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39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到了王怜卿家,秦德威登堂入室后,与隔着两三尺距离,坐在软榻的另一头,开口问道:“你有什么事情?”

王怜卿很敏感的觉察到了距离感,但没出声,只是不动声色的靠近了点。

秦德威退无可退,只能无可奈何忍了,赶紧又一次问道:“你急急让我过来,到底想说什么?”

王怜卿答话说:“是这样的,近两日姐妹们听到了传言,说你当年勾结著名女富商顾氏,鸠占鹊巢强夺别家产业。”

秦德威大吃一惊,下意识地说:“怎的连你都听到了?”

王怜卿莫名其妙的说:“我听到点流言有什么可奇怪的?我们行院人家迎来送往,本来就是流言最多的地方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秦德威摆摆手说。

他吃惊的是,那位杨奇跑到巡抚行辕告状,也就是前两天的事情。

现在又没有网络、广播电视、日报这些媒体,金陵又是个巨型古典大都市,流言想传遍全城,难度比小县城大多了。

怎么短短两日间,家里开酒楼的高长江听说了,在行院里混的王怜卿也听说了?

这只能说明,绝对是有人在刻意传播,大酒楼越好,花街柳巷也好,都是散布传言的好渠道。

想到这里,秦德威心里直犯嘀咕。

难不成,对方官司赢不赢的无所谓,甚至官司打不打得起来也无所谓,就只是为了制造话题抹黑自己?

只要自己打不着应天巡抚,就能源源不断从那边制造话题?

王怜卿作为花榜顶尖美人,也是一路撕逼过来的,斗争嗅觉当然很敏感了,立即问道:“是不是有人要对付你?”

秦德威很感慨的说:“只短短两天,流言就传开了,看来在你们行院人家里,也有人在配合啊。”

王美人又问:“你弄清对方情况了吗?”

秦德威摇了摇头,无奈说:“这次与过去不同,我明敌暗,目前尚是混沌一团。”

王怜卿爱怜的摸了摸秦德威的脸庞,认识了这么多年,难得见秦德威有愁容的时候。

秦德威愁眉不展的叹道:“按道理说,我也遇到过很多事情了。但这次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真的很不爽!”

对多年合作、知根知底王美人,秦德威不怎么遮掩喜怒哀乐,索性躺在了美人大腿上。

王怜卿秦德威的头说:“你是当局者迷,而我算是旁观者清,明白你为什么不爽。

当初你与别人争斗时,往往是别人在明处,你在暗处放冷箭,故而无往不利,用你自己的话说,叫什么扮猪吃虎的爽感。

当你习惯了那种感觉后,这次仿佛是反了过来,你在明处,而别人在暗处锁定了你。

对方很清楚你的情况,但你却不知道对方都是谁,到底有什么目的?

所以你现在有力无处使,感觉就很别扭,当然会不爽了。”

秦德威细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王怜卿不知为何笑了几声,又说:“你必须要适应这样的别扭感觉,只怕这种情况以后还会屡屡出现的。”

秦德威便问道:“此言又是为何?”

王怜卿主动亲了一口说:“因为我的小郎君不可能永远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啊,你现在已经开始成为操纵别人命运的大人物了。

但凡是大人物,就相当于明处的靶子,遭遇最多的当然就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冷箭。所以你应该习惯这样的情况,犯不上为此不爽。”

秦德威忍不住哈哈大笑,“你这姐儿可真会哄人,这样一说,我心情就好多了。”

“我说的都是事情,可不是只为哄你高兴。“王怜卿笑嘻嘻的说:“但凡有人从底层快速崛起,都会对既有格局产生剧烈冲击。

必定不可避免的得罪许多人,所以你也能不例外啊,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王美人说的很没错,只在南京城里,秦德威就有一大票“仇家”。

从官场到商场,从衙门到街头,从文坛到娱乐圈,堪称横跨各行各业。

听到这里,秦德威疑心病发作起来,看谁都像是幕后黑手。

更悲观的想,自己太高调了,上升太迅速了,搅出的动静也就大。仇家们会不会团结起来,组成复仇者联盟?

第三百九十一章 短兵相接

不得不说,传言确实挺猛的,不仅仅是因为有幕后推手的原因。

还因为传言当事人双方本身话题性就很足,一个是名声响亮的神童天才、江左第一诗人、金陵文坛的未来,一个是花容月貌的巨无霸钱庄女东家。

关键还有八岁年龄差,二者结合的故事本来就很猎奇很吸引眼球,更别说还有人推波助澜了。

又过了两日,留在句容县的眼线差役回报说,有几家已经关张钱庄的东家,也跑到巡抚行辕去告状了!

告的还是秦德威,事由是欺行霸市,依仗官府凌虐钱业同行!

