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364章

作者:误道者

徐姓修士语声压抑道:“粟师弟,我有必须如此做得理由。”

观想图之神异,是他的私密,任何同门师兄弟他都没有告诉,否则也是容易被人针对。

余玄尊一直鼓励争斗,他们同门之间可没有那么和善有爱。

并且他也不是真要和张御斗过一场,而是有另外的打算。

粟师弟犹豫了一下,终是没有回绝,道:“师兄,值此一次,若是有什么变故,你可……”

徐姓修士道:“你放心,此事无论后来如何,都与你无关。”

粟师弟得他保证,放心了一些,但仍是提醒了一句道:“师兄,你无论做什么事情,可都要三思啊。”

徐姓修士没有说话,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青阳上洲,云中破开一个缺口,一艘飞舟缓缓落地,舱门旋开,青曙手提皮箱,背着长剑自里走了出来。

青曙看了几眼,自己降落的方向正是原来的出发之地,前面湖背后,就是自家那座庄园。

他回身对身边的一名壮年男子一点头,道:“此番多谢郑舟主相送了。”

郑舟主和气一笑,道:“青先生,我会在半月之后再来这里接你。”

青曙道:“多谢了。”

他与郑舟主告别,便下了飞舟,在飞舟重新腾空飞起的时候,他也是沿着湖畔往庄园走来,

青摩一直在庄园之内打理事务,他听到动静之后,也是自里迎了出来,见了青曙,喜道:“青曙,可是先生要回来了?”

青曙摇头道:“先生派我回来办一件事情,”他一直走到里间,从袖中取出几封书信,道:“青摩,帮我把这几封书信寄出去,都是先生交代的。”

青摩郑重接过,道:“放心,交给我吧。”

青曙道:“还有,帮我联络一下望州狄氏,我有一笔生意要与他们谈,不过要尽快。”

青摩点头道:“好,我这就去办。”

两日之后,青阳玄府。

恽尘正坐于案后在批阅文书,他可不同于竺玄首,对于任何事务都很上心,修道人俱是反应敏捷,过目不忘,若是有心,再繁杂的事情也可安排的井井有条。

只不过一般修士不愿埋首案前,而他则口上抱怨,实际却是乐此不疲。特别是看着一件件在自己手中解决,他更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如今主要的事务,主要是集中在各地分府和玄府学宫的重立,而在他这数月来的努力之下,已是差不多将此理顺了。

明善道人自外走了进来,对他打一个稽首,道:“玄首,玄正有书信寄来了。”

“哦?”

恽尘精神一振,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书,道:“快拿来我观。”

明善道人把书信递上。

恽尘拿来打开,仔细看有一遍,道:“玄正此书说是要招揽一批修士前往外层,不过不作要求,此辈若觉不妥,也可以随时回返内层。”

明善道人想了想,道:“玄首,两府前些时日也是来书,说是希望要我青阳玄府设法送一批修士去往外层支援战事,玄正此书,倒是与此不谋而合。”

恽尘把书信合上,道:“近来洲内倒是没有什么太大事宜,也是该动了一动了,明善师兄,你替拟我一份文书发下去,不管真修亦或玄修,只要是愿意去往外层的,我都可予以方便。”

高州石渠观内,桃定符拿过道童递来的书信,神色一动,道:“师弟的书信么?”

他打开看了下去,面上露出几分兴趣,“照师弟之言,外层倒是有些意思,青阳上洲这里如今修道虽是安稳了,但失了磨砺争斗,却也不利于我功行修持,嗯……”

与此同时,青阳域外一处浑修驻地之内,一名少年人拿过一封从飞舟之上得来的书信,脚步飞快的跑入一座黑石台内,并递到了英颛手上,后者接过书信,打开看了下来,他看向外间,“外层么……”

