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59章

作者:误道者

在六派合力推动之下,不过五天之后,一道长及万里的灵光渐渐从虚宇深处透出,其尖端缓缓指向了地陆之上阳都所在!

……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域外掷天戈

万里长的灵光遥指阳都,在此过程之中,其轮廓也是缓缓凝聚显现出来,由外而观,犹如一根裹在晶莹灵雾之中的长戈。

这件法器名唤“营卫天戈”,具备分天裂地只威。

如果此物完好,那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蔽绝所有天机感应,从而起到一举摧毁敌手的效用。

可这法器其实只是炼造了一半,还没有完满地步,只是勉强堪用罢了,所以眼下只能依靠诸派修士一同施法遮绝天机,但这并不能保证完全不被熹王察知。

不过很快就有修士提出,对于此事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阳都方才被熹王攻了下来未久,统御还不稳固,想要短时间内把所有军民和工厂及物资都是转挪走,那是很难做到的,强行去为,还极有可能自行引发混乱。

就算真是能做到,熹王方才战胜长老团,即将登上皇位,现在却连外来攻击都是抵受不住,反而要弃城而逃,那威信又如何维持?

需知无论过去昊皇还是长老团统御期间,可从未发生过这等事,故无论从熹王个人性格还是正统的必要性来说,其都是无可能离开的。

阳都城内,张御正在一条闪烁着晶莹光芒的廊道里走着,此间一直通向密卷库房所在,里面存放着历代昊族皇帝的手书和秘卷,本来唯有昊皇可以进入,但他身上带着熹王的传印章印,故可以在此畅通无阻。

熹王在拿到传位之印的那一刻,便已是成了昊皇,只差举办一个继位大典,故各方秘库所在其都是瞬间明朗,再也半分隐秘可言。而熹王知晓了,也等若是他知晓了。

就在他来到廊道尽头的时候,忽然眸微一动,抬起头往天中看了一眼,方才他感到了一阵警兆传来,这威胁应当是来自于天外。

他能分辨出,这并不是特意针对自己而来的,他很可能是被某物波及或是笼罩在内了。

这么看的话,对方所针对的目标当是很大,有可能是熹王本人及其大军,或者干脆就是整个阳都。

他略作思索,这警兆虽然不算太明显,但熹王那里有着万灵所的神异生灵,还有诸多修道人和造物炼士,应该也是能有所察觉的,也不用他去提醒。

从感应上看,敌袭恐怕威能不小,万一如果熹王抵抗不了,那么他会从旁出手,阳都这里面还存在有许多他所需弄明白的东西,还需由此找寻“上我”可能的痕迹,不会随意让人把这些都给摧毁了。

确如他所想,熹王这里很快也是得到了神异生灵的示警,以及底下修道人含糊警告,结合两者,他判断出有一场前所未见的袭击即将从天外来到,目标就是阳都!

可就像是六派所预判的那样,他丝毫没有离开阳都的打算。

拿到传位之位印,继位大典的日期便就随之定下,此事他早已是昭告四方,各地宗王宗亲、诸侯权贵都有派遣观礼使者到来,这个时候若是仓皇出逃,还有谁会信服他?

还有一个原因,这一次攻击明显是来自天外六派。可昊族就是靠着打压修道宗派起家的,要是挡不住天外六派的袭击,并且阳都还在他的手中失去了,那怕是无人再会承认他是皇帝,哪怕有传印在手也是一般。

而反过来看,若是他能挡住外来的侵袭,那却是更有利于他巩固皇位。故是他立刻命令百万飞舟在外集结待命,新打造的造物日星送去天中。

除了这些之后,他还利用起新近掌握的英耀所,将昊神一个个重唤出来,全力恢复整个城域的守御力量,以期能挡住即将到来的袭击。

张御在走过廊道之后,穿过一座晶门,来到了一个四边空落的圆形平台之上,上方是光雾营造出来的虚空星云,一根根敦实的琉璃方柱矗立在那里,每一根都刻着着独特的符号,可见里面整齐排列着一束束密卷。

