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60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这时目注着那虚影气息消散之地,身上星光一闪,下一刻,已是出现在了一处天井之上,他看了一眼下方,那里灵光四溢,却是一座晶门。

从熹王那里得知的消息,这里通向的,应该正是打造至善造物的所在。

他当即身形往下一落,霎时穿透了那一层门户,转眼来到了一处旷阔空域之内,只见天中悬浮着十二座小型造物日星,灵性光芒无遮无阻,洒落下来,照到底下一个个椭圆形的米色茧罩之上。

茧照之中有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偶尔有身着贴身银袍的造物师从里出来,沿着脚下的菱形光纹通道行走,不一会儿又走入了另一处茧罩之内,在走入进去时,就像是通过一片柔软的水液,眨眼就没入了其中。

虽然在他飞临在天,但没有一个人看他一眼,这是因为双方层次的差距过大,且他又收敛自身气息,避免影响外间,故是这里并没有人能看见他。

他目光望过去,见到在诸多茧罩之中,存在着一个巨型茧罩,正位于此片地域的中间位置,可以确定,方才那股气息就是从这里爆发出来的。

他飘身向前,到了这茧罩之外,缓缓飘落下来,并往此物之中走了进去,而在通过茧罩的那一瞬间,忽然有一道光芒落在了他的身上,但是照耀到那枚熹王所予的印信上时,光芒缓顿了一会儿,便又退了回去。

待他到了里间,却是看到此间存有一朵十丈大小的巨莲,花开三千六百瓣,瓣瓣精致细腻,犹如粉色琢玉,花作上下两层,光芒灿烂,满室异香萦绕。不难察觉,那十二座造物日星的灵性力量,倒有大半是被莲花吸摄过去的。

而在莲花台座之上,有一个道人身影存在,其正背对着他盘膝坐在那里,他能看到其右手自肘部之下缺失了一截,但此刻却是在徐徐生长出来。

……

……

第一百七十五章 观图判机玄

张御看着那名道人的身影,许是那莲花灵性气机过于强盛之故,他并无法从此人身上感察到一丝一毫的生机。

但也有另一个可能。

他脚下生出一团云芝,身形缓飘起,不多时,就来到了莲台的另一面。此刻他抬首望去,待看到那道人正面的时候,不禁眸光微动,这个道人脸上并没有五官,身躯也并非脱胎于血肉,内里更没有神魂存在。

从总体上而言,这应该是一个尚未完全打造好的造物躯壳,但其力量层次却是不低,并且还有一点灵性驻在神窍之中,这是身具灵性力量的造物多少都具备的,没有这个灵性之机,就没法办法统御一身的灵性的力量。

而正也是因为有这点灵性存在,其才会对自身有着一种出于本能的维护,而不会任由外界来破坏,这也是其为何明明没有意识神魂,却是能够主动出手遮挡外来攻袭的缘故了,不这么做,他自身也一样会受到损伤。

他深深看了这道人一眼,这具躯壳应该就是那“至善造物”了。

只是此间诸物,似乎太不“造物”一些,反而有许多与修道人相关的痕迹,譬如面前这朵莲花,还有形若阵法的十二颗造物日星,还有道人这本身。这也很正常,至善造物一开始应该有某种参照的,而不是凭空塑造的。

从无到有创立较难,但是如果有借鉴,就可以少走很多歪路。

譬如天夏造物,最早就是借鉴了天夏修道人的炼器手段,参照修道人的逐道上进之法,并逐渐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昊族的旧卷上已是明确记载了,昊族的崛起和此世造物的兴盛有着诸多低辈修道人的参与,而“至善造物”又是试图通向昊族从来未曾企及过的高度,那么通过借鉴在神异力量上先行一步的修道人的手段,看去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只是有一点,按照昊族的思路,是想要有一个能有一劳永逸解决所有修道宗派的造物,这个造物当是无有任何修士可以匹敌的,并能以一己之路镇压所有宗派的,那么按照眼前的打造方式,至少先要有一个参鉴,一个真正到达上层力量的参鉴。

那么此物、或者此人又在哪里?

