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49章

作者:随轻风去

秦德威苦笑几声,劝道:“要说读书之目的,哪能都是为了美人,你这想法首先就歪了!”

“这话由你说,完全没有说服力!”徐世安听不进劝,只问道:“你说,我要读多久的书,才能学到像你装逼的程度?”

秦德威为难的说:“其实,在下纯粹是靠天赋的,学是学不来的,你读一辈子也不可能像我。还是去做那百户吧。”

“可恶!”徐老三莫名骂了一句,也不知是在说谁。

秦德威苦口婆心的告诫道:“你听我一句劝,现在随便学点什么都好,如果真不爱读书,那就学点别的技艺。

琴棋书画也好,或者是刀枪棍棒也好,趁着少年时多学点,有个一技之长,就能受用一辈子了。

反正不要满脑子都是女人,要我说,女人只会影响你学习技艺的速度,只会让你变成一个平庸无趣的人。”

徐世安忽然觉得,秦伴读这话有些道理,如果一个人连个一技之长都没有,那就真的太庸俗乏味了。

走到巷口,忽然有个小婢女迎着两人行礼道了个万福,然后对秦德威说:“我家小姐要回秦淮旧院家里了,特意让我来告知秦公子,并写了个地址,转交给秦公子。”

秦德威和徐世安都认得,这是王怜卿身边的婢女。

于是徐世安就“呵呵”了,对秦伴读道:“敢情你说的都是废话,你不是立誓要功名进取么,你怎么不担心,女人会影响你学习的速度?王怜卿搬回家,都要派人特意告知你,啧啧。”

秦德威辩解说:“这是她来找的我,又不是我找她!我又不像你,天天想着女人,自然学习不受影响!”

“是啊,都是女人天天想着你。”徐世安碎碎念。

两人刚要继续走,忽然又有人拦住了去路。抬眼看去,发现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娘子,但打扮很奇特。

乌黑秀发盘在头顶,压着一顶莲花冠,身上内里粉袄纱裙,外套却是件八卦小道衣,似俗非俗似到非道。

再看她的相貌,修眉凤眼神光湛湛,白净瓜子小脸儿俊秀飘逸,气质望之出尘脱俗。使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一个比喻,小仙女。

“看你们从徐氏族学出来,又见阁下相貌英华气度高标,大概就是秦德威?”小仙女在秦德威与徐世安两人之间来回打量了,最终确定了目标。

靠!徐世安心情很愤愤,对秦德威低声说:“你背着我,竟然还有别的女人,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

虽然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秦德威也只能认领了:“在下正是秦德威,敢问仙姑是谁?”

“俗姓陶,自取道号修玄,乃是湖广人氏,近日去京师投奔祖父,路过金陵暂留了几日。”小仙女抬手行了个道礼,自我介绍来历。

又掏出一页纸:“今日去真元观游玩时,发现了这篇青词,据说是阁下所书?”

秦德威瞥了眼,居然是自己去找顾娘子时,为讨欢心写的那篇青词,就是没达到预期效果而已。

小仙女陶修玄开口念了前几句:“上界髙髙非人间世,众生渺渺如海中沙,以如此之至微,求自通于至远。”

听在秦德威耳中,感觉似说非说似唱非唱,仿佛具有一种独特的音节韵律。心下顿悟,莫非这就是道家诵读青词的法门?

“精妙,精妙之极!”小仙女大加赞叹道,“我已经知晓,阁下是有宿慧之人,灵根天成之体!”

啥叫灵根天成?秦德威连忙谦逊了几句:“言过矣,言过矣!”

小仙女转而又问:“不知阁下欲求长生否?”

秦德威:“……”

这个转折有点快,秦德威忽然就出戏了,仿佛想起了上辈子在大街上被拦住传教的经历。就是那些传教的都是大妈,没有这么下本钱派小仙女来的。

小仙女望着秦德威的眼神渐渐幽深玄妙,“真不知我与阁下有没有缘分,奈何阁下如今年岁不足。望阁下保重童身,十六岁前勿要外泄元阳。”

秦德威:“……”

大家第一次见面,一共也没说几句话,直接就开始讨论这种话题是不是太劲爆了?车速有点快了。

小仙女神色庄严肃穆的说:“待到十六岁时,阁下若初阳仍在,便是机缘,我再来寻你,可共修长生之法。如果有缘无份,那也是天意如此了。”

秦德威:“……”

难道这是个女疯子神经病吗?大明朝的女疯子,都是这么仙的?还是哪家美人,用角色扮演模式过来骗人的?

