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10章

作者:随轻风去

事情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真要被写个情况通报丢不丢人?

其实混官场的人没有这么不懂事的,真要这么干事那是跟潜规则过不去。

可这小学生他不是官场人物啊,他连秀才都不是,就是个会同馆临时工,无所谓前途不前途、潜规则不潜规则的!

不知为什么顾璘和罗凤两个本地人突然松了口气,他们都是已经致仕的退休人员,这个时候吃吃喝喝没有问题!

秦德威又对仆役说:“把今日菜单拿来!在下也要抄一份细则给大司马看!”

这时候,忽然从院门传来女子说话声音,见有一群美人笑脸盈盈的走了进来,还有抱琴捧笙的,显然是为酒宴助兴而来。

小学生站在台阶上,拦住了美人们,一脸严肃的说:“一群尚书、侍郎、寺卿在公务时间饮酒作乐,居然还召姬佐酒,这成何体统!

姐儿们都留下名字,让在下也记一记,谁怎么陪的谁,也写个细则呈报大司马!”

美人们一脸懵,这是什么鬼?

何尚书忍不住大喝道:“你够了!”

秦德威迅速回应道:“在下本来只是奉命来请胡侍郎的,不想管别的闲事。

只要胡侍郎肯跟在下去见大司马,在下转身就走,再无干碍!”

何尚书扭头就对胡侍郎道:“你快跟他走吧!王浚川那边又不是龙潭虎穴!”

始终不能嗨皮的众人心有戚戚,齐齐点了点头,你胡侍郎再不走,大家都开心不起来。

胡侍郎脸色铁青的站了起来,狠狠瞪了瞪秦德威,一言不发就往外走。

秦德威松口气,这差事可算办成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多谢夸奖!

胡侍郎虽然被折腾的很没面子,非常不爽,但并不慌。

他还是认为,王廷相请自己过去,就是为了做个中间人说和,劝自己不要再跟冯知县、秦德威计较了。

并且可以推断,秦德威越迫切、越花样百出的请自己去见王廷相,越说明秦德威需要“求和”。

一路无话,来到了南京会同馆,胡侍郎又被秦德威领进了院落,在堂屋里坐下。

胡侍郎看这屋中陈设雅致,更像是私人场所,便又明白了。估计王廷相打算以私人身份相见,甚至很可能还安排点节目。

秦德威又问道:“老大人能不能写几封手书,让唐佥宪、张御史、华别驾都过来?大司马晚上将在此处招待诸位!

若有老大人手书,在下分头遣人去请也痛快些,不然太费工夫,怕是来不及!”

胡侍郎不疑有它,便提笔写了几封短信,让几人都过来聚聚。

秦德威拿到几份文书,就出去安排人去送了。

胡侍郎此时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劲,屋里进来了两个面貌黝黑的乡下老农一样的人物,什么也不干,就站在门口盯着他。

然后再看院中,不知何时多了四名军士,就站在院中透过门窗观察屋内。

“什么情况?”胡侍郎对屋内两人喝问道。但那两人面无表情,也不答话,就堵在门口看着他。

胡侍郎拔腿向外走,却又被两人把门堵得严严实实,不放胡侍郎过去。

无论胡侍郎如何开口,这两人充耳不闻,既不答话,也不让路。

他正恼怒,就看到了秦德威重新出现,质问道:“秦德威你意欲何为!”

今天之前得恭敬模样从秦德威身上全部消失了,手里拿着一张文书,冷笑着对胡侍郎说:

“大司马请你作客,配合朝廷整饬工作,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地点自行交待自己的问题,屋内有纸笔,自己写吧!”

胡侍郎惊了一下,厉声喝道:“尔等胆敢擅自逮问大臣!难道尔等不知,京官无论大小,若要捉拿审问,必须要先奏请么!”

秦德威非常明确的告知说:“大司马并没有逮捕你,也不会审问你。只是请你在会同馆做客,让你自己反思并交待问题。”

然后秦德威举起手里的文书,“这是两限的具体条例,在下宣读给你听一遍,好让你明白!”

胡侍郎越听越感到惊心,什么夜间屋内火烛长明,什么门窗不准关闭,保证院中当值军士能看得到屋内,什么不许与看护者说话。

秦德威读条例,读到最后一条时突然停下,叹道:“其实我并不想读这条。”

因为这最后一条是秦德威针对大明国情创新的条例——受两限人员若敢自尽,视同对抗朝廷,全家株连。

胡侍郎突然哆嗦了一下,不想读这条是什么意思?是想暗示自己勇敢的自尽?还是想制造“被自尽”?

到此胡侍郎终于大致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在监狱就不承认是囚禁,不是审问却又逼着自己写自供!

一句话,钦差动用权限请自己来喝茶并配合钦差工作!

最关键是自己想出去却出不去,想联系外面也联系不上!而外面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境,没准还以为自己住在会同馆里乐不思蜀!

正在急剧思考对策时,胡侍郎又想起什么,暴怒喝骂道:“好个小贼子!你刚才胆敢骗老夫写信请人!”

秦德威点点头道:“对的,他们果然都被老大人你的信请过来了,省了在下不少力气。

所以老大人能招点什么,还是尽快写了吧,不然被他们先招了,就是他们戴罪立功了。”

“混账东西!不为人子!”胡侍郎怒急攻心,开口还是骂!

这些圈套从头到尾肯定都是这个秦德威设计的。王廷相还没有如此花活的脑袋!

真不怪他们大意,在此之前,谁会想得到?

