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490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如今功行与以往已是有所不同,身为玄尊,凡人若是见得,势必难以承受,除非来人有玄廷印信护,否则必须有所遮掩,他道:“你倒是来得快。”

安小郎一听他的声音,放下心来,得意道:“得到老师的传讯,我就立刻动身了,学生可是乘坐自己打造的飞舟来的。我把自己的传册印名都是刻在了飞舟之上,这一路之上只是稍作检验便过来了,所以没人能比我更快了。”

张御微微点头,道:“诚心方有得,有得故有乐,希望你下来做事也能维持这份诚心。”

安小郎反应机敏,看了看他,问道:“老师,你是不是要离开奎宿了?”

张御抬头看去外间,道:“稍候等人到齐,我当一同交代。”

安小郎哦了一声,这一次很老实的等在了一边。

过去大约有半刻左右,庄园之外就脚步声响起,一道金色的影子先是自外窜入堂内,只是这一次,妙丹君看到了张御,却是没有直接上前,而是在座前停了下来,眼瞳中有些疑惑的看着他。

张御伸出手来,它小心看了看,来到了他手边,最后钻到了他的手底下,他伸手揉了揉这头小豹猫的脑袋,后者这才恢复原来样子,顺势挨在了他的身边。

再是片刻之后,左道人、严鱼明、李青禾、青曙、青曦等人一同走入进来,同时向他见礼。

张御颌首道:“今次唤你等前来,是因为我过些时候就要去往玄廷述职,当会离开外层,此一去尚不知多久,有些话需得关照。”

他先是看向严鱼明道:“鱼明。”

严鱼明忙是一躬身,道:“老师,弟子在。”

张御道:“你心思纯正,只是性子有些跳脱,我交给你的道书要认真观读,你若能明其意,正得己心,未来尚可期待。”

严鱼明认真道:“弟子记下了。”

张御道:“我再赐你的一道章法和一十二枚章印,你小心研修。”他语声一落,便有一道光芒落来,照在了他的身上。

严鱼明躬身一拜,欣喜道:“弟子多谢老师赐法!”

张御看向安小郎,道:“知之。”

安知之站出来道:“老师,学生在。”

张御道:“你不缺什么,只是心中尚有疑惑,不管你如何择选未来之道,你我终归我师生一场,我便赐一道法符,可在关键时刻救你三次性命。”说着,他伸手一指,一道玉符飞落至安小郎身前。

安知之双手捧过一枚法符,小心收了起来,而后躬身一拜道:“多谢老师。”

他又一抬头,道:“老师,学生在打造出那些造物的时候,感觉很快乐,可是修道也很好,学生现在不知怎么选。老师说过,学生大约再有十年时间,就能接触到心光了,学生想那时候再做一个决定。”

张御点首言道:“我此前说过,此事之上不会来干预你。只是作为老师,我也多说一句,世上多数人是无法决定自身未来之路的,你能择选,乃是一件幸事,但一旦决定,便不要再有所犹疑,更不要辜负这身才华。”

安知之认真道:“老师,我记住了。”

张御这时看向左道人,道:“左道友。”

左道人连忙站了出来,恭敬无比道:“巡护,左某在此。”

青曙和严鱼明尚不觉什么,可是他本身便是修道人,在看到张御身上围笼着的清光玉雾,还有听到去往玄廷述职一说后,他已然是有所猜测,此刻即便以他之城府,心中也是有些激动难抑。

张御道:“我离开之后,诸事一如旧例,卫氏军那里,你也多多看顾,若有急事寻我,持我符印到此庄园来便可。”

左道人郑重言道:“巡护交代,左某定当做好。”

张御点了下头,又看向李青禾几人,道:“青禾,青曙、青曦,你们几人便先在此看顾宅院,我待述职过后,自有安排。”

李青禾三人都是恭声称是。

张御交代过后,再是一揉妙丹君,而后其身形便在众人目光之中缓缓化为一团清光玉雾,随后便消散不见。

青阳上洲,张御正身正盘膝定坐于荒原之上。

这里原本元童老祖囚押之所在,而在他坐有几天之后,原本的荒原却是逐渐化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湿地。

这时他睁开双目,看向上方。便见天穹之中,忽然融化开一个巨大的裂口,内里显露出澄净明亮无比的光芒,并有仙灵妙乐自里传出。

过去片刻,一道宏大无比的金光照落下来,正落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在那后面,有着更为深远的天地。

