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26章

作者:误道者

段摩看了前面,本来以为这又是都堂上某位发表的禁止异神祭拜的斥文,可读到这里,一下来了些兴趣。身躯坐正了一些,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展了展报纸,继续看下去。

下面写到,“翁努”神之所有这样的本事,实际上是用了一种名为“壶黎木”的木材。

“壶黎木”是一种长在安山附近的木材,通常用来制作家具,几乎人人家里都有。但很少有人知道,但凡两百年以上的壶黎木,其树芯因为年岁长久会诞生一种微弱的草木灵性,从而就具备了驱逐鼠蛇毒虫的本事。

文章说到,或许是古代的土著先民们发现了壶黎木树芯的作用,把它雕刻成了神像,后来以为是神保佑了自己,但实际上,保佑民众其实是他们自己,而不是什么其他东西。

而在最后一段,文章还教人如何分辨壶黎木的具体年份和真假,以及没有这种木芯时,驱逐虫蚁的各种巧妙方法。

段摩看完后,也是心中恍然。

他觉得很有意思,以往报纸上刊登的东西,大多义正辞严,就算他之前喜欢的美食介绍,用语用词也很刻板,一般很少见到这种既富有趣味性,无形中又能破除神异的文章。

且整篇文章逻辑清晰,语句到位,又不失风趣,里面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多,这绝非寻常人能写得出来的。

他目光不由移到最下面,见那里的署名是“陶生”。

他想了想,这个名字之前从没听说过,心里猜测对方应该是泰阳学宫的师教或者学令,不然也不可能登载在瀚墨报馆的报纸上。

正在思索时,房门被敲了敲,然后匆匆走进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人。

他抬头道:“什么事?”

那管事一揖,道:“衙君,司寇衙门请求武库调拨一百支火铳。”

段摩拿下眼镜,皱眉道:“上个月方才给了他们一百支,怎么这个月又要了?”

管事叹道:“也不怪他们,听闻前几天司寇巡卒发现一处异神教徒的祭祀地点,双方发生了交战,据说死伤了五十多人,还有三十多支火铳被抢走了。”

段摩皱眉道:“这么严重?”

管家无奈道:“司寇衙署那里也是怨声载道,因为这等事本应是由神尉军处置的,可是衙君也知,这次士议过后,神尉军言称整训,把所有人手都调回去了……”

段摩叹道:“这是在给都堂施加压力啊,看来都堂上又有哪位要站出来去职以安抚神尉军了。”他思索了一下,道:“给他们拨,再给他们加拨一百支!”

管事吃了一惊,道:“衙君,是不是太多了?”

段摩沉声道:“不多,武器坏了可在再打造,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我天夏子民的性命,要比那些所谓的异神教徒贵重得多!”

……

……

第三十六章 药骨又至

自东台学堂开始教授坚爪语后,一晃过去了十天,时间已是到了月中。

张御每日往来于学堂和居所之间,除是授课传文,就是练剑修行,间中也偶尔去一次宣文堂,查找一些自己所需的文载记述。

现在他的学生已经由原来十九个变成了三十一个,这倒并非是来争夺利益的,而是因为学堂上这些学子的身份背景,引得许多人挣破头皮把自己的子女后辈塞进来。

除了这个,这里面其实也有他讲学很受欢迎的缘故。虽然他现在还未开始教授幼学,可在他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名下的学堂名额早已是被一群学生占满了。

十六日是学宫的休沐日。故是十五日这天,他在授完课后,趁着时间尚早,就带了一本小册到了上次到过的东侧庭院描摹风景。

在回来之后,学宫助役送来了一封落款赵相乘的书信。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这回却不是他人假冒的,的确是那位安巡会主事寄送来的,而且还是通过安庐居之前一位打过交道的掌堂转呈的。

信中言及,上次自夭螈身上的获利,已是存放在了都护府里银署里,只要他什么时候方便,来柜上落名签印,这笔金元就能随意取用了。

至于具体数目是多少,或许是因为考虑到安全,也或许是秉承天夏传统的君子不言利的作风,所以并没有提及。不过他想来,这笔钱应该不少。

只是他现在还不能出去。

苏匡那件事过去还没到多久,神尉军现在一定还再盯着他。唯有等到拥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后,那再出去不迟。

