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41章

作者:随轻风去

严公子又冷酷的说:“总而言之,不要因小失大,就判秦德威胜诉,让他无话可说,又没了原告身份!”

申知县听这个意思,明显是要将项金斗作为一个弃子了,直接牺牲掉堵住秦德威的嘴。

他忽然又觉得,当初在不知水深水浅时,严公子就让项金斗跳出来告秦德威就是个失策!

但严公子还一直埋怨自己那时不敢接状子,实在是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事到如今,也只能补锅了,申知县只好发出命令,明天审案,又让衙役去传秦德威明天到堂。

但在黄昏时候,衙役回报申知县:“秦德威不肯来过堂,因为大老爷你说过,审案必须要有先录取被告口供,所以那秦德威正在寻找被告项金斗。

他说等找到了人,再带人来投案!在此之前,不让大老爷为难了。”

“混账!”申知县和严公子不约而同的骂道。被告不在,原告也不来,这案子根本没法审。

自从那天项金斗在迎接仪式上逃跑后,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本来申知县和严公子并不在意,但现在却又要去找人了。

他们两个新来不久的外地人现在能有多少人手,只能把衙役们撒出去。可是一连找了几天,所有衙役都回报说,并没有找到人。

这让申知县和严公子不知说什么好,真真是吏奸似鬼役猾似油!还有那秦德威也真是个贱人,他以为拖延时间就有用吗?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其实衙门里这些吏役,只怕是生存能力最强的一批人了。

先前看到余威犹在的本地人秦德威与新知县冲突,大部分人的明面态度都是两不相帮,也就是观望态度,然后就等着看事态进展。

结果大家就发现,本来是秦德威急忙忙的要审案,但新知县有意利用程序拖延,但现在却反了过来,新知县开始急忙忙的想审案,秦德威却不着急了。

大部分人都感到了一丝诡异的味道,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新知县还是搞不定秦德威啊,所以大部分人的选择依旧两不相帮,谁也不得罪。

这几天秦德威大部分时间,都在顾娘子这里,盯着钱庄的动静,随时做出过各种决策。

“县库的人来了,说要退股,让我们把四千两参股公款缴回去!”顾琼枝汇报说。

秦德威指示说:“拖延时间就行了,反正都是公家的钱,他们应该不会着急!”

“县衙户房的人也来了,拿了两千多银票说兑换成银子,以后不用银票了。”顾琼枝汇报说。

秦德威指示说:“拖延时间就行了,反正都是公家的钱,他们不会着急。”

“县里税课局的人也来了,说要商定一个时间节点,停止用银票缴税。”顾琼枝汇报说。

秦德威指示说:“拖延时间就行了,能拖就一直拖!”

顾琼枝很奇怪的说:“这可不像你,除了拖延时间就没有别的主意了?”

秦德威反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顾琼枝夹着私货劝道:“做人做事当断则断,不要瞻前顾后,就像前几天在三山门你扔下王怜卿那样!

拖延时间对付几天可以,但终究是小聪明,不是长久办法,你能拖到什么时候?那知县任期有三年呢!

所以如果事情不可为,就该果断放弃,县衙的生意不做就不做了,大不了以后少赚点。”

秦德威哈哈一笑说:“好姐姐不要急,当然不是无限期拖延下去。我就是在等一件事情,算算时间已经快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始作俑者

上任以来这段时间,申知县很不得劲,当然他的幕后军师严公子也一样不得劲。

简单地说,就是所有工作的进度都很慢很慢,仿佛是在泥潭里推着小车前进一样,十分费力但又没多大效果。

内部衙门里这些吏役,其实并没有敢反抗的,但总有消极应对的嫌疑。比如说找项金斗这个人,好几天过去了连个人影都找不见,都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外部那些本地士绅、商家,也都接触过很多了。但只要说起在钱庄方面合作,或者取代源丰号业务的事情,就开始打着哈哈,仿佛也在等待着什么。

对这种现状,严公子肯定看出端倪来了,“他们都是在等待一个明确的结果,等待着我们彻底制服秦德威!”

