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1章

作者:误道者

戚毖道:“这里面藏有一道章印,你若有缘法,自能悟得,悟不得也没什么关系,不会耽误你修行。只是这玉器你需收好,不能遗失了。”

张御道:“敢问玄首,不知这是何物?”

戚毖语声平静道:“玄玉。”

张御道:“莫非用以传承章印的玄玉?”

戚毖道:“就是此物,只是你手中的拿到的只有半块,不止是你,凡是观读到第二章书的玄修皆有一枚,而另一枚则在我这处,如果你传授章印于人,就需要以此玉来我这处拓照。”

说话之间,他又从袖中拿出一物,“看好了,这便是另一半。”

张御看了过去,见戚毖所示之物与他手中玄玉外观相差不大,但略有区别的是,正面之上有一个“玄”字,

戚毖把此玉在他面前展示了一下后,就又收入袖中,又道:“每一个持有玄玉的人,都肩负传承玄府的责任,将来恐怕就会轮到你,当然也可能永远轮不到你,就我而言,你非是我弟子,我却并不希望传到你手。”

张御对此倒不在意,玄首之位,看去好处不少,可所需背负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且被牢牢拴在了在东廷这处,这与他的意愿不符。

这时他心下一转念,抬首道:“御有一事请教玄首。”

戚毖看他一眼,道:“你说。”

张御道:“当日御入玄府,曾见一位道人,得其相助,窥见大道玄章,却不知这一位是何人?”

戚毖语气淡淡道:“你刚才不是见过了么?”说到这里,他把大袖一挥,道:“好了,话便说到此处吧,我该交代已然交代,张玄修,你可以回去了。”

张御点了点头,他自蒲团之上站起,合手一礼,就往外走去。

戚毖看着他一路往外走,只是静静坐在那里。

张御走出石洞厅,沿走廊往外而来,很快又来到了之前的入口处,却见项淳还等在此,便一拱手,道:“项师兄,有劳久候了。”

项淳道一声无妨,又问道:“师弟,一切可还顺利么?”

张御道:“与玄首说了几句话,别无他事。”

项淳想了想,关切问道:“那么张师弟,玄首可有赠予你玄玉么?”

张御道:“已得此物。”

项淳神情一松,露出一丝笑意,道:“张师弟,有玄玉,你便是得了玄首承认,是我玄府继者之一了,下来便可参与府内决事了。”说到这里,他沉吟片刻,最后抬头看向他道:“眼下有一要事,我们几人暂还无法下定决心,既然你已得玄玉,那却要问一问你的意见了。”

……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元渡道

从启山山腹之内出来后,张御与项淳一同回到了事务堂中。

项淳现在对他很是客气,请了他坐下后,又命人沏了杯香茶上来,这才回到主座之上坐定,说起了正事。

“就在今年士议之前,为了压制神尉军,上任姚公府曾几次我与我商议对策,最后决定不先打击神尉军本身,而是把目标定在朝明城上。”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道:“不知道张师弟可是了解朝明城的事么?”

张御点头道:“听闻过一些。”

他在司吏衙署的时候,蒋定易就曾为朝明城的事头疼,因为那里的地方官吏几乎全是由归化土著担任的,衙署派去的事务官吏不是被架空,就是被驱赶回来。

要单纯只是一个反抗都堂的城镇,那么都护府的兵马立刻可以将之镇压下去,可问题是,朝阳城早早就与神尉军勾结到了一起了。

现在的情况是,这个城镇每年都会给神尉军上供大量的财物,而只给都府象征性的缴纳一些税款。

不止如此,据说因为都护府的威信缺失,城中开始有些人肆无忌惮的信奉异神,很多南方本是被灭亡的异神又在这座城市里死灰复燃。那么长久下去,城中之民到底算是都护府的子民还是异神的信徒就很难说的清楚了。

项淳道:“张师弟既然清楚,那我便不多作言述了。神尉军拥有了朝明城,那便拥有了自己的财权,这是都府难以容忍的,故是清理此处势在必行,而我与几位同门也以为,绝不能让土著异神再度复苏,也是因此,都堂决定在士议之上全力支持我玄府。”

说到此处,他叹了一声,“本来事情一切顺利,只是士议期间,姚老公府忽然病重,导致人心惶惶,且那时神尉军曾数次闹事,为了暂时稳住神尉军,又为了照顾老公府,姚公府让出署公之位,该由向来中立的柳奉全接任。

柳奉全上台后,因为自身威望不足之故,对此事曾有过犹豫,一是怀疑玄府的能力,二来怕激怒神尉军,所以曾一度想撤回这个定策。

下来的事师弟也知道了,为了坚定都堂信心,我玄府不得不几次围剿异神,后又不惜全力围剿对北方危害甚众的瘟疫神众。

所幸此事得众位同门全力相助,再有张师弟你的出手,这才得以全功,也是因此,我近来再次寻上柳奉全,他终于同意继续这个计略。”

张御心里清楚,事情应该没这么简单,要不然项淳也没必要来找他商量,道:“这里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么?”

