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81章

作者:随轻风去

但谁能想到,又从外地传来了消息,广宁城兵变之后,辽阳城那边余波未平,又再次发生了兵变。

而且在更北边的抚顺关,受到了榜样鼓舞,也出现了兵变。

于是秦德威暂时只能一动不如一静,继续留在了广宁驿馆舍观望形势。

不管怎么说,虽然有兵变,但广宁城并没乱,总比到处瞎跑安全。

在秦德威眼里,广宁城这种本土军户闹事性质的兵变,其实和内地省份的民变差不多。

参与兵变的军兵同时也是本地居民,扣押官员占居衙署向朝廷示威要钱,就已经是极限了,总不能在自己家里烧杀抢掠。

从京师来的加急圣旨送到广宁城,由镇守太监王纯先接了。

然后王太监一脸懵逼的将总兵官刘淮、广宁卫指挥使袁璘叫来,传达了朝廷最新旨意,于是刘总兵、袁指挥也懵逼了。

“以翰林院修撰秦德威为钦差宣抚大臣,就近处置广宁城兵变。

丢弃在广宁城的巡抚关防、旗牌暂时由秦德威保管,等待交与新任巡抚。

辽东巡按御史曾铣处置辽阳、抚顺兵变。

以辽河为界,若再出兵变,秦德威与曾铣按河西河东分别处置。”

最懵逼的莫过于广宁卫指挥使袁璘,他本想把坏事变好事,刷一波功绩!

辽东卫所体系最大的那个人,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尚德激起辽阳兵变,肯定要被撤职了,所以辽东卫所武官的上升渠道立刻出现!

他袁璘若在广宁平乱立功,很容易就能往上走了!

广宁卫堪称辽东前二的卫,地位本来就很特殊,他袁璘不是没机会直接升为辽东都司的正二品都指挥使!

可是朝廷怎么派了个钦差来负责处置?那他袁璘怎么立大功!

难道他们广宁最高三人组的友好协商,全白费了?

更让这三人懵逼的还有两点,第一点,一般外派平乱的钦差,从来没见过直接派翰林官来的。

大家都知道,翰林官都是天上神仙,还能管这种凡间杂务?

第二点是,广宁这里兵变都已经发生了,你朝廷这么不当回事?

不过赶紧命令当地官员临机处置,还从京城慢慢悠悠派人来?

难道京城钦差过来之前,大家都在这里干看着?

刘总兵觉得朝廷大佬们应该没这么蠢,便将圣旨翻来覆去研究了一会儿。

突然他意识到“就近”两个字是关键词,难道这位秦翰林人就在广宁城里?

唯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朝廷任命他为钦差!所以才叫就近处置!

但这位秦翰林人在哪呢?

第四百五十三章 知人善任

广宁驿旁边馆舍里,秦德威正躺在院中享受北国春日阳光,马二走了过来,脸上挂着很不正经的笑容。

“嘿嘿嘿,刚才我听说了,在这驿站带管百户官手里,竟然有潮藓国女子!”马二对秦德威神神秘秘的说。

闲极无聊的秦德威好奇问道:“南边的还是北边的?”

马二吃了一惊,直呼内行:“老爷真懂!连潮藓国那边南男北女的说法都知道?”

秦德威正想吹几句时,忽然瞥见冯经历急匆匆的闯了进来,还大呼小叫说:“朝廷有旨到广宁,你快去镇守太监府领旨!”

秦德威顿时美滋滋,朝廷这么快就对自己的“五年定辽”有反馈了?

半时辰后,镇守太监府议事厅,一片寂静。

此刻广宁城最高三人组变成了四人组,另外还有冯经历列席。

但新增的秦德威脸色不甚好看,拉着个脸。

王太监打个哈哈说:“既然朝廷另委任了钦差,那就用不到我出力。你们用心办事,我就不给你们添乱了。”

然后作为此地主人,王太监居然主动退出去了。

近些年嘉靖皇帝裁撤地方镇守太监,绝大多数都已经裁完了。

在这个大背景下,据说辽东镇守太监马上也要被撤销,所以快失业的王太监才懒得掺乎吃力不讨好的破事。

目送镇守太监走人后,别人又去看秦德威秦翰林秦钦差。

但这位钦差也不想说话,本来正躺在春光里,做着运筹帷幄下大棋的美梦。

突然就被一道旨意打发过来,强加了个钦差名头处置杂务,尤其还是这种类似土著刁民生乱闹事的麻烦事,心里能爽快就见鬼了。

是不是自己下大棋五年定辽表现太跳了,正好人又在广宁城,辽东又没有多余正经文官了,所以自己就被临时抓差了?

镇辽之宝,象征赫赫威权的巡抚关防此刻却像个玩具一样,在秦德威手里翻来覆去的,被随意把玩着。

圣旨里说了,让钦差宣抚大臣秦德威暂时保管巡抚关防印信,等待移交给新巡抚,所以就只能让他拿着了。

秦德威把玩一番后,又把关防倒了过来,对着光线,仔细研究着底部的刻字。

这模样看在广宁卫指挥使袁璘眼里,更来气了!

