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7章

作者:随轻风去

那禹量先生肯定不给你面子,所以你还是赶紧湖边玩去吧!凑合着对付两句给曾先生当个作业就好。”

“你不用担心我,我肯定能上楼!”徐世安说:“我就想看看,你有什么本事能上去!”

秦德威撇撇嘴,徐老三惯会吹牛皮,跟他较真就是输了。

三人走到楼前,其他士子还都在冥思苦想,只有冯双双眼尖瞧见了。

她实在忍不住滔天的恨意,连仪态几乎都稳不住了,咬着牙说:“王妹妹怎么又带着你的小麻雀过来了?”

秦德威仿佛没有听到冯双双的恶毒讥讽,反而亮出崇拜的小眼神,对着陷入苦思的王逢元说:“前辈们都是上元县学的禀膳生?”

国朝身份等级无处不在,秀才也一样分等级的,具体不用赘述,大体上最优秀的称之为“禀膳生员”。

除了优先参加乡试的特权外,禀膳生员和一般秀才的最大区别就是,每个月国家给发六斗粮,节俭点也够一个小家吃饭了。

能被徐居云招请来的,能跟新秀名士王逢元做朋友的县学秀才。那当然大都是优秀等级的,所以这些人大都是禀膳生员。

王逢元皱着眉头看了眼秦德威,只觉得此小儿有些面熟,毕竟上次见到时是大晚上,与现在光线差太多了。

而且在平辈和晚辈中,王公子从不记人,都是别人记他。

就是思路被打断后有些恼火,王公子忍不住呵斥道:“谁跟你是前辈了?滚开!”

读书人之间有前辈后进的说法,但秦德威这样一看就是小厮的家伙,也配叫他们前辈!

冯双双抓着机会说:“王妹妹带着你的小麻雀离去吧,这里是读书才子们的地方,别来捣乱。”

秦德威不生气,笑呵呵地说:“看到你们在这里聚集一团,扎堆冥思苦想,忍不住做了首诗。一窝一窝又一窝……”

一窝一窝又一窝?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诗?

秦德威清朗的语音继续说:“三四五六七八窝……”

王逢元忍不住大笑道:“哈哈,今日始知,何为班门弄斧!”

这无知小儿是不是以为编两句儿歌童谣,就是一首诗了?

冯双双拼命维持着花魁形象,忍住了开怀大笑的冲动,硬憋着对王怜卿说:“我的好妹妹,你真的开始打算做一个主打戏谑逗趣的滑稽伎了?”

王怜卿脸色黑了好几分,不知道秦小哥又瞎搞什么。

秦德威得意洋洋的伸出手,虚画了一个圈子,将眼前众人都画了进去。

随即抬高了声音吟诵道:“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卧槽!后两句诗突然一个大转折,让上元县学这些禀膳生员猝不及防,感觉就像直接被人一脚踩上脸了。

王逢元终于想起,这个小厮是谁了。也许他记不住别人的脸,但是这个刻薄劲绝对是令人更加难忘!

几个其他游客,听到这段有趣的诗,忍不住哈哈大笑,今天就算上不了楼,也是不虚此行了。

还有个正打算提笔写楹联的县学士子愤怒的摔了笔,喝问道:“小子在说谁!”

秦德威淡淡地说:“当然是说那些吃我大明天子粮食的,还时常成群结伙的,连个楹联都写不出来的……麻雀啊。”

王怜卿看了看师姐,又看了看师姐周边的人,自言自语道:“确实有点像麻雀呢。”

秦德威对冯双双拱手行了个礼:“如果不是这位姐姐张口闭口小麻雀的提点,我还真想不到这首诗,多谢多谢。”

“混账小儿!”那摔笔士子冲了过来,劈手抓住了秦德威的衣领,挥拳就要打:“你这是找死!”

“住手!”突然有人大喝,一道人影闪现出来。

第六十二章 楹联政治

秦德威还没看清是谁,就见一记狠厉勾拳,直接将摔笔揪人的县学士子击飞了。

秦德威这才发现,大喝并动手的居然是曾先生……他不禁呆滞住了,怎么自己认识的读书人都是这样的?

“在下扬州生员曾铣!现在徐氏族学坐馆!”曾先生对着众人报上来历。

这时代读书人在别人家里当老师,都叫坐馆。

就是听到这个名称后,秦德威又是恍惚了一下,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徐氏族学双花红棍是谁?

而且他忽然很好奇,如果坐馆曾先生和战神冯县丞遇上了,谁赢谁输?

徐世安站在秦德威旁边,幽幽而不堪回首的说:“你以为,曾先生为何能在遍地武官子弟的徐家族学稳稳留任?”

曾先生报完来历后,对着徐居云斥责道:“你徐居云的小心思别以为在下看不出来!

若不是你坐视这些狐朋狗友肆意羞辱徐家族学子弟,事情何至于此!回头见了徐家的长辈,在下自然会告知此事!”