会同馆这里又不是都察院,也不是刑部、大理寺,连个衙门都不算,就是国字号的涉外大旅店而已!

但凡是个人被邀请去会同馆,吃喝玩乐可能都想得到,但绝对想不到会被查案,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警惕心!

秦德威随口做了几句思想工作:“我大明如今对官员犯法的处置已经很轻了,犯了贪赃之类的罪,也就是退赃罢官而已!

所以老大人你死硬顽抗不划算,能认就早点认吧,早认早轻松!”

然后听说王廷相从兵部又回到会同馆了,秦德威就连忙去拜见。

此时王廷相刚在公房内坐定喝茶,还没来得及了解情况,就看到那小学生进来了,然后敛手垂头的站在公案前,一声不吭。

王廷相暗笑几声,工作哪有那么好干的?便故意开口问道:“今日如何?”

秦德威依旧低头,还是默不作声。

王廷相又问道:“你今天没有把人请来?”

秦德威发自内心的提出申请说:“在下想辞去会同馆书手。”

王廷相教训道:“少年人怎么如此没有毅力!稍有挫折便灰心丧气,何以成大事!”

秦德威置若罔闻,仍然执意继续申请说:“或许让老大人失望了,在下就是想辞掉书手。”

王廷相略略沉吟了一会儿,莫非自己教训的有点过?便缓和了口气说:“其实本官知道今日此事极难,你若不成,也不必太过于在意。”

秦德威抬起头叹道:“老大人啊,在下真的想辞去会同馆书手。”

王廷相冷哼道:“你肯定是在责怪本官,觉得是本官今日故意出难题!做事不畏难题,敢于迎难而上,坚毅强韧有始有终,方为好男儿!”

秦德威拱了拱手,有点羞赧的说:“多谢老大人夸奖!在下受之有愧!”

王廷相无语,我这是在夸你?

秦德威面带得意的禀报道:“今日在下将四人都请到,并安置在会同馆里了!

算不算是老大人口中的不畏难题,敢于迎难而上,坚毅强韧有始有终的好男儿?”

“怎么可能?”王廷相失声道:“那胡侍郎今日怎么可能会跟着你来?你哪有时间一天内连续去找那四个人!”

秦德威:“……”

所以大司马你一开始就没指望能成,确实就是消遣洒家?

王廷相一口否认了上述质疑:“不,这叫锻炼人才!勇于让年轻人挑起重担!”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天之内四人被请到会同馆喝茶,大明南都官场立刻就惊动了!

这四人有部里的,有都察院的,还有府衙的,覆盖面堪称广泛。既有侍郎这样堂上高官,也有风宪官,还有府衙官,种类也堪称齐全!

看这意思,莫非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波及到?

而且这四人进了会同馆后,立刻就音讯杳然不知所终的样子,也没被转移到某个监狱去,实在让外人看不懂到底是什么章程。

再看那大司马王廷相,天天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兵部办公,并没有听说有开堂审问,好像那四个人就真是被请到会同馆喝茶做客了。

又有都市新传说兴起,传言王大司马奉有密旨,遣身具神通之妖童为绣衣使者,昼夜暗出刺事,闻不法之事则以喝茶为名,请人至会同馆考察。

据不完全统计,当月南京茶叶销量下降了约莫一成。

秦德威喝着茶水,看着桌上新鲜出炉的供状,皱着眉头十分不满意。

这四个人里,第一个扛不住的就是府衙通判华泰。因为华别驾地位最低,而且“罪行”最小。

用理智来判断,早点与朝廷钦差合作,显然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罪行不大,再加上戴罪立功因素,也许最终就是罚俸禄而已。

可华别驾的供状在秦德威这里过不了关,只交待了从徽商那里受贿,然后与某侍郎合作欺压县衙,又上下串通给冯知县弄了个考计不称职,这也叫罪行?

于是秦德威又进院去,冒着违规风险对华别驾暗示说:“还有些事情,阁下没有交待清楚,需要补充一些!

尤其不要避重就轻!比如府衙强夺民间宅产这样重大的事故,你就没有写明!而且此事是不是某些衙内暗中唆使的?

再延伸开来,这位衙内平日是否有依仗父势横行不法?你也应该把你所知道的都大胆写出来!”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华别驾很无奈,只能又补充了一份供状。

秦德威这才心满意足的收起供状,然后交待说:“等在下将供状交到大司马手里,就可以放了你!出去后好好做人,记得将功补过!”

当日大司马从兵部过来后,看完华别驾的供状,就批准放人。

于是府衙通判华泰成为第一个在会同馆喝完茶出来的人,但他对自己的遭遇闭口不言。朝廷处分还没下来,他哪里又敢乱说话,这就让别人更加好奇了。

而且华别驾回府衙就干了一件工作,力主将忠烈故居、褒忠祠、以及什么菜园统统交付给了县衙。然后就回家待罪,闭门不出了。

己方占尽优势的局面下,突破口一旦打开,对方全线崩溃也就不远了。

在会同馆里,王廷相又对秦德威咨询道:“开局叫响看来是没问题了,下一步又该如何去做?”

仇已经报了大半,也拿回自家宅院的秦德威已经不太想继续掺乎这些差事了。

他作为一个临时工,干得再好也不会加官进爵。而且最主要的是,干这种工作可能会得罪更多人,又没有实际好处,何苦来哉?

所以秦德威很懂事的婉拒道:“在下只是个卑微的书手而已,偶有一二献策已经是竭尽所能,焉能总揽全局再行定策,实在才力所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