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93章

作者:随轻风去

李开先:“……”

翟阁老知不知道,让一位受害者再详细回忆一遍被凌辱过程,那是二次伤害?

可是在权势面前,这个受害人没有拒绝回忆的权力。

听着李开先吞吞吐吐的说着今日过程,翟銮的脸色越来越冷,心也越来越凉。

所以有这个结果,并不是因为王廷相徇私枉法,强行干涉司法结果?

而是因为你李开先是个废物,吵架吵不过秦德威?

乃至于就算主审官想偏袒你这个朝廷命官,也无处下手?

翟大学士活了五十五岁,从来没听说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吵架吵不过成为了一种“证据”,从而输掉官司!

翟銮沉吟良久:“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不能吵过秦德威?”

李开先差点就跪了,求大佬放过!还要继续下去,嘉靖八才子组合只怕就要退出历史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想输的和想赢的(下)

王廷相不爱敛财,所以宅邸不算大,装修也很简朴,跟夏言府邸没法比。

别的不说,在小时雍坊这样寸金寸土的高档社区,夏师傅的宅子里竟然还有园林。

这都是皇恩浩荡,嘉靖皇帝赐下的。所以“当红”两个字并不只是两个字而已,而是全方位的各种意义。

因为家里太小,躲都没地方躲,所以假装称病不出的王廷相在家里被夏言堵住了。

他赌咒发誓了半天,说自己绝对没有插手过重审的事情。

然后两人又等来了秦德威,将今天的过程大致说了一遍,夏言才确定相信,秦德威真是靠他自己会吵架打赢了官司。

“你就该输掉!”夏言略有不满的说,很多事情都白准备了。

秦德威毫不在意的回应说:“在下早说过,输不了,也不会连累王总宪,是老大人你小看在下。”

夏言感到秦德威太自我了,比那什么八才子个性还强:“这不是小看不小看你的问题,你的用处不应该是在这里。”

王廷相倒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笑呵呵的对夏言说:“夏桂洲你先听我一句劝。

你如果想要用好秦小哥儿,最好按照他的节奏来,给他自己发挥的余地,这是经验之谈。”

夏言仍然觉得秦德威这是少年意气,完全没有规划意识,只知道肆意挥霍才华,就摇摇头说:

“在老夫看来,八才子中,王慎中、唐顺之、陈束是第一等,任瀚、熊过是第二等。

李开先、赵时春、吕高只能算末等。你使了这么大力气,只用在一个末等的李开先身上,完全不值得!”

“这几个还有等次区别?”秦德威诧异的反问:“不是一样弱吗?就唐顺之将来可能还有点有用,但现在也很弱。”

夏言:“……”

你踏马的知道兵法云骄兵必败吗?知道兵法还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

终于感到夏师傅对自己可能有点看法,秦德威赶紧辩解说:

“虽然只有李开先来了,但在下不是连八个一起打了吗?如果老大人嫌不够,再来几次就行了,不费事!”

王廷相又出面岔开话题说:“夏桂洲别总是想着别人了,你这两日,没有考虑一下为国举荐几个贤才的事情?”

夏言不与两人见外,掏出张手写名单:“我自然也会举荐人才给朝廷,你也看看,以后遇上了心里有数。”

秦德威凑过来看了几眼,上面的人名有:兵部车驾司主事卢淮,武选司主事陈节之,户部山西司主事杨沦。

看完之后,秦德威不好说什么,给了夏师傅一个意味深长的小眼神,希望夏师傅能懂。

看着自己精心选拔的人才名单,夏言有种“养成”的快感,略带自得的对秦德威说:

“你说你会品评人物,评论那八才子也头头是道,那你再看这几个如何?”

秦德威真的说不出什么来,主要是因为,他品评人物是依靠史料作为支撑的。

而作为一个带有很多史料金手指的穿越者,秦德威对这几个人名居然完全没有印象……

这只能说明,这三人以后完全没有混出来,史上默默无闻,什么事迹都没有的那种。

秦德威不得不感慨,夏师傅眼光真厉害,精挑细选了三个人,居然全都是青史无名的,或许只有《实录》里能找到几处名字。

说真的,就算闭上眼在六部主事郎官里胡乱抽签,也不至于一个史书有传的人都抽不到吧?

秦德威恍恍惚惚的放下名单,很诚恳的对夏言说:

“虽然我对这几位并不相识,但既然承蒙大宗伯如此看重选拔,必定皆为可大用之才也!”

说完这句话,秦德威觉得自己更成熟了,多跟高层次官场人物打交道,果然涨情商。

不过秦德威还是忍不住说:“与其推荐这几个,还不如把徐阶召回来。”

万一您老人家还是被严嵩干翻了,徐阶还能替你报报仇,网文里都这么说的。

夏言摇了摇头说:“首辅张孚敬对徐阶恨意仍在,徐阶想回来,绝对过不了首辅这关,等以后再找机会吧。”

十年前徐阶以探花入翰林,逼格清贵的很,然后直接顶撞当时还叫张璁的张孚敬,于是就被贬出京师,去地方做官了。

说到这里,秦德威就纳了闷,这位张孚敬(璁)也是个神人啊。

此人官都做到首辅了,但秦德威穿越以来所接触到的,或者所听到的历史名人,除了大礼议功臣外,很多人对张孚敬的态度不是鄙夷就是言语顶撞。

真不知人缘怎么混的,张首辅这份到处被看不起的待遇,堪比长了嘲讽脸的网文主角了!

