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12章

作者:随轻风去

看到最最亲爱的未婚妻出现,秦德威不知怎得,忽然感到解放了。

立刻放下手里的书册,揉着酸麻的腿,对陶修玄说:“哎呀,仙姑你看看,家里有事情找我。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又到了说再会的时候。”

陶仙姑微微行了个礼说:“有缘自然能再会。”

然后秦德威又对徐妙璇叫道:“笑什么笑?严肃点,正在学道法呢!赶紧过来,扶我起来!”

徐妙璇为了憋笑,憋得得脸色粉红粉红的,上前扶着秦德威从蒲团上站了起来。

一直被搀扶着走到了院门外,秦德威才觉得腿脚渐渐利索了,抢先问道:“相亲情况如何了?”

徐妙璇比较满意的答道:“陶家那两个小娘子,教养看起来都不错,像正经人家的小姐,只是不知小弟心仪哪个。”

秦德威对此无所谓:“这个你与小弟定,我去找陶道长打个招呼。”

随即他又去了后殿,陶老道挥退了其他道友,与秦德威单独说话。

秦德威就说:“陶道长!贱内说了,贵府两位小娘子都是好人物,结亲看来问题不大了,只是还要想想选哪个!”

陶老道满脸笑容,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不过还有件事情,一并劳烦秦翰林。”

秦德威质疑说:“怎得这时候才提条件?莫非老仙长有后悔的意思?”

陶老道急忙道:“不是后悔,只是想再加一层!与璟哥儿结亲的同时,你能否将修玄领回家去?”

秦德威莫名其妙的没听懂,疑惑的反问道:“什么叫我领回家去?”

陶老道更明确的说:“让她到你家里修行如何?”

秦德威十分诧异,怎么还带买一送一的?

他继续问:“老仙长你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以后怎么办?”

陶老道苦笑几声:“贫道没什么意思,结亲就这样一个条件。至于以后,就看各自缘法了!”

秦德威叹道:“老仙长你交个底,到底如何想的?不然我这心里疑神疑鬼的,哪敢随便答应?”

陶老道长叹道:“修玄的品性你也见识过了,贫道生怕她有朝一日,真的就随便换人练双修,贫道这老脸怕也挂不住。

现在她认为你有缘法,不如就让你约束着她,总好过肆意乱来。”

秦德威无语,贵圈真有这么乱?挺开放的吗?

不过秦德威倒是不介意,大户人家在家里养个修行的祈福也不奇怪,你看贾府里还有个妙玉。

主要是仙姑药好啊,以后若自己能享用到,岂不是和皇帝一个待遇了。

至于璇姐儿这边介意不介意,以后再想法子。

秦德威从陶老道这里出来,在正殿前与徐氏姐弟汇合,便对徐小弟问道:“你觉得如何?”

徐小弟很羞赧又很欣喜的说:“都挺好,陶家小娘子果然相貌都好。”

同作为男人秦德威很理解,拍了拍徐小弟也没说什么。

那陶老道以后可是能忽悠住皇帝的国师,外表能差得了么?女儿或者孙女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小弟你总要选一个。”徐妙璇催问道。

徐妙璟皱眉想了想,又看了看秦德威,欲言又止。

秦德威有点糊涂:“你只看着我做甚?”

徐妙璟下定了决心,对姐姐说:“要选就选辈分大的,就陶道长那个小女儿了!”

秦德威一开始还没意识出什么问题,然后他忽然发现,徐小弟正对着自己“奸笑”。

雾草!陶修玄是陶老道的孙女,那么陶老道的小女儿就是陶修玄的姑姑!

如果陶修玄与自己平辈,从陶家论起来的话,那么娶了陶老道小女儿的徐妙璟岂不长了自己一辈?

第四百九十三章 内忧外患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了眼,秦德威没想到在这里被徐小弟摆了一道。