静室之中,张御身上的光芒收敛下去,却是再次从下层退了出来,他睁开眼目,他看了一下时晷,如今已是进入六月下旬了。

他这一回在下层待了大半年,在此期间,他不断斩杀神裔和邪神信徒,并且四处搜寻源能,倒也是大有收获。

妙丹君此时也是站了起来,它抖了抖身躯,一阵七彩灵性光芒飘荡出来,这只小豹猫虽然身形仍旧只有那么一点大,可是眸子中却是多了凶悍。

张御揉了下它的脑袋,而后亲自喂它吃了一些丹散,灵性生物可以多日不食,但是终究不是他这等修士,小豹猫也是有些饿了,探出脑袋在盘子中急促舔食着。

张御此刻站了起来,来到书房之中,桌案之上摆了几封书信,有俞瑞卿寄来的,也有廉卓寄送来的,都是一些往来问候的书信,不过其中有一封,却是他等待已久的回信了。

来书之人是一名住在维义州的玄修,其人名唤唐显尊,极为擅长困锁之术,收到他之前的问询后,言称他若是能相助自己完善章印,则也愿意与他作以交换,并邀他什么时候有暇,可前往维义州一叙。

张御考虑了一下,青曙行事若是顺利的话,再过几天也当回转了,在此之前,他正好去往同道处走一趟,若能真能由此补完“擒光之印”,那么应对此行危机当是更添把握。

思定之后,他执笔依次写下回书,找来李青禾送出,自己则出了居处,在空地放出了那艘白舟,只是方才走上去,却发现金光一闪,妙丹君也是跟了上来。

这只小豹猫此次随他转战了大半年,现在已经习惯跟随他在身边了。

他想了想,这次是访道,带上妙丹君倒也无碍,于是走入了主舱之内,在榻上坐定下来,妙丹君也是跃至榻上,挨着他趴了下来。

张御起意念一催,巨舟之上光芒一闪,往维义州所在飞驰而去。

这一处地州位于中心元海西南角上,遁空飞空并不远,不过半日之后,他就在此州的泊舟天台之上停落下来。

在验明了印信后,他便乘坐造物马车往这位唐道人居处而来,这里路上却是稍稍耽搁了一些时间,到了临近傍晚的时候方才进入了其人庄园之内。

待下得马车之后,入目所见却是一片拂摇生姿,蔚为壮观的竹海。

此刻早已有一名身着深青色道袍,面如冠玉的年轻道人站在那里相迎,对他拱手道:“是张御张道友吧?在下唐显尊,张道友的名声唐某可是早有听闻了,原以为道友过些时日才来,倒是有失远迎了。”

张御还有一礼,道:“冒昧登门,打扰了。”

唐显尊道一声道友客气,便将他请了进来,他先是命人送上茶饮,而后言称天色已晚,一应事宜可明日再谈。

张御客随主便,当晚就在此宿下。

次日,唐显尊先是请他至后山观览风光景物,而后又邀他泛舟游湖,当中问了他许多关于完善那缺失章印的看法,不过其人却是绝口不提交换章印之事。

张御知他定有用意,不过眼下时间尚是宽裕,所以他也不去多问,回来之后,便就一如平常般打坐修持。

到了第三日,唐显尊遣人邀他到了正堂之中叙事,张御到了这里,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在座另有两人。

一人是一个看去很是活泼单纯的女修,她外表大约十七八岁,衣着朴素,身上一件葛布道袍,足下麻履,长发仅用杏黄色的绳丝一系,此刻她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四周,一副好像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

而另一个是一名气度沉凝的四旬修士,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似是在自矜身份。

唐显尊见张御已至,便示意了一下,当即有役从将三枚玉简各自放在三人面前。

他则言道:“三位道友,唐某先前与三位都是论过法,知晓三位之能,这玉简之中有我一疑,若有哪位道友能够助我完善此印,那么我必将拿出师传之中最为上乘的困锁之术与之交换,绝不藏私。”

那中年修士拿起玉简,意识入内一转,面上顿时露出不悦之色,道:“这与道友此前所留章印可是大不一样。”

唐显尊歉然道:“还请宫道友见谅,先前所留章印,只是想鉴别当真有此能为的同道,绝非有意戏弄几位。”

张御拿起玉简看了一眼,略一思索,便站了起来,顿时吸引住了所有人目光,他道:“三日之后,我当再来拜访道友。”说完之后,他抬手一揖,就走了出去。

中年修士顿时有些惊疑不定,完善章印至少也是需一年半载,两三日是绝无可能的,他猜测张御手中正好是唐显尊有所需之印。想到这里,他不由一皱眉,拿起玉简,拱手一礼后,便匆匆离开了大堂。

