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0章

作者:误道者

这倒不奇怪,因为妙丹君并没有完全渡过幼生期,而且这种天生的灵性生物,其大小有时候是会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化的。

体型更小也就意味着不被视为威胁,可以更好的藏身和隐蔽,同时也能拥有更为灵活而敏捷的动作。

有所不同的是,或许是前端日子以丹药为食,妙丹君身上的灵性着实增长了不少,身外那一层彩光如雾气般飘荡着,里面好像有着许多细碎璀璨的晶屑,轻轻用手拂过,就跟着一起飘动起来。

他在妙丹君的脑袋上揉了几下,正要将它放下,不过这只小东西却是爪子搭着他的袖子不肯下去,并发出稚嫩的喵呜叫声。

他通过心湖,立时明白了它的意思,这是睡久了在家里待不住了。

他考虑了一下,便就带着妙丹君大步走出了居所。

出门之后,他沿着大道往西北方向走去,不久之后,面前就出现了一座高台。

此处名为“揽月台”,是学宫第二高地方,只比奎文堂略低,有些时候会有一些学宫中的师教来此邀月共饮,遥望故土。

他到来之时,正是日落时分,站在此间,可以清楚的看见整个瑞光,此刻夜色尚未完全降临,但星星点点灯火已然亮起,海天之间的晚霞渲染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壮美而又绚烂。

这里足够宽敞,视线也是广阔,他将妙丹君放下,来至高台边缘,迎着傍晚的微风,负袖遥望着远方。

妙丹君也是蹲在他的脚旁,耳朵微动着,好奇而谨慎的看着这副景象。

张御此时蓦然发现,自己虽至瑞光许久,可还从来没有真正的画过这个城市的全貌。

思考了一下,他便来至不远处的台亭之中坐下,而后拿出小册和几支特制的画笔,便在这里描摹起来。

超越常人的感官让他看到了许多常人无法望见的东西,敏捷的思维让他的动作和反应极快,这使得这幅画的内容更为丰富,细节也更为充实。

可是他动作却一点都不慢,且落笔细腻准确,在天边横铺着的霞云还没有完全褪色时,便已完成了这一幅画作。

这是一幅长卷,将瑞光城完整的容纳到了其中,但在他的小册上,每一页只能看到一部分,需要将十数页裁剪下来,并拼合在一起,才能看到全貌。

这也代表他心中充满着光亮且又处处割裂的瑞光城。

当他伸手准备将摆在石案上用过的画笔收起来时,却微觉异样,转头一看,妙丹君正用一只爪子搭住画笔,并冲他喵的叫了一声。

张御心下一转念,顿时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目光向旁边示意了一下,妙丹君立刻一窜,几个纵跃,来到一根栏杆上蹲坐下来,尾巴则高高竖起,背对着整个瑰丽的天地。

张御拿起画笔,用不多时,就将一只小豹猫的形象勾勒出来,身上金色的毛发,飘荡着彩色炫光,还有那后方的壮阔的背景,都是一齐呈现纸上。

画完之后,方才放下笔,金影一闪,妙丹君已是飞快跑了过来,尾巴竖起晃动着,好奇的打量自己的画像。

张御干脆将画册竖起,放在那里任由它自己欣赏,他则走到一边,看着不远处高隆的北启山。

之前去事务堂见项淳时,后者告诉他,以他此刻修为,按理说当去面见玄首,只是玄首如今正在闭关,故而没法见他,不过待到年底,玄首当会出关,到时自是会替他安排的。

实则见不见玄首,对他来说倒无甚重要,玄首不出来更好,意味着没人可对他安排什么事务,他只需安排好自身的修行就好。

在这里站了一会儿之后,见天色已是完全黯淡下来,这才回到亭子里,伸手揉了一下蹲在那里还在欣赏自己的妙丹君,道:“回去了。”

他将画册收起放入衣兜,而后往台下走去,妙丹君一个跳跃,从石桌上轻盈蹦下,跟随着他往居处回返。

很快又是十余天过去,时间进入了十月下旬。

张御多数时间都是在居处修行,有时候会去宣文堂查找那块石板的线索,虽然有了一些收获,但他发现有些的符文涉及到十多门偏僻部落的土著语。

虽然他也能粗浅的辨认出这些语言的出处,可要想释开里面的符文,那无疑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便需要重作学习了。

以他的现在理解力,学起些东西来自是毫无难度,稍微话费些精力和时间便可完成。

只是令他感到疑惑的是,从阿尔莫泰临死之前的话,说明其人是知道这东西的来历的,并从这上面得到了一些好处。

可从这位的以往经历来看,其并不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势必也不会认得上面的语言,那么剩下唯一的解释,就是其人依靠了神异本能了。

