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538章

作者:随轻风去

徐妙璟不敢相信,秦太监你竟然想来真的?

秦太监为了取信秦德威,便又主动对徐妙璟说:“太监衙门有兵仗局,与工部下属的军器局一样,也是负责兵器制造的,尤其是火药制造就在兵仗局。

秦德威若想研制巨炮,可以挂在兵仗局名下,或者受兵仗局委托,就不用担上私造火器的罪名了。

至于试验场地,也可由我来协调。御马监下面诸多草场里,远离京师百十里的也有,看看能否挑选出合适地方。”

徐妙璟先去了迎和门值班,等黄昏下值后,便匆匆的往秦姐夫家里跑。

亲手将“锦囊妙计”还给了姐夫,确认无误后,才继续对姐夫说起了秦太监的条件。

秦德威听了后,感想就是,居然还有这等好事?

现在秦太监的主要差遣是提督东厂,并不直接管御马监和兵仗局,如果想要协调御马监和兵仗局,肯定要付出一些相应代价。

敲打嘉靖十九年版本的陆炳实在太简单了,只是对他秦德威没有太明显好处,所以才懒得做。

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居然能换取厂公支援研制巨炮,这实在是意料之外的情况。

随即秦中堂提笔又写了一封“锦囊妙计”,再次交给徐妙璟,然后吩咐说:“你去回复秦太监,就说我答应了!然后让秦太监再看这个!”

徐妙璟无语,不是秦太监请姐夫你出手办事吗?你又给秦太监支什么招?

不过徐妙璟从小习惯了服从命令,也不多问,照办就是。

送走徐妙璟后,秦中堂总觉得自己这两天忘了什么事情,但又想不起来。

不过想不起来就算了,能让自己忘掉的事情,一定不是什么大事。

第二天一大早,徐妙璟又带着“锦囊妙计”,去东厂拜见厂公。

等了一会儿,伺候完皇帝早膳的秦太监回到东厂,徐妙璟赶紧跟着进了屋。

秦太监望着桌上的“锦囊妙计”,疑惑的问道:“怎得又拿过来一份?”

徐妙璟答道:“秦中堂说答应了,然后让在下把这信封送给厂公阅览。”

秦太监怒道:“条件是我出资源,躲在幕后,收买他动手办事!也就是说,我借他的刀杀人!

既然他已经答应了,为何还想让我看什么锦囊妙计,莫非还要我亲自动手不成?

那他还能干什么?只需动动嘴,事情全让我们东厂做了?只有皇……没人能这样指使东厂!”

徐妙璟只能解释道:“秦学士说了,他虽然有心出力,但有些事情真的不方便由他办!

这信封里的东西,跟合作并没有矛盾!厂公一看便知,各自有利,对厂公也是极有好处的!”

里面到底写了什么?秦太监忍不住拆开了信封,抽出写了字的纸张打开看去。

他就不信了,自己堂堂的东厂提督,还能给秦德威当刀使?

徐妙璟暗暗感慨,没想到就连倔强如秦太监,最终也没顶住“魔鬼诱惑”。

看完后,秦太监懊恼的拍了拍案子,如果早知道这样,还用再花费资源收买秦德威?

纸张上只有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方士段朝用黄白之术都是假的,贡献给皇上的仙器也是假的,全都是拿郭勋赠送的金银炼出来的!

段朝用是最近一年来得宠的道士,由郭勋推荐给皇帝的,目前地位仅次于国师陶仲文。

而且也正是因为段朝用一直鼓吹,只有深宫静修不与外人接触,才能求得长生,有寿命焦虑的嘉靖皇帝才会产生了闭关的念头,然后又有了分权的想法。

当然现在分权分出的军机处都成立了,秦德威觉得段朝用也没用了,最后再废物利用一下倒是可以。

另外还有个没写进去的潜台词就是:线索都给出来了,你们东厂不会查不出证据吧?

东厂去查名正言顺,而大臣去查就显得居心叵测了,所以秦德威才会说他不方便办。

秦太监心里合计了一下,缉查这种装神弄鬼的意识形态案件,本就是厂卫职权。

如果查出了段朝用问题,揭穿了骗局,相当于帮助了皇帝的修仙大业,算是露脸的事情。

其次能牵连到郭勋,而郭勋又是陆炳帮忙脱罪放出来的,这就足够敲打陆炳了,一举两得!

最关键是,这样绕了两层才牵涉到陆炳这位皇帝奶兄弟,很像是碰巧遇上的,不会引起皇帝猜疑。

合计完毕后,秦太监就做出了决断,此事可行,非常可行,而且没有比这件事再好的切入点了。

然后他毫不犹豫的对徐妙璟说:“有些事还真只有厂卫能办,就交给你了!”

这是秦太监最后一层保险,秦德威给出的线索毕竟没有经过验证,没准也是大坑。

所以就让徐妙璟去负责查案,秦德威再坑也不可能坑自己妻弟吧?

于是徐妙璟就再次感慨,难怪姐夫信心十足,说只要秦太监打开信封,就抵抗不了诱惑的,自动就把事情包揽了。

同样这个早晨,秦中堂来到文渊阁上班时,随口对方佑问道:“最近军机处初建,事务繁多,我每日里也是焦头烂额顾此失彼,是不是遗漏了什么事情?”

身为大秘的方佑帮忙回忆了一下,最近该办而没办的事务只有一件,那就是给翟銮颁诏。

任命翟銮为首辅的那个诏书,前天就制作好了,一直在文渊阁文件堆里放着。

但是方佑转眼一想,以秦中堂之深谋远虑和斗争意识,肯定不是忘了,而是故意晾着翟銮。

所以最后方佑还是逢迎着答道:“以中堂之机敏明断,哪里会有遗漏的公务!”

