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449章

作者:随轻风去

夏言、严嵩、顾鼎臣三人交稿时间都差不多,唯独秦德威最慢,还在里面冥思苦想。

但秦太监这次没有先走,而是耐心的等候着。又多拖延了半刻钟,秦德威免勉勉强强的交出了文稿,被秦太监一起送走。

再次出现后,秦太监宣布了第二场的名次:“夏言第一,严嵩第二,顾鼎臣第三,秦德威第四。”

内阁大学士顿时扬眉吐气,终于能对水货大学士反戈一击,不至于被水货大学士强压了。

然后秦太监奉旨引导四人进了仁寿宫,又来到正殿,四人便上殿朝见。

嘉靖皇帝没管三个内阁大学士,只对混进来的水货大学士感兴趣,因为两首青词之间的反差太大了。

他目光如炬的询问道:“祈求长生之词甚好,是你早先预备下的?”

秦德威答道:“臣年轻识短,对玄修大道领悟不够,只能靠勤学苦练,在家时常撰拟青词,又经反复修改之后,才有一二所得。”

无论怎样,若想在嘉靖皇帝这里过关,总要先把应该有的态度摆出来,嘉靖皇帝真正看重的可能就是态度。

秦德威最大的优势还是年纪,年轻人阅历少,对哲学东西体悟不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态度必须摆正了。

嘉靖皇帝又说:“但后面这篇,又何其敷衍也!”

秦德威不敢说陛下你这“新茶”是什么破题目,只能继续答道:“臣撰青词,需要累日反复推敲、苦吟,文稿才能堪堪入目。”

嘉靖皇帝较起真来也是很杠,又质疑说:“看你吟诗作词向来快捷,为何青词就难了?”

秦德威拼命解释说:“诗词乃是抒发心境,臣自然可以随心所欲,随性而发。但青词语涉皇天上帝,臣心里端重,实在不敢妄为!”

嘉靖皇帝就指示说:“要多加修习!”

秦德威听到这里,就知道自己算是过关了。

对其他三人,嘉靖皇帝没什么单独想说的,反正都是正常发挥,并没有值得拿出来问的特殊之处。

所以就一并发话说:“朕欲长居西苑修道,欲命尔等大学士入直无逸殿,辅赞玄修!”

实在是事起突然,三位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是很懂。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大学士都是入直文渊阁,在文渊阁审阅奏疏,并票拟处置的。

若全跑到无逸殿入直,又算是怎么回事?那以后文渊阁就没人了?内阁还要不要办公了?

而水货大学士秦德威很想举手问一句,陛下你这次说的大学士里,也包括我吗?

说句心里话,他秦德威年轻心浮,现在真的不想入直无逸殿,等到中年暮气了再考虑入直比较好。

再说他秦德威只是个四品,并不配啊!更不想和几个老头子天天被关在一起。

但又不能让皇帝体察到,他秦德威不想留在宫里帮助皇帝修仙!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为何就你话多!

秦德威这个水货大学士跟着混进西苑的本意,只是想搞一枚御赐银章,获得进奏密疏的权力,建立与嘉靖皇帝进行私聊的渠道。

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不会因为与皇帝物理距离变远,从而遭受被动疏远。

从此以后,一边在詹事府混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想休假就休假,反正没人管,皇帝都不上朝打卡了;

一边与皇帝维持线上私密联系,写点有趣东西吸引皇帝,再不济还有归有光的青词进献。

想想这样的小日子简直美滋滋,安逸舒适,又能保证权柄不失。

但今日误入西苑的秦大学士万万没想到,皇帝他居然在选拔大臣入直无逸殿!

至于入直无逸殿是什么体验,穿越者秦德威非常清楚。

就好像是老板带着几十个美少女(还经常换人)在隔壁豪华大别墅里修仙,而你在办公室一天到晚给老板写文案,还要吃在办公室,睡在办公室,文案写不好又动辄被老板骂,这是什么滋味?

据史上严阁老回忆录记载,入直无逸殿初期,还能两三天回一次家,到了后期,经常十来天才能出宫一次。

上辈子看到这份资料时,秦德威就深深怀疑,严阁老你贪污受贿赚了数以百万计的家产,究竟都享受什么了?莫非全都给常年姬妾几十人的严世蕃嗨皮了?

