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5章

作者:随轻风去

从今天开始,他徐老三也是有故事的男人了!

想到这里,徐世安飘飘然,甚至还对秦德威提出了批评:“你昨晚作诗太过于刻意了,一点都不自然,为作而作的味道太明显了。”

秦德威翻翻白眼,本来就是逢场作戏哄美人高兴而已,你还想多自然?

成年人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大家互为工具人而已,说穿了就没意思了。

随口反击道:“也就你这样幼稚的人,才会计较这些。”

“呸!你口是心非!你昨天问王姐姐说,如果你没有才华,王姐姐还会想着你吗,这还不叫说穿?幼稚!拙劣!”

秦德威有点尴尬,懒得回应。成年人的幼稚,那能叫幼稚吗?那叫到死仍是少年!

安三爷仍旧不停指责:“看你昨晚表现,真是烂到家了,各种唐突和不知所谓,简直拖我的后腿。

说真的,你除了小有才华,一无是处,为人处世你要跟我学着点!”

我不生气……秦德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反唇相讥:“只有你这种菜鸟,才把去一次花场当回事,没完没了的说个没完没了!”

徐世安突然变得忧郁了,很伤感叹口气道:“那我又能跟谁说?在族学里,也没法对别人说啊。满腔心事憋在心中,无人可诉。”

主要是怕喝花酒的事情传到母亲耳朵里,又该怎么解释?而且还连带上了父亲大人,那就更不敢乱说了。

“想跟别人炫耀显摆你听来的那些风月传闻啊,见识过的美人风情啊,也不是没有办法。”狗头军师秦伴读上线了。

“说!”安三爷立刻有所期待。

秦德威烦透了徐世安缠着自己反复聊风月事情,指点说:“你可以对别人说,我有一个朋友……这样岂不就不会暴露你自己了?”

“好主意!不愧是秦兄弟!”徐世安赞叹:“只要不是与女人打交道,你的脑子还是很灵光的,情商也够用。”

我……我不生气,秦德威忍住了,又请托说:“我还有件事,我今晚不回你们徐家睡了。下午散了课堂后,你回了内宅见到我母亲时,对她说一声。”

徐世安停住脚步,眼神哀怨:“你今晚趁着我父母都在家,想自己跑出去吃独食?”

秦德威迷惑不解,什么吃独食?

徐世安很有逻辑得分析说:“昨晚我可听到了,王姐姐说她住在楼后第二个院子,可以找她……而你今晚就想夜不归宿,还能是什么?”

这种青春期小屁孩,一天天脑子里都在想什么?秦德威怒道:“我回我叔父家!我找我叔父有事情!”

“我懂,就像昨晚我说三山门去找父亲一样,你学得倒是挺快。”安三爷很有感慨的说。

我不生气……秦德威终于发现,他说不过徐老三。

这是穿越以来,第二次在嘴皮子上吃败仗了,第一次就是上次被婶娘蒋氏喷到差点生活不能自理。

果然是常言道,行走江湖如遇到妇幼病残,定要敬而远之。

虽然秦德威很想白天翘课去找叔父秦差役,但他不敢。白天叔父多半在县衙大门当值,他如果去亮了相,万一被董捕头当场按住怎么办?

所以想来想去,只能傍晚或者晚上偷偷回叔父家比较安全,然后请叔父帮忙安排事情,以求彻底摆脱董捕头的欺凌和威胁。

就在这时,后面突然有个少年人,渐渐跟了上来,对着徐世安说:“老三啊,你肯定又没背过梁惠王!”

秦德威很好奇,这又是谁?竟然直接叫徐世安为老三?而且这人面熟,昨天在学堂里见过的。

“此乃家中二兄,徐世宁也!”徐世安轻描淡写的介绍。

秦德威又惊了,瞪眼看着便宜奶兄弟不能置信。昨天在学堂里时,旁边坐着你亲二哥,你一整天都没个动静?招呼也不曾打一个?

还有,你们都要上族学,竟然不一起从家里出发?还有没有亲情了?

“不是一个妈!”徐世安仿佛知道秦德威想什么,主动补充了一句。

“哦哦……”秦德威秒懂,并脑补许多宅斗剧情。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八卦无重数。

紧接着迅速问道:“你们谁嫡出谁庶出?”

纯种蓝血徐老三骄傲的说:“我嫡他庶!”

秦德威暂且放心了。

“别说这些无关的,今天这课业,你肯定不能背诵下来吧?”庶出徐老二紧追不舍的问道。

徐世安面对质疑,丝毫没有怯场:“对!我背不下来!那又怎样?你不也一样背不过吗?昨天我看你连第二段都背不到!”

面不和心也不和的学渣兄弟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都没背过就好……

不然课堂上检查功课,一个背过一个没背过,回了家必定有人挨打。

听着这对学渣兄弟的对话,秦德威捂脸长叹,很替两人羞惭和捉急。不就背诵个《梁惠王上》吗,何至于此!

徐世安瞥了瞥满脸鄙夷不加遮掩的秦德威,拱手为礼道:“秦兄弟啊,一切拜托了!”

拜托什么?秦德威不解。

“你赶紧想想办法,课堂上帮我蒙混过关,别总只顾自己装逼!”徐世安直言不讳的说。

我不生气……秦德威壮怀激烈。

第四十三章 神仙?妖怪?

今天,秦德威并没有出手帮忙,所以徐世安没有蒙混过关。

他一边用幽怨的眼神打动着秦伴读,一边领教了曾先生的戒尺威力。

下午散了堂,秦德威将徐世安送回徐府大门,然后在安三爷更加幽怨的目光中转身就走,往城南叔父家而去。

南市楼街也在徐府南边,在徐世安眼里,南下所有道路的终点都在南市楼街。

“三爷!老爷交待过,让你回来后去书房见他!”门子禀报说。

徐世安不禁愣了愣,迟疑的问:“咱家还有书房?”

