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423章

作者:随轻风去

秦德威说得有理有据,一帮子年纪超过五六十的文弱老头子,连水桶都提不动,在猛烈的大火面前又有什么用?

靠前一线,本来就该属于秦德威这样二十岁小伙子的!

但扶着父亲站在外圈的严世蕃差点也气炸了,你秦德威说别人“老弱”也就罢了,特意说一个“病残”又是说谁?

说实话,严世蕃这样的狠人,真有丢下父亲,然后冲进行宫去搏富贵的决心。

但秦德威举着不知哪来的腰刀不停比划,让严世蕃根本不敢上前,就怕秦德威直接趁乱弄死自己。

秦德威震慑退其余大臣,转身又大喝道:“用沙土从大门开始清理,逐渐往里面清理出一条通道,准备接应救驾!”

在行宫里面,火势蔓延极为迅猛,到处都是乱跑逃命的太监和宫女。

徐妙璟不管别人,也不看周围环境,他的眼睛里只有陆炳。

他心里谨记着姐夫的叮嘱,说那陆炳毕竟与嘉靖皇帝关系特殊,很有可能知道行宫尤其是内宫的道路,所以要紧跟着陆炳,不要自己瞎闯。

还好临时行宫并不大,道路也不复杂,如果没有限制,只需要一会儿就能从最南边跑到最北边。

说得似乎很慢,其实并没有多久,不知穿过了几层宫门和院落,陆炳突然停住了。

他脑袋从浸水棉被里伸了出来,张望了一下四周,似乎在分辨什么。等他辨别确认完毕后,就朝着一处被大火焚烧的宫门迈步。

陆炳此时是真心想救出嘉靖皇帝的,没有太在意后面多了一个徐妙璟,有一个帮手总比没有好。

而徐妙璟心里明白,八成是陆炳推断皇帝睡在那院落里面,不然也不至于犯这个傻,明知有大火还要过去。

在这一瞬间,徐妙璟脑中闪过了无数画面,有诡诈多疑的姐夫,又有阴谲的厂公秦太监。

自己这朵洁白的莲花,就是被他们一步步带坏的!好人也要黑化,都是这个世界的错啊!

然后徐妙璟噙着泪水,轻轻伸出了脚,绊在了陆炳的脚下。

毫无防备的陆炳突然就狠狠栽了个跟头,重重摔倒在了硬邦邦的石阶上,大量的烟火灰尘让他一时间头晕目眩。

徐妙璟二话不说,直接从陆炳身上越了过去,独自对着宫门开始猛冲。

等闭着眼穿过宫门,院内同样是熊熊大火。徐妙璟扫视一圈,就看到了嘉靖皇帝坐在院中水缸旁边,正剧烈的咳嗽着。

徐妙璟连忙扑了过去,不敢详细直视皇帝,举着浸水的棉被,低头跪见道:

“陛下!臣徐妙璟,奉秦德威之命前来护驾!斗胆请准许臣背负陛下,披上浸水棉被向外走!”

嘉靖皇帝扶着水缸,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接过浸水棉被披在身上,对徐妙璟下旨道:“你转过身去,背上朕走!”

第六百三十八章 形式主义救火

说实话,背着一个人走路还是很费力的,即使嘉靖皇帝体型偏瘦弱。

可徐妙璟知道,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机遇就在今天了,哪怕是累死也要往外冲。

极致的精神意志总能激发出人体的潜力,徐妙璟就这样背着天下最尊贵的圣躯,穿过了还在焚烧的内殿宫门。

随即徐妙璟就瞥见了不远处的石阶上,那个逐渐清醒,开始蠕动挣扎起来的人。

于是徐妙璟又深深吸了一口气,用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开始朝着前殿方向跑起来,将倒地的陆炳彻底甩在了身后。

背负皇帝从火海里闯出来的,只能有一个徐妙璟!

临时搭建的行宫并不是很大,只要绕过了前殿,再穿过一道宫门,就可以看到行宫大门了!

此时在行宫大门处,秦德威一手挥舞腰刀,一手提着陈都督的印绶,指挥聚集起来的锦衣卫官校灭火。

但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的是,秦学士只指挥着人手扑灭了行宫大门附近的火焰。

甚至还强行拆毁了两侧宫墙,将行宫大门与其它地方从物理上断绝了,以保证行宫大门不被焚烧。

此后又组织了人手向行宫大门里推进数十步,然后就不动了。

再之后,秦学士命令所有官校只站在行宫大门,以及门里几十步警戒,力保这一小片区域的安全。

哪怕是别处已经烈焰焚天,哪怕前殿已经塌陷,哪怕大量太监宫女逃不来,秦学士依旧站在安全区的最前方巍然不动。

现场锦衣卫官校们面面相觑,只清理出一小片安全区域就不管了,这是什么救火方式?只是装个样子,象征性的形式主义救火?

不过官校们也都没意见,反正谁也不想深入火海去搏命,摆姿态就摆姿态吧。

有这样的指挥者也挺不错,起码不会逼着大家去卖命,还挺体谅人的。

忽然有个看似臃肿的身影,踉踉跄跄的从前殿边上甬道跑了出来。

随着棉被落在了地上,众人也都看清了,是徐妙璟背着一个人出来了!

这个时候,能让徐妙璟玩命背着往外跑的,除了嘉靖皇帝还能有谁?

秦德威愕然,这又是什么情况?

在他预期里,徐小弟应该就是跟着陆炳一起,蹭一下救驾大功而已。

徐小弟到底怎么搞的,竟然还能独自背着皇帝出来了?在原本历史上,把皇帝从火海里背出来的陆炳人呢?

在这火海深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的事情?

