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53章

作者:误道者

在得到了先祖的灵性记忆后,这只小豹猫的气息变得更为飘渺难测了,不过原来的活泼好动却没有变,因为它只是看到了那些记忆,而不是直接以心神融入的方式接纳的。

李青禾、莫若华二人此已是早早就等在门外了,见到张御走出来,都是一礼。

李青禾道:“先生,马车已经备好了,就在学宫门口候着。”

张御一点头,道:“走吧。”他当先行走,两人也是跟了上来。

在行至甄礼堂的时候,却见柳光一个人等在那里,后者笑着走了过来,拱了拱手,道:“张兄,我和你一同行,不会嫌弃吧?”

张御抬手还了一礼,道:“怎会?不过柳兄可能要等上一会儿了,我还要做一件事要做。”

“哦?”

柳光看他说得认真,也是神情微肃,道:“什么事?

半个时辰之后,站在旦港大道之上柳光愕然道:“这就是张师兄你说的要做的事?”

张御点头看着前方,道:“是啊。”

他的面前,是位于港口大道尽头的“得胜门”,这座旧辕门上的玉飞檐原本缺了一角,现在已经是被补齐了。

补上去的一枚玉角是他用心光重新雕琢的,与来的破碎的地方严丝合缝,宛然如新。

现在看起来,感觉也是舒服多了。

柳光再是看了几眼,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一座玉辕门,本来看着残破古旧,浸染了百年沧桑,然而那缺角一补齐,却是呈现出了一股堂皇气象,似乎焕发出了一股奋腾向上的勃勃生机。

他也是感慨道:“不错,圆满了。”

张御看了一会儿,转身道:“走吧。”

他们沿着行走港口大道行走,这时一个光烨营的士卒走了上来,看服饰佩挂是一个队率,其人肃然抱拳,道:“张玄首?”

张御点了点头。

那队率伸手一请,道:“校尉命我在此相候,请往这边走。”

张御跟着他往前来,只是一路方向,却是往城堤上走,柳光疑惑的看了看前方,那里什么都没有,不过他很聪明,什么都没有问。

到了城堤尽头处,忽然前方的大气好似被融开一般,露出了一艘巨大的银白飞舟来,这艘飞舟高高悬浮在上空,有一道璀璨的银色流水自上方流泻下来,一直延伸到城堤上面,形成一条倾斜的坡道。

苏芊站在最前方相迎,她一抱拳,道:“张玄首,你就坐我的云母飞舟吧。”

张御还有一礼,道:“多谢,不过如今我已经不是代玄首了。”

苏芊认真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士君的力量还在身上,我尊敬士君,不仅是因为士君做过的那些事,同样也是尊敬士君的力量。”

张御点头道:“苏校尉,你说的不错。”

无论他的身份如何变化,那些只是外在的东西,唯有那内在的力量,是永远属于自己的。

两人打过招呼后,他便跟着苏芊沿此坡道往飞舟之上走去,没有多久,就来到了高处,在将要进入舱门的时候,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

那是一片辽阔的天与地,海与山,一眼难以望见尽头。

自入此世之后,他就生活在这片地陆上,这也是他完成生命蜕变的地方,现在终于要离开这里,去往更为广阔的天地了。

“走吧。”

他一转头,就迈入了飞舟之中。

……

……

青阳

第一章 途中

飞舟在云雾之中飞驰,舱内却是异常平稳,一点也感觉不到颠簸,如果不去看外面飞驰而过的景物,那么根本想不到此刻正腾飞在天中。

苏芊的云母飞舟内部空旷广大,可以将整个光烨营士卒两万余人全部放下,不过那是在危机时刻,现在除了身边的五十名亲兵外,就只有一千多名随侍人员。

云母号上的随侍同样也是具备战斗力,战斗中她的亲兵一旦死亡,就需要他们来顶替上去,可以说是光烨营的后备士卒。

此刻飞舟上的训武场之中,许多士卒正在用各种方式锤炼着自身的身躯。

与都护府那些神尉军不同的是,这些军卒十分重视自己原本的身体质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披上神袍后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始终让自己的成为力量的主导,而不是让神袍的力量反过来控制自己。

可如今的神袍虽然没有了那些弊端,驾驭力量也相对简单,但是有一得就有一失,神性的力量各有不同,有些契合御主心灵的,能发挥出更大的威能,也有着独特的力量,

而相对来说,现在寻常的神袍没有什么特点,都是千篇一律,而当所有人都一样时,不但易于被针对,也容易将一些独特的人才埋没。

不过天夏内部同样也认识到了一点,所以还有玄甲玄兵用以弥补不足,而当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一些人就如原本掩埋在沙土下的宝石忽然得见天光,立刻就蜕去了平庸的外衣,绽放出了灿烂的光芒。

正当训武场中的诸人非常投入的时候,苏芊和张御身影出现在了外沿的平台上方。

苏芊以往一直会来督促士卒的磨练,她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倒是张御的到来,却是让一些刚刚消耗尽体力,坐在一旁服用丹水的士卒纷纷议论了起来。

“那位应该是东廷玄府的玄首吧?”

“听说他就是东廷那里最厉害的一位,东廷能保全都靠这位。”

“这么厉害?”

