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532章

作者:随轻风去

不知道首辅到底要我怎样做,才能平息那些流言?难道一定要将我驱逐出朝堂才肯善罢甘休?”

夏言没有继续回应秦德威,转而对嘉靖皇帝奏道:“陛下听臣一言!

秦德威之道,诡异也,人世惯常虽然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但秦德威也许会反其道而行之,实则实之!”

秦德威也没有与夏言强辩,他又对严嵩问道:“严阁老你说谣言止于智者,并不相信流言,又是为什么?”

严阁老无语了,你秦德威和夏言大撕逼,为什么总是要牵扯他严嵩?他只想做个安静的吃瓜群众!

但有了一开始的回答,就无法停下来了。

严嵩无法改口,只能顺着自己先前的观点说:“自然是因为流言太过于荒谬!

我大明有圣天子在位,如同烈日当空照耀万物,想通过掌控东宫来独揽朝纲,岂不是痴人说梦?”

论起如何吹捧嘉靖皇帝,严嵩也是很专业的,当即就趁着回答拍了一波马屁。

主要是这样回答问题,无论秦德威如何不怀好意,也挑不出毛病。

秦德威便长叹道:“格局高下立判,面对流言时,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虽然秦德威没有指名道姓,但在场的都是聪明人,立刻就能领悟到“君子”和“小人”分别暗指的是谁了。

严阁老差点当场就感动大明了,秦德威居然暗示他严嵩是坦荡君子?

然后就又听到秦德威对夏言说:“连严阁老都看得出来,有圣天子在朝廷,流言根本就不可能变成现实!

而你夏言为何一定要坚持相信流言?莫非你认为凭借皇上之英明神武,还防止不了流言?”

严嵩这才意识到,秦德威为什么总是来找他问来问去!这分明就是借着自己的嘴,与夏言打对台!

这样做并不是多此一举,因为在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看戏的人!

有些话从他严嵩这个第三方口中说出来,可能比秦德威自行开解,更能获取皇上的信任。

面对秦德威的新一轮质问,其实夏首辅的应对办法很简单,只要抱紧皇帝大腿猛拍马屁就行。

把嘉靖皇帝拍舒服了也就过去了,但以夏言脾气,真做不到那样卑躬屈膝。

此时夏言被秦德威搞得有点恼火了,而且在夏首辅眼里,好像是秦德威和严嵩联合起来一起与他唱对台戏,更令人生气。

冲动之下,没有深思熟虑就怒道:“纵然是圣天子,也有可能被奸邪蒙蔽,致使东宫失衡!”

这句嘉靖皇帝听得很不爽,紧紧蹙起了眉头。

还没等嘉靖皇帝说点什么,秦德威抢着对夏言喝道:“你的本心可能并不相信那些涉及我的流言,但你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

因为在你心里,你把流言当成了党同伐异的工具!只有流言成真,才有你的机会!”

夏言驳斥说:“我只是有防微杜渐之心,防止出现有人专擅东宫的局面!”

秦德威反唇相讥说:“这就叫以己度人,又叫疑邻偷斧!首辅你心里有什么,看别人也都像什么!”

夏言对秦德威已经无话可说,只对嘉靖皇帝说:“惟有请陛下明察!”

秦德威简直就是强行命题,搬出流言来胡搅蛮缠!

他就不信了,皇帝还能为这点“党同伐异”的小事而处分自己?还能因为首辅打压秦德威,而处分首辅?

秦德威毫不落后的同样对嘉靖皇帝奏道:“臣也要请陛下明察!

为什么夏言会如此看重东宫?说明在他潜意识里,认为当前的东宫无比重要,足以左右朝廷局势!”

跟聪明人说话的好处就是,可以很简略,不用说那么详细,对方就能领悟到内涵。

比如秦德威这句话,内涵就在于,东宫什么时候能真正左右朝廷局势?

每一个朝廷命官心里都有答案,但又不能说出口。

当然是只有在皇帝驾崩的情况下,东宫才能真正左右朝廷局势!

那么看重东宫的人,是不是在内心深处,已经开始琢磨皇帝驾崩以后的事情了?

这个内涵,让陷入寿命焦虑的嘉靖皇帝非常敏感!

竭力置身事外的严嵩顿时感受了巨大的凶险!

但细品过后,严嵩又有种感觉,不见得是秦德威构陷,夏言未尝没有那种“布局皇帝驾崩后”的心思。

忍无可忍的夏言对秦德威叱道:“胆敢血口喷人!”

秦德威答道:“首辅你说,我举荐老师这个行为,可以佐证流言。

那么我刚才提出让徐阶代替我担任少詹事,首辅你并没有反对!而徐阶当年是靠着首辅你提名,才回朝进入詹事府!

同样道理足以证实,在你心目中东宫乃是布局的重中之重!比别人都重视!”

这里的别人,主要指的是秦德威本人和严嵩,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看秦德威对詹事府的态度,身为少詹事从来不在詹事理事;推荐老师当太子宾客是碍于情面,不好拒绝;而且一旦遭受嫌疑,立刻就干脆利落的辞职避嫌。

再看看严嵩,似乎对詹事府也不是那么热心,安插的党羽亲信很少,或许是当初实力弱抢不过夏言的缘故。

所以严嵩才会产生毁掉现有东宫班底,然后再次重建布局的心思。

相比之下,夏首辅对东宫的态度就热心多了,当初组建詹事府时就最积极,詹事府詹事还是他的老师陆深。

“砰”的一声巨响,嘉靖皇帝拍案而起,站了起来,脸色极度难看的对夏言喝问道:“你是不是这样想的?”

夏言跪倒答道:“臣心天日可鉴!”

