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71章

作者:误道者

宋参议在他身边道:“陛下,如是顺利,两三月之内就能打到煌都之下了。”

熹皇道:“寡人不怀疑能打到煌都之下,但烈王背后的六派可没这么可能轻易认输,此一战,乃是与六派之战,若胜,则地陆之上,六派再不足为患。”

宋参议连声称是。

这时那名造物炼士走了过来,执礼道:“陛下。”

熹皇回过头来道:“准备好了么?

造物炼士道:“是的,陛下,已然准备好了,耿治道也是到了。”

熹皇看了一眼后方,那便有一个神态随意的道人站着,身边还跟着一名道童,手中托着一个盘子,以绸布盖着什么东西。

他一挥杖鞭,宋参议躬礼退下。

道人则是对身后的道童示意了下,那道童将一个盘子递到了熹皇面前,掀了绸布,上面显露出来一只玉瓶。

熹皇拿起瓶子,去了瓶塞,自里倒出一粒朱色丹丸,他问道:“耿治道,此药能护持住寡人?”

耿道人道:“皇帝放心,我虽然功行比不得卫上师,陶上师这两位,可举世之中,这炼丹之术我认第二,无人敢言第一,皇帝给了我这么多宝材,我若还炼造不出来一枚好丹药,却也有辱我的名声。”

熹皇道:“那就好,耿治道,你可自去取拿酬报。”

耿道人兴致顿时高了一些,执一个道礼,道:“那就多谢皇帝了。”

熹皇在他走后,就将丹丸服了下去,再是拿杖鞭一敲扶手,过了一会儿,皇座台整个往下沉去,一直到了帝舟腹舱之内方才停住。

这里竖着一个琉璃大舱,其中站立着一具与他一般模样的躯壳。

他明白,这个时候忽然感觉咒力侵染加重,就是六派在迫使他更换身躯,从而在神魂离体时对他施加手段。

可他现在也不像之前那般缺少守御手段了。

除了丹丸之外,他还做了另外的准备,这里主要是倚仗造物技艺的进步。

他下了皇座台,迈步走入了舱室之内,瞬间就有一团液体将他与那个躯体一同包裹住了。

以前换躯之时,因为神魂会暴露在外,所以才会受到攻袭。但是在掌握了昊族皇帝才能掌握的各种技艺后,他令皇族造物师加大这方面的探研,如今已经有了突破。

他先以自己的精血打造了一个造物,此可将自身与交换躯体融汇在同一个整体内,而后再在这造物内部进行交换,这般等若未曾脱离躯体,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损伤。

一旦成功,他又可获得一至数年的时间,按照眼前的进度,足够他拿下煌都了。

虚宇深处,五派掌门再次聚首于琉璃光台之上。

守行宗明掌门先自开口道:“咒器之上咒力犹在,虽然稍有波荡,可仍是恢复平稳,此分明是熹皇再次逃脱了咒力侵染。”

他看了看其他几位掌门,道:“若要再尝试,那要在一年之后了,北疆至少还需要再坚持一载。”

诸掌门对此倒不担忧,北疆坚持一载他们还是有把握的,当初光一个眠麓城域就挡了熹皇数年,虽然现在熹皇实力不同于以往,可北疆可以凭恃的守备反而是高于中域的。

金神派顾掌门提声道:“诸位,熹皇所掌握的上层力量大于北疆,故才攻势凌厉,我必做出改变了,若是有修为足够高深之人坐镇前线,必不会再如此被动,也能稍稍缓和战局。”

玉成宗惠掌门道:“顾掌门的意思我知之,我亦赞同顾掌门之间,”他看向其余三位,“诸位掌门如何思量,各位门中闭关的上修此刻也该是露面了。”

自被昊族驱逐以来,闭关之人不是消失,就是不再出来。虽然人数也是寥寥,但这些人才代表着诸派真正的上层实力。

宿靑派祝掌门这时道:“其实不必如此,我各派前辈闭关,不可轻易扰动,但是我等当年封禁的那位,不妨考虑将之放了出来。”他笑道:“他不是一直要与昊族斗战么,那就让他去与此辈相争。”

在场掌门都是点头,顾掌门道:“这是个好办法。”

虽然六派之人都是迁到域外,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从昊族内部进行分化瓦解,还有一些修士强硬坚持与昊族开战。

然而这些激进派并不是被昊族拿下的,反而是被自己人以宗派规矩关押起来的,这并不是功行不行,而是宗门誓言反抗不得。在此之中,有一名修道人功行颇高,若不是这回事,或许也是在闭关消失之列。

顾掌门道:“那这就要看权掌门的意思了。”

诸人都是把目光投向参合派权掌门处,后者想了想,道:“那就如此吧,我会放了这位出来,法器也会还给他,让他去往北疆正面守持,但也为他向诸位掌门讨个人情,只要这位挡住熹皇兵锋,那事后不可再为难他。”

惠掌门道:“我应下了,诸位如何?”

