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3章

作者:随轻风去

柳月带着几丝哭腔说:“都是小奴的不是!威爷千万不要为了小奴,与安三爷闹了生份。

小奴只是觉得,安三爷再去南市楼街那种地方,只怕又要引起什么烦恼,还是让小奴代劳了吧。

不然小奴一个清白女子,怎会愿意去花街柳巷……”

秦德威指着柳月,对徐老三说:“看看,看看,多懂事的女子,你还舍得骂么!她说得对,你现在不合适去南市楼街,就让柳月跑腿吧!”

徐世安无话可说,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当初你秦德威收拾柳月时,辣手摧花催人泪下,现在你又来充好人?

又怕柳月如果回来晚了路上不安全,秦德威就吩咐明天白天先不用跟着来族学,直接去送信。

如此事情敲定,三人就一起出了学堂,但是又发现,曾先生就在外面等着。

“你母亲……究竟如何了?”曾先生对秦德威问道。

昨日他发现秦德威和徐世安两人都没有来学堂,就跑去徐指挥家打听了下。只隐约听说,秦德威带着安三爷去了花街柳巷,然后夫人震怒,把周大娘给关了。

为少年人的勇猛乍舌之余,又让曾先生很是担忧,没想到今天秦德威和徐世安两人又跟没事人一样来了。

徐世安连忙答话道:“曾先生放心!周大娘在我家没什么事情!”

曾先生很想说点什么,但他发现自己没立场……

秦德威又想起昨天和徐指挥约定过,今天回去后还得再谈谈母亲的问题。

回了徐府,按惯例从内宅送了几口饭菜过来,秦德威发现,份量更不够了……并非是饭菜比原来少了,而是屋里人口多了。

这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前提又是要有钱。

晚上戌时过半,大约就是八点档时间,徐家就有人来传话,让秦德威去前堂。半饱的秦德威即便不想溜达消食,也只能过去了。

堂中没有别人,徐夫人端坐堂上,母亲周氏在一旁侍立着。秦德威看了几眼母亲,没发现什么遭受虐待的痕迹,也就彻底放了心。

就是周氏看着儿子的目光十分不善,秦德威猜测,如果没有徐夫人在,母亲大人的女子单打项目肯定已经开始了。

回头一定要向母亲解释一下,自己去南市楼街真没别的意思,只是为了补充营养而已,不吃白不吃。

秦德威对徐夫人拱手行了个礼,“家慈在贵府多年,深受夫人恩德庇佑,如今小子长成,意欲迎回母亲奉养,以全天伦孝心,还望夫人成全!”

如果放在以前,秦德威是绝对不敢如此大大咧咧、开门见山的直接找徐夫人要人,但现在则不同了。

昨天他秦德威可是挺身弑神,只手擎天,替大房势力杀退了二房大神的进攻,将恩荫百户留在了大房。

有了这份大恩大德,秦德威就有资格对徐夫人直接要人。当然,如果是徐指挥在此,秦德威可能还不敢如此直接。

想到这里,秦德威忽然有点奇怪,为何徐指挥不在?昨天明明是与徐指挥约好的。

徐夫人对秦德威的感触十分复杂,回答说:“我徐家乃是厚道人家,别说我不成全你们母子。你就不问问你母亲如何想的?”

秦德威转向母亲大人,饱含深情的呼唤了一声:“娘!跟孩儿回去吧!”

周氏冷着脸,质问道:“跟你回哪里?”

秦德威语塞,他自己现在有两个住处,一个在徐家外院杂物间,一个在叔父家东厢小木屋……

“只要母亲肯出徐家,孩儿我一定有办法!”秦德威咬咬牙说,“或者请母亲给孩儿一些时间,等孩儿安顿好,母亲就可以出徐家。”

周氏又问:“你想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出去,是不是还想着读书和功名?”

秦德威答道:“是,孩儿立志功名进取,族学曾先生、县衙冯县丞都答应肯指点读书!”