而且嘉靖皇帝总是被诟病说,这个皇帝对待大臣刻薄寡恩,秦德威原本还不太明白。

看看宠臣们的政治待遇,张孚敬入仕八年做首辅,夏言一年半升到礼部尚书,严嵩稳居首辅近二十年;

还有李春芳连续四次提拔保送入阁,徐阶也是从大扑街提拔到礼部尚书大学士又进位首辅,而他秦德威则是四年升到四品,所以嘉靖皇帝哪里刻薄寡恩了?

但是后来再看看宠臣们入直无逸殿的工作待遇,秦德威就明白了。

另外,为何嘉靖朝内阁互相倾轧现象空前严重,估计也跟入直无逸殿的工作环境有关系,被压抑到变态了就只能互相伤害。

想到这里时,秦德威忍不住就偷眼看了另外三位大学士,发现他们隐隐都有兴奋之色。

对此秦学士心里不由得暗叹一口气,全都是被权力蒙蔽了是双眼的人啊,也不知道他们此时有没有预料到社畜前景?

大概在他们心目中只有一个公式,越亲近皇帝,权力就越大,而入直无逸殿就意味着更亲近皇帝。

秦德威在心里合计了片刻,便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甚至还有一点点失态,主动对三位大学士祝贺道:

“诸公得以入直宫中,侍奉圣君于左右,赞玄修大道于宫掖,实乃旷古之殊遇也!下官在此为诸公贺,也为陛下得人而贺!”

三位大学士一起疑惑的看向秦德威,这样的好事,你秦德威为何隐隐有主动撇清的意思?

而且如果你被撇清在外,那你真心高兴个什么?刚才你不还是死皮赖脸的,硬往他们大学士里面凑吗?

秦德威不敢给别人太多思考时间,连忙又上前对皇帝奏道:“今日还有詹事府朝拜东宫,堪为一时之盛事也!

如今众官属尚在左顺门等候,臣恳请陛下升殿,受东宫官属朝拜,以示君臣父子一体之意!”

秦学士这段话的潜台词有两点,第一,咱是东宫属官,主业是侍奉太子的,不便脚踩两只船。

第二,外面还有很多官属等着回话,无论陛下您答不答应接见,赶紧发句话,放咱出去给他们传旨!

这样的话,他秦德威就可以暂时逃离成为零零七社畜的阴影,再图后计。

对这个奏请,嘉靖皇帝不假思索的回应道:“传朕之意,尔等东宫属官用心辅弼,教导太子孝义之理,便是为朕分忧了,无须再来朝觐!”

不过嘉靖皇帝是朝着秦太监说的,习惯性的打发秦太监去给詹事府官员们传旨。

反正是没有让秦德威如愿以偿的出去……

秦太监深深的看了眼秦德威,一会儿想进来,一会儿想出去,真不知此子脑中到底在想什么,但也只能无奈出去宣旨了。

不过秦大学士并不乏机智,一计不成顿时又生一计。必须要整活,不整活就没有机会!

于是他再次对嘉靖皇帝奏道:“如果执政阁臣皆在无逸殿入直,国务应该如何办理?”

嘉靖皇帝皱眉反问道:“为何就你秦德威如此话多?”

秦学士:“……”

皇帝一句话就把天聊死了,因为秦某人在大学士里人缘太好了,此时身边连个解围的人都没有。

不过秦德威提出的内阁办公流程问题也确实是存在的,嘉靖皇帝就继续说:“奏本可送至迎和门,尔等阁臣就在无逸殿看本。”

这意思就是,内阁大学士以后就在无逸殿一边协助皇帝修仙(写青词),一边办公了,很好很社畜。

秦德威冒着被皇帝嫌弃的危险,又多嘴提醒了一句:“两房中书皆在文渊阁,文渊阁不能没有阁臣坐堂。”