门子嘴角抽抽了几下,才提醒说:“穿堂西边那个院子……”

哦哦,徐世安想起来了,是有那么一间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屋子,挂着个静心堂的牌子。

也许就是因为没人去,所以父亲才会在那里见自己,徐世安突然很机智的想到。

秦德威此时哪还顾得上徐世安怎么想,脚步匆匆,终于在天色开始黑蒙蒙的时候,赶到了叔父家。

天色都暗了,附近熟人应该看不清自己,很安全!

秦差役已经从衙门下值回到家,正坐在屋里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突然见侄子出现在面前,顿时大惊失色。

立刻严厉的呵斥道:“谁让你回来的!”

没时间说太多无用废话了,秦德威也不回应叔父的质问,直接问道:“叔父能不能让我见到冯县丞?”

秦差役疑惑的问:“你要见冯县丞作甚?”

秦德威很果断的答道:“其它的话也不用多说,反正要解决董捕头这个恶人,我们只能靠冯县丞了!”

秦差役觉得实在异想天开:“董捕头这种坐地虎,冯县丞外来户很难连根拔起!只要打不死他,你我迟早还会受反噬,所以你这个……”

秦德威打断了秦差役的话:“叔父不用管我怎么办,请你信我,我只需要见到冯县丞!”

秦差役想到大侄子最近的表现,确实有点妖异,也许他真有什么门道?

“其实,冯老爷也问过你,似乎想见见你。”秦差役爆料说:“但被我推脱了,现在既然你这样说了,那就带你去见冯老爷。”

按照县衙的建筑格局,后衙乃是官舍,供老爷们在任上居住。官舍与前衙是相通的,方便官老爷内部来去,不用再绕外面街道。

同时官舍另辟有一条小巷,通向县衙后面街道,方便私人出行。这条巷子日夜有差役把守,一般人根本无法通行。

秦差役带着侄子来到巷口,请把守差役去县丞宅院传话。没多久就有了回应,放了秦家叔侄进去。

到了县丞宅院,秦差役自卑,只让秦德威自己进去了。

冯县丞正坐在堂上喝茶,也是愁眉苦脸的模样,看来最近过得并不顺心。

看到秦德威后,冯县丞就开口道:“小朋友连夜到访,欲教人做事乎?”

“……”

秦德威无语,这是见客人的话吗?又是小朋友,又是教做事,一下子就把天聊死了。

其实小朋友三个字,并不是玩闹的,乃是正式称呼。

此时普通读书人之间多以朋友相称,尤其是陌生人之间,开口只能用朋友来做抬头。

比如见到个不认识的,打招呼抬头就是“这位朋友”,知道姓李,抬头就可以是“李朋友如何如何”。

秦德威以小学生自居,文学方面获得冯县丞认可,被当作读书人看待,又因为年纪小,所以叫一声小朋友,在礼节上没毛病。

而且这还是冯县丞表示自己不摆架子,用读书人身份待客。至于其中有没有调侃的意思,天知道,自由心证。

不过论起语出惊人、把天聊死,秦德威怕过谁来。

他先是上前行了礼,然后恭恭敬敬的问道:“二老爷在朝廷中,一定有扎实靠山吧?”

噗!冯县丞的嘴里茶水直接喷出来,溅了一地。

大晚上的跑过来,当头这样一句话,是个什么鬼?

自己和这个小少年也就是在公堂上谈过几句心、收过他一首诗的交情,上来就问如此私密的话题,真的可以?

瞬间有还好几个疑问在冯县丞脑子里晃来晃去,他怎么知道的?他问起这个意欲何为?他是不是想巴结攀附?

最后冯县丞很有牌面的回应说:“吾辈居官,但求上不负皇恩,下不负黎庶!什么靠山不靠山的,非吾辈所求也!”

秦德韦没管冯县丞如何撇清,自顾自的分析说:

“小的在衙门里听说,大人之前出任南京行人司行人,然后从行人司转为京县县丞。如果在朝中没有强援,又如何能完成这一步迁转?”

冯县丞顿时有点惊悚,你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连这都懂?

先前见秦德威对衙门公案事务娴熟,虽然惊讶但也并不是不能理解,只当他家学渊源人又有天赋,毕竟他叔父是公门差役。

可是秦德威刚才这几句话,又充分显示出对官场门道的熟悉和理解,这可就更加令人惊异了。

行人司尤其是南京行人司,是个什么衙门?就是安置暂时没有合适官职进士的地方,主要任务就是充当各种朝廷使节,纯礼仪性的。

一旦其它地方有了合适七品空缺,这些人可以从行人司跳出去补上,但这些七品官缺,同样有好也有坏。

冯恩从行人司这种垃圾衙门直接跳到比较上等的京县县丞,那必定是朝中有人,秦德威不相信这是巧合。

要不然按照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潜规则,再搭配冯县丞那估计没进二甲的三流进士出身,位于南京的京县县丞怎么可能轮得到他?

按照正常官场安排,最大概率去处应该是陕西、甘肃这种地方,当个几任知县,能去河南山东,都算他祖上烧高香!

秦德威嘿嘿的笑了笑,在屋中烛火照明下,脸上仿佛蒙了一层诡异的阴影:“既然二老爷朝中有强援,我也不用问是谁了。

我只想问问二老爷,知道继续飞升的道路在哪里吗?如果找不到这条道路,那朝中强援岂不就白白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