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22章

作者:随轻风去

要知道,本科南直隶乡试有三千一百多举子参加,录取名额是一百三十五人,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四!

可是在这桌上四个人里,目前竟然已经有三个人中了!

在本桌最后一个人,也就是吴承恩充满期待的目光里,秦德威对吴承恩缓缓吟道:

“扰扰红尘行路迷,秋光清绝隔东西。风萍欲夺江淹梦,园榭堪停张翰思。

人立小桥山色远,马穿深柳月光迟。临流吟得江南句,留与吴生赠别离。”

“好!”当即就有人高声点赞,众人齐齐称是。

没错!小学生刚才整了半天,都是凑字凑数的东西,听了半天都想吐,可算有一首稍微像样的作品了!

等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风萍欲夺江淹梦,这意思应该是暗示没中举?

尴尬了,尴尬了。

才二十几岁的吴承恩泪水夺眶而出,落榜就落榜吧,毕竟百分之四的录取率太低了,落榜再正常不过,可大家居然都为他落榜而叫好!

而且这一桌人,只有自己落榜,实在没面子。吴承恩感觉呆不下去了,站起来就想走。

“老吴不要走!”李春芳和沈坤连忙一起拉住吴承恩,好说歹说哄了回来。

曾先生对秦德威喝道:“你报信就报信,作什么怪!”

看着几乎泪奔的吴承恩,秦德威也很蛋疼啊,他也没想到会这样啊!

如果对中举的人精心细作,对落榜的人敷衍了之,岂不显得自己是个趋炎附势的势利眼?

所以他才会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对落榜的人更加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彰显自己不同凡俗的古人之风!

谁能想到现场演出效果有点失控!

秦德威无可奈何,计划不好变,只能硬着头皮破罐子摔碎。

忽然在酒楼里又发现了王世贞他爹王忬的身影,便又对王忬吟诗道:“几世书声添巨笔,千秋文字副当朝。最是南都高见日,喜君衣履御仙飙。”

“好!”周围的朋友一起叫好,这肯定是中了!好事!

等等?这么拉垮的诗,为什么要给小学生叫好?这是恶心大家玩的吗?

小学生这一定是故意的!太恶劣了!欠打!缺揍!

秦德威意气消沉,心情有点失落,感觉今天完全没出风头,好诗词发不出去,真是世事难料。

他之前也没想到,跟自己关系比较熟的,找自己要过房子住的这些人,除了吴姓《西游记》作者之外,居然都上榜了。

就连文征明介绍过来求助的那位枫桥章焕,后世毫无名气的一个人,竟然也中举了!

其他不认识的人,无缘无故的也没理由主动去赠诗啊。

秦德威搬了个杌子坐在曾先生旁边,不停的唉声叹气,自言自语道:“怎么都中了呢?许多诗词砸在手里,就只送出了一首给吴朋友啊。”

曾先生:“……”这还是人话吗?

这时候,酒楼突然热闹起来,开始不停的有人进进出出。

不用问,肯定是府衙门口张榜了,代为挤人群看榜的人陆续来禀报情况了!

顿时几家欢乐几家愁,也不对,应该是几家欢乐百家愁,毕竟百分之四的残酷录取率在这里摆着。

全酒楼两层,加起来坐了百余人,最后也没再多出几个中举的。

秦德威的注意力后来一直放在了旁边那几个本地文二代身上,老一辈才子的儿子谢少南中了,隐士许隆的儿子许谷中了。

但是金陵四大家的两个儿子,朱曰藩和王逢元这次都没中!

朱曰藩他不算认识,但王逢元他熟啊!秦德威果断站了起来,转身走向王逢元。

此时王逢元正在与友人说话,说实在的,他虽然有点遗憾,但也算不上多么难受。

毕竟他才十八九年纪,这次也就是抱着练手态度来参加的。

突然有人拍自己的肩膀,王逢元扭头,入目就是一张熟悉的少年脸。

还没等王逢元反应过来,就见这小学生用同情的眼神看着自己,张口是一首五律:“赠王吉山下第诗。

怜汝不得意,入闱今又回。秋风江色暮,愁见菊花开。

抱玉时堪泣,投珠夜更哀。故园梦不真,曾否旧池台?”

王逢元:“……”

你这是想讽刺老子落榜?可老子踏马的并不痛苦!并不哀愁!并不悲情!

小学生看向王逢元的眼神越发的怜悯,张口又是一首七律:“哀王吉山秋闱失意。

一赋江东若有神,忽惊风雨失龙鳞。暂收三寸囊中颖,仍作先生幕里宾。

掩镜清霜俱是恨,拂弦流水为谁新。长干夹道青楼眼,愁绝烟花梦后身。”

周围大多数都是没考中的,听到小学生的诗,不禁心有戚戚然,齐齐长叹一声!

好端端的诗词,从小学生嘴里出来,王逢元总感觉是被嘲讽,忍不住大喝道:“老子没有失意苦恨!你小学生不要胡乱代言心声!”

秦德威又大赞道:“王吉山好志气!亦有诗云:

虽无彩笔都成梦,未信朱衣不点头。城边江水深千尺,正是鱼龙变化秋!”

