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47章

作者:随轻风去

秦德威挠了挠头,迟疑的说:“这可真把我整不会了。”

高长江倒是旁观者清,“这种大规模叫歇不会是临时发动,必定要提前安排好的。

所以我猜测,可能是一种巧合,他们定下了今日发动,结果恰好撞上了你去内守备厅的事情。”

众人一起哈哈大笑,“那可真是巧了!”

高长江递给秦德威一份名单说:“他们打出的口号是百家店铺,具体多少不清楚,我搜罗到了其中四十几家名单。”

秦德威接过来看了眼,当真是五花八门,从机织到醋酱,从制衣到北货,从茶叶到牲畜,各行各业都有。

他一时也看不出什么,只能回头把名单交给源丰号,再进一步整理详细资料了。

不过大家有点不明白,当即就有个同学问道:“这些人都是傻子吗?有人组织就跟着闹?

抗议源丰号和秦老弟是个什么道理?源丰号发展壮大也只是钱庄,与他们这些行业有什么干系!”

高长江就反问道:“确实有不少对源丰号不满的店铺,你们可知,源丰号与老钱庄最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那同学就果断的答道:“官商勾结!”

秦德威:“……”

他只想起一句话,谣言重复了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相。

还是有懂事的,啪的拍了先前那同学一巴掌,“什么叫官商勾结?那叫替官银生息,官民两便!”

高长江解释说:“虽然这说的也对,但还有一点,源丰号与老钱庄最大的不同,就是针对商家店铺的业务比例很大!

如果恰好有竞争对手得到源丰号的银钱支持,那自然就会产生不满了。”

秦德威若有所思,要是如此说来,不满的岂止是几家店铺?

往深里想,那些有互相拆借资金功能、以此作为最大竞争优势的地域商帮只怕更不满。

假如有一位徽商,与其他普通商人竞争时,他可以凭借同乡信用,让同乡会馆做担保,从同乡那里大量拆借资金,以此形成巨大的优势。

这就是新安徽商、山陕西商、江西江右、浙江龙游、苏州洞庭等地域商帮盛行和发展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源丰号钱庄的崛起,也是在南京城里打破了传统地域商帮,尤其是徽商对“融资”渠道的垄断,损害到了商帮的根本。

所以用源丰号当抓手围剿他秦德威,并不只是几个官员纯粹的政治行为,背后可能还有其经济逻辑。

政治的背后是经济,经济的延伸就是政治。

假如今天没有县学士子去内守备厅投书的骚操作,只有百家店铺集体罢工罢市这一件大新闻,那接下来会怎样?

从开始造谣,让形势一步一步发展到这个地步,某些高层大人物可以顺理成章的借机出面了。

先推动此事向着政治化的方向发展,最后由貌似中立客观的应天巡抚来审理秦德威和源丰号。

这个围剿计划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但前提是,开始造势时,有人配合着去告状时,应天巡抚要顶住秦德威,这本来不难。

结果事先没人想得到,秦德威竟然丝毫不把应天巡抚放在眼里。

一个生员居然可以将小小县衙的力量动员到如此地步,还能勾结军卫,不但把应天巡抚按着打,还糊了巡抚一脸罪名。

最后今天发生的事情,该知道的应该也都已经知道了,包括策划罢工罢市的黑手们。

众人齐齐想道,明天的南京城一定很有趣!

第四百零三章 他已经黔驴技穷!

及到次日,太阳又踏马的照常升起了,昨天发生的事情,消息就开始扩散。

对吃瓜群众而言,南京大名人秦德威这风头实在太劲了。

一方面被南京部院集体无视数日后,却去找太监告状,反过来糊了老大人们一脸;

另一方面又被全城百家店铺联合叫歇抗议,也是南京城历史第一人了。

但对于那些组织者、操纵者、参与者而言,这个局面简直就是一地鸡毛……

江宁县柳叶街,无名园。

这里本来是前商业霸主、新安会馆上一代总管程太公的产业。

但嘉靖十年那场小学生大灾变中,程总管程太公完犊子了,现在是死是活都不清楚。

然后这个产业就被来自扬州的陕西巨商罗衡买下,成为罗财主在南京的住处。

“来自扬州的陕西巨商”这个说法不是口误,完全没毛病,盘踞在扬州的大盐商很多都是陕西山西人,总称西商。

今日在水边凉亭,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现任南京新安会馆总管、徽商瓢把子汪正则来到这里,与南京山陕会馆总管、西商瓢把子罗衡进行湖边谈话。

“这次叫歇应该迅速停下!”汪正则主张说:“昨日出了那样的意外,让百家叫歇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罗衡却反对说:“我们付出如此之大,怎能说停就停?便如杀敌宝剑出鞘,哪能轻易就收回?

无论如何,叫歇的意义仍在,我们就只能坚持到底了!至于出现的意外,我们再想办法去解决意外就好!”

汪正则心中愤懑的说:“我早时就说过,必须等秦德威用尽招式之后,我们才能动手发起叫歇!

而且你三天前却断言,秦德威已经是强弩之末,坚持要发起叫歇!那秦德威又不傻,现在肯定猜到什么了!”

罗衡哪肯背这个责任,辩解说:“你说的叫什么话?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判断!

