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91章

作者:误道者

但这些信神显然在力量对比之上属于偏弱的一方,最后不是被消灭,就是被迫躲入了神国之中长眠。

现在他们三人就是将这些忠诚于伊帕尔的信神找寻出来,这事情很容易,只要伊帕尔的烙印仍在身上,那么就能被伊尔之光所寻到。

只是放在以往,这些事他们只需要派遣手下去寻便可,而这一次,却是需要他们自己去找了。

自神丘出来后,随着神光指引,他们走了一个多月,发现了一处隐蔽的神国,用伊尔神光打开了神国之门,他们走进去之后,看见的是一处高大峡谷,山坡两侧堆满了难以计数的骸骨。

在两边山壁之上,钉着一根根粗实木桩,当中是用藤条系结起来的长索,上面并排串联着千余架完整的人骨,人骨下方则是踩踏着人头模样,还残留着长发的皮鼓。

每当有风吹来,这些白骨互相碰撞,下肢与鼓面的接触后会被反弹上去,而后再是落下,由此发出古怪的音声,而这种动作随着鼓面的反弹会越来越加剧,看去好像是一排骷髅在跳舞。

金色面具人沉声道:“枯骨舞,这里应该是‘察卡乌里神国’,没错了,这也是伊帕尔神族之下战力较强的信神神国之一。”

察卡乌里神国,这是一个血腥而野蛮的神国,需要用到残暴和凶虐来维持自身的神性力量,有这样的景象并不奇怪。

铜色面具的女子嫌弃地看着周围道:“真是恶心。”

金色面具人道:“再是野蛮,也是伊帕尔的仆从,他们可以在伊帕尔发动的战争中起到作用。”

三人带着一众随从沿着峡谷往前而去,出得峡谷后,眼前景物开阔了起来,一座还算完整的神城出现了眼前。

青色面具人看着神城上方黯淡无光的神符,道:“我们以前和察卡乌里信神没有任何联系,该是如何唤醒他们?”

金色面具人道:“只需要找到血井,进行一场血腥仪式便就可以了。”

他吩咐之下,众多黑衣随从分散开来,走入了城中,他们很快在城中心找到了一处巨大的满是尸骨的祭坑,坑壁之上有着大张着口的怪物头颅,还有残存的血痕从那里拖延向下。

金色面具人立刻下令将坑中尸骨清理出去,准备开始进行仪式。

在接下来的二十天内,他令手下自外转移进来上千名土著,并其将其驱赶进去,令他们在坑底互相残杀。而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会宰杀一头灵性生物,令其血液从怪物的口中流淌下去。

而随着坑底的祭品越来越多,底下的血液化为蒸腾的血气升入了半空之中,并在随后下了一场宏大满是血腥味的血雨,神城之上那十几个微弱黯淡的神符受此浇灌,骤然变得明亮了起来。

同时天上传来隆隆声响,一个厚重低沉的声音传出道:“唤醒察卡乌里的人,我感觉到你们身上有伊帕尔的气息,你们是谁?”

金色面具人站了出来,道:“我们是伊帕尔的使者,奉伊尔之神谕,前来唤醒伊帕尔的仆从,并询问察卡乌里是否愿意履行大寂灭前的神约。”

那个声音忽然沉默了下去,在长久的沉寂过后,才缓缓道:“伊帕尔的使者,回去告诉伊尔,只要伊帕尔还如以往一样强大,那么察卡乌里会履行神约。”

……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蓄功正待发

清穹地陆,晦乱混沌之地,岑传正身正在自己道场之内定坐。他此刻同样也在追寻上等功果。

只是他因为曾经被放逐出去之故,这三百多年来未得补益不说,还要与荒原上的异神神怪交手,能维持自身法力不堕已算不错了,要说功行精进那是根本没有多少。

若不是经历了这么一遭,以他当日廷执的身份,光只是依靠玄粮,也都足够他修持到那等境地了。

但好在现在成了镇守一方的玄首,他每月也有功俸可享,这才能重新拾起修行。

此刻他忽然有感,眼皮一抬,放开了道场门户,就见一封金色符书飞了进来,他一看便知,这是钟道人寄来的。

他看有一眼,符书化气光散开,里面内容霎时映照入心神之中。

这却是钟道人来书告诉他,东庭那里的扩府已是差不多要完成了,并隐晦的告诉他,东庭那里情形复杂,但同样也有得是立功机会,再加上张御乃是廷执,下来很可能会先行一步。

而若是他要建立功业,并且重新回到廷上,那么也需尽快抓紧时机了,毕竟如今空缺的廷执之位只有一个。

岑传看罢之后,不觉一皱眉,他沉思片刻,便将一段意识传去下界。

他此刻落座在昌合府洲之内的分身,立时便就收到了消息。不过他知道,眼下的昌合府洲,要想完成扩府,怎么样也还要一到两年,要从这里与东庭相争,明显是赶不上了,需要另外设法。