他知道时机已至,振了振衣袖,站了起来,随即身躯缓缓升起,循此光而上,袖袍飘荡之间,已然自大地之上飘去远空之上,最后进入到那一片明光之中。

待他入内,那隙口则是徐徐合拢,顶上云光也是一齐收敛而去,最后完全不见,只余下一片被舒缓风声拂过的苍茫大地。

……

……

玄都

第一章 举身入天境

张御从那一隙光亮之中踏步出来,面前的云光徐徐散开,见自身站在一片白茫茫的地星之上。

他抬头看去,顶上浩瀚无尽的虚空之中是密密麻麻的微小星粒,如烟霞一样宏大璀璨的虹光横越天际,彼此交织辉映,那炫亮的色泽有着难以言述的美感。

无数陨星碎石汇集成一条条壮丽的螺旋状飘带,自远处的星河飘来,再延伸至闪烁着星辰的穹宇之中。

而在更远之处,一驾呈银灰色,似是呈椭圆形的事物飘悬在虚宇之中,它大不知几许,苍茫壮伟,无比沉静,似是代表着永恒,也似是撑住整个浩渺虚空,而在它的周围,则是瑰丽纷呈的星云,以及无数闪烁着细碎雷芒。

“那是清穹之舟,也是我天夏渡来此世之中的主舟。”

上空出现了一个分辨不出男女的巨大人脸,它由一缕缕并不耀眼的银色微光所组成,脸上情绪表情细微生动,一如真人。

那人脸又以柔和但却无处不在的声音说道:“在主舟元磁之力下,诸世方得存在,诸物方得运转。”

张御听到此言,若有所思,这时他闭上了眼睛,等再度睁开之时,方才之景物顿时为之一变!

出现在他面前的,乃是一片广袤无比的地陆,可谓无边无际,地面之上铺满了缤纷的花瓣,而在天机尽头,则竖立着一个通天之崖的虚影。

他方才所见,并非真正的上层,或者说并非上层的全貌,而只是上层的某个碎片,而眼前这个,才是上层的真面目。

他在下层待得久了,所以一上来习惯用看待下层的目光来看待这方天地,但他很快意识到了这里的不同,故是调整了过来。

这里除了修士的境界,更考验的是其实道行修为,若是道行不到一定层次,看到的天地便是有残缺的,那所看到的,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而若是自身所处之天地都无法辨认清楚,那么修持上也一定会生出诸多变数来。

此时他转眸一看,见旁边站着一个笑吟吟的年轻道人,知道这就是方才那人脸所化。

这道人对他打一个稽首,道:“张巡护有礼了,我名明周,乃是玄廷所命之接引。”

他此时又露出赞叹之色,道:“大玄历以来,我在这里接引了多位玄尊,也唯有张巡护不用在下提醒,立刻就能见得此方天地之真照,不愧数百年来玄法成就最高之人。”

张御听他如此说,心下微动,他能看得出来,这位并非是真人,而似某种器灵的东西,其人所言必然是代表的玄廷的意志,也当是玄廷此刻对他的看法。

不过……

正思索间,他忽听得隆隆声响传来,转首看去,却是见得一群身披兽皮之衣,大约百丈来高的巨人从平原之上走过,他们有男有女,皆是蓬头垢脸,手中拿着兽骨打磨的巨锤,每一步都是震动大地。

明周道人微笑道:“这是蓬空氏,此般巨人部族在这片地陆之上甚多。”

张御心下一思,道:“我若记得未差,‘蓬空氏’乃是传闻之中古夏蛮荒之时的一支部族。”

明周道人道:“巡护见闻广博,我天夏到此之前,这片天地本无生灵,只有一些先天精魄存在,而我天夏在此立定后,于晦乱混沌之中开得一方天地,这些精魄受各位玄尊意念之感,遂便变化成各色生灵和先天神祇,实则他们如今与那些传闻之中神怪神祇也并无什么太大不同了。”