他走到一根方柱之前,见下方有一个凹槽,便拿出一只瓷瓶,将熹王的鲜血倒入下去几滴,此间每一处都需要现任昊皇的鲜血来开启。

这看似谁拿到昊皇之血都可来此打开门户,但实际上这里是有一个灵性检验的,若是血液主人有抗拒之心,那么也是通不过去的。

血液滴落下去后,柱壁随之化开,露出了里面的卷宗,每一卷都是以玉轴相裹,上面皆有灵性护持。

他没有拿起来,眸光闪烁了一下,就将里间内容全数看了下来。

这上面记载的是某一任昊皇时其与宗室之间的私密事,包括各种不为人知隐蔽记录上面都能找到,可这里面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他也不急,很有耐心的一个个看下来。

最后他发现,以第七任昊皇为参照,前后有着一条十分明显的分割线。在第七任昊皇之后,昊族皇帝无不是拥有大量的书册记录,不止是皇帝自身,包括身边的臣僚近侍,都有详实且丰富的对话记载。

有些记录他在外面也是见过了,但那都是经过严谨修饰的,这里存放的才是最为原始的记载,且俱是以灵性力量为载录的。

卷宗上面连当事人的语气都是一成不变的拓录了下来,可以保证原意无比准确,没有一丝半毫的美化和为尊者讳的意思,从上面可以直观了解到每一任昊皇的生平和执政风格。

留下这些,应该就是为了让后继者在遇到复杂局面的时候,能从这些前人的智慧中找到应对方法。

可是在更早的时候,也就是第七任昊皇之前,却就没有这些了。可以看到,由此越是往前翻,记载便越简陋粗疏,且没有任何拓影记录。这里面还很少有被翻动的迹象,说明后任昊皇对这些祖先的事迹并不感兴趣。

张御对此也是能理解的,因为第七任昊皇之前,所记载用的载体是一种更为古老和复杂的文字,这意味着要想读懂这些秘卷,还要去学一门早已无用的语言。

而没有直观的影像,读这些平铺直叙的描述本身就已经十分枯燥了,再加上更早的政体与后来的昊族也是格格不入,谁还有耐心看下去呢?

但他却是觉得,昊族真正的秘密,恐怕就是隐藏在这其中,不然没必要用一种独特的文字来记录,虽然上面没有灵性的力量保护,但反而是最为稳妥的保存方法。

文字的解读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看得出来这些文字遵循了一些道法上的变化,对于他这等道法精深的修道人而言,破解起来可谓毫无困难。

待翻看了一会儿,他发现上面所记载的除了一些重要事件,还有则是早期造物技艺,当中采取了大量了来自修道宗派的道经用语,署名之人的名姓大部分都有道号,看来早期的昊族的确是和修道人渊源极深。

结合流传在外的历史记载看,应该是一些低辈修士因为本身资质和道机变化的缘故,无法再修道了,只能流露到了世间,但他们没有因为道机变化而就此颓丧,反而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试着走出一条新路。

透过那一行行朴实无华的文字,哪怕只是最为平铺直叙的描述,也能感受到里面那一股不断进取,奋勇开拓的昂扬精神。

随着他逐个往前翻看,终是来到当是摆放第一到第四代昊皇的载录所在。

琉璃柱中摆放的不再是玉轴裹帛,而是一捆捆玉简,这完全就是修道宗派的作派了。他拿起玉简翻看下来,而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有用的记载。

待看下来后,他也是确定了此前的判断。昊族的出现的确是人为推动的,这几任昊皇时期,一直有一人在指引昊族,并提供给他们各种帮助。

这位没有详细的名姓和来历,上至昊皇,下至平民,无不是以“圣人”称呼之。而也正是在这位的庇佑之下,早期的昊族子民才躲过了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及危险,并逐渐强盛起来,直到四代之后,这位才是逐渐脱离了昊族的视线。

看到这里,他若有所思,因为他一路过来不曾有所遗漏,每一任昊皇的卷宗都是看过了,所以他隐隐能感觉到,在四任昊皇之后,这位“圣人”其实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仍是在背后指引着昊族前进,包括后面昊族四处攻伐修道宗派,似也有这位的身影。