就这样,嘉靖皇帝这两年还怀疑过张孚敬擅权,扶持夏言与张孚敬对着干,也难怪张孚敬总是气得想撂挑子。

所以翟銮目睹这些,才会产生了一丢丢的小野心吧?

秦德威又感到困了,便主动问道:“老大人接下来又当如何?还需要在下出力否?”

夏言叹道:“经过你这连番打击,八才子只怕不会轻易与你照面了。接下来老夫尽快推动一次廷推,先看看各方风向,再做针对。”

廷推就是朝廷公推人选的一种方式,一般内阁大学士为了避免专擅嫌疑,不会参加这种外朝的人事廷推,所以夏师傅比较有把握。

秦德威提醒道:“最好霍韬进京之前,能敲定此事,免得徒生波折。”

随后秦德威就离开了,回到武功胡同住处。

这时候夜色很深了,有个冯家仆役开了院门,对秦德威禀报说:“今日有个徐氏姐弟过来找你,道是你的故旧。”

秦德威连忙问道:“人呢?”

仆役答道:“他们本来一直等着你,但等到夜深了,外人实在不便留下,才无奈离去。

不过他们留了话,说明早再过来。”

他乡遇故交,秦德威还是很兴奋的。

再怎么也是陪伴自己熬过了一年半多枯燥学习时光的女友兼女家教,如果没有她,还未必能考中秀才。

不知为何晚上还做了点有颜色的梦,也许是很久不近女色的缘故,身体状态比较亢奋。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点儿没变

次日上午,秦德威心神不宁时,冯家把门的仆役过来禀报说,“昨日徐氏姐弟又来了。”

他急急从侧院迎了出去,果然看到徐妙璇和徐妙璟姐弟立在前院。

整整一年没见,徐妙璇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布衣荆钗,十分简朴。

只是衣服宽大了些,大概是到京后新做的,不像原来那么紧促了。

所以秦德威一眼看去,目测不出大小有变化没……

有别人在场,也不好意思投怀送抱测试一下大小,只能招呼一声:“璇大姐往里面请!”

徐妙璇习惯性的伸出手,想摸摸秦德威的头,发现个头已经不合适了,便感慨道:“你长高了。”

前院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秦德威拉着徐妙璇就往自己住的侧院里走。

徐妙璟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粗布包裹,在后面叫道:“还有我!”

秦德威对着正院喊了一声:“冯行可!”

冯行可出现在中路穿堂里,探头问道:“这两天不是休息吗?”

秦德威指着徐妙璟,对冯行可说:“帮我陪陪客人,你们年轻人说说话。”

徐妙璟:“……”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只比你小一岁好不好?

徐妙璇接过粗布包裹,对弟弟说:“这位应当是当年冯知县家的公子,你也受过冯大人恩惠,不可失了礼数。”

然后留了徐妙璟和冯行可在穿堂说话,徐妙璇和秦德威就进了侧院。

这院只有两间房,一间大点的秦德威自用,一间给随从马二和段庆用。

徐妙璇又进了房间,环视一圈道:“起居之处连书都不摆,看来你最近又不读书了。”

这种感觉让秦德威十分温馨,恍惚又回到了前两年在家读书的时候。

不禁笑道:“你还是你啊,一点都没变。自从我到了京城后,你是第一个关心我读不读书的。

不过自从到了京城,时常早出晚归,暂时没有闲空读书。”

徐妙璇将手里的粗布包裹放在八仙桌上,也不知装的是什么,发出了沉重的声音。

然后道:“京城这种地方,尤其皇城内外,乃是天下最浮躁的地方,不是静心读书之处。

而且这里也是最势利的地方。别人都只会想着利用你,谁会在意你的长远之道?”

秦德威盯着粗布包裹,好奇的说:“你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你我之间还用如此客气,专门带着礼物?”

徐妙璇解开了包裹,却见里面是一堆大小不同、不太规则的书本子。

秦德威随手拿起一本来看,却发现是春秋讲解,还是手抄的。在看其它,除了春秋,还有一些四书的。

看着看着,秦德威不禁恍恍惚惚,仿佛变成了放暑假却被送了一堆习题集的中小学生。

徐妙璇指着本子解释说:“有位翰林学士当年受了家父活命之恩,一年来陆陆续续从他那里借了一些近年的讲义。

然后我一本一本的抄录了一遍,对你用处应该很大。”

秦德威顿时就感到,手里的本子突然变得份量十足。

不但是因为徐妙璇的这份心意,还有就是这些学习资料本身也太珍贵了,而且也太实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