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35章

作者:随轻风去

雾草!顿时就有很多人真动心了,秦德威可是诗霸啊!

如果秦德威能帮自己改出一首佳作,署名还是自己的话,那岂不就占了大便宜?

相当于秦德威给自己当枪手啊,这个念头实在太诱人了。

秦德威等众人消化完,又扔出了一个重磅构想:“等佳作成集后,我会送至京师,若有机会,还会托贵人呈献大内!”

这又是一个机会!

了解点庙堂动态的都知道,当今皇帝很喜爱文学,不只是青词,正经的文学也喜欢!

比如夏言得宠,就经常与皇帝诗词唱和。又听说皇帝审阅奏章时,看到写得好的佳句,往往会单独圈出来标记。

秦德威最后说:“别的也不多说了,惟愿诸君多多体会在下的新《金陵赋》,写新金陵诗!

想要投稿给我的,可以先投至王怜卿家收罗汇总!”

石台那边已经没人上去发言了,上去也无用,因为根本没几个人还看着石台上了。

连老前辈们也全都在关注秦德威,一篇《金陵赋》,昭示出了归来少年的野心啊。

于是很多人就好奇了,你顾东桥怎么想的?为什么会猪油蒙了心的琢磨排斥秦德威?

主要目的达成,秦德威也就不停留了,临走前拍了拍徐文长:

“观你面相,似乎要遭受不少苦难,若他日生活艰难,可以来投我,此乃忠言逆耳也!”

徐文长只想送回一个大写的“呸”。

第三百八十五章 重逢之夜

秦德威潇洒的走了,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一片云彩。

他用实力证明了,就算不写诗,一样可以砸锅!

士子们望着秦德威的背影纷纷感慨,本地人对外能打的,真也只有秦德威啊,其他人即便顾老盟主外战也没有什么成绩。

秦德威给大家留下了回味无穷段子,以及一篇开创新风格的《金陵赋》的同时,也把文会的精气神都带走了。

这场本该盛大的文会顿时就变得索然无趣,等诸公用过酒食,就草草结束了。

觉察到本地士子的异样心态,顾老盟主也没再强行重提八景项目。

主要是秦德威今天营造出了一种诡异氛围,树立了一个外战争光人设,挑动了本地士子心中敏感的弦。

另外还抛出了“本地盟主勾结外人打压本地后进”这种要命话题,虽然秦德威今天没作诗,但并不代表着他以后不作。

万一他有针对性的弄出八首,而且又比自己人的八首好,岂不真论证了前面提出的被“打压”的说法?

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住在城内花花世界里的,既然文会散了,陆陆续续起身回城。

南京礼部侍郎严嵩向主人家顾璘辞别时,顾老盟主突然叫了一声:“少宗伯请留步!”

“东桥兄还有何话要说?”严嵩就主动问了一句。

顾璘纠结了片刻,才开口道:“老夫有复起之意……”

严嵩秒懂,这是请自己向朝廷推荐了。

那些辞官居乡的士大夫们,如果想重新做官,没有亲自找朝廷申请复起的,那样做只会被当成笑话。

不都得先请有力人士向朝廷举荐,然后再由朝廷主动征召在野遗贤。

严嵩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此时也没那么“有力”,但架不住他有个给力同乡夏天官啊。

如此严嵩便点点头道:“既然东桥兄愿为朝廷效力,我便向朝廷上疏举荐就是。”

顾璘致仕前已经是布政使了,再复出也是个大员,多一个这样的官场友人又不是坏事。

先走一步的秦德威虽然貌似潇洒,但是沿着路才走了稍远几步就开始叫苦不迭了。

松坞草堂对住在城里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太偏远了,来的时候,秦德威是蹭着于雪容马车来的。

所幸这季节,城里城外进进出出的人也不少,秦德威掏了点钱,在外城小安德门外搭上了一辆骡车。

又赶到里城聚宝门外,远远又看到几个县衙差役站在城门洞外的路边,穿着青布长袍,头上插翅四方平顶帽,很明显。

南京城门都是官军把守,根本不会让衙役来插手防务,所以这几个衙役必定是在这里等人的。

秦德威有点急,这破骡子大车也没个车厢遮掩。只好扑下身子,又低头把遮阳大帽拉下来,装作盖脸假寐。

江宁县衙的王大差役疑惑的看着骡子大车从面前驶过去,车里这个读书人的身形有点眼熟啊。

那浑身侧漏的逼气和骚气,盖着脸都能感受出来,南京城应该不会有别人了吧?

王大差役刚想喊一嗓子,却被同伴赵四差役拉住了。

“收声!别喊!”赵四差役先警告了一声,然后才解释说:“你没感觉到么,秦先生不想跟我们走,我们就当没看见好了!”

王大差役忽然也懂了,这秦先生肯定想先去找情人了!又挠头说:“可我们是他叔派来的啊!”

赵四差役没好气的说:“所以你要喊破了,就真让秦先生为难了,还不如装没看见!难道要让秦先生违抗叔父命令?”

