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406章

作者:随轻风去

他哪有本事全部承受的住?他现在还不是国师,只能先躲着了!

临走前,陶老道再次去西边小院找到孙女陶修玄,吩咐说:“我不方便去找秦学士了,你还是亲自去吧!”

陶修玄无语,祖父简直越来越过分了!

想把自己卖给秦德威也就罢了,居然还想要自己主动!这道心还要不要了?

她忍不住反问道:“京城之大,难道就容不下一方清修净土么?”

陶老道担心孙女不明白事情严重性,又知道孙女很有个性主见,就拿出了最严肃的态度说:

“如今时日不同与往,无数人盯着我们了,所以不是任性的时候,你必须听我吩咐!

如果你不想被强迫嫁给一个未知的人物,最好马上就去找秦学士,一刻也不要耽误。”

陶修玄不禁有点悲伤,这些年祖父变化太大了,明明是方外向道之人,为什么活得如此政治?

如果不是祖父积极追名逐利,哪会出现眼前这种被名利绑架的处境?自己的清静又哪会被扰乱?

小仙姑仿佛不忍心看陶老道目前的嘴脸,阖上了双眼,有点疏远清冷的说:

“自从嘉靖十四年,秦德威第一次到显灵宫开始,祖父就不是从前的祖父了。”

陶仲文闻言愣住了,他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这些。

好像这一切就是从嘉靖十四年,一个被称为文曲星的史上最年轻状元文魁,拼命忽悠自己将来能成为国师开始的。

陶修玄继续说:“没错,就是秦德威,亲手释放出了祖父心中的魔念,诱导祖父活成了今天的样子。”

陶老道叹道:“事已至此,虽然不知是狂是愚,也只能驱动身躯一路向前,焉能再回头?若你不想被连累太深,最好还是找秦德威。”

陶修玄很犀利透彻的回应说:“在这种问题上,秦学士与其他人,又有什么根本不同?”

陶老道很认真的答道:“两者之间自然大有不同,就像是神仙与凡人的区别!你不也看出来,秦德威是天赋灵根之人么?”

陶修玄:“……”

秦德威简直就是一个魔鬼,竟然能把职业神棍祖父忽悠成这样。

第六百一十六章 宁错杀不放过

秦福秦太监虽然在名义上成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差遣。

但在实际上,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的极力排斥,秦太监并不能插手司礼监工作,平时主要任务还是提督东厂。

最近秦太监事务非常繁忙,因为皇帝南巡在即,安全保卫是重中之重。

跟随皇帝出动的亲军就是锦衣卫,而锦衣卫官军又是在东厂领导下的,秦太监必须要安排好。

说实话,忍耐力很强的秦太监都有点想吐槽,这次南巡简直就是一拍脑袋的瞎几把决策。

文艺青年抽了风就崇尚“说走就走”,但方方面面的准备时间实在太短了。

秦太监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南巡过程中必定是状况百出的。

所以他也很精明的做好另一手准备,提前想好各种推卸责任的借口,以免遭了池鱼之殃。

还要调派一些与自己不对付的锦衣卫官伴驾,到时候推出去背黑锅。

正当秦太监坐在养心殿专属自己的直房里,思考着背黑锅人选问题时,有个司礼监文书房的小太监悄然来拜见。

“印公宫外休假时,微服去了显灵宫。”小太监通风报信说。

秦太监蹙眉不语,这一锅冷灶,竟然让张佐捷足先登了?这张佐动作的果断迅速,超出了预料。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张佐作为司礼监掌印,时常伴驾行动,得到消息就比自己早。

又加上自己出于谨慎,想着先调查陶仲文底细把柄,结果就更慢了。

但现在也等不得了,秦太监起身就准备出宫。他决定亲自探探陶仲文的口风,再做下一步打算。

提督东厂有一个好处,就是出入宫禁方便。而其他宫里的大太监,如果想出宫那必须要向皇帝申请休假。

先到东安门外的外宅,秦太监同样换了身普通富翁服色。

然后他不带太监随从,只带了一批外宅奴仆护卫,前往显灵宫。

秦太监这排场还是值得被礼敬的,显灵宫值守后殿的弟子按照吩咐,答话说:“陶仙长发过话,身体有恙,近日一概不见外客。”

秦太监搓着腰间玉带,冷笑着说:“不见外客?据我所知,陶道长昨日刚见过人,怎得今日就忽然有恙了?”

那值守弟子也不愿意得罪人,就陪着秦太监说好话。

秦太监忽然摊牌了,对那弟子喝道:“我乃东厂秦福!能不能见到陶仙长?”

人的名树的影,值守弟子立刻就跪了。

没想到今天第一个接待的,就是如此棘手的人物,这难度也太地狱了。

他只能低声下气的解释说:“不是陶仙长不肯见秦公,其实陶仙长并不在此地,去了西边真人府,侍奉邵真人去了。”

面对厂公的强大威压,这弟子连陶老道的行踪都说了出来,也真是尽力委屈求全了。

秦太监是个祖传多疑的人,立刻从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里猜测到了内情。

于是他二话不说,转身就走,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再回到东厂衙署,却见御马监太监高忠正在等待,也是为了商议南巡事务。

“秦爷去哪里了?”高忠随口问了句。

对高忠这个最密切的盟友,秦太监没什么可隐瞒的,“去了显灵宫,本欲见见那被邵真人举荐的陶仲文。”

高忠更来了兴趣,连忙问道:“结果如何?”