小仙女闭眼祷念了几句,点着了火将秦德威写的青词烧掉了,顺便吹了吹灰烬,顺着春风洒了秦小哥儿一脸。

“阁下珍重,惟愿后会有期。”小仙女再次行了个道礼,然后飘然而去。

徐世安一直目瞪口呆着,跟着秦德威真踏马是能长见识了,随便写了几句道词,就有人过来约双修?

忍不住抓住秦德威问道:“这他娘的到底是谁啊?”

秦德威皱着眉头苦思,随口答道:“我哪知道!”

徐世安莫名苦恼的抓着自己头发:“我突然又顿悟了,除了读书外,似乎学道也可以的!听说圣上好道,道教大兴,仙风道骨的调调肯定能吸引到女人!”

秦德威也突然想到了,姓陶,修道,湖广人,不会是将来那位嘉靖朝御用跳大仙二代目的家人后辈吧……

第八十三章 劫道的真多

秦德威与徐世安走到了徐府门前街道的路口,忽然又又又有人拦住了两人……是个二十五六的夹袄红裙少妇,颜色姣好,有几分迷人韵致。

“哪个是秦德威?”红裙少妇在两人之间不住的打量。

徐世安只觉得自己的心态要崩了,今天这是第几个了?难道全南京的好看女人都想来找秦德威劫道吗,还踏马的类型丰富,还踏马的都是不认识的!

是可忍熟不可忍!徐世安一把推开了秦德威,跨步上前,行个礼沉声道:“在下便是秦德威,请问姐姐又是哪一位?需要找个隐蔽地方单独说话否?”

红裙少妇狐疑的问:“我听说秦德威相貌俊逸,望之超群出众的少年人,可是你的样子看起来平平无奇。”

徐世安被重创出内伤,掩面而去,“我先回府了!”

秦德威也很无奈,对不知是第几个不速之客淡淡的问道:“你到底是谁?”

红裙少妇介绍来历说:“小哥儿你肯定知道家兄,就是原来江宁县衙的董捕头,昨天被捉走下了县狱!”

秦德威皱起了眉头,这倒是在预料之外,本来觉得已经没自己什么事情了,没想到董捕头的家人找到这里来了。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秦德威很注重自己的安全问题,先问道。

董娘子答道:“给了你婶娘一两银子,她就告诉你在徐指挥府上这里。”

秦德威心里骂了几句,这婶娘蒋氏嘴上真踏马的一点把门的都没有,下次叔父如果想离婚就坚决支持!

又问道:“那你又怎么知道在这里等到我?”

董娘子又答道:“给了徐府外出买菜的下人一两银子,自然就得知,你一般都在上徐氏族学。”

秦德威无语,这都什么狗屁下人!上次王怜卿就是这样找到自己,今天这个看似仇家的董娘子还是这样找到自己!

“关于董捕头的事情,你去找冯县丞说!如果见不到冯县丞,就去找我叔父!”秦德威果断踢皮球,他只是个十二岁少年,主要任务还是上学。

董娘子仍然拦着去路,略带了几分讽刺语气:“冯县丞官老爷,哪是我说见就见的?至于你叔父,现在也见不到人,我哥哥关在县狱,他亲自日夜把守,外人哪能求见得到?”

秦德威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那你找我来也没用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董捕头犯了事,自然也有国法处置。在下就此告辞了!”

董娘子脸色渐渐变冷:“我今日来寻你,身份并不只是董家人,也是替我丈夫来的。小哥儿你最好多听听几句,免得出了什么事情懊悔莫及。”

秦德威面上不动声色,“哟,原来还是有所仗势,那你报上来,你丈夫究竟是谁?”

董娘子立刻就说“我丈夫乃是南城兵马司的何巡捕,与家兄也是结拜兄弟关系,不知小哥儿听说过否?”