黄昏时候,风尘仆仆的秦德威终于赶到了秦淮旧院,然后一头扎进了王怜卿家。

这边似乎早有准备,秦德威瘫在一年没来过的软榻上,狼吞虎咽吃了晚饭,又咕咚咕咚灌了几口茶后,便听到婢女禀报说洗澡水烧好了。

妥帖!秦德威又拖着疲惫的身躯,痛痛快快的洗完澡,身上的疲惫感终于消除了一半。

沿着运河赶了一个多月路,又马不停蹄的从句容冲到南京,然后又去松坞草堂文会砸锅,直到此时,才算是闲适了下来。

饭后澡后的休闲方式,当然就是玩游戏了。秦德威挂机一年后重新上线,兴致高昂的拉上王美人一起玩了两盘游戏。

唯一的永久性遗憾,大概就是身高差逆转了,心理感觉似乎没有以前刺激了。

王美人两眼望着纱帐顶,一阵空虚感如潮水涌上心头。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这一年来,她过得极其没有安全感。

不但年华白白渐去,没了秦德威扶持又巅峰不在,被柳月这后起之秀冲击和超越。

种种因素加起来,内心对未来的恐惧无限放大。

今夜久别重逢,王美人仿佛有失而复得之感,心里想了很多很多,但还是不怎么安心。

长长的叹息一声后,王怜卿只想与秦德威随便聊点什么,想必一年多没见,小郎君也有很多话想要说吧?

便开口道:“小郎君啊,我……”

但回应王怜卿的,只有轻微的鼾声。

王美人顿时气得有点肝疼,一年不见,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睡觉吗!

她实在忍不住,用力推了一把秦德威。

秦德威迷迷糊糊的眼睛都睁不开,含含糊糊的问:“怎么了?怎么了?”

“就知道睡觉么?“王怜卿抱怨说。

秦德威眼皮终于睁开了一条缝:“该做的都做完了,不睡觉干什么?”

王怜卿又挠了几下说:“不说说话吗,说说以后我该怎么办?”

不是她不懂事非要吵闹,她知道明天秦德威肯定忙得不见人影。

不止明天,小郎君在南京城这么多亲朋故旧,未来几天肯定都很难见到人了。

但秦德威困意实在大,仍旧迷迷糊糊的,又合上了眼:嘴里嘟囔着说:

“以后……能做的事情多了,帮我收收稿子,我今天已经说过了,想投稿的都交到你这里汇总,金陵四十景那么多呢。

还有,帮我办办文会雅集什么的,但我懒得操心琐事。以前都是蹭别人的,以后自己也要做点了……”

说着说着,秦德威又睡着了,但王怜卿没再去吵闹,她已经安心了不少,起码小郎君心里还是会想着自己的。

第三百八十六章 今年最大的任务

长期在外奔波劳碌之后,一旦回到舒适区放松下来,必定是从心里到身体都有强烈的疲倦感。

秦德威也不例外,所以第二天醒过来后,他只想继续瘫在王怜卿家不动,哪里也不想去。

但这也不现实,他回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自己躲在王怜卿家谁也不见,在别人眼里就非常失礼。

所以秦德威只能挣扎着起来,换了干净衣服,步履艰难的往外走。又从王怜卿家里借了两个人随从使唤,就是通称为忘八的那种。

走在路上,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秦德威往后看了眼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两个忘八还戴着标志性的绿头巾,就是俗称的绿帽子,出了秦淮旧院片区后,走在大街上十分醒目。

雾草!难怪感觉不对,秦德威就连忙喝道:“烦请两位把巾帽摘下来吧!”

今天活动的第一站是去县学,秦德威一年前出门北上是打着游学名义,从县学开了凭条。

既然回来了,于理也该先去县学“销假”,同时进一步把廪生身份落实了。

进了县学大门后,秦德威又在明伦堂前看到了月考榜单,他就顺便扫了几眼。

结果很惊奇的发现,前十名榜单上居然没有邢一凤的名字。

前年自己在的时候,邢一凤一直是万年老二,这段时间自己不在了,邢一凤应该就是第一了啊。

以邢一凤的文章功力,即便发挥最差也是稳进前几名,怎么会在榜单上不见人名?莫非没自己罩着,遭受了不公?

抱着疑惑,秦德威就找县学教谕,交还了凭条。然后又站在下首,跟教谕说了一会儿话。

先是简单说了几句自己在京师的情况,重点提了提夏天官啊王司寇啊张学士啊等人的名字。

然后又说自己去过了句容,何大宗师已经将自己今年廪粮全部罚掉了,所以这个廪生名额应该还是在的。

县学教谕被唬得一愣一愣,他当了十几年教官,从没见过如此能整事的县学生员。

可是去年他看过的邸报内容,又能从侧面证明这位秦生不是吹牛皮。

最后临走前秦德威又问道:“邢一凤是怎么回事?为何榜单前十没有名字?”

县学教谕便叹道:“他父亲没了,回家守制去了。”

秦德威没想到是这个答案,那邢一凤今年岂不无法参加乡试了?

平白错过一次机会,但也没法。还好邢一凤还年轻,以后参加考试机会还多着。

但同窗好友父亲没了,自己总该去慰问下,秦德威在心里先记下了这件事,等自己忙完了回归初期的事情再去。

走出县学大门,秦德威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县学这位教谕姓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