念及此处,他便以目印观望整个茧罩内外。

不一会儿,他就有所发现。

就在面前莲台的内部,其中漂浮着一幅金光灿灿的古卷,可以看到,上面绘有一个无面道人形象,无论是装束打扮,还是形象姿仪,都与上方端坐这一具道人躯壳异常相似。

并且还不止如此,这的确是一幅画,且还是一幅上层境界修道人的画像。

通常达到了上层境界的修道人是无法落到一张画上的,因为作画者所要描绘的不仅是人,还有道,而一旦涉及到道法,有些东西很难用画笔来诠释,更需要用能为世人所理解的方法来描绘,这里难处极大。

但是这一幅画却是偏偏将之画上去了,并且将道法都是条分缕析的演示在了人的面前,并且以人所能逐步理解的方式,那就不是简单的指路了,而是在刻意传授和引导了,作画之人对道法的理解极其之精深。

这也难怪这至善造物是同样道人的形象了,这完全就是照此塑造出来的。

他思考了一下,若是让他来画,也是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不过这是在掌握了虚实相生功果的前提之下,那是否说明,作画之人也到了这层境界呢?

迄今为止,他没有在此世修士之中见到过这般人,金郅行身在宿靑派中,也不曾在六派之中见到过如此人物。

而结合之前从密室内看到的文载来看,这很可能就是那副“圣人”画像了。

昊族历史上,造物技艺不是没有磕碰,但是每一次都是顺利过来,这就是因为有着“圣人”的磅秤的缘故。

尤其是在前中期,有几次关键性的技艺突破,背后都有这位“圣人”的影子。

现在看这个情形,那些昊族造物师,或许并不是直接与圣人沟通,而是与这幅画进行沟通,不仅仅是在打造造物,也同样也是在复拓这上面的道,并进而从这副画上获得造物的灵感,随着技艺从浅到深一步步积累,对道法的理解自会越来越是深刻。

但这里不是没有缺点,按照他的看法,这具躯壳到得如今,差不多已是逐渐还原了画像上所展现的道法,但还少了一样较为关键的东西,那便是“神”!

“画像”终究是画像,再如何表现,这也是不是具备生机的活物,完全照搬过来,自是不可能指望其自行突破那一层界限,除非是能够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

但昊族目前显然没有达到这一层次,他前从神寄之地看到的那件金甲,从道法上判别,与此躯壳的相似程度十分高,应该就是打造尝试的更迭产物,这件金甲的水准不可谓不高,但从打造此物的初衷来看,还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那么作画之人,或者说那位“圣人”付出这些,目的究竟是什么么?只是单纯为了指引昊族走出一条造物之路么?

若是寻常人,或许无法看出什么内中玄妙来,可以他如今所处的修为境界上来看,却是推断出了一个可能。

从此世之中各宗派的情形看,如今门中主事的修道人俱不是境界修为最高的那一批,有资质和有求道之心的人,都是在闭关之中,而他们在闭关之时出现了问题,就是闭关不出,或是干脆就此消失不见。

这看似很令人费解,可随着他对这个世间的了解加深,认为假设把道机变化一同考虑进入来,其实就不难理解了。

道机变化,阻断了修道人向上攀升之路,那即是世间很难再容纳上境之人,那么反过来,假若有人试图去到更高境界之中,那么神气去远,世身化去,势必就会被遮绝在世域之外,甚至可能就落至神寄之地,至此再无归来世间之可能。

而有这么多人参悟修道的人都出现这等问题,要说各派上层修道人都不知道此事,那是无可能的,可他们却仍是一个个闭关参悟,那此辈果真对此束手无策么?或者就这么放弃归来么?

他觉得不是如此,结合此前卫道人寄托的那束长卷,还有那王治道所寄托的那一具造物金甲来看,这是有人意图将自身之玄机渡放到下面,让下面的人来攀附自己,借得他人之手把自己拽回世间,从而再筑世身!