其实关于内阁办公流程问题,三个大学士都是当事人,不好说什么,只有秦德威是内阁局外人,反而可以与皇帝讨论。

内阁大学士最早只是皇帝的秘书,后来大学士位高权重后,主要精力放在了决策上,没有多余精力从事具体文字工作。

所以内阁里又设了诰敕房、制敕房,安置数十名中书舍人,充当内阁大学士的秘书,专门负责诏书、册表、诰命等各种正式公文的起草制作和册簿存档。

假如内阁大学士都跑到无逸殿入直,那么内阁两房中书舍人不可能全部跟过来,大部分还是要在文渊阁办公。

因为无逸殿东西两侧几间厢房根本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再说人群太多太乱还会打扰皇帝修仙。

所以秦德威才会提醒说,文渊阁那边必须要有个阁臣坐镇,不然内阁中书舍人们群龙无首。

可关键就在于,派哪位内阁大学士离开皇帝身边,留在已经不是决策中枢的文渊阁坐镇?

秦德威不怀好意的眼神在三位内阁大学士身上瞄来瞄去,仿佛是在琢磨推荐人选。

这个时候,内阁三人组心里一起雾草,稍微有脑子想想就知道,以后票拟在无逸殿,批红在仁寿宫,朝廷政务的决策环节与文渊阁无关了!

所以留在文渊阁就等于是被边缘化,还见不到皇帝,他们谁也不想!

秦德威见嘉靖皇帝这次没有训斥自己,便又壮着胆子继续多嘴,“不知三位阁老,谁肯值守文渊阁?”

内阁三人组都没有理睬故意挑事儿的秦德威,齐齐对皇帝表态道:“臣愿供事于无逸殿,侍奉陛下左右!”

秦德威也对嘉靖皇帝奏道:“既然三阁老都不愿留守文渊阁,那还有另外的法子,那就是再加一个人,专门值守文渊阁。”

众人这才明白,秦德威绕了半天目的何在了。再加一个人,意思就是加一个人入阁吗?

嘉靖皇帝似笑非笑的盯着秦德威:“礼部尚书张潮?”

秦德威对症下药的奏对说:“礼部尚书入阁,名正言顺,又顺应时宜。”

不说别人,就说屋里这三个内阁大学士,夏言、顾鼎臣、严嵩全都当过礼部尚书。

而嘉靖皇帝本人喜欢文学又喜欢更改礼制,特别偏爱礼部尚书这个职位。

比如历史上徐阶曾经被廷推为吏部尚书,但嘉靖皇帝不愿意放徐阶远离,就让徐阶继续当礼部尚书。

夏言和顾鼎臣不说话,还是严嵩忍无可忍,出言道:“臣以为,张潮不可!”

秦德威老神在在,居然完全没有任何争辩,让旁人暗暗称奇,难道秦德威改性了?

等严嵩说完,秦德威才问道:“既然张尚书不行,那就只有翟銮合适了。”

众人:“……”

翟銮,前大学士次辅,嘉靖十四年时,因为母丧(就是秦德威报丧那次)居家守制。

守丧时间早就到期了,但是没有人想起让翟銮起复……这里面原因很复杂,虽然翟銮入阁很早,但并不是嘉靖喜欢的人。

那时候嘉靖皇帝还不像现在这样专权,嘉靖皇帝想让张孚敬入阁,但大臣们却廷推翟銮。

为了妥协,最后翟銮和张孚敬都入了阁,但翟銮从来就不是嘉靖皇帝心目中的亲近大臣。

内阁现在又不缺人,嘉靖皇帝自然就没想着让翟銮回来,相忘于江湖就行了。

而且三个内阁大学士更不想让翟銮回来,因为翟銮入阁时间最早,内阁大学士除非特殊情况,一般都是要按照入阁时间次序排位置。

假如翟銮回来,根据资历能直接当首辅了,就算不能当首辅,也要当个次辅,所以内阁里也没人愿意让翟銮回来。

秦德威看着三位内阁大学士,叹口气道:“尔等选哪个?张尚书,还是翟阁老?”

此刻大家恨不得一起上去掐死秦德威,你秦大学士踏马的做个人吧!你提翟銮做什么!

从官场伦理来说,翟銮尽孝完毕后应该官复原职,现在这样被朝廷高层集体忽略,其实是非常违反道义的。

即便这样,翟銮也是天然的新内阁大学士第一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