——你们要是有本事弄倒秦德威,以后就可以合作一下,你们要是弄不倒秦德威,那就啥也别说了。

不过提到这个名字,申知县也没别的感受,就是闹心。

此人总是能花样百出的阻挠自己,要说给自己造成什么伤害,那是没有的,但是烦不胜烦,总能像牛皮糖一样拖住自己。

严公子本来就不是好脾气,越说越气恼了。“这就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又下意识的甩锅说:“所以当初我的策略并没有错,趁着秦德威完全没有防备时,在迎接仪式上直接弄住秦德威!

你当时要敢接了项金斗的状子,直接把秦德威打成本地恶霸去审查,哪还用今天这么费劲!”

申知县也是很不爽,翻来覆去的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已经过去的事情,总是提起来有什么意义!

严公子狂暴的叫道:“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必须要给所有人释放出最明确的信号——秦德威彻底不行了!”

申知县继续无语,你怎么才能证明秦德威彻底不行了?

你即便把他所有的钱财产业都抢走,他还是个无数美人争请的诗人呢;你不让他作诗,他还能混混状师或者师爷行当;你禁止他从事政府相关业务,那他还有个进士后爹!

严公子当然有狠毒的想法,“那就对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动手,如果他连亲近人都护不住,就足以说明他彻底不行了!”

申知县犹豫着说:“这有些犯忌讳,一般不要祸及亲属为好。”

严公子怒道:“你这两日怎么一点心气都没有?莫非你打了退堂鼓?别忘了,是谁把你运作到京县知县位置上的!”

严公子早就盘算过,秦德威身边比较亲近的人有王怜卿、源丰号东家、三山门把总徐家、县衙捕头叔父等等。

其他人都不很好动,只有县衙捕头秦祥是个最方便的动手对象,毕竟衙役身属贱役,没有政治保护,能说抓就抓说打就打。

再说衙役手上总有不干净的事情,很容易找到突破口定罪,这也是个别人所没有的“优点”。

虽然申知县内心不赞同这种做法,但被严公子强逼着,也就无可奈何。

自从知县上任后,秦祥一直称病在家,捕头差事被暂停后也没有回县衙去。

申知县便使人去传话,如果一直长期生病,就说明不适合做衙役了,就要革除差役。

对秦祥而言,捕头差事没了就没了,但县衙差役这个身份他绝对不想丢。

这算是他最大一笔可世袭家产了,已经答应传给妻子娘家后辈了。如果轻易的丢了,自家妻子肯定饶不了自己。

所以秦祥为应付差事,就回了县衙露个面,打算点完卯就溜号。

然后就在排衙点名时,当着所有吏役的面,万分震惊的秦祥被申知县拿下,关进了县狱。

这在县衙是一件非常轰动的事情,当即就有秦祥手下的衙役去向秦德威通风报信了。

此时秦德威正在家门口的路边,与几名工匠商议做进士牌坊得事情。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小小吃了一惊,似乎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按道理说,申知县看起来就是个平庸普通的官僚,性格上并不是太偏激,应该懂规矩,不至于如此犯规。

但如果有严世蕃这样的人在背后撺掇,那就很不好说了。秦德威很能猜得出,叔父遭殃多半是严世蕃的主意。

对于叔父在县狱里的生活,秦德威并不担心,狱卒应该不会亏待叔父,但秦德威担心的是下一步。

只要落在了正印知县和府衙公子手里,真的有无数种下一步可能性,秦德威不敢拿叔父来冒险。

所以事不宜迟,去县衙救人要紧,秦德威便让工匠几个先回去,自己匆匆赶往县衙。

走到县衙大门口,秦德威正琢磨着见了知县怎么说话时,却没想到迎头撞见了严世蕃严公子。

“这位不是秦朋友吗?”严公子戏谑的招呼道:“原来你还敢出现在我面前。”