周氏摇摇头说:“你们这样的少年人总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总是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直到碰得头破血流之后,你们才会发现,其实你们什么也不是。”

秦德威恳求道:“还请母亲成全!”

周氏很感伤的说:“当年也是有人这样骗我的,骗到我走投无路。十二年后,又有人对我这样说。”

“……”秦德威说不下去了。

似乎触动到了母亲内心深处的伤疤,他这个儿子还能怎么办?做人不能没良心,不能太自私自利。

为了虚无缥缈的功名之路,硬逼着缺乏安全感的母亲离开舒适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强行绑架母亲与自己一起赌。

这时候,徐夫人突然插嘴说:“我有个主意,让你们母子二人的想法都两全其美。”

秦德威诧异的望向徐夫人,机智如他秦德威都没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对母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你一个快五十的老太婆就能想出来?

徐夫人意味深长的说:“你秦德威改换门庭到我徐家,做个养子不就行了?”

这句话让秦德威大惊,下意识地就想道,你在想屁吃!这都是什么脑子进水的糊涂话?我凭什么到你家当养子?

然后他就想明白徐夫人的意思了,如果母亲嫁给徐指挥做妾室,自己不就成了徐家养子了吗?

如此母亲可以继续呆在徐家,而自己也解除了奴婢儿子的限制,获得了科举资格。

理解徐夫人意思后,秦德威又感到被羞辱般的大怒,你徐夫人以为自己是八点档肥皂剧的导演吗!

上前斩钉截铁的拒绝道:“我秦德威绝对不会为一己之私,就送母亲为他人妾室!”

周氏沉默了片刻,却道:“听从主母做主。”

秦德威喝止道:“母亲不需要这样!今晚是孩儿操之过急了!还是等孩儿先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一定会让母亲安安心心出徐家归养!”

第五十六章 十点档

秦德威这强烈的抗拒态度,都在徐夫人的意料之中,或者说是很符合情理的。因为少年人往往爱惜脸面,不会过于算计利益得失。

但徐夫人提出这个主意,也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徐家收了秦德威做养子,不会对大房这边的嫡长子和老三徐世安的地位有任何威胁。

相反秦德威与老三交情好,又如此机敏,还能成为老三的一大助力,抵抗来自于徐世宁徐二哥的威胁。

而且徐夫人在族学打听过,曾先生说秦德威天赋惊人,说不定真是个潜力巨大的读书种子。

将来秦德威若有所成,徐家岂不就白捡了一笔财宝?而且还是武官世家极其稀缺的文脉资源。

要知道,刘御史就像是悬在徐家,尤其是徐家大房头上的一把剑,随时都有可能掉落下来砍人。

即便将来长子袭了指挥、老三成功恩荫了百户,那还是有可能被记仇的当权文官拉下马。

就算不想那么远,从目前角度来说,让周氏去占了二房位置,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堵住刘姨娘回归之路。

同时把事情办光明正大了,也省得自己天天在老爷和周氏之间疑神疑鬼,猜来猜去,反而会导致家宅不宁。

但一切前提是,需要秦德威自己心甘情愿,认可徐家。不然让秦德威产生了被逼无奈的怨恨之心,反倒不美了。

打定主意后,徐夫人又对秦德威和蔼可亲的说:“你们这些小哥儿,说话做事都冲动,我也是好心想解决你们母子之间的问题。

此事不急。秦小哥儿也别上头,先从长计议着。事情要做就得都满意才行,我们徐家是厚道人家,还能逼你不成。”

秦德威还能怎么说,只能行个礼道:“小子多谢老夫人体谅。”

徐夫人看着秦德威,越看越满意,笑眯眯的说:“今晚这些议论,只有我们三人知晓,不要传于外人之口。”

秦德威再次答复说:“小子晓得,事关家慈名节,焉敢外传!”