秦太监答道:“陶仲文躲到了邵真人府,不见外客了。”

高忠就有点疑惑了:“他这是何意?”

秦太监冷笑道:“只怕是已经有了主意,所以才会摆出这样的姿态。”

高忠还是没明白,他知道自己不如秦太监思虑周密,主动问道:“你确定?”

秦太监真实心思很少外泄,但以后可能需要高忠配合,也就耐心说了几句:

“但凡是个正常人,处在这个关口上,肯定都是待价而沽的想法,哪有不见客人的道理?

所以那陶仲文心里已经拿定主意,必定有了接连之人,不需要再听别人条件了,才会躲到真人府去!”

高忠不屑的说:“就是一个道士而已,结交不到就不到了,以秦爷之身份,还用在乎这样一个人?”

秦太监有点阴狠的说:“勿以恶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纵之,防微杜渐,不可轻忽。”

高忠愕然不解,不懂秦太监怎么就发起狠了?陶老道不肯见你而已,鸡毛蒜皮的事情至于么?

秦太监别有深意的说:“据我所知,先前陶老道见过张佐了,然后陶老道就不再见客,难懂你就想不通其中关节?

所以我料定,张佐就是让陶老道拿定主意的人,你说处在我这个位置,能忍得了这个?”

其实秦太监只猜对了一半,另一半却因为过于多疑直接奔沟里去了,让陶老道拿定主意的人真不是张佐。

不过不由得秦太监不谨慎,他们都是天子亲信的大太监,也称得上都是有脸面的人物,但归根结底还是家奴。

而国师虽说也是在天子面前混饭吃的,但身份终究与“家奴”是不同的,有其特殊之处,尤其遇上个迷信方道的皇帝。

秦太监并不太能确定,司礼监掌印太监与国师如果联手,会有什么样后果。

但他不想冒任何风险去测试,皇宫里几乎不会给任何人试错机会!

“你就说如何去办?”高忠向来唯秦太监马首是瞻,毫不犹豫的问道。

秦太监狠狠锤了下桌子,下定决心说:“我的意思就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就算未来的国师不属于我们,也不能让张佐得到,让他又壮大势力。

那陶老道被认为是未来国师,但也还是未来,不是现在!让他变成过去,也不是做不到!”

正好此时,秦太监御用打杂跑腿的徐妙璟过来汇报永定河庄园事务。

秦太监觉得徐妙璟最近成熟了不少,就随口吩咐说:“给你加几分担子,放下这些杂务,抽些人手去调查显灵宫陶仲文的情报!”

徐妙璟:“……”

秦太监狐疑的看向徐妙璟,为何不领命?

三年前徐妙璟结婚娶陶小娘子时,老丈人陶老道平平无奇还没什么特殊名气,完全不会令人特别在意。

而秦太监经手的信息实在太多了,三年前听了一耳朵就过去了,当时根本没在意陶仲文的名字,现在也早忘了。

于是徐妙璟又想哭了,做人好难。

以厂公的狠辣果决,这一定是故意逼他大义灭亲,可他真做不到啊!

第六百一十七章 都是家事(上)

徐妙璟完全没想到过,秦太监竟然会忽略了,他徐妙璟是陶道长的女婿这个事实。

在秦太监的记忆里,徐妙璟最鲜明标签就是“秦德威妻弟”,别的都不重要,也不用去刻意关注。

而在徐妙璟的认知里,秦太监这个人向来心思深沉、缜密周到,基本不会犯错误。

结果卑微的锦衣卫指挥同知徐妙璟完全不敢质疑秦太监,他也知道秦太监最讨厌话多抗命的人。

所以最后徐妙璟也不敢多说什么,领命离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徐妙璟左思右想,越发的感到秦太监绝对是有意为之,就是故意这样安排的。

让女婿去调查岳父,肯定蕴含着很深的目的。

但具体是什么意思,徐妙璟又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可能不足以想明白。

不过也没关系,他还认识另一个聪明机敏的智囊!

回到家里,徐妙璟对妻子陶氏吩咐说:“今天一起去姐夫家走走。”

对于这个妻子本身,徐妙璟是非常满意的,长相好看又乖巧,还能生儿子,夫复何求?

非要找美中不足,就是岳父家有点拿不出手,徐妙璟对外人尤其是在同僚中,从来不提岳父家是做什么的。

像他们这种武勋世官,大都是互相联姻的,无论妻家门第高低,没听说谁的岳父是老道士这样的身份。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是靠姐夫过日子,也不指望岳父能提供多大助力。

徐妙璟来到秦府时,正好秦德威在外面喝了酒回来,于是一边喝茶醒酒一边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