好在他已是有了一个主意,现在正在等待时机。

就在他收到书信的第二天,远空有一道光华朝着昌合府洲飞来,便见满天微赤霞光罩来。

他自座上站了起来,随即腾身上空,到了上方,便见一个年轻道人出现在了那里,对他打一个稽首,道:“师兄有礼。”

岑传还有一礼,道:“师弟终是来了。”

梅道人道:“接到师兄的传书后,小弟将底下弟子安排好后,这便赶了过来。”

岑传着紧问道:“大师兄那里可有什么交代么?”

梅道人道:“小弟把师兄的决定递了上去,大师兄便于石板之上显语,言一切交由师兄作主便可。”

岑传稍稍放心,道:“如此便好。”

梅道人看了看他,道:“小弟也是见到师兄书信上所言了,似乎如今玄廷与以往很是不同?”

岑传沉声道:“书信之上有一些话我不便明言,而今玄廷之上,玄浑二道已然牢牢把持了中下层,我甚难舒张手脚,不过有师弟来帮我,这一回为兄当能轻松不少了。”

梅道人讶道:“如今玄浑二道势力这般大么?”

岑传道:“我也是未曾料想,仅仅是三百多年,就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玄浑二道还在其次,现如今还有一种物事名为造物,其是从天夏原本的炼器之上衍生出来的,凡人凭得此助,便可获得极大力量。

如今连元神照影层次的造物也已是出现了,而这仅仅只是两百多年的变化,要是放任这东西演变下去,未来必对我辈造成威胁。”

梅道人听到这里,神情也是认真了起来。

岑传沉声道:“唯有真法才是正道,若是任由世人转去修习这些旁门左道,那天夏未来不知会变成如何模样,师弟当记得大师兄所说之言,我们必须要守住这一关,绝不能妥协退让。”

梅道人点点头,道:“小弟未曾忘了,师兄要小弟如何做?”

岑传道:“如今我要尽可能立功,以求归回廷上,只是目前有几个对手,其中最大的对手,乃是东庭府洲的那位张玄首,这人乃是一名玄修。

据我所知,这位才是真正以玄章之法修炼上来的修士,并且现在还立造了训天道章,所以我一定要抢在这位面前成就廷执,而压制了此人,也就等于压制了玄章之法。”

梅道人考虑了片刻,道:“那浑章修士呢?照师兄所言,浑章修士的势力还远远大过玄法。”

岑传沉声道:“浑章修士如今势力远比玄章修士庞大,我如果不成为廷执,那没法和他们对抗,我需要更多的立功机会,需要足够有分量的敌人。”

昌合面对无限广原,那里有纪元存活的异神和余孽,但只是对付这些敌人还不够,

梅道人道:“若说足够有分量的敌人,那么只有外层的幽城和上宸天,莫非外层又有异动了?”

岑传点头道:“我已收到消息,上宸天不久之后定会设法再度侵攻,那是便是你我师兄弟立功之机,但这里要委屈一下师弟了。”

梅道人理解他的意思,岑传需要他来帮忙对敌,且还需揽功于一身。他正色道:“师兄为大义,小弟哪来什么委屈?对了,这一次过来,大师兄令我带来了一件法器。”

他从袖中取出了一枚泛着明光的长梭,此梭外观如无暇美玉琢磨而成,内里有一个模糊黑影来回游走,时而缓慢,时而迅快。

岑传惊讶道:“元明飞征梭?”他拿了过来,起手在上一抚,顿时信心陡增,道:“有此一宝,吾当可立于不败之地。”随后他又惋惜道:“可惜我功行不够,无法将此宝威能全数使动出来。”

梅道人道:“大师兄之意,似是让师兄借此宝再增功行。”

岑传想了想,却摇了下头。说实话,他功法要诀都不缺,现在还有玄粮补益,差得也只是积累罢了,在修行上无论是否有此物都是区别不大,不由心下思忖:“大师兄之举或另有深意。”

他抬起头,道:“师弟,你现在就拿我正清驻地的册碟去往上层,我正身自会接应你,让你重归玄廷,而余下事机我来处理。”