从前堂出来,秦德威长吁短叹,心情十分复杂。

这徐家要是欺凌自己和母亲,那反倒简单了,撸袖子干就完事了……谁还不能莫欺少年穷来着。可他徐家不这样办事啊!

秦德威嫌弃杂物间憋闷,没着急回屋,往大门外散步去,顺便想想心事。

却见有人就在门口石狮子边上,来来回回的转圈子,借着月光看去,依稀是曾先生模样。

“曾先生?为何在此?”秦德威纳闷的问。

曾先生抬头看到是秦德威,便答道:“我正犹豫是否求见徐家主人,一直徘徊到现在,不想让你看了笑话。”

秦德威很好奇:“想求见就求见,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曾先生声音苦涩的答道:“我这几年也攒了几两银子,再找同乡借一些,也不知够不够……想来问问徐大人,能否为周娘子赎身。”

秦德威久久无语,八点档肥皂剧还没完呢?十点档又来了吗?

下意识的,有点偏颇了立场说:“其实吧,此事关键不在于徐家主人,在于我母亲自身啊,曾先生找徐家主人也没用。”

大家都是读书人,对文字语气很敏感,曾先生立刻觉察到轻微异常。

原来秦小哥儿的口气,都是那种不置可否、毫无倾向的态度。但今晚这一句,却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鼓励和指点意味。

所以曾先生很是大喜,顺杆子往上爬的问道:“小哥儿何以教我?”

我又能教你什么?母亲大人看来宁愿给徐老爷当妾,也不乐意选你这穷秀才啊,秦德威连连苦笑。

想了半天,他就蹦出一句:“明年就是乡试之年,曾先生就不能努努力,拿一个举人回来?”

举人和秀才的地位……那可就是天壤之别了,看过范进中举的都知道。

这是暗示什么?还是周姐姐的意思?曾先生神态渐渐认真起来,“在下虽然蹉跎数年,两次秋闱不中,但明年一定再试试看!”

秦德威差点就脱口而出一句“加油我看好你”,硬生生憋回了肚子。

不过真要中了举人,那就是一步登天的人生际遇,什么样的好女人娶不到?还能看得上自己母亲?秦德威又想道。

反正是越聊别扭,秦德威赶紧与曾先生道个晚安,滚回了自己屋子。

只是房间里多了一具上下三层的食盒,饭菜简直是芳香扑鼻。“这又是哪里来的?”秦德威对柳月问道。

柳月也很不理解的回答:“内宅那边送来的,据小奴所看,这饭菜规格几乎与安三爷那边所差无几了。另外还有,送了几身新衣服过来。”

“我干!”秦德威心态快崩了,你们徐家能不能仗势欺人威逼一下我,总是利诱算什么!

人要有骨气,衣服肯定是不穿的!就是这吃还是不吃,又是个问题。

到了次日天亮,秦德威继续和徐世安一起上学去,然后打发了柳月前往南市楼街送信。

对此柳月的心情是非常雀跃的,她觉得,这是自己的生涯规划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她先前也真没想到,到了秦德威身边,居然会柳暗花明了。似乎比在徐家的时候,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

今天借着送信机会,可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名花榜级别的名姬,一定会让自己受益良多。如果对方肯交谈指点指点,那就更棒了!

不过现实给了柳月当头一棒,王怜卿压根就没露面,更别说交谈和指点了,只是有个婢女出来收了信件,然后她就被打发了……

柳月回去路上的心情很沮丧,她意识到,她和名花榜之间的差距,也许比徐老三和秦小哥之间的差距更大。

王美人当然没有在意送信人是个什么心情,她只关注写信的人是个什么意思。

“携友踏春,莫愁烟雨。念及前盟,佳人何处?三山门外,不见不散。”

王美人此时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秦德威真是个守信君子。

先前那个借款二百两文书里,虽然写上了各项条目,也都白纸黑字签了名,但仍然像是个君子协定。

王美人不敢确定,秦德威一定会老实遵守,这些读书人言而无信又善狡辩的时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