一大早晨听到这种话,就是让人心情好,秦德威很舒心的笑了几声。

方佑又很敬业的询问道:“中堂今日可有行程?属下也好去提前安排布置。”

秦德威稍加思索后道:“等大致看完公文,就去次工部!”

这个行程让方舍人很意外,因为工部已经彻底成了严阁老父子的地盘,所以秦中堂最近一两年从来不去工部。

好几次秦中堂在青龙街各部院巡视的时候,都直接略过了工部。

第七百六十二章 套路过时了!

自从首辅换人的小道消息传出来,翟銮父子三人在家就望眼欲穿了。

虽然翟銮知道,就算自己当了首辅,大概率也是摆设。但首辅就是首辅,又有哪个文臣能拒绝首辅的位置?

可惜翟阁老的一腔期盼,只应了一句老话“好事多磨”,先是有严阁老几次退回诰书草稿,后有秦德威连续两天都放着制作好的诰书不管。

从香案到喜钱,再到家庙祭品,早就准备齐当了,但负责传旨的秦中堂就是不来。

如果换成一个有排面的大臣,可以直接找皇帝告秦德威一个“轻慢无礼”。

但是翟銮在嘉靖皇帝这里没有任何面子,翟銮早几天晚几天当首辅,皇帝自己都不在意。

心浮气躁的父子就只能在家长吁短叹,彼此之间也忍不住互相埋怨起来。

曾经去找过秦德威的翟汝俭抱怨说:“两日前父亲何必让我去试探秦德威!一定是这个举动,让秦德威感到反感了,所以故意拖延时日。”

翟銮反过来指责儿子:“不去试探又怎能放心?分明是你故作小聪明,耍弄小手段,才引起了秦德威的恶感!”

翟汝俭又辩解说:“面对秦德威那样的人,用普通办法岂能探知他的真实想法?”

翟銮怒道:“大不了主动坚辞,不要这个首辅了,省得整日里心神不宁!”

明眼人都知道,内阁有严嵩,文渊阁军机处有秦德威,这个首辅很难做,而且肯定会经常受气。

翟汝俭、翟汝孝兄弟二人连忙劝阻道:“父亲还请平心静气!这首辅最起码要做到明年会试后!”

他们算是尝到了甜头,父亲当首辅的小道消息才传出来,不第多年的他们二人就双双中了举人。

可以再幻想一下明年会试,万一又双双中进士,那才叫人生圆满。当然想圆梦的前提,是父亲还当着首辅。

正当父慈子孝的时候,忽然有仆役冲到厅堂门外,对父子禀报说:“秦德威从长安左门出来了!”

翟家乃京师本地,家大业大仆役多,所以就派了人手分别守在长安右门、长安左门、东华门。

只要秦德威从宫里出来,必定会被翟家仆役看到。

翟銮看了看日头,判断说:“秦德威这个时间从宫里出来,应该不是回他自家,也不是经东华门去夷务衙门,莫不是要来咱家颁诰了?”

父子三人当即情绪激动起来,忽而又有第二个仆役冲了回来,“秦德威去了工部!”

翟銮:“……”

又是白期待和白高兴一天,人间不值得。

父子面面相觑过后,翟汝俭叹口气,对父亲道:“不能坐以待毙了,必须要主动出击!”

翟銮意兴阑珊的问道:“还要怎么主动出击?我们如今哪有能力对秦德威主动出击?”

他还以为自家儿子打算对秦德威下手,那简直失心疯了。

翟汝俭提议说:“秦德威这个人确实难打交道,但可以攻略秦德威左右的人!

听说有个叫方佑的中书舍人,是秦德威在文渊阁的左膀右臂,我们可以重金请托方佑向秦德威进言。”

翟銮只挥了挥手:“你现在去做吧!”

真是人心不古,自己想早日当首辅,居然要靠贿赂秦德威的身边人。

此外翟阁老就是想不明白,为何秦德威宁可去工部也不来颁诰?那工部可是严阁老最稳固的地盘了,秦德威去了不怕自讨没趣吗?

别说翟家父子,没几个人能想到秦中堂会去工部的,包括工部尚书甘为霖在内。

今天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工作日,甘尚书正在后面正堂判公事。

别看工部在六部里政治地位最低,但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资源一点都不少,事务也很繁剧,在六部能排到前二三。

听到秦中堂已经闯到工部大门时,甘尚书很是愣了愣,脑中当时就冒出一句话,事有反常即为妖。

近一二年从来不到工部的秦德威,此次居然主动登门,必定有问题!

以秦中堂的政治地位,都走到大门了,故意避而不见就是一种失礼了。

甘尚书又不是许天官那样的硬角色,所以只能将秦德威请了进来,同时又让杂役去喊严世蕃过来。

反正见面就只是见面而已,有什么事情再说,甘尚书作为严阁老的人,也用不着太过于卑躬屈膝。

等秦德威落了座,他一边礼节性的招呼杂役上茶,一边直接对秦德威问道:“秦中堂今日莅临工部,所为何来?”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大家本就不是同道中人,连寒暄都省了。

秦德威盛气凌人的说:“本官想用一下你们工部的军器局!大司空行个方便!”

甘尚书就问道:“用军器局作甚?”秦德威答道:“试制一种巨炮。”

秦中堂造炮不稀奇,又不是没造过,当年状元造火炮也算是一桩奇闻了。

但巨炮到底是什么,谁也不清楚。甘尚书就继续问道:“何为巨炮?”

秦德威比划了几下形状说:“一种最大可至数千斤重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