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86章

作者:随轻风去

听到这里,朝臣又是齐齐愕然,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今天的奏疏实在让人震惊不过来了。

我大明这位现任镇辽总兵官,莫非是个傻子吗?还是鬼上身导致神智丧失了?

第四百六十章 黑吃黑

大臣们内心吐槽归吐槽,但某边镇总兵官的奏疏还是要听完的。

在奏疏的最后,这位总兵亮出了真正目的,请朝廷授予专断之权,以平息乱兵。

如果没有秦德威的奏疏,只看刘总兵的奏疏,那还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先看了秦德威的奏疏,再看刘总兵的奏疏,随便一个人都能感觉到,很不对劲!很有问题!

怎么看刘总兵的表现,都像是急急忙忙趁机揽权,比秦德威的表现差太远了。

而且两个同在广宁城的官员之间,仿佛完全没有任何交流沟通,连奏疏口径都南辕北辙。

对这个情况,可以有很多种微妙的解读。

比如说秦德威只说自己单骑入营,这里有一个小玄机,就是他没说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但无论大家怎么解读,也不可能否定秦德威。

因为秦德威确确实实是一个人在乱兵中,而且控制住了局面,稳住了乱兵。

并且他还能够向朝廷上疏,保证朝廷依然能够政令畅通,掌控形势。

既然不可能否定秦德威单骑入营的政治意义,再加上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问题就只能出在看起来很像个傻子的刘总兵这里。

吏部天官夏言心里盘算了一下,对嘉靖皇帝开口道:“从奏疏可以看出,秦德威似乎刻意对刘淮有所隐瞒,防范心理很重!

臣便有所怀疑,一位本该受总兵保护的朝廷钦差,为什么如此害怕总兵?”

所有人按照夏言提供的思路去想,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刘总兵故意放任钦差陷入乱兵。

然后钦差觉察到了什么,但是没证据,也没有实力处置刘总兵,只能先瞒着刘总兵做事。

最后刘总兵自以为得计,就跳出来向朝廷内涵钦差无能,并索要本该属于钦差的权力,强夺平乱之功?

到底是不是这样?

嘉靖皇帝突然转头对内阁大学士们说:“给任洛下旨,让他昼夜兼程赶路!按秦德威的提议招抚乱兵,同时查明刘淮如何作为!”

任洛就是新任辽东巡抚,从山西调过来的,现在仍然还在去辽东的路上。

首辅张孚敬出面,接了旨意,然后又说了句“公道”话:

“臣以为,秦德威此人生性好大喜功,或许有挟寇自重嫌疑,可能借乱兵之事向朝廷强推他那些方策。”

刑部尚书王廷相忍不住就开口驳斥道:“诛心之论,莫须有之!难道首揆就是如此断事?欲效仿南宋旧事?”

这时候,负责接收奏疏的文书房太监又又来了,又又带来了来自广宁城的奏疏。

这让殿中大臣疑惑不已,广宁城里还有谁?已经开始不管事的镇守太监吗?

“臣广宁卫经历司经历冯恩,再次弹劾大学士张孚敬、大学士方献夫、兵部尚书汪鋐三奸误国!”

众人:“……”

殿中大都是几十年的老官僚了,他们第一次发现,震惊有点不够用了。

你冯恩这时候跳出来发什么疯?你两年多前弹劾完三奸,差点把自己小命都丢了,这次又来?

再说刷存在感也不是这么刷的啊,你们广宁兵变这锅,怎么甩也甩不到这三大佬身上吧?

广宁城这地方最近很邪门啊,莽的莽,傻的傻,疯的疯!

不过很多人还冒出了一个相同念头,这不会又是秦德威指使的吧?

年轻人精力很旺盛啊,难道在辽东下一盘大棋还不过瘾,又要在朝堂另开一局?

与承包了震惊的京城相比,广宁城反而有点平淡,当然对于发生了兵变的地方来说,平淡其实是好事。

秦德威午觉醒来,打个哈欠,百无聊赖的坐在院中。

于蛮子等人喜滋滋的进来,对秦德威说:“吕巡抚袁指挥他们全都把自己的罪状写下来了!”

又说:“幸亏有你的法子,我们轮班昼夜骚扰他们,叫他们睡不好觉,他们果然忍无可忍,干脆就认罪写下来了!”

秦德威也没办法,总要给这帮乱兵找点事做,只能对不住那两位了。

再说朝廷总要找替罪羊的,就麻烦他们两位一起顶罪吧。

本来就是这俩废物惹出来的乱子,也不算冤枉他们。

秦德威查看了一圈,确定李小娘子没有在附近偷窥自己,又对于蛮子问道:

“你们打听过没有,总兵府有什么动静?如今城中只有刘将军手握战兵了,我一直担心刘将军会悍然围剿你们,你们不能不防。”

于蛮子觉得这个钦差真是好官,处处为他们着想,如果天下都是这样的官员,他们还闹什么兵变啊。

他一边想着,一边对秦德威回答说:“总兵府那边没有集结出动的迹象,只是以防备动乱名义,出兵占据了边市。”

嗯?秦德威皱眉思考起来。

现如今大明与北方鞑子还处于世仇战争状态,边市很少,只有在辽东开了三个马市。

其中两个在广宁卫,是针对兀良哈三卫的,另一个在开原,针对女直人的。

可以说,整个北方就这三个口岸,其中利润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秦德威忽然感觉,自己可能猜到刘总兵的动机了。

原来他还以为,刘总兵只是想从自己手里抢平乱功劳呢,现在看来不止如此。

马市或者说边市是本土广宁卫的传统势力范围,刘总兵这个外来户吃不到多少。

现在看到广宁卫发生兵变,那位刘总兵或许想来个趁火打劫?