其他三位掌门考虑一下,都是同意下来。

祝道人道:“诸位,只如此还不够,诸位莫要忘了,熹皇身边还有那位陶上师,此人修行到何境地,实在难说,要是熹皇请了此人出来,那一位还未必是他对手,我当助其一助,可赠予他一缕精气。”

守行宗明掌门赞道:“祝掌门有此心,那我亦当出力,可借他一枚护身之符。”

诸掌门再是商议片刻,待定下之后,琉璃光台之上的光芒一收,身影各自回退远空,光气亦是隐没下去。

数日之后,熹皇正军前沿,一道明光从空降落下来,正好落在北疆防线之上,像是一幕光屏遮挡在了熹皇大军前进。

光芒持续不到一刻就退消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团灰白色的浓浊迷雾,这迷雾不仅限于北疆所在,还向外翻涌而来,很快冲击到了熹皇大军的阵地之上。

被气雾笼罩的修道人感应之中察觉到不妥,警惕之下,纷纷从中退了出来,但是一些不及撤走的飞舟落入其中后,便就此消失不见了。

在未曾弄清楚这是什么东西之前,熹皇大军不得不往后撤退,原本攻下的阵地也是接连放弃,而在接下来数天内,熹皇这一边的上层力量也是试着探查此雾来历,但始终不得究里。

他们试着用多种方法突破,也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反而导致三名造物炼士失陷其中。

只是后来又有逃出来的人言说,这三人实则并未亡,只是被某种手段制拿住了,甚至转过头来在攻击他们。

这情形引起了熹皇军上层的高度重视,若是进去之人会变成敌方之人,那么在找到破解之法前是不能再轻举妄动了,他们也是将此消息迅速报给了后方方才换好身躯的熹皇知晓。

熹皇万没有想到,他解决了身体上的麻烦,但是一转眼,正面战场上反而出现了阻碍。他沉声道:“办法都是试过了么?”

宋参议道:“陛下,眼前能试得办法都是试过了,还有一些……还需要时间。”

熹皇道:“时间?”他冷声道:“几天时间就退了数百里,那是不是要把先前攻占的地界都扔了去?”

那迷雾虽然不可能将战线上所有的军舟逼退,可是却造成了中间凹陷,两翼前突,两翼若是不跟着一起退,那将是很危险的,极可能遭受到烈王军众优势军力的夹击。

站在下手的造物炼士这时道:“陛下,此事不若问一问陶上师,或许上师那里有办法?”

熹皇犹豫了一下,在原地来回走了几步,最后用杖鞭一指造物炼士,道:“你亲自去,将我们的难处说给陶上师知晓,不过若是陶上师那里不愿,那就算了。”

造物炼士躬身领命。

他从帝舟出来,未有乘坐飞舟,而是全力鼓动自身灵性力量飞遁,只是两天之后就来到了阳都城外的大平原上。

在找到下方的大阵后,他收摄力量落了下来,降落在阵台之前,对着正在那里布阵的张御一礼,道:“陶上师有礼。”

张御停下动作,道:“可是皇帝那里有事么?”

造物炼士道:“正是,在下此回正是奉陛下之命而来向上师求助的。”他将事机原委交代了一遍,又拿出每一枚晶球,渡入灵性力量后,上面便显现了那一片迷雾。

他指着言道:“上师,此雾气让我方诸人都是束手无策,不知该是如何破解。”

张御看了一眼,眸光微微闪动。过去片刻,他收回目光,从容伸指一点,一道光芒落下,化为一道符箓,他道:“你回去之后,只需将此符在雾气前展开便好。”

造物炼士伸出双手,小心将这符箓接了过来,收妥之后,对他行有一礼,便再是纵空飞起,往前线归返。

……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印剑可断尘

造物炼士遁光急驱,半途不停,两日之后又是来到了前线。

待回到了帝舟之中,他取出符箓,向熹王禀明情形道:“陛下,陶上师未至,但却给了臣下这枚符箓,说是可在那迷雾之前展开。”

熹皇道:“既然陶上师说有用,那你就拿此符前往阵前。”

造物炼士应命下来,他持符出了帝舟,往天中而来,到了那还在往前涌动的迷雾之前,他将这符箓展开,随后浑身忽然生出一阵透彻神魂的寒意,恍惚之间,仿佛见到一道白色剑气射入了那浓雾之中。