朝廷真是昏庸啊,就这么个轻佻的少年人抢了自己处置兵变的差事!

袁指挥忍不住就对着辽东总兵官刘淮,愤愤不平的抱怨说:

“朝廷对我们武人总是防范太甚!兵变这样的事,还要派个只通文墨的文人过来!”

刘淮礼貌性笑了笑,不说话。

秦德威反唇相讥说:“刘将军是武人,是镇辽大将!你袁指挥充其量也就是个军头而已!”

镇守总兵官都佩有各种名号将军印绶,叫一声将军没毛病。

刘淮继续礼貌性笑了笑,还是不说话。

秦德威突然举着巡抚关防,对冯经历问道:“辽东巡抚的差遣全称是什么?”

这可太考验记忆力了,如果不是大家这么熟,冯经历还以为秦德威故意刁难自己。

他倒吸一口气,开始努力回忆说:“巡抚辽东地方、兼赞理军务,统宁前兵备,广宁、锦、义兵备,金、复、海、盖兵备,辽东都司之卫所城堡,建州、朵颜、泰宁、福余诸贡市……”

“好了好了!”秦德威听得头大,连忙又道:“别凑字数了,就说有没有便宜行事四个字吧!”

冯经历又答道:“没有!”

巡抚带不带“便宜行事”四个字,权力区别很大,有了这四个字,就有类似于先斩后奏的权力,尤其是对武官。

没有这四个字的话,那也就没有了。

秦德威露出很可惜的表情,摸着巡抚关防,望了眼袁指挥,叹道:“算你好命,饶你人头!”

“你敢!”袁指挥只感觉胸口要炸了,这位秦翰林实在太能气人了!

状元踏马的难道不应该是温文尔雅、君子如玉吗!

冯经历哭笑不得,说了句公道话:“这巡抚关防旗牌只是让你保管,并没有给你使用。”

于是秦德威更不爽了,“那我这个钦差,手里连个印把子都没有?拿什么当钦差?”

冯经历又说:“可能事起突然,印信在路上还没送到。”

秦德威却发现了问题所在:“不对劲!这样平乱钦差大都是加一个都察院衔,最少也是加个兵部官衔,然后才会赐予关防印信!

而我没有加衔,只给了个空头宣抚名号,所以根本就没有印信!”

冯经历顿时也意识到了,这个任命确实有点问题。

秦德威怒道:“不给印信,钦差拿什么平乱,拿嘴吗?”

冯经历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那朝廷也算是知人善任了。”

秦德威愤愤的将巡抚关防往桌案上一摔,喝道:“朝廷这是为难我秦德威!”

又对冯经历说:“此事必定张孚敬这龟孙所为,说不定都察院霍韬那奸贼也有份!

欲使我徒劳无功,等新巡抚到任,我自然就无能而退了!”

本来袁指挥还想嘲笑一下空头钦差泄愤,但听到这几句,顿时惊得眼皮子直跳。

雾草!首辅在这人嘴里,都是龟孙来奸贼去的公开骂!自己被他骂几句好像也不算什么了!

总兵官刘淮想了想,对秦德威说:“本官标营还有精锐人马,如果学士要用兵,本官尽力协助就是,不使耽误大事!”

秦德威便道:“那有劳刘将军了,先尽力抢占城门,极力保证城门在我们手里。”

然后秦德威又对广宁卫指挥使袁璘指示说:“你,去招抚乱兵!”

袁璘反问道:“你是钦差,为何你不亲自去?”

秦德威冷笑道:“既然你不想去,那兵变就是你暗中指使的!

你假借为吕中丞治行装为名,克扣军兵钱财,故意激起兵变!

然后你将所有责任推诿给吕中丞,再寻机平息兵变立功,求得一个升官进身的机会!”

袁璘脸色大变:“你怎可污人清白!”

秦德威继续威胁道:“你若不去,我便如此上奏!污蔑你又怎样,难道朝廷会为你一个军头严厉惩处一个新科状元?

最多处分一个年少无知、昏聩不明、挟私报复罢了,修撰降为编修,有多大区别?”

然后秦德威又对刘总兵说:“借点兵来做钦差护卫,万一我有了事故,你就上奏说是本地豪强袁指挥干的!”

袁璘:“……”

刚才有一句真踏马的说对了,这个钦差就是用嘴来当的!

朝廷诸公知人善任!

第四百五十四章 遍地废物啊

秦德威确实是钦差名号,但却没印信,所以理论上是没有指挥别人权力的。

这种钦差的意义,大概只是让他自行办事的意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袁指挥确实可以不用听秦德威的命令,而且他真心不愿意听。

袁指挥心里考量很精明,自己如果按照秦德威指令行事,出面去招抚乱兵,那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