神袍与人高度契合后,神袍主人就等于掌握了一部分异神的力量,甚至能无端明白许多自己不明白的东西,阿尔莫泰应该也是如此。

那么由此推断,这石板毫无疑问是与这片大陆上的神明有关的。

他略作思索,相信顺着这个方向找下去,自己终是能够解开其中的隐秘的。

在临近月末的时候,张御受邀曾去了一次布拍市会,将那头螺角巨山白牛整个卖了出去,除却上缴玄府的一部分,余下的回报仍是堪称丰厚。

期间他出于撞运气的打算,顺手买下了几座神像,令人的惊喜是,里面的一座神像中蕴藏有少许源能。

经过一番考证后,他发现这座神像依旧是属于瘟疫之神伊米特里的。

这令他有些疑惑,迄今为止,他接触到了不少神像,可为何只有瘟疫之神的神像上藏有源能?

还是这个神明有什么独特之处?

在一番深思下来后,他心中不禁有了一个猜想,为了加以验证,他让李青禾四处去收购瘟疫之神的神像。

由于瘟疫神众的灭亡,诸多信仰瘟疫神明的土著部落都是暗暗将神像藏匿或销毁,不过也有人将之当古物一样卖给了古董商人。当然,其中有些人未必能分辨清楚自己手里的神像属于哪个神明。

所以他这次的收购很是顺利,短短几天之内,就收上来百余座各式各类的雕像,而里面蕴含有源能的就有三座。

张御在详细查证下来,发现其中两座仍旧是属于瘟疫之神伊米特里的,而另一座,则是属于情爱之神米秋里。

这一次,他结合之前发现的蕴藏有源能的物品,从中总结出了一个重要共性。

那就是藏聚源能的物品多数古老且具备传说性。

譬如瘟疫之神,他是古老史诗的主角,诸多部落都有他的故事流传,而他同时又是上个纪元就存在的古老神祇,所以很多神像已经拥有了数千年的历史。

至于那个情爱之神米秋里,同样也是如此。

关于这个神明的故事流传度相当广泛,传说中许多部落之间的联姻都离不开这个神明,甚至神明与凡物之间的结合,也有其身影掺和在内,所以尽管这位神明虽然比不上伊米特里,可在土著之中也是尽人皆知。

这里另一个证据,就是之前从药行搜集到的异怪骨骸,从后来零零碎碎打听的到线索来看,骸骨坑周围有许多人为祭拜的痕迹,那很可能这头异怪生前有着不凡的名声,甚至曾被当作过神明来膜拜。

只是这些灵性生物的下场并不见得怎么好,大多数都会成为土著勇士捕猎对象,作为取悦自己所崇奉的神明的祭品。

乞格里斯峰下的祭祀坑中,就堆满了这样的灵性生物。

不过张御也是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目前到过的地方还很少,所接触的拥有源能的物品其实也并不多,或许并不是所有蕴藏有源能物品都是如此,但目前这个共性,至少给了他一个明确的方向,有缺失的地方,以后可以再慢慢补足。

在接下来的十几天中,他按照这个线索去搜寻源能,又陆续有所收获,虽然得来的源能并不多,但却让他的心情很不错。

可以的话,他希望这样时日持续长些,这样自己就可以积蓄更多的神元。

不过他能感觉到,这些天里,浊潮又是消退了一些。

那些不希望看到都护府与本土恢复联络的人,肯定已是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了,守旧派和激进派的碰撞,随时有可能到来。

而到了十一月中旬的时候,玄府那里有了动静,一名玄修奉项淳之命前来相请,说是玄首已是出关,想请他过去见上一面。

……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玄玉决事

十一月十六日,日出时分。

张御着一身玄府道袍,来至玄府事务堂中。

项淳早已是在此相候,见礼之后,直接道:“张师弟,玄首这次只是出关两日,查问内外,安排诸多事宜,过后还需接着闭关,时间较为紧迫,我也不多言了,你且随我来吧。”

交代过后,他便在前引路,由事务堂之后的虹廊,直往北面启山而来,到了山崖之前,两人出了廊道,走上了一条崖壁栈道。

这栈道是直往启山内部而去的,途中还经过了一座瀑布流淌的悬洞,在此行走百余呼吸,踏上了一座平台,后面是一条长长通道,门前有一名道人在此守候。

项淳上前一礼,道:“权师弟,我把张师弟带来了,老师可在么?”