前几日秦德威去句容时,弄出了那样大场面,很多人都断定秦德威这是用尽了最大手段,此后必定黔驴技穷!”

汪正则气得忍不住想人身攻击:“听说秦德威当初骂过你自作聪明,我看确实也是如此!”

罗衡反唇相讥道:“难道你做人做事连一点韧性都没有?稍有意外便惊慌失措,你还能做什么大事?

即便我等曝光了,又何至于如此害怕!在南京城里外,优势毕竟还在我方!”

汪正则又斥回去说:“放屁!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算盘!

三年前我们新安商帮与秦德威结了那么大的仇,他肯定能猜到我们!

但他大概暂时还猜不到你,所以你或许就想,让我们徽商挡在你前面,你或可收取渔翁之利!”

罗衡大怒道:“你若信不过我,当初又何必合作!说好的你们帮我们在金陵进入钱业,我们在扬州帮你们进入盐业!”

想到这个前景广阔的大合作,汪正则暂时闭上了嘴。

这时候,有仆役急忙来禀报说:“刚收到消息,源丰号钱庄出了公告,号召店铺用叫歇支持秦德威!”

两位总管闻言齐齐一愣,要说源丰号有没有这个号召力,只要用减免利息说话,多多少少也能鼓动一些店铺。

汪正则便冷笑说:“看吧看吧!你以为秦德威是只会被动承受的木偶?

你继续坚持叫歇还有什么意义!如此混乱一团,别人又哪能分得清,叫歇到底是支持还是抗议?”

罗衡极其不满的说:“这时候你还说什么风凉话!等我先去见过大司马!”

随后罗衡离开了住处,微服潜行的来到南京兵部尚书刘龙的宅邸。然后又托了刘家人去南京兵部,请刘尚书回来。

刘龙是山西人,而西商这个“西”就是山西和陕西,所以刘龙与西商有点渊源也正常。当然对于几百年以后的人来说,更熟悉晋商这个名字。

虽然正烦心刘尚书听到罗衡求见,心情就更烦了,但却又不能不见。

他从衙署暂时回了家,见到罗财主就说:“现在收手!”

罗衡闻言就惊道:“事已至此,怎能收手?”

罗衡本业是扬州盐商,但却在南京活动,组建了南京山陕会馆,背后也是西商群体的意志。

前文提到过,此时因为特殊国情和盐业政策,扬州盐商大都是千里迢迢而来的西商。

但此时扬州城本身并不大,地处江北的扬州也没多少腹地,经济体量十分有限。

所以扬州的西商通过淮盐赚到钱后,就想着向外扩张商业版图。而地理上非常近、交通又便利的南京城就是重要目的。

难得有一个西商自己人当了南京最高文臣,正是商帮势力大举向南京城扩张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放弃?

刘尚书很恼火的质问:“你不收手,还想怎样?现在这局面,各衙署对秦德威不可能有任何动作!

如果没有官场上的配合,你们几个商人又能把秦德威怎么样?”

如果不是面前这位刘尚书位高权重,罗衡就真想骂一句“猪队友”,你们一个个的就怕成这样?

但最终罗财主放低了身段说:“正因为如此,才恳请大司马万万不可收手,不然前功尽弃!”

刘龙变色喝道:“本官乃是大明的南京兵部尚书!”

潜台词就是,不是你们商人可以任意驱使的!

同时也表示,秦德威搞出的政治危机,弄不好就要自己这个最高文臣总负责。

所以都这时候了,你踏马的还扯什么商业利益?自己若是被罢官降职,是一点商业利益能弥补的?

当初他之所以参与进来,一是看在西商里山西乡亲份上,二是也想赚点养老钱,三是有朝中大佬的拜托。

但没想到秦德威如此难搞,搞来搞去骑虎难下。

更可悲的是,秦德威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面目,无意之中就已经把自己逼成这样了。

罗衡继续劝道:“大司马!就算你收手,那秦德威也不见得会收手!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秦德威迟早会觉察到我们!

但在这之前,秦德威在明,我们在暗,而且秦德威已经黔驴技穷,不会再有花样了,仍然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我们在秦德威觉察到我们之前,把该做的都做了!”

刘尚书现如今唯一的执念就是:“除非秦德威从晏太监那里撤回检举书!不然本官无法放开手脚!”

罗衡就献策说:“直接请秦德威撤回,他肯定不同意,毕竟这是他最大的政治筹码了。

但可以想办法把检举书作用抵消掉,实在不行就让盛巡抚牺牲一下,反正他已经控制不住秦德威了。

他那里有几个秦德威的案子,可以借口说避嫌之类的,转给别人啊……”

第四百零四章 劝人从良拉人下水

如果说这次围剿秦德威和源丰号是一个大项目的话,出自西商的罗衡勉强能算是一个项目主导者。

罗财主就不理解汪正则和刘大司马到底怕什么,即便小有受挫,也只是暂时现象而已!

在京师朝廷优势不弱于秦德威,在南京地方更是压倒性的优势,有什么理由会输?

最后罗衡罗财主对刘大司马说:“秦德威到底是不是黔驴技穷,看看今天他的动静就知道了!

以秦德威的睚眦必报性格,如果还有后招,今天必定很有杀伤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