上面还提了一笔,在昊族需要“圣人”相助的时候,昊皇往往会供奉“圣人”画像,并与之沟通。只是他于此间找了下,并没有找到那位“圣人”的画像。

那么假若是此物没有被后人毁掉的话,应该是摆放在别处了。

昊皇的秘库不止一处,他觉得自己当再去别处看看。有一个地方他觉得最有可能,那处他本也是准备过去一看的。

见这里再有什么值得一看后,他就从这处密室里面走了出来,才走了几步之后,听到了外间传来隆隆炮响之声,还有璀璨的灵性烟火冲上天空,并伴随着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应当是昊皇的继任大典开始了。

同一时刻,顶上那股威胁之力也是越来越是强烈。他抬眸望去,便见虚空之外有一道流光正以惊人速度往阳都这处轰落而来!

……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托灵散素尘

通向阳都昊日正殿的宽大广场之上,阳都城域的一众昊族臣属军尉个个身着灵性袍甲,排成笔直整齐的队伍分列两旁,恭候在了那里。

而在正殿广场大道的前端,则是站着前来观礼并等候召见的各宗王的使者。

长老团的一众长老在投降之后,并没有被熹王拘禁起来,这回也是候列在了此间,不过为尊示他们的地位,却是被允许站在了正殿之前台阶之上。

朱什沉声道:“过了这场继位大典,我等也该称呼熹王为皇帝了,而我等之去处,也当由此分明了。”

他说出这句话,长老团中有不少人顿时紧张不安起来,熹王坐稳了皇位后,若只是将他们用过就扔,或是圈禁起来,那还是好的,就怕容不下他们,直接下手清理,再换一批新的长老团上来,而后一种可能似乎更大。

有人叹息道:“可惜那常生派的修士却是无法看到更多。”

朱什摇头道:“他便是看出来了,也未必敢说给我等知晓。”

众长老听了这话,不少人面色更是不太好看,其人不敢说,那结局已是不言而喻了。

朱什身边有一名长老看了看四下,低声言道:“元授,这几日城域上空的动静有异,似是有些不妥啊。”

朱什看了眼上空,密密麻麻的飞舟结成了灵性屏障,里里外外重叠相合,一尊尊昊神也是用灵性飘雾遮蔽了城域上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他是有见识的,自是能看出这番阵仗绝不是用来对内的,而是用来对外的。

他沉吟片刻,道:“看来是六派坐不住了。”

那长老语气略带兴奋道:“六派若是此刻来攻,想必不是什么小动作,不定会趁着城中空虚动用那传闻中的法器……”

对于昊族和六派高层来说,双方打造针对对方的战争兵器并非什么隐秘之事,反而是有意泄露出来用以威慑对方的,而如此做才是使得双方各有顾忌,不敢轻易启战。

朱什沉声道:“可是别忘了,我等亦在城中,按照传说中那件法器的威能来看,一旦落下,举城尽覆,若是熹王失机,我们恐亦逃不脱,。”

那长老不由脸色一变,看了看上方,心中一时无比矛盾。

昊日正殿之内,熹王着昊皇冠冕袍服,腰悬朱鸟剑,立于高处王台之上,俯视着下方城域。

可他身后众人都是一片凝肃,脸上毫无半点喜色。因为就在片刻之前,漂浮于天外灵标察觉到了异常,监穹所的官员认为有强大神异力量正自天域之外而来,其力量之强前所未有,建言阳都之人立刻躲避。

他身后的造物炼士这时上来道:“陛下,下臣当护着陛下退至安全所在。”

熹王冷然道:“寡人乃是皇帝,岂有见危退避的道理?大典照旧。”