项淳一叹,道:“本来按照我与姚公府的计议,由他说服大都督,借用都府之内的人手,与我玄府合力扭转局面……”

他摇了摇头,“其实人手倒不是最紧要的,主要是表明这件事是都堂与我玄府一同决议的,神尉军就算知道了,也不敢妄动,至多只会有一些小动作。可是现在,柳奉全既无此意愿,也无此能力说服大都督,不过……”

他抬起头,看向张御,目光之中带有几分期待。

上次礼争之事他也是知道的,张御去了一回都府,大都督就彻底放弃了所谓“新礼”,说明张御在这位大都督面前是具备影响力的。

张御明白他的意思,他思索了一下,坦言道:“项师兄,大都督虽然年纪小,可也有自己的判断,绝不是他人可以轻易左右的,或许姚公府可以,但御并无此能。”

项淳一听,微觉失望,不过这个事情是难得可以打击到神尉军的机会,他是不会放弃的,他道:“既然此事无法,那么我们玄府只能单独行事了,可如此一来,万一事机有变,都府是不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所有事情皆需由我们玄府自身来承担,所以在之前商议中,有几位师弟也是反对此策。”

他再度看向张御,“张师弟现在你也是了解此事了,却不知你的意见是什么?”

张御心下一思,与神尉军终归是要开战的,神尉军不动,只是还没有把握,现在既然能光明正大的削弱此辈,那又为何不做?

不过他也知道项淳的意思,他若是同意,那么这件事肯定需要他也参与进去。

这对他来说倒不算什么,这些试图分割都护府与本土联络的人,他是一定要打倒的,这与他自身的意愿是相符的。

所以他没有什么犹豫迟疑,直接言道:“朝光城崇奉异神,排斥天夏子民,御以为,此事不可拖延,当要及时下手清理!”

项淳见他赞同,不觉振奋,点头道:“好,张师弟支持此事,我这里又多一臂助,张师弟说得不错,异神之流绝不能姑息,我这就回去再设法说服那几位同门,一有消息,我当派人前去通传师弟。”

张御言道:“这几日我当在居处修行,事情若定,项师兄随时可遣人来寻。”

事情议定,他见再无其余事宜,便就出声告辞,项淳则是亲自送他到了大堂门口。

出了玄府后,张御一路回到了居处,逗弄了妙丹君一会儿,稍加洗漱,就在静室内之内坐定,随后将那半块玄玉拿了出来。

戚毖说这里面蕴藏有一个章印,能不能见到全看他自己,可他略略感应了一下,这东西却不似之前所见的那些拓照有章印玉简,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他之前在曾问戚毖,当日初入玄府大殿后,第一个见到的道人为何人?

戚毖回言,他方才已是见过了。

他的确实是见过了。

那个道人就是玄首手中那半枚玄玉所化,当然,那并非是什么活人,而只是一缕前贤存驻其中,并用来点化后人的意识。

实际上,他之前所有接触过的章印之中,都有前人的意识存驻在内,每一次他都是先得了这些意识的正确指点,而后才去观读章印上的内容。

这些意识充当的是一个指引者的作用,相当于玄修的半个老师。

玄修在修行时,很多人在最初的时候,或许会有所疑问,为何自己观读大道之章的章印时,只需投入神元,就能莫名学会各种技巧和能为?

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就把这当成一种理所当然,没有再去刻意探询的欲望了。而且很多玄修本身也不在意此事,你只要知道这么做可行就是了,又何必去关心为何可行呢?

