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545章

作者:随轻风去

第二也就是最关键的原因,假如所有人都是陈御史那样的论调,那么岂不就说明,所有人都是顾及皇帝态度,而不是畏惧于秦德威的“威福”?

所以,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表达出对秦德威的害怕!只有这样,才能在皇帝面前,突出秦德威的专横和霸道!

当然,表达出对秦德威的畏惧,也会有很多副作用!比如说会被质疑,只因为畏惧秦德威,就顾不上尽职尽责、忠君爱国了?

但皇帝在这里看着,严世蕃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了!

念及此处,严世蕃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奏对说:“臣畏惧遭受秦德威报复,故而没有弹劾。

臣已经知罪,一时想错行差,只顾明哲保身,却忘了人臣本分,伏请陛下治罪!”

为了防止别人挑刺,严世蕃很有急智的主动请罪,承认自己不该畏惧秦德威,堵上悠悠众口。

在大部人眼里,严世蕃这已经是所能做到的最极致的表现了。

就在此时,沉寂了半晌的秦德威突然开口道:“陛下!严世蕃这是谎言欺君!容臣拆穿之!”

随后秦德威又对严世蕃质问道:“你乃是阁老之子,令尊又是当今唯一在阁的阁老,以你的身份怎么可能会畏惧我?分明是谎言!”

严世蕃口才也是很顶尖的,当即就反问道:“阁老又如何?先前夏桂洲还是首辅呢!在皇上面前,都是臣子而已!”

秦德威:“……”好有道理的一句话,竟然无法反驳。

但秦德威也不是能轻易被堵住嘴的,当即又另行开辟了一条道路,“前日在刑部大门前,你义正词严的站出来呵斥我!

如果你真对我又畏惧之心,又怎敢当众站出来指责我?所谓畏惧,分明就是嘴上说说,给皇上听而已!”

前几天秦德威闯刑部的时候,遭到了书吏和官兵的阻拦,恰好被严世蕃碰见,还挨了严世蕃几番训斥。

严世蕃立刻回应说:“正因为当日对你秦德威没有敬畏之心,才挨了你两记鞭打,难道还不许我长个记性?

之后就畏你如虎,心怀恐惧,不敢稍有触犯了,一直到现在都是!朝中与我一样想法的,肯定不在少数!”

在场其他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两人,一个硬说“我很怕你”,另一个硬说“不,你不能怕我”,听起来恍恍惚惚的就感觉像是两个小儿在吵架。

这样下去只怕没完没了,也不知道吵到哪里是个头。

秦德威转向嘉靖皇帝,奏道:“臣已经证实,严世蕃谎言欺君,应当惩治!”

不知道秦德威怎么想的,反正所有人都没看出,到底是怎么证实的。

但秦德威也知道别人的疑惑,再次朝向严世蕃说:“当时我确实轻轻用鞭子碰了你,这点是没错的!

如果你真的感到恐惧,或者对我产生畏惧,而现在又得到皇上面前说话的机会,肯定要请皇上为你做主!

再不济,你出于害怕,也该去找令尊,请令尊帮你出面向皇上求救,以免遭受我的报复!想必令尊身为阁老,这点体面还是有的!”

众人想了想,秦德威这个逻辑好像也没毛病。

然后秦德威话锋一转,“而你严世蕃挨了我两鞭后,既不感到奇耻大辱,也没向皇上讨饶求助,浑然没有当回事!

我认为你这个态度足以说明,你严世蕃根本就没有产生什么对我畏惧之心,更谈不上害怕畏缩!

一切都只是你的托辞,这不是谎言欺君,又是什么?”

严世蕃:“……”

他已经自行堵上了所有可能的漏洞,没想到还是被秦德威硬生生的挖出了破绽!

众人齐齐无语,再回想起来,感觉严世蕃一旦开始秦德威争辩,就已经输了。

对秦德威过往经历有所了解的人也依稀记起来,秦德威年少的时候似乎是当过状师的,官司从南京县衙一直打到了京师廷审,号称从无败绩,严世蕃输的委实不冤。

站在大殿角落里的小太监冯保暗暗叹气,难道这就是该死的政治?

秦德威自己也公开承认抽了严世蕃两鞭子,这绝对是违法乱纪的行为,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在此议论秦德威打人这件事本身的对错!

全都在琢磨严世蕃这个被害者到底是害怕了,还是没有害怕?好像严世蕃到底是有没有被打到害怕,比秦德威打人这个事实还重要!

嘉靖皇帝最讨厌的两件事,第一,别人在他面前不说实话;第二,别人在他面前说大实话。

便冷冷的对严世蕃问道:“你还有何话说?”

严世蕃用尽了最后一点急智,对嘉靖皇帝说:“秦德威威福自专,有目共睹!臣再怎么说,也是一面之词!陛下若想……”

“一面之词”这几个字今天已经让嘉靖皇帝烦透了,他粗暴的打断了严世蕃,喝道:“你有一面之词就说!没有就廷杖四十,惩治你谎言欺君!”

秦德威忍不住就说:“欺君之罪只廷杖四十太轻了。”

嘉靖皇帝叱道:“闭嘴!你秦德威的罪过后面再议!”

秦德威愕然道:“臣何罪之有?”

嘉靖皇帝:“……”

第七百七十章 也是误会!

除了想直接骂人之外,嘉靖皇帝竟不知从何说起,你秦德威怎么有脸说这种话?

在嘉靖皇帝心目中,秦德威有罪没罪这件事根本不需要讨论,能讨论的就是罪过是大还是小而已。

反正就看他这个皇帝的心情而定!就像那位懂事的陈御史所说的,就看皇帝想不想庇护!