作为徐氏族学先生,对徐家唯一的才子还是有所了解的。

心思被戳穿的徐居云有几分难堪,他内心深处确实是更重视名士才子身份,比徐家出身还要重视一些些。

所以刚才对徐家族学的人也一直很轻视,全心与王逢元这伙人应酬。

也没拦着摔笔士子去打人,那秦德威看样子就是个小伴读,打了就打了,谁让他如此恶毒。

但这个瞧不上徐家人粗俗的心思,也只是自己的小心思,被人说出来就很难堪了。

见好友被讽刺,王逢元作为这群人的头领,少不得要站出来帮助徐居云说几句话。

他正色道:“吾辈文人,信奉的就是靠作品说话,牙尖嘴利不过左道旁门,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我等与禹量先生唱和交往,靠的是文章诗词,谈的是文学之道,与家族亲情当然不是一回事!”

秦德威疑惑的问:“可是你到现在都上不了楼,你的作品又在哪?”

王逢元和徐居云一起喝道:“闭嘴!”读书人的事,你一黄口小儿懂个屁!

曾先生冷笑几声:“汝辈惯会成伙结社互相吹捧,此为名士彼为才子,时常以风雅自矜,可于国有何用哉!”

“平生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秦德威吟哦两句伴奏。

“你闭嘴!”场中十几个士子一起喝道。读书人的事,你一黄口小儿懂个屁!

曾先生拖着秦德威就要走人,边走边说:“我就知道你要惹事,在后面看了好一会儿,果然被我料中!”

秦德威挣扎着叫道:“我不走!我还要上楼!”

曾先生斥责说:“要不是我出手,你早挨打了!还想继续惹事?”

“曾先生你来不来都一样,反正倒霉丢人的最后不是我。你出来与其说是救了我,还不如说是救了他们。”秦德威毫无感激,胡吹大气。

曾先生气得手发抖,对王怜卿和徐世安问道:“他平时里就这样气人?”

王美人和徐老三异口同声:“习惯就好。”

曾先生松了手,“那本先生倒要看看,你还能干什么!”

秦德威赶紧又转回楼门口,远远的对着王逢元说:“你有句话我很赞同,大家都要靠作品说话!

在下刚才偶有所得,可为此楼楹联!所以就不劳驾王朋友在此冥思苦想了,还是省省力气吧!”

曾先生又悄悄地站在了秦德威身后不远处,弄不好还要再次出手啊,可怜天下先生心。

秦德威毫无觉察的开始自己的表演,没人给纸笔,就只能朗诵了:

“上联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能站在这的,都是识货的,听到这上联,立刻就服气了。

第一是化用了前人的两个超典词句,又富有英雄气,衬托徐家武官身份挺好,还用上了楼这个题眼。第二是暗中把经典挪用到了南京城。

然后唐宫汉阙隐隐然衬托出南京城的皇都身份,而魏国公同时又是南京守备大臣。用南京城来衬托徐家,就等于展示徐家的恩宠尊贵。

所以这个上联,简直就是非魏国公使用不可。

说实话,这楹联就是定制文,大家其实都有意识围绕魏国公和徐家来拟写,但定制水准也有高低,这个上联明显压过众人一筹。

秦德威继续下联:“小苑西回……”

听到前四个字,众人有点莫名其妙,小苑是什么意思?这里哪有园林?

只有徐居云突然虎躯巨震杏眼圆睁,死死盯着秦德威。

然后秦德威就闭上嘴了。

“你下面呢?”徐居云开口问道。

“下面没……不是,下联太难对了,在下尚欠缺一些灵思。”秦德威摊摊手回答:“连楼都上不去,哪来的那么多感触。”

徐居云皱眉看着秦德威,臀部决定立场,他今天对这个黄口小儿观感真的不好。

冯双双不服气的叫道:“哪有只写一半就敢上楼的道理!”

秦德威冷笑几声:“徐先生你有胆量就帮我参谋参谋,这个楹联是不是放在东边更好?”

徐居云二话不说,抬抬手说:“请上楼!”

秦德威对着还在迷茫的王怜卿勾了勾手:“走了走了!”

王怜卿不明不白的,就穿过人群登着台阶进了楼。不管怎样,能在冯师姐前面上楼,很爽。

徐居云放过了秦德威,也遵照江湖规矩放过了才子伴侣王美人,却又看见另一个黄口小儿,鬼鬼祟祟的跟在秦德威后面,也要进楼。

“你站住!”徐居云大喝。

徐世安无辜的回头,指着秦德威说:“现在我是他书童!”

这惊人的脸皮厚度让徐居云嘴角抽了抽,无力的挥了挥手:“那就滚进去!”

秦德威无语,这就是徐老三你的进楼办法?

徐世安兴奋的说:“这招果然有效!”

秦德威懒得再搭理徐世安,赶紧找楼梯上去,抢着题诗去。一会儿后面人都进来了,就不好办了。

看周围没有别人,王怜卿连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奴家到现在还迷蒙着哩!为何让你进了,他们写的楹联为何不合意?”

秦德威撇撇嘴:“这些书呆子,连政治都不懂,还搞什么文学。没看出徐魏公那种想较劲却又不好意思、欲说还休的心情吗?”

王怜卿大吃一惊,这种事情秦德威是怎么知道的?魏国公又是跟谁较劲?

秦德威拍了拍王美人,“你也是去过的,上次那个东园雅集!难道你不知道,东园本来是天子赐给国公府的吗?

现在东园被徐天赐这个国公他叔占了,你觉得国公爽不爽!你觉得国公没了城东的东园,又跑到城西修个楼,是个什么心情?”

徐老三大加赞叹道:“秦兄弟你真厉害极了,就跟那个三国里的杨修一样,脑补真厉害。”

“我可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