨办事才审出了黑材料,而不是东厂提前居心叵测调查出来的。

所以如何运用黑材料也是一门学问,就好比同样是写举报信,有的人就能举报成功,有的人写了举报信后卵用没有。

众人都是一大清早来的,出来的时候还不晚,才是上午时候。

然后便看到首辅翟銮脚步匆匆的从无逸殿方向走了过来,直接与宫门的众人打了个照面。

黄太监将几人引到仁寿宫门外,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但看到翟銮后,主动问道:“首辅为何而来?”

翟銮拿着一封奏疏,仿佛很焦急的说:“出大事了!特来求见陛下!”

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