但徐妙璇也同意了徐小弟的选择,秦德威就只能先忍了。

然后开始筹备徐小弟的婚事,只要两边都看对了眼,结起婚来很快的。

徐妙璇先以义女身份搬进了张老师家里,张老师夫妻无儿无女,对此都很欢迎。

这样原有徐家宅子都留给徐妙璟用,足够结婚成家了。

然后就刷房子刷墙,修补门窗梁木,买新家具,买婢女,都整备齐了就到九月份了。

与此同时秦德威也顺便把自己住处院里屋里整治了一遍,以备年底自己婚事。

两个婚事筹备期间,秦德威就没去上过几天班。除了大朝会时进宫站站班外,基本不在官场露面。

翰林院的杂役们天天打扫状元厅,但也没见秦状元去过几天。

但翰林院上上下下,或者说朝廷上上下下,对此集体表示了无视。

就连十三道御史这种大明特产马蜂,也没有一个出来弹劾秦状元尸位素餐、有负君恩的。

在此期间,已经六十八岁的老臣子前首辅费宏七月底抵达了京城,然后首辅李时退为普通大学士,费宏入阁重新进为首辅。

对费宏有“举荐”之恩的秦德威,并没有去拜访费首辅,也从来不登费家之门。

去南京探亲的金陵双士,许谷和陈凤也回京师了。

他们带回了顾娘子五月生子的详细消息,这个儿子被他叔公秦祥起名为秦国祚,听起来很霸气。

而且两人还带回了一大堆亲笔信,都是南京那边亲朋故旧写的,其中就包括顾娘子和王怜卿的“家书”。

秦状元念及在南京时的数年欢乐时光,不由得唏嘘不已。

但宦游之人,身不由己,今年是真没空了,等明年想法子再请假回去。

招呼了一批同年,为金陵双士接风洗尘喝酒的时候,有人问秦德威为何不去见费首辅。

秦德威慷慨的说:“吾举荐费少师,乃为国事,不为私人,怎能借此攀交!”

众同年便一起吹捧道:“秦板桥真高风亮节也!”

徐小弟婚事都筹备齐当后,陶老道出面请国师邵元节算了个良辰吉时,到日子就把婚事办了。

陶老道还是有点钱的,作为宗教界成功人士,京城三宫之一的提点主持,收入肯定不差。

这回又是“高嫁”,还是疼爱的小女儿,嫁妆自然准备的丰厚。

让从小穷到大的徐小弟很满意,终于实现财富自由,不用再卑躬屈膝找姐夫要零花钱了。

从此徐小弟也是成家立业、顶门立户的男人了,以后就是一家之主!

徐小弟成亲礼当夜,在张老师家里,徐妙璇坐在绣房中抹眼泪。

长姐如母,在这样的时候,总会产生莫名的感伤。

秦德威按捺住了去隔壁徐小弟那里听墙角的恶趣味,陪着情绪低潮期的徐妙璇。

不过秦德威自己的情绪还是挺好的,卖掉徐小弟与陶家成功结亲,可是他的重要布局。

这意味着他对未来个人势力的规划,终于又落定了一枚关键的棋子。

如果想找文武大臣工具人,满朝多的是,这个不行就换一个,再不行秦德威可以撸袖子亲自上。

但能忽悠住嘉靖皇帝的国师,未来可就陶老道这一个了。

而且他秦德威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亲自上场当神棍,所以陶老道这枚棋子无可替代。

徐妙璇坐在床头感伤了一会儿,眼泪都擦了好几次,却不见有人来哄自己。

她抬眼看去,就看到秦德威坐在桌边,自得其乐的喝着小酒。

“郎君在想什么啊?”徐妙璇忍不住就问道。

有时候她就纳闷,这夫君看起来完全不会哄女人,到底怎么在外面招蜂引蝶的?

秦德威对徐妙璇没什么不能说的,除了女人问题之外。

“今年基础打得差不多了,我正在想未来十年的事情。我的初步计划是:三年低调,五年精进,十年红袍!”

徐妙璇又问:“那十年以后呢?”

秦德威叹口气道:“十年以后,怕不是要南征北战了,功名但在马上取。”

徐妙璇吃惊的说:“夫君怎得会这样预料?”

嘉靖十四年的人们,想象不出嘉靖二十六年以后的情况。南倭北虏,前前后后战了二十来年。

秦德威就说了四句:“海防塞防,狼烟四起,南北两京,同受惊扰。”

徐妙璇听得半懂不懂,但她就喜欢这样总能让人不明觉厉的夫君。

徐小弟结完婚,也就是十月份的时候,费首辅居然没有按照原本历史去世。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大概是蝴蝶效应吧。秦德威便放了心,起码朝堂能多安稳一阵子了。

曾后爹辽东巡按御史的一年任期已经到了,预计马上回京。

这就意味着婚期也要到了,秦德威可不希望朝廷又变得乱糟糟的,干扰自己精力。

这时天气已经开始冷了,秦德威顶着寒风出城,在路边的接官亭等人。

这种天气还能劳驾秦状元的,也只有天地君亲师级别的人物了,曾后爹今天回京。

不知什么原因,徐妙璇也坐车跟着来了,坚持要一起顶着寒风等人。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看到有两骑从远方官道疾驰而来,一直近了接官亭才渐渐停住。

有个套着连帽斗篷的骑手,掀开了帽子,露出一张红彤彤的俏脸,热情如火的招呼道:“秦学士!秦学士!终于又看见你了!”

雾草!秦德威吃了一惊,小姑奶奶你怎么在这个场合出现了!

这不是半年前分开的李淑李小娘子又是谁?

旁边还站着未婚妻,秦德威顿感如芒在背,无力的举起手挥了挥,算是回应了李小娘子的招呼。

徐妙璇打量了几眼这英姿飒爽的马上美人,心里直发苦,这又是从哪里招惹来的?

这个世道并不安宁,真是内忧外患啊。

夫君说的没错,海防塞防,狼烟四起,南北两京,同受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