这么看,天夏修道人用得是修炼向上,寄于虚空的修道方法,而这里之人因为道机变化,所以走出了另一条路,意图离世之后再归世。

但是这条路并不是想走就能走通的,那束神寄之地的长卷应该就是尝试此道的产物,而那造物金甲也具备此等用处,但这些应该都不成功,不然早就有上层修士归来了。

转而到这“至善造物”之上,很可能就是某一个上层修道人在脱离世间之前,知道世身化灭不可避免,所以借助昊族之手,来打造一具独属于自己的世身!

事情原由是不是这样,他不能完全确定,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合乎情理的判断。甚至是极大可能是如此。

假设此事为真,那么昊族的崛起也就能够说得通了,

这根本就是一些上层修道人在感觉到危机后,为了能够自己能够归来,所以提前埋布下的棋子!这也符合修道人不争一时,而争长远的做事路数。

按照昊族这个做法,“至善造物”一旦打造成功,最得利的其实不是昊族本身,反而是那背后的那位修道人,或许可能还不止一位。因为造物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复拓的,只要成功了一具,那么就可能成功很多具。

如此一来,去到神虚之地修道人就都能归来了,修道宗派也能因此重新繁盛起来。

反倒是如今修道宗派与昊族的对抗,若对昊族造成巨大打击的话,反而有可能阻断此事,这看去就很是讽刺了。

但这也不奇怪,因为现在修道人与那些离世的修道人利益并不见得是一致得,“至善造物”一成,首当其冲就是世上那些修道宗派,这些宗派和修道人很可能会先被毁去,这叫他们如何甘愿?

虽然如今六派上层未必知道这件事,但是六派之中可是有着常生派这等存在的,多半是能从冥冥之中窥见到一些玄机的,而这般常生派屡屡示好“天人”,也是可以理解了。

想到这里,他再看了一眼那副画像,他能感觉到,这幅画隐隐与自身似那么一丝牵扯,这感觉很微弱,却也很真实,故他觉得,这里面多半有“上我”牵扯在内。

假设是这样,“上我”要么就是在道机变化之前就有所成就了,要么也是脱离了世间,正在准备自外归来。

要是前者的话,此人不在昊族,此刻当就在六派之中,后者的话,不但不能阻止,还需放任其归来了,毕竟唯有打灭上我,他才能道法完满。

可不管怎样,他终是找到了一丝关于“上我”的线索,接下来他行事就可有所针对了。

……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通神蓄机势

张御思考了一会儿后,往莲台上面飘去,在来到了这个躯壳身前不足三尺之地飘落下来,但这个“至善造物”并没有任何反应。

这一来是他身上有熹王的准许符印,二来他并没有表达出敌意,没有生死危迫,这造物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应。

他在想着,假设“上我”在世外,那么对方可以用世外神气牵扯到世间躯壳之上,那么他若是手段高明一些,也能用此物找到上我之神气,那样就不必等其回来了,直接可以与之一战。

他只需要打灭上我,就能使得自身道法完满,假设“上我”只剩下了一缕神气,那反而比面对其全身时更为简单。

而以他的道行修为,是有极大把握做到此事的。

但是这一步走出,要是“上我“真的就在对面,那么双方也就没有转圜余地了,输赢便就在此一战之中。

他慎重思考了一下,此事还是值得一试的,从表面上看,“上我”若输了,那便是真的输了,他在此一战后若没有胜过对方,神气就算被侵灭,凭他虚实相生的功果也能再度生出,不会有任何损失,还能继续与之交战。

不过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这里面还要考虑到一点,因为这具“至善造物”可能就是“上我”世身,那么通过此躯壳去迎战对方神气,一旦输了,对面很可能会因此找到世身落处,并试着将之补完,随后牵连虚实阴阳,那就反而是等于成就对方了。

故是这个优势是虚假的,实际上他也只有一次机会,便是他真要这么做,也要做好一定的准备,最好能确保一战而胜。

实在胜不得,也要确保上我复还世间之后,他还能够与之一战。

不过转念到这里的时候,他心中忽然浮现出来一个思路,忖道:“若能如此做的话,只要准备充分一些,或许事机并不用如此麻烦。”

