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7章

作者:随轻风去

冯县丞的视线从张捕快、何捕快、丁掌柜身上一一扫过,突然重重的拍下惊堂木。

然后厉声喝道:“姓丁的刁民!是谁教你如此说话,诓骗本官?”

丁掌柜哆嗦了一下,这个问话和拿到的剧本不一样啊?他求救般的看向两位捕快,但这二人也无法当场给新剧本。

冯县丞此时似乎暴躁非常,立刻下令道:“不肯说?上夹棍!”

值堂皂役一声呼喝,拿出刑具,熟练的套在丁掌柜小腿上。

丁掌柜一声惨叫,几欲昏死,连忙叫道:“招了招了!都是张何二位捕快,教小的如此说话,小的无奈而已,并非有意诓骗老爷!”

冯县丞神目如电,射向两个捕快,斥骂道:“你们两个奸人胆敢如此!”

张何二捕快面面相觑,这形势发展太出乎意料了,两人都有手足无措的感觉。

思来想去,只能习惯性的跪下磕头,并习惯性的抵赖说:“二老爷明察,小的什么都不知道,必定是姓丁的刁民故意诬陷!”

无论如何,先赖过这一关再说,只要没有直接证据,就抵赖到底。

冯县丞仿佛根本没有听他们说话,自顾自的继续破口大骂道:“尔等身为县衙公差,吃着县仓官米,不思报效官府,反而构陷良民,诓骗上官,罪该万死!”

秦德威在旁边目瞪口呆,卧了个槽啊,这是什么情况?咱两世为人,从没见过如此正义感爆炸的官员啊。

这时候秦德威才隐约记起,这个冯县丞可是历史上那位四铁御史。

他接触了这两次,只觉得这县丞是个做官技术生涩的菜鸟,就把四铁御史这茬典故给忘了……

只见菜鸟县丞似乎越说越愤怒,抓起一把签子狠狠摔下,喝令道:“左右给我打!”

但这个命令让左右值堂皂役十分为难,迟疑着不敢上。

跪着的二位是同为衙役的捕快,还是四霸天之一董大爷的手下,这新来的小县丞不知轻重,胡乱发令,这怎么执行?

“为何不上?”冯县丞怒问。

有个老成皂役上前,劝解道:“二老爷先消消气……”

不等皂役把话说完,冯县丞突然做出惊人之举,直接从公座台基上跳了下来,然后劈手从皂役手里夺过水火棍。

公堂中众人连秦德威在内,一起看呆了,这是要干什么?

冯县丞咬牙切齿的说:“既然你们这些贱役互相庇护,不舍得动手,那本官亲自来打!”

随即一棍子打向还在跪着的张捕快,老成皂役惊呼一声:“老爷不可!”

持棍打人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县丞下手也没个轻重,然后很业余的用包了铁皮的一头直接抡向了张捕快的后脑……

而张捕快还在跪着,想不到二老爷居然真打,没有来得及躲闪,当场就昏迷了过去。

秦德威这才发现,冯县丞身材高大强壮,原先一直坐着所以看不出来。

只见得冯县丞犹自不解恨,又狠狠的在已经昏迷张捕快身上抡了七八棍子,才暂且收棍停手,然后又看向了何捕快。

殷鉴不远,这何捕快被迫机灵,跳起来就要跑。

怎奈县丞厅并不算大,此时来来去去得已经站得满满当当,何捕快速度起不来,反而被县丞从身后直接一招力劈华山,当头打倒。

何捕快只能抱着头在地上打滚,任由二老爷打了十几棍子,嘴里不停喊着“老爷饶命”,然后装作昏迷。

收了棍法的冯县丞一身官袍,拄着水火棍威风凛凛,高大雄壮宛如战神下凡,恰好站在秦德威身旁不远处。

他单手扶正了头上乌纱帽,同时对着秦德威说:“尽除本官胸中之块垒矣。”

放眼堂中,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人倾诉心声,似乎也只能找小状师了,别的那些愚夫愚妇还是算了吧。

秦德威剧烈懵逼中,三观尽碎。

他刚才看到了什么幻觉?一个七品文官,身穿官袍头顶乌纱,在公堂上乱棍挥舞大杀四方……

不愧是历史上为国镇守边荒六年,归来终成上海首富的战神……

“恭喜二老爷念头通达。”秦德威下意识的回话。

“念头通达?这四字妙极,回头自书一幅挂在墙上!”战神县丞又咬着牙恨恨的说:

“小状师你刚才说得对,这不是一个案子,这是一个智商问题。

这些贱役妄图从本官手里制造冤案,这就是侮辱本官人格!手法还如此拙劣糊弄,又简直是侮辱本官智商!”

秦德威哭了,自己提出“智商”之说,只是为了表达对案子的不屑一顾,同时刺激一下县丞的情绪,算是一种变相的激将计。

潜台词就是说:这么弱智的把戏你不会看不穿吧?没想到竟然勾起了战神县丞的天雷地火,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毫无存在感的值堂书办摇了摇头,他最清楚,冯县丞新来不久,又不是正堂知县,本衙门胥吏对他多有敷衍塞责。

同时这也是奸猾胥吏的一种惯用手段,以此观察新来官员的品性,消磨新来官员的锐气,最终达到和光同尘的目的。

而冯县丞本身又是个想证明自己的年轻人,遇到这种情况,自然就积压了很多不满。

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年轻亲民官,心里本来就积压着不小的火气,亲眼目睹到令人愤慨的负能量案件,又被某人撩拨出智商被侮辱的怒火……

所以就像是一个火药桶,被小状师点燃了,然后“砰”得一声爆炸了。

就是这个爆炸的方式,实在让人预想不到,闻所未闻。

秦德威忍不住又问道:“二老爷你不怕被弹劾有失官体?这南京城里,也有好多个御史老爷呢。”

战神县丞摇摇头:“若真被朝廷处治罢免,这官不做也罢,回家种田而已。”

秦德威不知为何,又脑补出一个标题:我靠种田当首富……

他其实一直很纳闷,这样刚猛的人在历史上是怎么混成上海首富的?

