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481章

作者:随轻风去

严嵩翻脸指责道:“难道秦学士你想着用人唯亲不成?就算是礼部张尚书,一样也有不足之处。”

在大多数人想来,秦德威否定许瓒的目的,就是为了替老师张潮铺垫。如果许瓒不合适,那就该换张潮上了。

秦德威反问道:“我想推荐的是霍总宪!用人唯亲从何说起?”

霍总宪就是霍韬,大部分人听到这句,又是大吃一惊!

霍韬和秦德威已经不仅仅是对头,那已经是死仇的范畴了,秦德威居然还能推荐霍韬入阁!

直到这时候,大部分人才感觉到今天的诡异之处!

严阁老举荐秦德威的老师,已经够让人意外了,而秦德威反手就推举了自己的死仇!

难道在这二位眼里,入阁是一件有毒的事情?都巴不得对方的人去送死?

就连严嵩也被震住了,他也没想到,这秦德威居然如此没有下限,连推举死仇的话都能说出口!

夏言也是霍韬的死仇,当年互相坑进天牢、差点仕途断绝的那种死仇,但人家夏言明知道可以转移火力,都没拉下脸皮去推荐霍韬!

没人希望自己的盟友入阁!只要入了内阁,盟友关系往往就维持不住了!这也是夏言不愿意让许天官入阁的原因之一!

秦德威还是不敢走到霍韬身边,遥遥的对霍韬行个礼道:“我秦德威向来举贤不避仇,我真心认为,大中丞您是当今最适合入阁的人选!”

然后又对其他人说:“论起资历,霍总宪乃是正德九年的会元,出身无可挑剔!

论年纪,霍总宪稍微年轻些,刚好可以居于两位阁老之下,形成一个良性次序。”

霍韬本人彻底懵逼,要说入阁这种文臣荣耀,他并不是不想,但今天并没有抱多大希望。

一是盟友严嵩不支持;二是自己有点过时了,自有势力也不足以支持自己入阁。

却没想到,结下死仇的秦德威居然站了出来推荐自己,让世界变得很魔幻。

该死,真的很心动!

第七百零三章 问鼎之轻重(上)

虽然很心动,甚至有点梗塞感,但霍韬为了避嫌,不好说话,只能瞪着眼看着秦德威。

严嵩观察了一下霍韬的神态,心里简直就“卧槽”了。明显可以判断出,霍韬顶不住这个诱惑!

但作为塑料盟友,严嵩表面上又不能反对霍韬入阁!就像秦德威不能直接反对张老师,夏言也不好直接反对许天官一个道理!

严嵩别无他法,忽然转向夏首辅,开口问道:“首揆以为如何?霍韬比起许瓒,更得皇上所信重。”

这句问话的内涵,在场人中能听懂的没三四个。

夏言深深拧起了眉头,今天的局面真踏马的有点混沌,隐隐有失控之感,却又没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就算先抛开其它顾虑不想了,让霍韬入阁是绝对不行的!

夏言和严嵩两个强权阁老都很明白,就如今满朝这些大臣,基本上谁入阁谁就是炮灰,唯独有两人例外,一是暴秦二是霍韬。

这两人有个共同特征,都是皇帝信重的宠臣。

霍韬可是从嘉靖元年就开始冲锋陷阵的大礼议功勋,而且还是目前硕果仅存的旧议礼派大佬。所以与普通大臣不同,具备在内阁拍桌子掀桌子的能力。

更别说夏言与霍韬有着长达十年的仇恨历史,两人当年第一次下天牢都是拜对方所赐。

不出面不行的夏首辅拿定主意后,也瞪了一眼秦德威,开口道:“自本朝设置内阁以来,哪有左都御史入阁的先例?”

秦德威毫不在意的说:“这只是个流程问题而已,技术上不是问题,有个过渡就可以了!

例如可以先让霍总宪迁转为虚衔礼部尚书、掌翰林院事、太子宾客,然后再入阁就顺理成章了!”

霍韬望着这两大死仇,居然一个帮自己说话,一个还在反对自己,心里感慨万千。

与夏言比较起来,还是秦德威能处,起码秦德威不会因为仇恨影响公事。

凭借秦德威的心机和势力,顶住甚至逼服夏言并不难,而严嵩明面上又不好反对自己,那么自己也许真的有可能入阁?

唐人有诗曰“时来天地皆同力”,大概就是这样的!

夏首辅还在对秦德威高声叱道:“你们年轻人轻视典章旧例,总想肆意更改以求通融,殊不知制度背后都有深刻缘故!

左都御史掌管台垣,负有监察百僚之责,本是独立于阁部之外!若开总宪入阁之例,岂不等于鼓励台垣专意攻讦内阁以求幸进?”

秦德威立刻又朝着夏首辅行了个礼:“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是我草率了!”

夏言:“……”

面对秦德威突然其来的认怂,又有点不会了。

还有,秦德威这句话明明是认怂,为什么听起来还是很欠打?

满怀希望的霍韬顿时就两眼发黑,你秦德威怎么这就认怂了?你的能言善辩呢?你的心机百变呢?

你秦德威当年把他霍韬气昏在长安街的魄力呢?你就不能稍微拿出半数功力来应对一下夏言吗!

这个人依旧不能处!这个人还是不可信!

秦德威忽然又想到了什么,遥遥着对霍韬补了一句道:“大中丞休要怪我,我已经尽力了。”

万一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口锅咱不背啊。

廊房内顿时鸦雀无声,众人久久无语。今天这个秦德威,实在是一个非典型的秦德威,大家都彻底摸不到头脑了。

说起秦学士这个人,绝对是以“能征善战”而闻名,拳打两京脚踢内外,什么时候见过秦学士输过阵、认过怂?