朱曰藩拉了拉王逢元的衣袖,“吉山啊,你要是无法反抗,就闭上眼睛享受吧。好歹也是小学生给你赠诗了,你又不吃亏。”

第二百零一章 招蜂引蝶

未来一段时间,中举的士子将会非常忙碌。次日官方设有鹿鸣宴,所有新科举人参加,还要尬歌尬舞,歌是鹿鸣歌,舞是魁星舞。

反正秦德威想象不出曾先生是怎么表演的,没眼看,之前冯知县还问秦德威凑不凑热闹,秦德威就拒绝了。

然后全部同科举人要聚会一次,互相认识混脸熟,这叫会同年。

再就是拜老师、拜房师,还要弄乡试录、刻印考卷,还有接受在南京的同乡招待,以及私下小范围的聚会狂欢。

所以新举人的热闹事情多了去了,行程满满。还有,中了举人就可以被普通人尊称叫老爷了!

当然对于三千多举子来说,考完还能继续热闹的,也就只有百分之四,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六都已经打点行李准备回家了。

小学生的房客里,曾先生不算,李春芳、沈坤、章焕都中了,只有五百年后最出名的吴承恩没中。

特别是江北四人组两个月来同进同退,最后只有吴承恩落榜,这对吴承恩的刺激有点大。

本来成为百分之九十六的失败者也许没什么感觉,但要成为朋友们当中唯一的失败者就很难受了。

江北四人组里,其他人都要忙于出席各种活动,实在没时间关心好友,又怕吴承恩过于消沉,于是就让秦德威来帮忙看着吴承恩。

“这几天,吴兄弟就托付给你照看了。”曾铣把吴承恩领到青溪宅,对秦德威交待说。

秦德威看了眼很丧的吴承恩,长叹一声道:“凤城箫鼓梦中闻,天上人间自此分。乡路三千俱是水,世情一半不如云……”

啪!曾铣拍了小学生脑袋一下,打断了诗意:“让你看着人就看着人,不许再作诗!”

秦德威十分不忿,这曾先生中了举人就变成曾老爷了,竟然敢对自己动手了。

等曾老爷走了后,秦德威看着生无可恋的吴承恩就发愁。

他秦德威行走江湖,拿手的是装逼和整人,安慰人这种事真不擅长,他的人设也从来没有暖男属性啊。

曾老爷把吴朋友丢给自己照看安抚,简直是强人所难。

突然秦德威递给吴朋友一支笔:“要不,你写写小说话本,以此排遣心情?”

纵然吴承恩此时心情低落,此时也懵住了,这是什么安慰人的套路?劝人写小说是什么鬼?

秦德威叹口气,这吴承恩跟文征明一样,也是一辈子考不中举人的多才多艺型科举老扑街。

又真诚的建议说:“你可以编一编唐僧取经的故事,写本西游记,发泄一下对这世事愤懑的心情。”

吴承恩继续懵逼,就一次乡试不中而已,怎么就对世事愤懑了?二十多岁没考中举人就愤世嫉俗,是不是也太早了点?

秦德威苦恼地挠了挠头,自己还是算了,实在不是这块料,另请专业人士来安慰吴朋友吧。

于是秦德威就带着吴承恩,向南一直过了板桥,来到了秦淮河南岸。又见这里街头巷口,无数乡试失意的读书人在出没。

春风得意的那一小撮少数人,现在正忙于出席官方活动,还没顾得上来这里庆祝。

秦德威偷偷观察了几眼旁边的吴朋友,只见他神色果然没那么垂头丧气了,反而多出了几分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生活的期待。

秦德威点点头,果然来对了,大家都知道要找专业人士。也就曾老爷这种不懂行的,才会把吴承恩丢给自己这个小学生。

秦德威随便找了家门口,在那里一站,但门口迎客的忘八第一时间没什么反应。

于是秦德威扭头就走,边走边对吴承恩说:“这家不行。”

吴承恩不能理解,你连看都不看,一句话也没问,怎么就知道这家不行?

又换了一家门口,秦德威还是在门口一站,立刻就有忘八上前来笑道:“莫非是秦小先生当面?”

秦德威便对吴承恩道:“这家看来可以!”

吴承恩愕然无语,他总算明白小学生的脑回路了。能认出你的就是可以,认不出你的就是不行?

你一个十三岁的小屁孩,在秦淮旧院脸面有多大啊?曾兄说这个弟子外号小霸王,你难道还能在这里吃霸王餐?

秦德威指着吴承恩说:“这是江宁县冯老爷朋友,这次乡试失利心情不好……”

那忘八连忙接上话说:“包管排忧解闷,忘却烦恼!”

秦德威掏出一锭银子,塞在忘八手里,又吩咐道:“这是定金,他想呆几天就呆几天,然后你们去县衙找冯老爷结账!冯老爷不在就对秦捕头说!”

那忘八麻利的收起银子,一边拉扯着欲拒还迎欲说还休的吴承恩进去,一边对秦德威说:“小先生放心!”

完成任务!秦德威拍拍手就走了,顺路去王怜卿那里喝喝茶听听曲儿,虽然总是被王美人嘲笑把曲调改得乱七八糟。

等秦德威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然后就看到李春芳在家里等着自己。

“李洞主怎么自己来了?”秦德威很诧异的问。

因为李春芳很少单独出现在这里,一般都是和曾先生,啊不,和曾老爷一起过来。

“叫李老爷!”李春芳先是很不满的纠正了一下称呼,然后才说:“我今日感到有些不妙,好心为你通风报信来的!”

秦德威更诧异了:“在下好端端的,有什么不妙?”

原来李春芳和曾铣作为新科举人,今日接受了扬州同乡的招待,这很正常。

然后在宴席上,曾铣还在单身未婚的状况被爆了出来,登时就引起了巨大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