……

……

第三十七章 得印

张御离开大堂后,回到了唐显尊给他准备的豪奢居处之内。

他心中清楚,唐显尊把他们叫到一起,明显是要让他们彼此竞争,拿出最好的本事来完善章印。

这等手段说不定这位以前做过不止一次,只是看情形,恐怕所得结果都未能令其如愿。

对此他其实也是理解的。

寻常玄修的神元如何使用每一分必须慎重思考,因为现在的选择很可能就关系到日后的道途,若是有志于攀登上境的,那么怎么谨慎都不为过,用一点小手段其实也不算什么。

而且此人也没有逼迫谁人,若是不愿交换,那自可离去。

在坐定下来后,他又将那玉简拿了出来。

之前他已是看过了,这玉简之内是一枚残缺章印,而此印大致偏向守御,这并未偏出其人之前所求,不止要求却是以往更高了一些。

对于守御之印他知晓的其实并不少,毕竟他记下了青阳玄府大多数大小章印,还从折毅那处见到过诸多观想图,对此也颇有自己的见解,不然也不可能在先前论法之中得到唐显尊的认可。

只是他现下看了看,自己所知晓的那些章印多是不如此印的,哪怕这只是一枚缺印。

要补全的确要一些功夫。

不过他却有一个较为取巧的办法。

他通过观知之印察看此印,用了半日时间,迅速知晓了里间运转关窍,并很快掌握了这一个缺印。

这一步并不难,换了任何一个同辈修士过来,都是可以做到,只是耗用时间的长短有所区别而已。

不过他的用意却不在此。

此刻他于心下一唤,大道浑章自一旁显现了出来,他目注片刻,便一枚章印逐渐出现在了上面。

他将神元往里灌注了进去,这一枚章印顿时放出了蒙蒙光亮,上面显现“浮岸”二字,而后有一道光亮照落到他身上。

待光芒退去后,他稍稍运使了一下,便觉身上有一圈光芒透出,并且有一道光华在身周围绕旋飞走。

浑章所得之印,乃是基于他自身而成,也即是说,是完完全全切合于他自身的章印,与唐显尊给予他的那枚残印已然是有所不同了。

不过章印的根本并没有改变。

通过观知根本,他也是深切理解了那背后之人最初立造这枚章印的用意。

唐显尊立造章印的目的,当是为了抵挡某一种飞空袭来的法器,譬如那日他遇到的叶刀那类物事。

知道这一点后,下来便就好办了,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便就可以。

他在深思片刻之后,便就试着用自己以往所知所学试着将此印改良了一下。

不过连他自己也是未曾想到,因为他此前积累已是足够多,并且随着他功行修为不断提升,若单纯以道行而论,已然隐隐然压过众多同辈一头,如今由高瞰下,这番推演的过程可谓异常之顺利,大约一天之后,就造了出来一枚玄章章印。

这枚玄章之印与浑章之印不同,此中已然剔除了适合他自己的一面,使得其更易为他人所用。

而到此他并没有停下,思考了一会儿,又用了一晚上的功夫,将此印另行演化为十枚小印。

做完此事后,他望向外面,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然是天明时分了,他给妙丹君喂了一些丹散,稍作次修持之后,就来至正堂之中。

这里役从见他到来,问询两句,得知他这里已有结果,不敢怠慢,立刻向内通报。

唐显尊得报之后,不觉有些惊讶,先前张御说只需三日,他还以为只是一个给他人压力的策略,可没想到,三天未过,当真已是拿出了章印。

他也是来至大堂之中,与张御见礼之后,有些谨慎的接过玉简,意念入内一转,不由眼神一动,待他认真看了下来之后,不禁抬起头,道:“道友所推演的章印我看过了,不过此中怎还有小印?”

张御道:“我观道友此印,多是用来守御某件灵活易变法器,只是大印沉而厚重,而小印在仓促之时催动更快,故是顺手推演了出来。”

唐显尊心下暗暗点头,张御所给予他的章印,可以说完全适合他的,至多一些小细节之处需要调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最为令他满意的是,还是张御提供了大印、小印两种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