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81章

作者:随轻风去

“带走!”陆炳对着手下大喝道!

这些手下官校们倒是没问题,带着秦德威和冯行可两个少年轻轻松松就能走人。

可是头目陆炳被一堆散朝出来的文官们团团围住了,脱身不得。

本来这样抓人不是很有底气,有点胡闹性质,陆炳心知肚明,所以也是心虚着。

这种局面下,就算强行把人带回锦衣卫,也是后续无穷的大麻烦!

但要公然被逼放人,自己又还有什么脸面?所以年轻的陆千户陷入了一个左右为难的地步。

秦德威考虑再三,觉得往死里得罪陆炳这种“不死小强”没好处,能拉拢还是拉拢几下。

没别的意思,嘉靖皇帝奶兄弟的日后成就实在太大了。

再说了,这陆炳现在就是个生瓜蛋子,自己在干什么都不明白,又能有多大坏心眼呢?

拿定主意,秦德威便对陆炳低声开口道:“这位陆千户请了,在下有个法子,必定叫你免于为难,也不会落了面子。”

无计可施的陆千户不承想秦德威居然示好,连忙道:“说!”

秦德威就开口道:“你将我们送刑部,肯定就没事了。”

刑部大牢那是文官的地盘,把人往刑部送,回头就判一个无罪释放了。

所以这和送锦衣卫性质是两码事,那文官们还有什么可闹的?

对陆炳而言,那不算自己被逼在众人面前公然放人,脸面也勉强保住了。

再怎么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文人里竟然也有以德报怨的好人啊,陆炳看着秦德威,万分感慨的想道。

第三百零五章 父子团聚

陆炳虽然还年轻生涩,但终究不是无能之辈,得到秦德威指点后,立刻高声道:

“此辈外地游民,在皇城门外占道营生,堵塞交通,大呼小叫,影响皇城脸面!

我等路过亲军目睹街道景观乱象,岂能不理,故而要将他们扭送到刑部处置!”

外地游民秦某:“……”

你陆炳上辈子是个城管吗?

果不其然,一听送到刑部,围堵陆炳的官员们就不闹了,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台阶。

至于说为什么把人扭送刑部而不是县衙府衙之类的,只能说都丢不起那人。

锦衣卫官把人往刑部送,面子上还能过得去,毕竟那是六部之一,名义上最高司法衙门。

要是堂堂锦衣卫抓了人不敢自己审,却往县衙送,那他陆炳干脆就改名叫笑柄吧!

对秦德威来说也一样,被锦衣卫扭送刑部大狱,还能算文人的功勋章。

但要是说被送到县衙,秦德威真丢不起那人,死在长安右门也不去!

一路向西,在去刑部的路上,陆炳已经弄明白冯行可是什么情况了,也明白为什么文官们会围堵自己。

他心里只能雾草几句,怎么就让自己糊里糊涂撞上了?差点掉进大坑!

然后就对秦德威说:“今日承蒙阁下以德报怨,以后我也不与你为难了!”

刚“施恩”的秦德威不客气的说:“陆大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今天你真的略显鲁莽啊。”

陆炳讪讪然,自己确实有点愣头青了。

秦德威看了看跟随队伍的东厂佥书司旻,踏马的不给你们东厂下点眼药,小爷就改姓曾!

于是秦德威又对陆炳问道:“所以是谁让陆大人来抓我的?”

陆炳很耿直的说:“并不是别人指使,我自己一时兴起,主动要来的。”

秦德威脸上笑呵呵:“就算没有人指使,那必定也有人暗暗的诱导你啊。

不然在下与陆大人无冤无仇,陆大人凭什么会冲动兴起?肯定是受了别人话里话外的影响。”

嗯?是这样吗?陆炳不禁陷入深思,难道自己真的被人无形中引导和利用了?

所以差点丢脸并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被别人害的?所以应该怪别人?一定是这样的!

秦德威高深莫测的说:“你品,你细品,好好想想,反复琢磨,尤其是与东厂打交道的细节。

很多事情,都是经不起往深里推敲的!你我这样的人都还年轻,与那些老人们打交道,真要多长几个心眼啊!”

年轻的陆炳没再说话,恍恍惚惚陷入了长考,一直到刑部还在恍恍惚惚。

不过陆千户这状态也无所谓,反正就是走个过场交人而已。

刑部大狱,别称天牢!

其实内部也是分有不同区域的,冯恩这种犯官,能与各地押解来的死囚重犯关在一起吗?

在统治阶级眼里,冯恩被关的地方才能叫天牢,其他刑事犯被关的地方只能算大狱!