这个状子又告的很刁,要说完全虚构也不是。

毕竟源丰号几年来借助官府支持急剧扩张,肯定挤垮了一些同行,更别说秦德威当初还大张旗鼓的整治过钱行。

然后就在秦德威预料中,相关的流言再一次迅猛的传开了。

第一波是“勾结妇女强夺产业”,第二波是“依仗官府欺行霸市”,秦德威表示仍然不够火辣,不知道第三波又是什么。

这时候秦德威也渐渐觉察到,对方大概是想玩“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路数。

流言传的多了,被传流言的人在公众眼里,自然就不干净了。

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对方是想按这个模式来的,所以肯定还有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累加的流言。

却说在行辕这边,既然又有人告状,巡抚受理后,当然还是要派人去传唤相关人物。

还是上次那名巡抚标下官军,手里拿着一模一样的传票,再一次站在了秦德威面前。

连说出的话几乎都一模一样:“在下乃抚院标下,奉命前来送传票!”

报出来历后,这官军忍不住嘴角挂出了嘲弄的笑意。

泥人也有火气,上次被撕碎传票当头呵斥,他心里能舒服就见鬼了。

今天又重新来这么一遭,很有点报复快意。

有本事你秦德威继续撕传票赶人,以后还有,烦不死你!

不得不说,这个场面确实充满了嘲讽的意味,绝对是盛巡抚的有意之举。

也说明,上次秦德威撕传票赶人的举动,让盛巡抚产生了不悦的情绪。

人性大抵如此,自己无礼时往往没有感觉,但别人如果失礼了就立刻很敏感。

秦德威没多说什么,捏着传票,对这官军问道:“如何称呼你?”

那军士答道:“姓鲁,人称大郎。”

秦德威还是双手用力,将传票撕得粉碎,动作和上次几乎是也是一模一样的。

鲁大郎下意识护住了脸,但这次秦德威没有将碎纸屑扔到他自己脸上。

随后便见秦德威挥了挥手,有几条充当随从的江宁县差役立刻跳了出来,不等鲁大郎有所反应,立刻七手八脚的将鲁大郎按住了。

鲁大郎作为巡抚使者,从来没受过这种气,愤怒的质问道:“阁下意欲何为!”

秦德威:“我怀疑你是假冒的!”

随后又对其他差役说:“烦请诸位,将此人扭送到县衙审理!”

巡抚标下官军在外面自然也代表了巡抚尊严,听到要扭送小小县衙审问,当即感受到了巨大屈辱。

鲁大郎忍不住就指名道姓的怒喝道:“光天化日之下,秦德威你胆敢制造冤案!”

秦德威回应说:“本人只是觉得你可疑,所以扭送官府!至于是不是冤案,到了县衙审过便知!”

鲁大郎一路骂骂咧咧的,被带到了江宁县衙,但他并不害怕,他不信县衙真敢随便处置巡抚标下亲兵。

申知县听到秦德威果然又来县衙,长长的哀叹几声,终究还是躲不过去!

他已经发现了一个规律,但凡秦德威在南京城与别人对抗,必定充分利用县衙资源以及官府名义。

在无可奈何中,申知县只能百味杂陈的升堂审案,其实他根本不想掺和秦德威与抚院的事情。

一来京县知县和巡抚差的太多,他上了也是鸡蛋碰石头,弄不好惹祸上身。

二来他这个京县与应天巡抚并没有业务关系,想帮忙也无处插手。

但人在江宁县,不得不低头。

申知县在公案后面坐稳后,拍下惊堂木大喝道:“原告是谁?上前说话!”

秦德威就上前禀告说:“这鲁大郎两次上门骚扰,自称奉了大中丞之命,前来传唤在下。让在下烦不胜烦,怀疑是假冒!”

申知县当了这么久地方官,对衙门里面的事务也算精通,连忙就问道:“可有传票?”

大明慎杀慎刑,为了防止差役随便骚扰地方,就制定了牌票制度,传唤人的牌票自然就叫传票。

所以申知县先问出这个问题,把传票拿出来验一验,如果是真的,那秦德威所告的冒充并不成立。

却听秦德威理直气壮的说:“在下一时愤怒,将传票撕毁了,已经分辨不出什么。”

申知县气极,很想反问一句:谁给你的勇气?

但嘴上又喝问道:“你凭何认为是假的?若是凭空捏造,定饶你不得!”

秦德威不慌不忙的说:“众所周知,太祖高皇帝定都于金陵,都城内自有体制管辖!

应天巡抚原本为督粮江南而设,向来不管南京城里的事情。

但这位鲁大郎却自称应天府标下,频频登门骚扰在下!在下有理由怀疑这是假冒的,打着应天巡抚旗号招摇撞骗!”

面对秦德威的无中生有逻辑,申知县懒得多说了,公事公办的说:“先将人关押起来,然后行文给抚院!”

其实就是请盛巡抚随便派个人来做鉴定,确定嫌犯“真身”。

以南京城和句容县的距离,公文次日就送到了盛巡抚的手上。

看明白了来龙去脉,盛巡抚感到这简直就是羞辱!堂堂巡抚派出去的传令亲兵,居然被区区县衙扣住了!

在惊怒之余,盛巡抚又感到一丝丝的奇怪。

在他原本推演中,秦德威的对传票的反应无非就是两种。

要么自信大意,跟着传票就过来了,那样己方所有人最省心了。

要么就少年气盛,面对传票直接拒绝过堂,撕传票赶人都不是不能理解的。

可秦德威偏偏不按常理出牌,虽然撕掉了传票,然后又故意反告一个小军士,究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