虽然疑云重重,但秦德威没时间多想了,他突然扔下了刀,向前迎了几步,大叫道:“陛下万安!”

徐妙璟从火海里冲出来,此时已经昏头昏脑,整个人都累懵了,完全是凭借着本能向前跑。

忽然听到了姐夫的声音,这才打个激灵,略微清醒了过来。

秦德威又冲上去,拦住了徐妙璟,急忙高呼道:“陛下!前方通道已经开辟,请移万金之躯步行出宫,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趴在徐妙璟背上的嘉靖皇帝抬起头,看了看前方就松了口气,知道已经脱离危险了。

只是听到秦德威的话,让嘉靖皇帝略有不解,让他亲自走出去是什么意思?皇帝什么时候需要亲自走路出宫门?

但嘉靖皇帝毕竟是个聪明人,稍稍愣了愣后,立刻就明白了,秦学士真的是用心良苦!

被人背着,以这种狼狈不堪的形象,逃命一样的出去,让外面臣民看见了,真龙天子的脸面往哪里放?皇帝的尊严还要不要了?

于是嘉靖皇帝就拍了拍徐妙璟,沉声道:“放朕下来!”

徐妙璟连忙小心翼翼的下沉半蹲,让皇帝扶着自己在地面站稳了。

等皇帝离开后,用力过度的徐妙璟再也支撑不住了,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嘉靖皇帝随便指了几个官校,下旨道:“你们四个,负责将徐妙璟抬出去!”

徐妙璟闭上了眼睛,一切都值得了,皇帝记住了自己名字!

这时候,又内宫方向走过来一个人,一瘸一拐的靠近了。

众人又认出,这是另一个勇闯火海的人陆炳,好歹也是安全出来了。又有两个官校,连忙上前扶住了陆炳。

秦德威没给陆炳这时候说话的机会,连忙对嘉靖皇帝催促道:“火势未灭,仍然在蔓延过来,请陛下速速移步宫外!”

数百锦衣卫官校分成两大片,从嘉靖皇帝面前一直排到行宫大门,一副用血肉之躯挡住两旁火势的架势。

秦德威忽然又带头高呼:“万岁!万万岁!”

数百官校便跟着一起高呼,“万岁”之声顿时回荡在行宫火海的上方。

在响彻夜空的欢呼中,嘉靖皇帝挺直了身躯,沿着人群中间的夹道,昂首阔步就向外走。

这时候,那些官校才明白,刚才秦德威指挥大家“形式主义救火”的意义何在了。

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证皇帝能安全的从这里走几步出宫,以良好形象现身于外面臣民的面前!

所以只要让行宫大门和几十步通道暂时安全就行了,其它地方烧成什么样都无所谓。

至于皇帝陛下心里的感念,那就不用多说了!

想到这里,众官校心里极其震撼,这种深谋远虑,果非常人所及也!

难道刚才大火开始烧起的时候,秦学士心里就已经有了所有预案?这就是顶级文臣的智商和心术?

今夜直面感受了一次,也算不虚此行了。

此时所有的随驾大臣都站在宫门外,焦急的等待结果。期间只见一个个太监宫女逃了出来,但这越发的让人心焦了。

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大臣们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忽然听到从行宫里面传来巨大的山呼万岁声音。

随后便看到在熊熊火光的掩映下,皇帝闲庭信步的走过了行宫大门。

这一瞬间,在大臣的眼里,皇帝的形象宛如神明庇佑,轻轻松松就从火海里走了出来。

情不自禁的就跟着锦衣卫官校一起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今晚这脸面算是保住了。

徐妙璟保住了自己的命,而秦德威则保住了自己的脸。

第六百三十九章 两种大臣

君臣在行宫大门外会合,颇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触。但感触完了后,就陷入了尴尬。

按照礼仪,皇帝总不能站着与大臣说话。可这一时半会的,又从哪里找合适的金台宝座?

关键时刻,还是要看机智的“嘉靖男儿”,从行宫里跑出来的秦德威又奏请道:“请陛下暂时移驾御辇!”

皇帝所用的车驾都在另一处安置,没被与行宫一起被烧毁。

眼下皇帝无处可坐的时候,登御辇的确是个不错的应急主意。坐在御辇里高度还可以,又不跌份。

于是几名逃出的太监扶着皇帝上了御辇,又远离行宫,以免再被火烧到,而大臣就在御辇下排位站班。

劫后余生的嘉靖皇帝喝过几口水,强被压抑的惊惶渐渐平息了,但心里的怒气依然盘桓不去,又不知如何发泄,就开口问道:“陈寅何在?”

这很正常,皇帝遇到事情后,一般都会习惯性的让掌锦衣卫官员去办事。

嘉靖皇帝是想让陈寅继续组织救火,并且勘察灾后现场,寻找火灾起因。

但是无人回应,几名大臣稍微闪开了身形,露出了朝班角落的状况。

于是嘉靖皇帝就看到,地面上有个人被绑的死死,还被堵上了嘴,再细看不是陈寅又是谁?

谁敢擅自捉拿锦衣卫官?嘉靖皇帝疑惑的看向众大臣,但众人却又齐刷刷的看向秦学士。

秦德威上前奏道:“行宫起火时,陈寅畏惧火情,迟疑不前,毫无救驾之心,简直辜负圣恩,实乃禽兽不如!

这还引发了公愤,在场锦衣卫官校皆可以作证!臣情急之下,擅自擒下了渎职无为的陈寅,以求能临时调度众官校。”

嘉靖皇帝暂时不置可否,下令道:“先解开陈寅!”

重新恢复“自由”的陈都督扑倒在御辇下,奏道:“秦德威擅自擒拿臣这个都督佥事,跋扈横行何异于矫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