反复思考几遍之后,他觉得这个方法还是有一定可行性,至少值得一试。但为了确保胜算,他还需要熹王那里也是出力配合,且恐怕需要用一些时间来做准备。好在现在时间仍是充裕的,至少在至善造物打造完成之前,还是来得及做此事的。

心中定下之后,他没有再留在此间,也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从这个界域之中退了出来,到了外间。

外面天色偏黯,距离他进入这方界域,却是大半天过去了,熹王的继位大典已然结束,现在应该是称呼这一位为昊皇了。

这一次继位大典上阳都虽然遭遇到了前所未见的袭击,但却是被挡住了,因此之故,其皇位想必也是能够坐稳了,因其表现出了庇佑昊族子民的能力。

此刻周围仍旧有庄严的隆隆炮声响起,从今日开始,这将接连响彻三天,半空有清香的甘露和飘舞的花瓣,而在天穹之中,更有一个极为辉煌明亮的造物日星升腾到了天中,将灵性光辉洒向每一个角落。

每一任昊皇继位,都会打造一个全新的造物日星,其会一直悬挂在上空,用以象征着昊皇的统御如大日一般君临四方,永照世间。

而方才那一道灵光过来时,恰好有一座造物日星被其摧毁,这一枚立刻上去填补之前缺失,这仿佛正预示着新旧之交替。

他没有在外停留过久,心意一转,心光闪烁之间,已是回到了熹王特意为他安排的居厅之内。

这里到处点着用上好丹散熬炼的熏香,来自各家修道宗派的典籍整齐叠列过道两旁的赤木架上,廊道顶上则垂挂着金铜龙首灯,龙口之中皆是衔着一枚枚拳头大小的光润明珠,将顶璧照得光彩熠熠。

他从外间走入进来时,在候厅之中见到一名小道童正等候在那里,见到他后,对恭谨他行有一礼,道:“小童见过陶先生。”

张御微微点头,道:“这位道童自何处来?”

道童口齿清晰道:“小童在耿师门下修学炼丹,此行奉师命而来,”他取出一个玉匣,双手托上,道:“陛下方才传令,陶先生今后修行一应丹丸,皆按以往卫上师用度安排,此是耿师为所炼丹药,特命小童送来,还请陶先生收下。”

张御点了点头,一拂袖,将此收了下来,略作思索,问道:“我听闻贵师擅长祭炼各种丹药,我需用一种斗战丹丸,不知贵师可否祭炼?”

道童回道:“他人或许不可,陶先生却是可以的。”他略带自傲道:“只要是这世上丹丸,家师没有炼化不成的。只不知先生要炼何等丹丸,小童可回去禀告。”

张御提及此事,是要为与“上我”一战做准备,毕竟入此世之中,他只带来两柄飞剑和离空紫炁砂,“上我”那里还不知有什么东西护持,那他这里唯有多备一些后手,这丹丸却也是可以用于一战得。

他伸指一点,一点心光化作一张薄纸,飘至小童面前。

训天道章之中留存着许多丹丸配方,其中有一种甚至能少许妨碍到他这个境界的修士,真正斗战哪怕一点偏差都是可能影响战局,若是可以,他不介意备得此物。

只是天夏与道化之世是不同的,不可能完全照搬,所以他在这上面只是提出丹丸效用,而不是给予配方。

道童接过之后,他拿出一面晶板,在上面写写画画,并道:“陶先生稍待,待小童来问一问老师。”

过了不多时,晶板上面又有文字浮现出来,他抬头道:“陶先生,耿师说可以祭炼,这是宝材所需,这些都要陶先生自己提供了。”

这时外来传来一个声音道:“陛下有令,陶先生一应所需之物,都可去国库之取拿,陶先生这回所用宝材,童子你去取拿就是。”

道童看过去,见是伴随在熹王身边的造物炼士,忙是恭敬一礼,道:“见过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