好像在哪听过,秦德威稍稍回忆,立刻就记起来了。

当初刚出逃到徐家时,王怜卿曾经企图当过说客,说是找了一个什么何巡捕从中说和,然后董捕头对自己狮子大开口欺人太甚,逼得自己下定决心彻底解决掉董捕头这个祸患。

五城兵马司体制是京城的另一套管理体制,与县衙同级别,但分属不同序列。

简单地说,五城兵马司的上级是五城巡城御史,巡城御史的上级是南京都察院。而县衙的上级是应天府,应天府的上级是应天巡抚。

兵马司和巡城御史这套体制,属于京师地面特有,主要偏重于街头巡逻、防火防盗、快速反应,以及对大小官吏风气的纠察,也有刑事案件的执法权和司法权。

巡捕在兵马司里的地位,和县衙里的捕头差不多,身份对等,难怪能结拜兄弟兼联姻。而且南城兵马司所负责的地面,基本也都在江宁县境内。

秦德威微微皱眉,看来可能是想得简单了,董捕头在本地盘踞多年,社会关系必定也是盘根错节。

董捕头虽然进去了,但外面还有关系人。虽然当今是朝廷威权强盛的时候,这帮人不敢在京师劫大牢,不敢杀官造反,但跳出来干扰几下还是能做到的。

董娘子亮出背景后,就继续说:“我丈夫的意思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让小哥儿抬抬手,放过家兄。”

这语气让秦德威很不喜欢,冷笑几声道:“那你可找错人了,在下不过是个伴读,没有那个本事操纵董捕头的生死。”

董娘子仿佛与秦德威比着冷笑:“明人不说暗话,小哥儿你时常在县丞左右,很多人都看在眼里,怎敢说与你无关?我们也不是傻子,不然怎会直接找到你这个黄口小儿?”

秦德威又反问道:“不然你们又打算如何啊?”

“小哥儿与官老爷打得火热,还又是避祸又是读书的,怕是不明白,江湖人自然有江湖人的做法啊。”董娘子的威胁味道越来越明显。

秦德威仍然镇静的回应说:“愿闻其详。”

董娘子缓缓的说:“小哥儿你躲在徐府,我们自然拿你没办法,但谁没个三亲六故呢,谁没个亲朋好友呢?

就说那王怜卿,好端端的大美人,如果脸上多了几道伤疤,该有多可惜啊。

你那叔父当了捕头多么舒爽,万一被人埋伏了缺胳膊少腿的,可就没法继续舒爽了。还有你婶娘和堂妹,两个女人最好别出门,外面还是挺危险的。

你不是还帮个富商寡妇打官司么,你说要是有一群乞丐天天在店里店外堵人乞讨,那这生意还能做不做了?”

董娘子说的很慢很慢,很细很细,唯恐秦德威听漏了那句。

而秦德威面无表情的听着,心里已经大怒,自古到未来,但凡在繁华的都市里,总是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渣滓人物。

“还要我再继续说吗?”董娘子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秦德威,猜测是吓住了对方,毕竟是个没经历过风雨的小少年。

“小哥儿你现在感想又如何?所以说让你多听听,现在再想想我丈夫的要求,是不是觉得可以考虑了?”

第八十四章 连这意识都没有

董娘子觉得自己是个有头脑的人,不像丈夫何巡捕和哥哥董捕头那样只会打打杀杀,她做事讲究要有策略,而今天的策略就是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就需要通过极限施压,让对方感到别无选择,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去走。

所以董娘子要将秦德威所有的幻想都打掉:“你不要以为徐府能帮到你多少,我丈夫乃是南城兵马司的属员,与县衙一样是正六品衙门。

把总指挥敢去擅自抓南城兵马司的属员?更不要说,兵马指挥老爷对我丈夫恩遇极厚,这年月,谁还没个靠山了?

而且关键是,我想徐府老爷不会为了你这样一个在徐府蹭饭吃的小厮,就大肆兴师动众吧?”

南城兵马指挥听名字虽然像武官,但确实是个正经文官,地位与京县知县相当。

在当前文贵武贱的前提下,文官见武官先大三级,徐老爷这样的四品把总守城门的指挥确实无法与镇压整个南城地面的六品兵马指挥抗衡。

而且南城兵马指挥的上家南城御史专管官吏纠劾,还有监察权,把总指挥如果想跑到兵马指挥衙门闹事,无异于送人头送政绩。

见秦德威半天不说话,董娘子估算自己目的快达到了,便完成了环环相扣的最后一环:“你也不会以为,县丞老爷能帮到你吧?

他在县衙里或许可以一呼百应,但却管不了南城兵马司,那是两套不同体系衙门,我丈夫并不会受到节制。

而且高坐在上的官老爷,又怎么防的住江湖事?难不成,冯县丞还能时时刻刻帮你盯着所有人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