可是张御不同,他两世为人,思维方式与一般的天夏人并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他最初接触的是旧修的修炼方法。

旧修的修道就是问道,所以他一直未曾放弃探究这里的因由。

在元命之章时,他只是有些模模糊糊的概念和猜想,可到了灵明之章后,随着境界的提升,再加上有意识的察问自身,却是逐渐看得较为清晰了。

大道之章被玄修称为载道之器,这确然不假,因为玄修修行都要依靠道章道印,就算神元,也是修炼者在感受到大道之章后,才能被引导出来,继而提聚积蓄的。

神元其实分为“神”与“元”,这里的神是指照彻自我乃至万事万物的一点灵光,而元则是指一个人的本元,是一个人存驻于世上的根本。

拥有了神元,你就可以与大道之章进行“交换”。

浅显点来说,比如一个修炼者在修习一门功法时,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而神元就是将你自身的精力和时间统合到了一处,且并不限定你学习什么,修士只要专注提聚神元就好,碰到需要修习的东西,只需要在大道之章上投入神元,那么就会视你投入神元的多寡来获得回报。

神元投入的越多,就意味着你学习某一个技巧和能为时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越多,反之则亦然。

当然,因为每一个人资质禀赋和根底不同,有些人可以轻松学会的东西,另一些人投入再多精力也未必能够学会,所以章印之中往往还留驻有前贤的意识和经验,如此可让任何一个后辈都观读明白,至多就是神元多耗用一些。

也是因为如此,新法的传承扩张起来极快,因为此法并不需要传统的师徒授法,你只需要感应到大道之章,那么你就能修行。

张御的手指在那半块玄玉上划过,戚毖说这里藏有一枚章印,他猜测之所以自己无法感应到,或许就是因为其中没有前人意识存在,所以不像以往那些章印一样,在意识层面上可以贯通。

他思索了一下,既然如此,那不妨换一个方法,他于心下一唤,便将大道浑章唤出,目光一转,就落到了其中一枚章印之上。

……

……

第一百二十章 呼吸通意

张御这次所注视的章印乃是“真息”之印,此是当初跟随旧修老师修习时所得的呼吸法。

他的老师曾提醒,不要试图用神元去提升此印,否则会发生不可预测之变。

他后来也是理解了其中之意。

因为这呼吸法本就是用来打破身体束缚的,这和寻到玄机,继而打破身躯极限是一个道理。

所以“真息”之印若是用神元去提升,那在当时的情况下,就等于是强行在浑章上去寻找第二章书的章印了,以他当初的情况,那多半是会被大混沌所侵蚀的。

虽然从理论而言,只要有足够的神元这件事似乎可以做到。

可他现在能清楚感到,涉及到境界层次的跃升并没有这么简单,在没能接触到某一个足够能引发蜕变的契机前,神元再多也没有用,不成功还好,一旦成功,那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欠失的部分被大混沌的力量所填补。

而现在他已然身体已然完成了突破,所以再提升这个呼吸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或者说,呼吸法本身对他也没有什么太大作用了。

但是他之所以眼下做此选择,那是因为戚毖在给他半块玄玉的时候强调了一句缘法,这个说法可不像玄修的语气,而是典型的旧修的论调。

可其实这并不算突兀,因为新法最初的建立本就是由一批旧修参与和推动的,玄玉这东西,也应该是玄府从本土带来的,或许比想象之中还要古老,所以带一点旧修的色彩也是极有可能的。

既是如此,他便想试一试,用旧修的手段,看看能不能在玄玉上引动什么机缘来。

旧修之法,是用心意呼吸以沟通,一如他那柄夏剑一样,这里最重要的,一是诚心诚意,二来就是那呼吸法门了。

神元投入之后,“真息”之印瞬息间便观读完成,随着一道光芒从章印上照落下来,他顿觉一股奇妙的感觉在心中升起。

实际上他的身躯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倒是对外物的感应,似是变得更为灵动飘渺了,但也仅只是一点很微弱的提升。

他仔细体悟了一下,要说完全没有改变,也不尽然,若说这个呼吸法以前是一潭自我循环的池水,闭塞而隔绝,那么现在就是沟通了外面的活水,内外得以流转交通。

之前他一直以这个呼吸法代替睡眠,只是在打破身体束缚,进入灵明之章后,作用已是不大了,似乎也只是保持一个习惯了。

这月余来提聚神元他用得也是玄府的呼吸法门了,可在真息之术提升之后,似又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了,这倒是意外收获了。

转念到这里,他忽然意识到,这一突破,自己现在似乎也能修行他老师所说的下一段的功法了。

但这也就是想想罢了。

旧修的东西是需要长时间去磨练修持的,呼吸法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后面还有更为复杂高深的法门,甚至还有如桃定符一般的难题,连更上层的功法都要自己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