得益于此前的感应,他已经提前做好了守御布置,而且城域之内还有那许多上层力量存在,他认为纵然阳都的守御力量还未恢复到原先的全盛之时,挡住外来袭击也是足够了。

此时此刻,那一道惊人灵光由虚空而来,一头冲向地表。地陆最外围的灵性屏障似是薄纸一般,霎时被撕裂,而这灵光似半分阻碍未曾受到,朝着阳都这个最终目标轰然落去。

可见一道长长灵焰轨迹从虚宇一直蔓延到地陆上方,并还在不断向下延伸,在地陆其他地界的人来看,此像是将是一把利刃,慢慢将天穹竖着剖成两半。

张御凝眸看着这一幕,方才他已是先一步收到了金郅行的传报,告知他六大派准备用一件法器进攻地陆。不过金郅行毕竟是外来加入之人,还得不到完全的信任,真正的隐秘无从知晓,故是在六派发动之前察觉到不对。

他能见到灵光之中所蕴藏着的强大力量,尤其是此中运用道法的层次较高,似隐隐触摸到了这一层力量的顶端,若无意外,这应当就是六派仗之与至善造物对抗的重器,若阳都还是此前失去诸多守御工事的模样,那这一击足以将之夷为平地了。

那气光一路不停,横过长空之后,先是撞击在了阳都方才修复的气壁之上,却是瞬间将其冲破,光芒擦过一枚造物日星,硕大日星顷刻间就被蒸化了去。

不过一息之后,这灵光紧接着又落到了百万飞舟及诸多上层力量组成的灵性屏障之上,此间屏护也是没能起到太大作用,一层层被突破,由于灵性力量的破碎,无数灵光波纹爆散开来。

在这近乎瑰丽的撞击中,那庞大无比的灵光压倒了最后一层由众多昊神所组成的遮护之上!

这是一层宛若实质,形似金色琉璃的遮罩,这是最后一道有力屏障了,要是连这个也是挡不住,那阳都最后一层坚壳也将被敲碎。

底下众人此刻已能看上方的场景,无不是紧张看着。好在那灵光撞上来之后,只是引得这层金光琉璃壁微微震颤,却是没能一气突破,并顿止在了那里。

见到此景,众人不觉悬着的心不觉稍稍放心,可是还未等他们松上一口气,却见那金光琉璃壁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纹,这裂纹由中心部位向外围迅速蔓延开来。众人色变之时,底下支撑灵性的昊神一个个爆成了无数星屑灵光,顶上琉璃未碎,而一股无比耀眼的光华已是先一步落到了所有人的身躯之上。

张御本待举动心光拨动此气,可就在他心意欲动之际,忽然有所感应,往阳都一处看去。

就在那个方向之上,忽然腾起一道强烈气息,一个遮护整个城域的巨大虚影浮现在顶上,下方还是虚气,可越到上方越是真实,所有人能看出那是一只柔和细腻,且又白皙修长手掌,整个如同美玉雕琢而成。

这只手轻轻往上一托,那一道落下的灵光居然居然就被托在了那里,不得下落。

众人惊异无比的看这一幕,不知道这是出自谁人的手段,但谁也不知道这是否能够挡住。

在两股力量僵持有十来呼吸之后,那一道灵光似终于是后力不继,缓缓淡淡了去,可见地陆之上逐渐飘起一道万里长烟。

而那一只玉手,则是生出一道道清晰的裂纹,最后轰然迸开,化为无数青色云气,并与天穹之上那些残余的烟雾云光交织在了一处,在造物日星的照耀之下,映照出了五颜六色的异彩,那就像是绽放了一团盛大烟花。

底下众人无是心头大松,有长老问朱什道:“元授,那是何物?”

朱什想了想,道:“那应该是至善造物。”

那长老吃惊道:“元授,此物不是还没有打造好么?”

朱什道:“恐怕也是如此,才未能将那灵芒阻挡于天域之外,当是察觉到了自身威胁,才是激引灵性,致其出手。”

当然,至善造物如今到底到了哪一步,只有昊皇才可真正知悉,他也是一样不清楚具体,只能从过往更迭下来的造物上一窥端倪,眼下之言也仅是猜测。

有长老庆幸道:“亏的我们没有去毁坏这至善造物,不然还不知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