而就在两人说话之间,听得有如金玉交击的高亢嘹亮之声自上传来,目光移去,见是一群背生四翼之蛇从空飞越过去。

张御立时认出这是鸣蛇,这东西在荒古篇观想图中也是存在的,不过荒古篇中所载的怪物多是从来不未曾存在过的事物。

然而这些东西却是通过先天精魄与玄尊意念的交感,如今却是活生生的出现在了眼前,如此看来,除了如今所见之外,想必那这方天地内还有着更多原本只存于传说之中的东西。

想到这里,他心神之中微微一动,目光一转,见站在一旁明周微笑看着他,却是绝口不提如何去往玄廷。

他心下一转念,已然明白过来。

这所见诸物这实则是一个提示,此心所感,皆化真相,此心所寻,便见真明。

于是他再度闭上眼目,待重又睁开时,自身已然出现在一座撑天拄地的山崖之上,崖壁之上围绕着一圈圈螺旋上升的粗大藤蔓,恍若阶梯一样向上延伸而去,此冲天之气势尤为雄浑壮阔,便已他此刻拥有莫大威能,却也无法望见尽头。

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方才他所见到那一座通天之崖了。

现下一举到了此间,他心中已然明白,在清穹之舟元磁之力摄拿范围之下,对于玄尊而言,没有所谓的距离远近,真幻也只在一念之间,心致则神往,神往则身至。

而同样,拥有此等威能的玄尊,实际掌握了此方天地之中最大的权柄,可称得上是此间之主宰。

只是在元磁统摄范围之外又是何情况,他现在还不得而知。

周明道人这时又对他打一个稽首,道:“玄尊,上方便是玄廷所在了。”

张御注意到,对方第一次称呼他为玄尊,他思索了一下,问道:“我若不自行寻到此地,尊驾当又如何?”

周明道人笑了笑,道:“数月前在下曾接得一位玄尊到此,他这处荒原之上游览了半日风光后,最后才是到得此地。”

张御点了点头,此刻风声之中忽然传来了清脆铃声,并有阵阵异香伴随着五颜六色的天花飘来。

他看了过来,见那是一个个乘着花车,臂缠披帛飘带,身着霓裳羽衣的神女,一个个明眸皓齿,肤如脂玉。

明周道人言道:“这是霓光天女,当是受命前来接应玄尊,玄尊若是事,可吩咐她们去做,当然也可吩咐在下。”

就在这个时候,周围景物一阵变动,一团云光忽现崖台之上,一时好似起了大风,两人衣袍被不停拂动,少顷,一名少年道人自里走了出来,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明周道人见到是他,恭恭敬敬行礼一礼,道:“明周见过上尊。”

少年道人随意言道:“你且去吧,下来之事我与张道友说。”

明周道人不敢违抗,躬身道一声是,又对张御一揖,便即一晃,消失不见。

少年道人看向张御,笑道:“张道友,我们又见面了。”

张御抬袖合手一礼,道:“见过使者。”

少年道人点了点头,也是还有一礼,随后他道:“张道友,道友且随我来,我先带你去见一个人,”

与此同时,某一处满是花瓣的平原之上,两个身外围绕云光雾霭的道人正在花树之下迈步而行。

其中一个,正是玉航道人,他言道:“道友,我听说今日那一位也被召至上层了,听说几位执摄对这位颇是赞许?”

同行那道人语气如常道:“此人之前一力挡下了神怪入侵,挫败了幽城和上宸天之谋,其功不可谓不大,诸位执摄赞许也是常理。”他看向玉航,“玉航道友似与这位有过争执?”

玉航并没有遮掩,笑道:“曾是有过一番论法,本以为我与他再无交集,却不想这位也是成就上境,只我看来,这人并不简单,道友今后当要留意。”

那道人道:“纵然成就玄尊,可他方至玄廷,并无根基,尚还并不值得我辈疑虑。”

玉航提醒道:“可这位不一样,若无差错,这位当就是那个开道之人,此中这意味着什么,道友当是清楚。”

那道人淡然言道:“是否为开道人,那需得玄廷来定夺。”

玉航言道:“道友说得是。只是这人终究完成了那一步,天机已生变数,道友也知,我们所欲求者,与那些终究玄修不同,我只恐……”

那道人道:“那也是以后之事了,如今那些个浑修引发出来的动荡方是我辈要及时解决的。”

他看了眼玉航,道:“玉航道友来了上层也有一段时日了,是准备去清穹之外开辟道场,自行修持,还是去往内外层界镇守?”

玉航道:“道友是知我之意的,枯坐修持非我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