嘉靖皇帝不听夏言的解释,对严嵩喝道:“草诏!夏言狂悖无人臣礼,革去一切官职,追夺全部封赏!”

老奸巨猾的严嵩也错愕住了,一开始秦德威拿着自家流言去纠缠夏言的时候,绝对想不到是这个结局!

怎么问来问去、说来说去,一步步的就把首辅废掉了?

第七百五十六章 互相恶心

即将成为前首辅的夏言有些失魂落魄,默默的垂下头,不想卑躬屈膝、死皮赖脸的为自己辩解。

十年前他因为礼制事务开始得宠,然后一年半时间从给事中火速升到了礼部尚书,创下了大明的升迁记录。

当时春风得意的自己绝对想不到,十年后的今天,皇帝会因为一点猜疑,直接罢免了自己。

当年的首辅张孚敬等人看自己,是不是就跟自己如今看秦德威一样的感觉?

其实在场的人里,除了君臣四人,还有旁边侍候的太监们,其中也不乏黄锦这样的亲信大太监。

可是没有一个太监帮助夏言打圆场说情,因为平日夏言自恃身份,对待太监的态度过于傲慢。不像严嵩那样会做人,还时不时给太监们随手送点小礼物。

此时奉命草诏的严嵩趴在金砖地面上,稳住心神,一口气的写完了罢免夏言的诏书草稿。

严阁老的心情有点激动,他和夏言自从分道扬镳后,就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了,彼此都想把对方彻底驱逐出朝堂。

如果不是秦德威这两年一直牵扯着两人部分精力,两人早就打到不可开交了。

严阁老做梦都想把夏言斗倒,然后坐上首辅位置。只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天子对夏言还没有彻底厌烦。

但严阁老却没料到,秦德威今天冷不丁的就完成了他的心愿,把夏言夏首辅给废掉了。

等自己坐上首辅宝座后,下一步就可以集中精力,全力围剿秦德威了!等再把秦德威清理出去,才能算大功告成,真正安心!

嘉靖皇帝见夏言一言不发的模样,连个服软讨饶的姿势都没有,于是更恼火了。

他将诏书草稿递给身边的黄锦,喝道:“拿去用宝并发布!”

黄太监看了眼夏言,奉命而去。不管夏言以后会不会复职,至少在今天事情已经无可挽回。

无论赏罚都是君恩,夏言免冠叩首谢恩完毕,然后从殿里走了出去。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反正秦德威心里古井无波,他感觉这不算太大的事情……

在原本历史上,夏言和前首辅张孚敬一样,三起三落,三次被罢免。

等过一阵子,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天,嘉靖皇帝情绪过去了,又经常会把人叫回来。

在难伺候的嘉靖皇帝手底下当首辅,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就连最会拍马屁的严嵩也被罢免过、猜忌过。

而且再怎么样,夏师傅被罢免养老也比被斩于西市的结局好啊。

等夏言退出去,嘉靖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严嵩,开口道:“至于内阁首揆……”

纵然久经世故,但严嵩的心脏仍然不可遏制的怦怦乱跳,文臣最顶点的那个位置仿佛已经触手可及了!

就是不知道嘉靖皇帝在考虑甚么,还是有意考验严嵩,说了一半就停住了。

这时候,秦德威突然奏道:“陛下!论理严嵩不能做首辅!”

严阁老顿时气抖冷,首辅这件事上有你秦德威什么事?难不成你一个水货大学士还想当首辅?

一个不预机务的半步入阁,根本没资格觊觎首辅位置!

又听到秦德威继续说:“按照内阁规矩,一般都要以年序来排定位次,先入阁者为首辅,这是内阁的礼制!

即便是当初张孚敬入阁,也要等到杨一清致仕,夏言入阁,也要等到李时卒于任上,然后才得以接任首辅。

现有阁臣中,翟銮位次该在严嵩之上,所以按照礼法,新首辅应该是翟銮!”

严嵩:“……”

此时严阁老的心情,就像是在一盘美食中发现了一只死苍蝇,简直恶心坏了!

一激动差点忘了,在内阁大学士名单里,还有个天杀的翟銮!

虽然翟銮背负着天日昭昭污点,虽然翟銮屡屡辞官辞不掉,被皇帝留给秦德威当出气包,虽然翟銮又被秦德威挤兑成东卷棚大学士,天天称病在家,成为满朝笑柄,但他终究还是一个资深阁老……

翟銮早在嘉靖六年就入阁了,而本时空的严嵩是嘉靖十七年才入阁,资历差的实在有点多。

心机隐忍深沉的严嵩也破防了,但别无他法,只能祈求皇帝开恩了,深情叫了一声“陛下”,然后剖心析肝的说:

“论及才能,翟銮远不及臣啊!论及忠诚,翟銮亦远不及臣也!”

礼制是礼制,但有制度就会有破例,皇帝再为他严嵩破例一次又何妨?

反正翟銮不招皇帝待见,当初也只是因为皇帝和群臣之间政治妥协才入的阁。

秦德威却又对嘉靖皇帝奏道:“翟銮自嘉靖六年入阁,前后经历过杨一清、张孚敬、李时、夏言四个首辅,后面三个都比他晚,结果位次都在他前面。

若是要再为严嵩破例,让严嵩越居翟銮之上,那就是连续四个人越过翟銮,未免也太过了。

即便陛下不属意翟銮,但万事过犹不及,还是有个度为好,否则不免为后世所疑。”

严阁老不敢直视嘉靖皇帝龙颜,但却死死瞪着秦德威。如果不是秦德威年轻力壮,严阁老真想打人了。

嘉靖皇帝皱了皱眉头,说实话,他对翟銮真的无感,不然十多年了都没让翟銮当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