冯恩在刑部天牢里的日子,当然不能与外面的锦衣玉食相比,也没有多大人身自由。但也不会受虐待,时间长了也就渐渐适应了。

就是日子有点无聊,冯老爷最期盼的就是被提审。这样还能出去走动走动,与刑部官僚们谈笑风生一下。

所以冯老爷就开始思考,既然富余时间这么多,要不要索求纸笔,写本书?

从嘉靖五年中进士到今年,正好七年过去了。白乐天说过,“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啊。

所以差不多可以总结经验,写一本七年官场心得了。

等到自己出狱后,就是名臣了,一定会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官场心得感兴趣吧?

到时候请夏言写序,让秦德威题诗,自费刊行几百本,遍送同道……

如果是秦德威在这里,只怕已经把墙壁写满诗词了吧?冯老爷又想道。

为什么此时此刻,冯老爷思路会产生如此生硬的转折,想到秦德威呢?

因为冯老爷刚听到一阵杂乱脚步声,视线透过儿臂粗的铁栅栏,不经意的看见了秦德威。

秦小哥儿又来探监了?可能有新情况?可为什么有几名禁卒牢牢的押着他?

雾草!不对啊!冯老爷反应过来了,心里咯噔的大吃一惊!

你秦德威不是说来救我的吗,踏马的为何你自己也进来了?

秦德威朝向冯老爷的牢房,隔着铁栅栏,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笑:“不好意思,出了点意外。”

秦德威从夹道口走过来后,紧跟着又有个更小的少年被押着进来了。

还有别人?冯老爷定睛一看,更雾草了!那不是自己的大儿子吗!

“册那!秦德威侬个小册老!”冯老爷急眼了。

自己儿子哪有这个本事下天牢,肯定是被秦德威连累的!他才十二岁啊,就进了暗无天日的监狱!

冯行可听到声音,猛然间看到父亲身形,顿时扑到栅栏边,熟练的跪下,深情的呼唤道:“爹!”

禁卒用眼神请示提牢主事赵春,赵主事摇了摇头。没事,先别管。

秦德威扭过头,对赵主事说:“我答应过,让他们父子早日相见,父子团聚。

要不然,把冯小哥儿关在冯大人那里,以全天伦?”

赵主事:“……”

你管这叫父子团聚?

冯恩攥着铁栅栏,咬牙切齿的叫道:“赵大人行个方便,把秦德威也关在我这间!”

秦德威脸色发白,下意识地远离了几步。

赵主事连忙劝道:“冯大人!不至于,不至于!令郎真没多大的事情,再说上头说了,最近不让天牢里出人命!”

秦德威赶紧对赵主事说:“在下看对面还空着,在冯大人对面就好!”

所以秦德威和冯行可被押进天牢后,一个与父亲冯恩关在了一起,一个关在了冯恩对面的牢房。

锦衣卫移交过来的“案件”,总不能当场就放人啊。就算判无罪,那司法程序还是要走一走的。

故而刑部虽然肯定不会为难人,但秦德威和冯行可还是要在天牢里委屈两天了。

赵主事临走前,对秦德威问道:“秦生你还有什么索求?”

秦德威抬头看了看三面墙壁,拱手道:“不敢妄求其他,只求赐予笔墨。”

对面牢房又传来一句暴躁的声音:“赵大人别给他笔墨,憋死他!”

第三百零六章 喜新厌旧

明天又要因为霍韬麦祥案举行第二次廷议,礼部尚书夏言心神不宁的回到官邸。

天子已经不耐烦了,要朝臣明天拿出个结果,总不能让霍韬一直在临清州养病吧?

可应该怎么做,到现在也没个头绪,原因还是在于冯恩上次那供状,搞得己方全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思路不清晰,怎么上廷议与对家大战?

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夏言念及此,对家里的幕席问道:“今日可曾派人去三吴会馆请秦德威?”

幕席脸色古怪的回答说:“秦德威今日因为在长安右门外占道营生、堵塞交通、有碍皇城观瞻,被路过的锦衣卫官校扭送到刑部了。”

夏言:“……”

这踏马的都是什么鬼?槽点还能更多吗?就离谱!

幕席又继续解释:“所以秦德威现在人在刑部大狱里,想请他过来,那是不可能的了。”

当然不可能了,要是秦德威真能过来,岂不成越狱了?

夏言犹豫了一会儿,咬牙道:“那我去探监!”

骄傲的夏师傅自从当上礼部尚书后,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屈尊去拜访某秀才的一天,虽说这个情境比较特殊。

一千五百两巨款债主冯恩住进天牢后,自己都没去看过!

当然,冯恩和秦德威的情况确实也不一样。

冯恩案是政治案,人是钦犯,夏言去看冯恩,那就是结党。在当前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很容易被当成把柄来攻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