甚至可以说,今天所有的议论都是建立在对秦德威的“有罪推定”基础上的!

如果秦德威无罪,今天吃饱撑着探究为什么无人弹劾秦德威?

在皇帝发飙之前,秦德威连忙又道:“陛下不妨询问严世蕃!无论如何,严世蕃总不会包庇臣!”

这话逻辑上也没错,就凭严家父子和秦德威之间的关系,严世蕃显然没任何可能包庇秦德威。

严世蕃本能的就觉察到有坑,还是大坑!就是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坑。

主要是在秦德威的恶意解读之下,他现在已经丧失了嘉靖皇帝的信任,很多话术都无法使用。

嘉靖皇帝冷笑道:“是你提议严世蕃召过来的,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事先串通一气了。”

直到此时,严世蕃才明白,自己今天有幸到仁寿宫面圣,是因为秦德威“捣鬼”。

然后自己的计划就变得一团糟了,现在完全看不出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了。

不过不要紧,即便“无人敢弹劾”这条比较高级的、能触动皇帝心思的罪名落实不下来,还有很多基本罪名在等着秦德威。

无非就是退而求其次,让秦德威因为横行霸道、张跋扈挨点惩戒罢了。

此刻嘉靖皇帝忽然又对严世蕃说:“你说!秦德威有罪否?”

秦德威最近的罪行好几条,其中影响最恶劣的,就是硬闯刑部,并鞭打官吏。

如果严格追究起来,免官都是有可能的,闯法司重地可以视同劫天牢。

作为挨了两鞭子的受害人,严世蕃觉得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极具发言权,可以泣血控诉秦德威罪行!

但是严世蕃又很清醒的意识到,秦德威似乎在拼命的把话题往这方面引导,甚至不惜冒着触怒皇帝的危险说了句“臣何罪之有”。

所以事情必定有蹊跷,不能被秦德威带节奏。

在这种场合,几乎每个人的心思都在千回百转,每一秒都不知过了几个弯绕。

严世蕃边想边说:“臣乃受害之人,便如官司中原告,哪有原告直接给被告定罪的?只有官府审定给过后,才能定罪。

即便臣指控秦德威,也不能由臣直接定罪,所以秦德威是否有罪,不该由臣来说出。”

严世蕃自觉这几段话,完美的将自己摘了出去,后面不参与秦德威的话题了。无论秦德威后面如何作妖,也跟自己没关系了。

秦德威忽然在边上补充了一句:“严世蕃所言未尝没有道理,其实殿内也有司法官。”

众人互相看过后,齐齐将目光投向了来自锦衣卫的陆炳。

锦衣卫掌管诏狱,在天子授命下是具有一定司法权的,再说陆炳当过理刑千户,专业性也是有的。

销声匿迹躲了半天的陆炳,没想到终究还是躲不过去。陆指挥就是不懂,秦德威对给他自己定罪为什么如此积极?

作为一名专业的司法官员,陆炳实在没法昧着良心说,秦德威当众硬闯刑部、鞭打官员是无罪。

只能对嘉靖皇帝奏道:“秦德威罪行确凿,但罪名可大可小,主要看其动机。”

秦德威叫道:“陛下!臣也有苦衷,前往刑部是为了北虏俘囚辛爱黄台吉!

先前臣收到宣府镇报信后,曾给陛下写过密疏,论及如何使用俺答长子辛爱黄台吉!

首先程序上要让辛爱黄台吉向陛下认罪,然后陛下大赦,并释放辛爱黄台吉!同时,暗中册封辛爱黄台吉!

所以臣想着与刑部尚书毛伯温会商,共同提审辛爱黄台吉,尽快结案以待陛下操纵。

结果那毛伯温自私自利,坚拒不见,叫臣无可奈何!

又因为情况紧急,军机贻误不得,是以臣才会有擅闯刑部之事!”

陆炳:“……”

他就说了一句判词,你秦德威就反过来说了一百句!

严世蕃暗暗庆幸,幸亏刚才预感不妙,躲开了大坑。

谁能想到,这个大坑的引子居然在天牢里,是那几个北虏俘囚!

又听到秦德威继续奏道:“唯求陛下明察!归根结底,还是尸位素餐、人浮于事者太多!

只有臣在努力做实事,一直在琢磨如何利用好辛爱黄台吉平定北方,所以才会产生矛盾!”

嘉靖皇帝突然问道:“毛伯温为何拒绝见你?”

秦德威奏答说:“臣不知其中内情如何。不过当日工部的严世蕃正好在刑部拜访毛伯温,还帮助刑部官吏阻止臣进入,想必严世蕃懂得毛伯温所想!”

严世蕃:“……”

雾草!大坑的真面目终于出现了!秦德威刚才那段话,几乎每句都暗藏刀锋!

严世蕃觉得自己好难,他已经尽力把自己摘出去了,秦德威为什么还不放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拖自己下水!

而且他严世蕃不但要尽量保全自己,还要拉扯一堆猪队友!

比如刚才陆炳就是猪队友,可惜自己还不能扔弃!

马上毛伯温也要成猪队友,自己还要想办法帮毛伯温给圆回去!

严世蕃还是只能边想边奏对道:“这一切,其实都是误会,所以才导致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

毛伯温误会了秦德威,以为秦德威是来结党营私的;臣当时也误会了秦德威,以为秦德威是寻衅滋事的。

所以毛伯温拒见了秦德威,而臣也参与阻拦秦德威进入刑部。”

秦德威冷笑道:“我当时明确说了,是有公事求见!谁知道毛伯温是不是故意不信!”

严世蕃很想说,就你秦德威一开始那飞扬跋扈、横行无忌的模样,看着就是故意肇事来的,谁能相信你是来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