说话之间,他对着上层传意而去,少顷,就有一团云光漩流出现在了那里。梅道人点了下头,对他打一个稽首,就纵光往上空去。

而此刻上层,张御在交代过明周道人后,就回了守正宫中等候消息,同时他也在思索功行上之事。

作为玄法开道之祖,他获取了上等功果,这就意味着后来人若循此道,也一样能踏上此境。

不过虽然他立造了元虚之印,但元虚之印实际上是有多个章印融汇而成的,若将之分开,后来人行此道,那是需要通过一套有序章法来完成的。

若是根基厚实之人,还可以自己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调整改换,从而变成更为适合自身的道路。

只是他并没有直接将此印渡入到了训天道章之上。

首先他是守正,需得保持自身功行层次不被他人知晓,更别说现在还有外层修士威胁在外。

而其次,就算他将此印渡入道章之中,在他之后无人以纯粹玄法成就,也没人能够修成这等法门,拿了出来也等若无用。

这时他又思索起另一件事来,除了玄章修士之外,这里还有浑章修士。

浑章修道人与玄章修士不同,他们沾染了太多大混沌,可哪怕仅只是沾染了一点,都往驻气寄虚之时,都有很大可能把神气寄托到大混沌之中,那就可能出现不可测的变数。

他感觉这里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地方,修道人若是成功守住心神,说不定反而可能就此摆脱对大混沌的依赖,从被动之势转为主动之势。

实际上,那些先行一步的浑章修士若是肯分享自身所得,那却是更好一些。可问题是,现在除了晁焕,戴恭瀚等浑章玄尊之外,还没有其他浑章修士将意念驻入训天道章之中,更不用提立下章印了。

且照他推断,这等修道人就算驻意进来,这等情况恐怕也不会发生。

因为如今绝大多数上层浑章修士就是真修出生,还是保持着师徒传承之法,或许在其等看来,可以顺手点拨一些后辈,但将自身之所得平白分享给他人,这是没有道理的。

他思索下来,这条路唯有靠他来寻了,而这同样也是贯彻他的道念,而道念越纯,与他修道也越有好处。

只是他若要解决此事,还需要有一个能够克压大混沌侵染的章印,这就需要他对于此道有着更进一步的深刻理解了,这不是眼前能做到的,只能容待以后来解决了。

仅是一天之后,明周道人来至守正宫中,稽首道:“守正,廷上已有定计,会令武廷执去往东庭,与几位玄尊一同布置禁阵。”

张御思忖道:“是武廷执么……”

要说玄廷之上最为擅长阵法那几位,武廷执和陈廷执无疑是名列其中,从风评上来看,可能陈廷执还要略微高明一些。

不过他能理解为何派遣武廷执到此,东庭玄正崔岳乃是陈廷执的弟子,所以这里需有回避,故由武廷执来做此事最为合适。

他道:“那这一回便劳烦武廷执了。”

明周道人道:“守正若无异议,那明周这便回去复命了。”

张御微微点头。

待明周道人走后,他再是察观了一下东庭,发现那等侵迫感应仍在,不过依旧维持着之前的模样,没有太过高涨,这说明对方此刻也没有上来就攻击东庭的意思。

这是一个好消息。意识着他还有时间来准备。

上宸天那里,金郅行也许久不曾传递消息过了,现在情形一片空白,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动手。

而与敌交手,最忌讳的就是两面开战,要是有远古神明在上宸天攻来时作反,这对他和对东庭都是十分不利的,故是他有意先将这里的麻烦解决掉。

……

……

第一百五十章 落阵禁光成

十一月末的时候,武廷执与两名玄尊还有十数名弟子从上层降下,来到了东庭地陆之上,准备在此布置府洲大阵。

张御对此事也是十分重视,阵禁一旦布置成功,那他就可以让正身随时随地落驻到东庭玄府了。

不过他并没有去旁观布阵的过程,反而进行回避了。

因为东庭府洲虽现在由他来镇守,可此处也并非是他自家的洞府,以后肯定是要交给他人守持的,在大阵布成之后,他只是拥有执掌之权,而无有改换和处置之权,故是他不必要去知道阵法具体是如何布置的。

当然,他若是自己也擅长布阵,那么这一切也可以由自己来完成,可就算如此,在他以后交替职位后,阵法也必然是会在下一任时重作布置的。

武廷执带着弟子来到东庭后,他察看了一阵,见这里已然存在一处简单的阵法,便道:“是张守正布置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