秦德威反唇相讥说:“你一个府衙公子,居然往县衙跑得如此勤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知县长随。”

“你莫不是来捞出你那叔父的?”严世蕃又指了指身后几个人,皮肉不笑的说:“我只是想好心告诉你,不用白费力气了。

这几位都是府衙差役,特地来来提走人犯秦祥到府衙听审的,我就是闲得无聊带个路。”

秦德威立刻意识到,如果在县衙里秦祥肯定不会吃苦头,但如果进了府衙,那绝对会受罪,还会被刻意针对,这是必须要阻止的!

所以秦德威脸色冷了下来,警告了一声:“严世蕃你过线了。”

严公子哈哈大笑:“我只知道,成王败寇!”

聪明人从来不在意条条框框,无论是采取了什么手段,能压住秦德威就行。不然总有一种智商不如人的屈辱感,这次一定要狠狠发泄出来。

秦德威忍不住就开嘲讽道:“你这个人是不是没见过权力?好不容易才当上个实权衙内,处处表现得像是个暴发户,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权似的,简直沐猴而冠可笑之极。”

小学生嘴上实在太能气人了,几句话瞬间又让严公子破防了。

他深呼吸了几口,强行平复了心情,“不与你废话了,走着瞧吧!今天你有本事就把叔父从府衙手里抢出来。”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秦德威就念了一句圣人名言。

第二百三十四章 你礼貌吗?

今天是个放告日,申知县就坐在公堂上审查状子。

当秦德威和严世蕃一左一右的迈进大堂时,申知县的就知道,今天必定要有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戏码了,而且少不了自己头疼。

不止申知县,但凡看到秦德威进县衙的吏役,还能不知道秦德威是为谁来的?

很多人都聚在了大堂门口围观,并不是大家多喜欢凑热闹,而是在看形势风向标。

说实话,知县抓秦捕头抓得很没道理,在吏役心目中属于“不讲理”的行为。

但在这种情况下,“占理”的秦德威如果连自家叔父都保不住,那就肯定能说明他失势了。

秦德威瞥了眼公堂外的人群,他并不介意被围观,而且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反而若是没人的话,他就要考虑找人充当气氛组了。

先开口说话的并不是秦德威或者严世蕃,而是府衙差役。领头的人呈上牌票,对着申知县禀告道:“小的们奉命前来,提取秦祥去府衙听审。”

申知县验看过牌票,毫无心理波动的开口道:“知道了,本官便让县狱与尔等交接。”

他知道,无论自己说什么,肯定会被阻拦,并开始在心里默默倒数三、二、一……果然听到秦德威大喝道:“慢着!”

然后秦德威上前一步,对着知县行个礼道:“因为涉及到养育在下成人的叔父,在下也有义务关心此事。

据在下所知,审案都是逐级审理,一般禁止越级。在下叔父无缘无故被县衙捉起,为何不经县衙审理,直接上交给府衙?”

申知县不方便回答,就只看向严公子,对此严世蕃也早有心理准备。

为什么他要跟着府衙差役一起过来,就是为了与可能出现的秦德威对线。不然只让几个衙役过来,肯定不敢与秦德威面对面较劲。

所以严公子就开口道:“这与越级不越级没有关系,而是秦祥与县衙关联太深,县衙理当避嫌,所以直接交给府衙为好。”

秦德威打量了几眼,直接质疑道:“你以什么身份站在这里说话?你就算是个衙内,也无权过问衙门事务!”

严世蕃还是有点急智,不至于被问住,“在下就是个恰好路过的热心人,凭着道义多嘴说几句,听不听还是在于县尊!”

秦德威便对申知县问道:“那县尊以为如何?”

申县尊还能说什么,当然是给严公子点赞。

秦德威又确认道:“县尊确定,因为县衙要避嫌,所以将在下叔父交与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