张御给予他的这道符箓,乃是由一道剑光所汇聚而成,并且他还将“启印”之力附着其上。

“启印”即是“我”,故将此印加于剑光,那但凡剑光所至,他亦能凭空将自身力量灌输其上,从而达到身虽不至,却力能至的手段。

随着这一道剑光斩入了迷雾之中,初时不见什么动静,但仅是片刻之后,便见整个迷雾都是翻腾了起来,虽然没有就此散去,但却停止了向前涌动,并且开始逐渐稀薄了。

而此刻在迷雾深处,正站着一名三旬上下的束发修道人,其浑身上下正笼罩着一团气璧。他此刻神情严肃,却又带着稍许紧张,因为在气壁正前方,正有一道剑光钉在上面。

虽然气壁厚重,可那剑光正在一点一点往里缓缓推进,看得出来,他此刻正鼓起全身法力加以抵御。

他不知道这一道剑光自何处而来,只是一晃之间就到了他的面前,根本不及反应,若不是守行派明掌门给予了他这件法器,恐怕这一剑就已然将他的世身斩杀了。且他感觉,便是自己再借助天外那件宝物归返回来,恐怕也是同样躲不开这道剑光的。

他知道自己现在十分危险,因为他全副身心都是拿来应付这一道剑光,他现在根本无暇去驾驭外面那些迷雾,而要是这个时候有人过来对付他,那他也是无力应付。

不得已之下,他转挪了一个法诀,刹那间,有一缕藏匿于他身躯之中的力量猛然膨胀爆发了出来。

这是宿靑宗祝掌门给他的一缕精气,能够令两人的功行于瞬间连接在一处,从而到达击破当面之敌手的目的。

两股力量合于一处,气壁顿时厚实了许多,然则令他吃惊的是,那剑光之上亦是爆发出一阵光亮,非但没有如他想象中那般被顶开,反而剑上力道又大了几分。

这两股力量这一交汇,顶在中间的那面气壁顿时难再坚持,霎时就被洞穿,他顿时心知不妥,那剑光却是从面前一闪而过,他愕然片刻,低头看了一眼,发现身躯已被洞穿,停滞片刻后,整个人就爆散了一团气烟。

但在几个呼吸之后,忽然有道道光芒凝聚,又有人影自里浮现,可是剑光回转,又是一斩,再是将之杀散,随后兜空一转,倏然一闪,凭空越去不见,却是直接跃入了神寄之地。

可见这一处地界之中,有一团白色气雾在此,剑光停也不停,直接上去一削,便即将上面攀附的气意斩落下来。

这一刻,那名道人的世身再度化显出来,可其气机却是一阵衰落。

他察觉神气牵连已断,知悉下来那剑光若是再奔自己而来,则必能一剑要了他的性命,于是顾不得再留在此地,趁着还有气雾遮掩,便化一道遁光往天外遁去了。

阳都之外,张御收回了意识,虽然方才是一道剑光在外,可也是勾连上了他的气意心光,与他亲身在那里差别也是不是太大,只不过除了剑光再难用其他手段罢了。他没去追剿此人,只要其人不阻路,他自也没必要去斩尽杀绝。

而这名阻路修道人一去,阻碍熹皇大军的雾气也是淡散了去,前方显露出了旷阔澄澈的蔚蓝天空。

那造物炼士见状,急忙回了帝舟之中,禀告道:“陛下,前路已是打通。”

熹皇道:“非常好。传令,恢复进军!”

随他谕令传下,天中集结起来的飞舟重又向前挺进,它们就像是闪烁着银光的无边海浪朝着北疆的防线冲涌而去。

五日之后,煌都军议厅中。

薛治道正严肃各方送递来的军报,西边还好,辅授长老经验丰富,既不冒进,也不保守,和熹皇的侧翼打得有来有回,凭着守御优势还略占上风。

而前方则有些危险,特别这半月以来,除了后撤就是后撤,精心构筑的防线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至多迟滞下熹皇正军的脚步。

但是东面,确切是东北角上的大后方很不安稳,姚贞君所在的那支舰队到处飞窜,搅得腹地大乱。

他道“熹皇这一出手,可是正在命门之上啊。”

身边弟子道:“师父,那到底不过一支不到千人的舰队,就算攻到煌都城下又如?岂能攻破城域?他们后路都被堵死了,根本回不去了,迟早是被剿灭的下场。”

薛治道摇头道:“若是如此,便就糟糕了。若你是一个军卒,在前线征战,后方却遭人突袭,且还大摇大摆冲到都域之下,你会如何想?事情虽然不大,也能应付,可对军心士气却是打击极大,此事轻忽不得,必须尽快剿灭才是。”

他皱眉道:“此舰队之上有一个了得剑修,先前所去之人俱是奈何不得她,反还被她击败,这等人物不是三两个人就能解决的,而我们前面又无法抽调太多力量回来……”

那弟子道:“那老师,那该如何是好?”

薛治道言道:“皇帝这个时候该是承担起职责的,他当是迅速而果断派遣出身边得力人手,平定此支分舰队,这般才可镇定人心!”

一如熹皇身边曾经的卫道人,烈皇身边也是有着一个强力护御之人,只是这个人负责保护其人,平时并不露面。可这个时候,却有必要令其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