如果真是这样,很多疑惑就能解释通了!难怪广宁卫指挥使袁璘也莫名其妙的被乱兵抓了!

想到这里,秦德威气也打不出一处。

你刘淮踏马的想黑吃黑搞袁指挥也就罢了,为了抢权抢功,竟然把他秦德威也往火坑里推!

虽然“单骑入营”后便意识到刘总兵可能有问题,但没想到这么黑!

秦德威按下愤愤不平的心思,又对于蛮子说:“那下午我就教你们怎么给朝廷写奏疏。

然后我把你们的奏疏拿到急递铺去,让朝廷知道你们的不得已之处。”

虽然秦德威心知肚明,这都是没什么卵用的东西,但目的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乱兵中还真有个会写字的,秦德威就手把手似的教他,一直折腾到了黄昏,才勉强完成一篇文书。

然后于蛮子等人就押着秦德威,去了城中急递总铺。

他们不敢让秦德威自己行动,跑了怎么办,勾结敌人里应外合怎么办?

秦德威之所以搞这个事,也是为了能借机与坐镇急递铺的冯经历说几句话。

不知道冯经历有没有看懂自己暗示,然后上疏弹劾刘总兵。

一来那晚有李小娘子在,他秦德威没法当着李小娘子面,弹劾刘总兵,毕竟李家和刘总兵有关系。

二来他秦德威亲自出面弹劾,容易搞成互相攻讦打烂仗,所以需要冯恩这个地方官员作为第三方出面,看起来更加客观一些。

如果朝廷认识到问题所在,应该会迅速派人过来,限制或者解除刘总兵的兵权。

只有这样,他秦德威才有安全感。

当然,如果刘总兵被废,李家大概会受牵连,不知道李小娘子会不会怨恨自己。

第四百六十一章 狭路相逢

秦状元秦钦差一边走着,一边心里憋屈啊,但无人知道,也不敢让人知道。

看看周围的乱兵,再想想时不时骚扰自己的李小娘子,他现在真的完全没有隐私。

每天干什么写什么都有人看着,所以不敢表达出对总兵官刘淮的真正敌意。

就连那奏疏也不敢指名道姓的说刘总兵,只敢琢磨抢个时间差给朝廷暗示一下,成不成也是听天由命。

如果刘总兵不知道他秦德威的想法,那他还能安安全全在乱兵里混着。

要是他秦德威的敌意传了出去,又让刘总兵知道了,那就保不准发生什么事情。

毕竟刘总兵是目前广宁城唯一手握兵权的人物,在发生兵变的广宁备御营还有内应,而他秦德威只有嘴皮子。

所以秦德威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冯经历了,让冯经历帮忙向朝廷明确告发刘总兵。

一大群乱兵闹哄哄的来到急递总铺,在前堂值班的铺兵们吓了一跳,还以为这帮备御营乱兵抽风了。

有认识的熟人指着于蛮子叫骂:“你他娘的悠着点,别在这里坏事!毁了急递铺等同拦截公文,死罪无疑!”

于蛮子嘿嘿笑了几声,“咱是来给朝廷上书的!听说冯老爷如今在这里管事,快带我去找冯老爷。”

收发公文的地点在内院,于蛮子等几个人又簇拥着秦德威去了内院。

冯经历内院从小厅里出来,看到被乱兵“拥戴”的秦德威,莫名有种错觉,好像秦德威就是乱兵头子。

当着这么多人,秦德威只能含糊的问道:“留给你的那张纸,看懂了吗?”

冯经历很肯定的说:“懂了!我已经办了!”

秦德威颇感欣慰,人总是会进步的。

冯经历又拍着胸脯,义薄云天的说:“你放心,那朝廷三奸害你不浅,我一定帮你说话!”

秦德威:“???”

朝廷三奸什么鬼?张孚敬方献夫汪鋐?那不是两年前的梗吗?

只要不提刘总兵,就不怕说出口,秦德威急忙问道:“你是说张方汪这三个人?”

冯经历点点头,面露狠色:“就是这三个,还能是谁?你不是预言过,说他们今年气数已尽吗?说不定除掉奸邪的时机就到了!”

雾草雾草雾草!秦德威纵然有千言万语,却憋在心里不能明说!

他只能狠狠抓着头,极为不体面的原地蹦了几下,看起来很像是一个活泼的少年。

冯经历饶有兴趣的看着,没想到秦德威如此激动失态。

秦德威又拼命用眼神示意,冯老爷您就没发现刘总兵很不对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