但在今天,秦学士已经不知认怂了多少次,对霍韬认怂,对严嵩认怂,对夏言认怂,难道秦学士真被夺舍了?

而今天的廷推,事实上已经陷入了一个僵局。

七个部院一线大臣中,有入阁资格的三个人张潮、许瓒、霍韬暂时都没能获得广泛性的支持。

其他的尚书,不是品级不行,而是因为出身不行。毕竟规矩是“非翰林不入内阁”,不是翰林出身,没资格去想内阁。

难道只能从三品侍郎、翰林里,或者翟銮这样的前大学士里选人了?

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温仁和忽然叹口气,对秦德威抱怨说:“今日廷推如此僵持不下,都要怪秦板桥你啊!”

秦德威一脸懵逼,今日廷推难产关他秦德威什么事!还有,你温学士这时候跳出来刷存在感作甚?

温仁和指责说:“你秦板桥立场游移不定,态度模棱两可,故而准调才定不下来。若你肯有担起文渊阁中堂的责任,早就一锤定音了!”

秦德威:“……”

不知道秦德威听懂了没有,反正别人都听懂了,温学士这是在疯狂暗示“选我!选我!”

此刻忽然有人“哈哈”大笑了几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发笑之人乃是新上任不久的兵部右侍郎詹荣,就是卖了宅邸给秦德威然后一直纠缠着要当巡抚的那个。

“诸公何必舍近而求远也!”詹侍郎停住笑声后,说了这么一句让人听不懂的话。

温仁和温学士正在卖力气刷存在,被詹荣笑声打断了,有点不高兴,忍不住怼了一句:“少司马你也何必故弄玄虚!”

在众目睽睽下,詹荣指了指秦德威,“推举阁臣而已,费那事作甚?直接让秦学士加预机务,不就完事了?

所以说诸公又何必舍近求远、另找他人,有现成的简单法子却不用!”

廊房里诸位大臣一片哗然,难道今天廷推的正戏,现在才开始吗?刚才折腾了半天只是前戏?

雾草!雾草!如果秦德威亲自下场,只怕就是天地大冲撞的场面了!

还在幻想入阁机会的翰林学士温仁和愕然片刻,很无力的反驳说:“秦板桥只是正四品啊。”

詹荣轻轻松松的顶了回去:“若按品级,殿阁大学士本官也不过是正五品而已!”

夏言和严嵩瞬间青筋暴起,发可冲冠,像是两头被激怒的老狮子,老眼如刀射向秦德威!

你秦德威到底意欲何为?真当满朝大臣都是死人不成?

第七百零四章 问鼎之轻重(下)

夏首辅和严阁老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有被突然偷袭的感觉,而且暴秦也太贪得无厌了!

你秦德威竟然还敢想预机务?除非从他们两个阁老身上踩过去!

被数十道目光聚焦的秦德威秦学士眼观鼻、鼻观心,站立如松,安静如鸡。

今天一直没说话的户部尚书王以旂忽然开口:“其实,詹荣所言,也是可行。”

兵部尚书王廷相对夏言递了一个“抱歉”的眼神,也开口道:“确实可行。”

部院七个正堂官,合称为七卿,是外朝的“七巨头”,瞬间就有两个出来支持秦德威了。

但公认的外朝之首是吏部尚书,许瓒许天官有点愤慨的说:“秦学士不要得陇望蜀!”

提名秦德威的詹荣便对许瓒说了句:“冢宰你也是入阁候选人,为避嫌疑,你还是不要说话,更不要直接点评其它人了,以免被人质疑为贪图权位。”

这话错倒是没错,也符合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哪有一个候选人亲自抨击另一个候选人的道理?还要不要文人谦谦君子的表面功夫了?

心情大起大落了一个轮回的左都御史霍韬也想说几句,“我以为……”

詹荣连忙又堵住了:“总宪你一样也是被提名过的候选人,最好也别说话了!”

本来有资格打骂秦德威的礼部尚书张潮想了想,自己似乎也是“候选人”,同样失去资格说话了。

于是吏部尚书、左都御史、礼部尚书这些舆论上很强势的部院大臣,忽然间集体失声。

而其余四部尚书里,相对强势的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刚才已经表态支持秦德威“入阁”了。

又剩下两个有资格说话但是还没表态的尚书,分别是七卿里最弱鸡的两个,倒数第二的刑部尚书毛伯温、倒数第一的工部尚书甘为霖……

毛尚书和甘尚书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分别看向夏首辅和严阁老。

怎么才能装成主导舆论非常熟练的样子?在线等,挺急的。

刑部尚书加工部尚书,而且还不是一伙的,去打肯定一伙的户部尚书加兵部尚书,正常情况下完全没有胜算啊。

詹荣便也跟着看向夏言和严嵩,主动问道:“二位阁老是否打算极力反对秦学士到底?”

夏首辅和严阁老刚才只顾得愤怒,还没来得及多想,见到此情此景,忽然也懵了。

他们总算明白,为什么刚才隐隐然觉得不对劲,他们总算也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也难怪秦德威今天一反常态的不停装怂,怂来怂去反复横跳,结果几个强力外朝部院大臣都成了被提名的阁臣候选人!

然后在如今这个局面下,这些被提名的大臣就失去了话语权,相当于被前期拉锯战消耗掉了!这就是秦德威一直装怂的目的!

秦德威手里有三个尚书,消耗掉一个最弱鸡的礼部尚书还剩俩强势的;

而夏言消耗掉许瓒,严嵩消耗掉霍韬以后,他们各自就只剩一个了,而且剩下的还都是最弱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