权姓道人回了一礼,他看了看张御,点了下头,道:“稍等,我去通禀。”

其人转身入内,不算太久之后,又转了出来,对着张御抬手一礼,随后侧开一步,道:“张玄修,玄首请你相见,你自入内便是。”

张御还有一礼,又对项淳一点头,就摆开袖子,往里那通道之中走去,在行走之时,他脑海里也是在想着关于这位玄首的传闻。

这里除了一些他自己听到的,很多其实都是蔡蕹告知他的。

要知道,浑章修士之中,有不少人是早年叛出玄府的,了解很多事情,他们可不会为尊者讳,说起很多事情来都是毫无顾忌。

这位戚玄首名唤戚毖,是六十年前接手此位的,当年洪河隘口一战之后,诸多玄府前贤都是亡殁,所以就由其人来接替玄府之位。

其实当初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因为当时所有同辈只剩下他一个了,剩下的玄府弟子也不过只有十数人。

可以说,当时交给他的玄府,几乎就是一个空荡荡的架子了。

玄府能维持到今天,其人可称得上是功不可没,可玄府今日之窘境,同样也有其人之过。

这一位的行事风格相当保守,从其接掌玄府到如今,从来没有主动去做过什么,只是一门心思维持玄府本来的运转。

而浑章修士中就有一种说法,说是玄府刚开始恢复时,神尉军同样也是损失惨重,虽然又很快又挑选了一批人披上神袍,可是短时内还没有办法成长起来,要是这个时候戚毖出头压制住神尉军,那么很可能后来的局面的就不一样了。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神尉军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甚至还得到了都护府的扶持,短短二三十年间,就已是变得势大难治了。

张御却是心中认为,有时候事情绝非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往往内里还有更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所以全怪责到这位玄首,这是不妥的。

特别是一战下来后,玄几乎随时可能覆亡,戚毖身为玄府唯一一位后继者,当时所面临压力,恐怕也不是外人可以想象的。

思索之时,前方道路一尽,出现一座金石门,他略略一思,伸手一推,石门向后退去,他打量了一下,步入其中,这是一个宽敞的内堂,柔和光线从顶璧的琉璃石上透照下来,落在那些周围那些青绿色的植株之上,一条金波漾漾的溪水从脚下石板沟渠中逆流而上。

他沿着坡台往上行走,百来步后,视线更为开阔,来到一个悬于半空的挑台之上,后方是空荡荡的崖壁洞窟,时不时有雾气腾绕,也分不清楚是阶前香炉之玄烟还是自然造化之用。

一名道人正闭目坐在蒲团之上,其神情威严,面目肃然,黑发似漆,须长三尺,显然便是东廷玄府的玄首戚毖了。

张御明明见得其人,可心湖之中却什么都无法感觉到,空空荡荡一片,立刻意识到应该是位自身修为高,外在心光杜绝了一切外气侵扰。

他缓步走上前去,双手一合,正容一礼,道:“张御见过戚玄首。”

戚毖睁开言,语声淡淡道:“不必多礼,你与项淳他们不同,不是我的弟子,坐下说话吧。”

张御是知道的,项淳,许英等人,是从小跟随在戚毖身边修行的,而他只能算得上是玄府的学生,双方的关系一如泰阳学宫中的师生,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

这里有坏处,也有好处。

坏处是其人不会真正把他视作真正的亲信,有什么自身秘藏的章法恐怕不会传授给他,好处是他相对自由,遇到什么事,只需遵从玄府的规矩便可,而不必再理会其余。

他一拱手,就来到位于下首的蒲团之上坐下。

戚毖道:“项淳昨日来时与我谈过你,他颇为殴赞叹你的天资禀赋,嗯,六印俱见,一载不到就观见灵明,是很不错,你让我想起来一个人。”

张御道:“被项主事称为玄府叛徒那个人么?”

戚毖一点头,毫不讳言道:“是他。我曾待他如亲子一般,可后来他叛出了玄府,只是因为浑章可以助他突破,我也无心去追究,由得他去吧。”他这时看向张御,眼神微厉,道:“若你有这等机会,你会如此么?”

张御淡声道:“御曾见过浑章修士,但是他们的传承是有不少缺陷的。”

“缺陷么?是有。”戚毖看着他道:“可若是没有缺陷呢?”

不待张御回答,他又一挥袖,“罢了,你无需回得此问,现在浊潮消退,玄府能有你这样资材出众的弟子出现,总是一件好事,嗯,此物你拿好了。”

他端坐不动,可身前长案上却一枚玉器凭空飘起,移至于张御面前。

张御伸出手去,将此物拿入掌中,这枚玉器形如一枚瓦片,弧度略高,大约一个手掌大小,表面光润,内有云霞涌动,玉质也很特殊,他之前从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