考虑过后,他写了一封书信,交给李青禾,让其送去安庐居,说近日被琐事羁绊,无暇出得学宫,所以需过段日子再来处理此事。

随后他看了一会儿报纸,便走入静室,服下一枚新近炼成的元元丹,吐纳调息起来。

过了日中,他结束了定坐,洗漱了一下,便出了居所,往宣文堂而来。

自从上次那篇讲述壶黎木神像的文章发出后,瀚墨报馆就有回书,邀他再写一篇类似的文稿,并愿意支付他一笔润笔费。且还开玩笑说,因为这一篇文字,使得都护府中壶黎木的价格都被抬高了许多。甚至有一些木材商来信,愿意出重金请他再吹一波其他木材。

这是一个好的开局。

正如裘学令通过申问造势,把自己在学宫上层的形象塑造成语言方面的大家,他写这些东西,也是想通过类似的手段,竖立起一个博物学家及古物鉴定家的形象。

而在写这些东西时,他也是顺带着破除对土著异神的愚昧崇信。

不过他的专学虽然是古代博物学,可也不可能做到真的无事不晓,无事不通,而这个时候,泰阳学宫的文宣堂,就是他最大的倚仗了。

他所想知道的东西,这里几乎都能查到。

但也不是随便来一个人都能做到像他这样。

要写这种文章,前提是必须拥有广博的见识,对古代世界的遗存和神明的来历有着足够的了解,有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抽离出根本的能力,还有自身独到的见解以及将之准确阐述出来的文笔。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他有门路把文章登在报纸上。

下来他会设法发表更多文章,以扩大影响力。

入了文宣堂后,他直接走上三楼,对慢慢翻找着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和文档。

只是来了没多久,就有一名助役过来,说是屈功相请。

他跟随这个助役来到一间茶室内,屈功正在这里相候。两人见礼之后,其人便请了他坐下,并指着案上的东西道:“张兄,你要找寻的东西,我已找到了,都在这里面了。”

张御目光落在台案上,那是只一裹厚厚的文册袋,扣头用线紧紧系着,他一拱手,道:“多谢屈兄了,这回麻烦你了。”

屈功笑道:“不麻烦,我也对这件事很感兴趣,而且里面的东西也的确很有意思,我在此不多说,我们先品茶,张兄拿回去之后,再慢慢仔细看好了。”

张御在此与屈功喝了一个多夏时的茶,又出来翻找资料,到了傍晚时分,才离开了宣文堂。

回到居处,来至书房内,他打开文册袋,打开之后,先是从里面拿出了一叠旧报纸,所有值得注意的地方都被屈功用可擦拭的赤笔在下面画了一道横杠。

他略微浏览了一下,接着又自里面取出一份医馆记录,看上去有年头了。而再往下,则是一份司寇衙署案卷文档,这东西也不知屈功是哪里找来的。

文册袋里剩下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最后倒出来的是一块沾着血迹的玉佩,上面刻着一个复杂篆字,不过他一眼看出这是天夏古字的变体,并能认出这是一个“裘”字。

在把这些东西全都仔细看了一遍,他脑海之中逐渐浮现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来。

他深思了长久,就把所有东西重新装回了文册袋,并小心收放了起来,现在还用不着这些,要到关键时刻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天起身,他在后院里练了一会儿剑,感觉十多天来的努力又有了些许进步,浑章上的剑印又明亮了一些,他生出一种感觉,或许自己不用神元,也能将之提升上去。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他脑海转了一圈就被舍弃了,因为这个时间可能是以年为记,那还不如直接用神元来提升。

练剑结束后,因为今天休沐,不必去讲课,而之前所要查找的东西差不多已是齐了,所以他回到书房,本来打算再写一篇文章。

只是方才写了几个字,李青禾就来禀告道:“先生,杂库那边又有消息了,说是第二批药材到了,是先生特意交代要的那种药材。”

“哦?”