冯县丞想起什么,指着躺在地上不知是真昏假昏的二人喝道:“将此残民之贼扒了衣服,扔出衙门去!革除差事,永不再用!”

受到震慑得皂役不敢不从,不管以后怎样,眼下先照着做。水火棍还在二老爷手里,谁知道下一个被乱棍打残的是不是自己?

秦德威突然脸色大变,拉着顾娘子就往外走。越走越急,一直到了县衙大门,望见正在值班的秦差役。

“叔父救我!”秦德威哭丧着脸喊道。

秦差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笑呵呵的问:“咋啦?官司打输了?我早跟你说,安心跟我做公差就好,学人家当状师作甚?”

第三十章 羊入虎口(上)

秦德威这时候可没工夫和叔父说笑,连忙三言两语把方才县丞厅发生的事情说了一番。

秦差役脸皮抖了抖:“果然是个祸事。”

顾琼枝不是很清楚内幕,只是纠结这秦小哥儿为什么拉着自己的手不放,从县丞厅一直拉着自己跑到了大门这里。

虽然他年纪小,所以拉着手不招人注意。到底应不应该甩开?可是如果甩开了,会不会又让秦小哥儿不开心?

听到“祸事”两字,她才回过神来,问道:“什么祸事?”

秦差役和秦德威叔侄两个一起叹口气,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打赢了顾娘子被陷害卖私盐的官司也不很要紧。

回头再让顾娘子出点钱,秦差役帮着与董捕头说和说和就行了,正所谓花钱买平安。毕竟董捕头一年要害那么多人,也没指望个个都一定成功。

再说打官司之前,秦差役是向董捕头透过气的,董捕头本人也没说不让,江湖礼节都尽到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战神县丞如此刚猛,当堂把两个捕快打成半残,还要发狠革除差事赶出衙门。

张、何两个捕快可是董捕头手下哼哈二将,不成想就这样折掉了!

这下祸事就来了,董捕头肯定会迁怒到秦德威,或者说他也只能迁怒秦德威!

因为董捕快身份本质上也只是个贱役,没有资格公开报复官老爷冯县丞。他如果想找回县衙四霸天的面子,就只能从秦德威这里找回来!

对此秦德威欲哭无泪,什么战神县丞,简直就是一只黑到发亮的黑天鹅。

自己的事业开门大吉,眼看要步入黄金上升期,就这样硬生生被打断了。

秦差役略加思忖,当机立断:“你赶快走,我送你到你母亲那里去,你先在那边躲一阵子。”

秦德威母亲周氏在徐指挥家里做奴仆,而这个徐指挥家是国公徐家一个远亲小分支,隶属留守右卫,负责西边城门的把总指挥。

如果能躲进徐指挥家,董捕头只不过一个贱役捕头,绝对不敢生事。

再说徐指挥府邸在北边上元县,不在江宁县范围内,董捕头势力也够不着。

秦德威转头对顾琼枝说:“你最好也躲躲。”

顾琼枝点头道:“我有个长辈姑母,在城西莫愁湖那边出家,我去她那里住着就好。”

秦德威毫不犹豫的说:“好,你我暂作离别,等风波过去再见!快走吧,事不宜迟。”

顾琼枝却站着没动,秦德威疑惑地问:“你怎么不走?”

“你还拉着我的手呢。”小寡妇感到很困扰的说。

秦德威不动声色的松了手,又对着顾琼枝拱了拱手告别,跟着叔父一起立刻往北而去。

“秦家小哥儿!”顾娘子忍不住在背后叫了声。

秦差役诧异的回头看了看,提醒大侄子说:“她在喊你,好像还有话想对你说。”

秦德威头也不回,脚步匆匆,目光坚定,一往无前。非常时期,怎可有儿女情长之态?

顾琼枝望着小少年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状师报酬一共八两银子,还没有给他呢。

整个南京城并不是规规整整的方形,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东部一片就是建国初期留下的老皇城,而其余地方则分成了两个县,南边是江宁县,北边就是上元县。

留守右卫徐指挥府邸在上元县三元巷,到了门前,秦差役叫门,并对门子说明来意。

不多时,就见到个三十出头的妇人从旁门里匆匆出来,生得白白净净,穿着发饰都整整齐齐,正是秦德威得亲妈周氏。

她面上还带着惊喜神色:“你们怎的突然来了?”

因为她这个儿子秦德威,内心一直很抵触母亲的仆役身份,从不愿意往这边来,没想到今天居然主动找过来了。

秦差役就对大嫂说起了当前状况,秦德威在旁边看着。自穿越以来,只在刚醒时与母亲匆匆见过一面,现在还是陌生的很。

周氏听完就忍不住抱怨说:“我早说过,衙门里太凶险,你们不肯听。”

秦差役也很无奈,“只要小心行事,断然没有什么问题,谁能想到那县丞发了疯,完全不合规矩。”

周氏没再说什么,这事儿也许是因祸得福。若非如此,儿子怎么肯离开叔父家投奔自己?

依依不舍的把大侄子扔给了周氏,秦差役又匆匆回去了,后面他还要想法子平息事情,早点把大侄子接回来。

看着儿子,周氏想了想说:“府里不能随便留外人,特别还是男人,我先带你去见见主母。”

周氏是徐指挥家三公子小时候的奶妈,现在是内宅管事娘子,还是有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