张御动作一顿,眸中有光泛动下,随后把笔搁了下来。

他等这个已经等了很久了。

“青禾,收拾一下,随我出去一次。”

“是,先生。”

张御稍作收拾,就持上夏剑,带着李青禾出了门。

到了杂库后,任义早已等在门前,并恭敬将他迎了进去,这一次药材不涉及其他,就只有那一种异怪骨片。

张御检查了一下,此次骨片数目着实不少,几是比上次多了一倍,且大多数都蕴藏有源能的。

任义解释了一下,说是那家药行得知买家对上次的货物有不满意的地方,所以这次主动多补充了一些,只是这东西深埋地下,开挖不易,一次取不了多少,所以请他这里多多包涵。

张御依据这些骨骸大略估算了一下,这一头异兽生前体型应该非常庞大,现在落在他手里的,最多只有十分之一。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骨片都蕴藏有源能,就如眼前他所看到的这些,虽然源头一致,但其中一大半与寻常骨片无甚区别,可就算如此,若是剩下还未挖出的骨骸有一小半藏有源能,那也是一个极大惊喜了。

让李青禾与任义结清账目后,他就带着这些骨片返回了居处,并关照了李青禾一声,说自己需要闭门修持,什么人上门都是不见。

他来到静室之内,将骨片之中所具备的源能全数吸收。

此刻他所具备的神元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多,已足够他观读四枚章印,当是可以按照玄府所授的章法进行修持了。

于是他服下了两枚元元丹,入定静坐片刻,待感觉自身精神足满后,这才于心中一起意,将大道玄章唤了出来。

……

……

第三十七章 三印连观

大道玄章的光幕之中,存我之印上环绕着六正之印,而其中“身”、“意”、“口”三印都已现出了光亮,其余而今仍还处于一片黯淡之中。

而在这正印之外,就是映入大道之章后,还未曾观读的“壮生”、“敏思”、“叱声”这三印了。

张御看了看,现在自己神元足够,观读三印当没有问题,可若要设法找寻心光的话,那么就不能由得自身的意愿,需按照玄府所传的章法规束而来。

首先,当要从归属于“身印”的“壮生”之印开始。

于是他目注其上,少顷,便见此印之上微微绽放了一点亮光。到了这里,并不要他一气观读完毕,反而需要停下来,依次去观读“敏思”和“叱音”这两个章印。

先前那股传递到脑海的意念只是指引他如此做,但却并没有告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心下猜测,这或许是因为自己所感到的第一个正印是身印的缘故,所以便以此为根基,纳两印为枝干,使得彼此之间不再分属与不同正印,而是建立起一种联系。

好在这并不是什么太过复杂的事,只要在观读之时尽量把握好分寸就好,不随意自作主张就好。

这里他是不会去随意质疑的,哪怕是旧修的修持,入门时也必须遵循严格的步骤,何况大道玄章这样一看就是不能偏差半分的修持方式。

可能是处于修炼初期的缘故,章法并不复杂,循着那指引做下来,很快就到了最后一步,这里稍稍有些难度,需得三个章印需得同时观读。

这里主要是需要降伏自己的内心,不让思绪随意飘飞,可是有时候,你越是用力,越是要压制,心神就越不听你的拘束。

这对他而言反倒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因为旧修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压服心猿意马。所以他十分顺利的将三印同时观读下来。

这一步做完,三个章印于同一时刻绽放出了光芒,并照落在了他的身上,他也于一瞬间理解并掌握了这三印的运用方法。

然而,尽管他这次观读的非常顺利,当中也没有任何差错,可那“心光”之印却并没有出现。

按照范澜的说法,一次寻到固然是好,如果不成,那意味着还需观读更多章印,但在一定数目之中,无法见得心光的话,那就永远寻不到了。

想到这里,他好像隐隐把握到了什么,但是一缕活泼灵思却如游鱼一般,一时并无法完全抓住。

在久思无果后,他果断放下,转而回到眼前来。

现在需试看一下,自己在拥有了这几个章印之后,究竟能帮助自身提高多少斗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