“是不是最厉害的我不知道,但一定是最好看的。”

张御看着这些人,强大的心力和感官,使他只是一眼之下,就把所有人的情形一览无余,这些士卒个个都可以说接近到了凡人身躯的极限了。

其中有几个人如果能往前迈一步,那么就能打破这一层障碍了,但如果没有法门的话,光凭自身,这一步实际上是很难跨过去的。

这里不但是身体,还需要心灵的协同,甚至坚强的心灵更为重要,就如剑士秦午那样,即便面对异神也是敢于对面拔剑,毫不在意死生,只有这样的心灵可以才足以承受这样的蜕变。

苏芊这时开口说道:“他们每一个在加入光烨营前,通常都已在学宫进学了十年,在考入军营后,还要磨砺三年至五年,才被允许披上玄甲,不过那只是最普通的玄甲,现在有资格披上冲阳玄甲的,光烨营里只有三百人。”

张御微微点头,看得出来光烨营是精锐,所以对士卒的要求不同。

他之前听苏芊说起过,而今军中士卒到了伍什这一级,实际就有资格披上外甲了,不过那只是一些杂号玄甲,和冲阳玄甲这样的高等位外甲是没法办法放在一起比较的。

苏芊这时看了眼站在张御身后的莫若华,道:“张士君,你的这位随从其实很适合披甲,我看得出,她曾经应该是一个军士。”

张御道:“苏校尉很有眼力,她曾是神尉军的队率。”

苏芊眼前一亮,道:“或许这么说有些冒昧,但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推荐她去军府辖下的学宫进学,”她语声郑重了一些,“张士君,我并不是有什么目的,身为一个天夏军士,我只是不想看到人才被埋没。”

莫若华站在那里,表情没有半点变动。

苏芊看到她这样,眸中更多了几分赞赏之色。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年轻士卒迈步走了过来,对着上方一抱拳,同时看向张御,跃跃欲试道:“校尉,能不能请张玄首我指点一下我们呢?”

苏芊秀眸一横,冷声道:“没规矩,你们有那个资格么?回去罚抄营规一百遍。”

那年轻军卒一惊,不敢违命,大声回道:“是。”

苏芊冷冷看向场中,所有人她目光扫到的人,都是不自觉一阵心凛,大气也不敢出,她心下却是摇了摇头。她一直认为光烨营的士卒应该是纯粹的,看来还是受到了某些人的影响,对修士失去了必要的敬畏。

她转过身,略带歉意道:“我的人不懂规矩,还请张士君不要介意。”

张御道:“只是小事罢了。”

苏芊还想说些什么时,训武场中发生了一些异动,巨大的舱门被打开,随着一阵气雾散开,一只巨大的甲虫被放了进来,而周围的士卒则是谨慎的退开,但没有人慌乱,显然这也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这个甲虫大约有半人多高,粗壮的肢足支撑着躯体,可也因为如此,速度显得并不快,但看去身躯坚硬,而且前端有一对锋利锯颚。

可就在周围士卒准备上前战斗的时候,甲虫身上忽然变得一片通红,好似变得滚烫起来,周围的温度也是陡然升高,口器也是一下裂开,似要有什么东西涌动出来。

负责训教的一名军士神情微变,眉心一闪,一套厚重外甲已然披在了身上,一个两丈有余的金属巨人霎时出现在了场中,那只甲虫口中一道炽热虹光喷洒出来,他却是挡在前方,动都不动,待那热虹消退,他走上前去,只是轻轻一按,就把这只甲虫头颅碾碎,只余身躯在那里抽搐不停。

苏芊一挑眉,“浊变?”她对张御一抱拳,道:“张士君,我可能要失陪一下了。”

张御还有一礼,道:“苏校尉请便。”

苏芊虽然对他客气,可他知道这里实际上是一个缩小军营,是十分讲规矩的地方,所以他没有在这里多留,吩咐了莫若华一声,让她自去后,就直接往自己的舱室回返。

沿着舱廊,他一路回到了自己的客舱之内,他站到当中,顶上有一道光芒照下,随后脚下一个有着优美弧度的玉台浮升上来,一直到他身前停下,上面有一块美玉,这东西被光烨营的人称之为“玉臣”。

在舱室中的人是“君”、那么这块玉就是“臣”,只需把自身意识投入进去,就能联系到飞舟上的一些人和事物,从而下达自己的命令。

或许常人看到这里,在惊叹几声天夏本土的技艺后不去深究了,也不见得会有兴趣去弄明白这里的缘由。

可他身为阐真玄修,内外明晰,感觉更为深入一层。在接触“玉臣”的时候,他便发现此玉背后还牵连着一个意识,而正是这个意识有序的统御着飞舟上的一切。

并且他能感觉出来,这艘云母飞舟一直在呼吸,尽管非常之微弱,可的确是在呼吸着。

这艘飞舟实际上分外两层,外层是一层坚韧的银色金属,或者说是外壳,而在内层,则是一个活物。

可以说,舰上所有人现在都在其腹中。

但这并不是单纯的活物,而是如同玄龙那样的金属和血肉混合在一起的造物。

他之前一直有一个疑问,似飞舟这样东西是如何做到在浊潮之内飞驰的。

要知道,在浊潮的影响下,一些东西是很难保持恒稳的,比如都护府火铳火炮,到了浊潮浓烈的地方,药子的威能忽强忽弱,根本令人无从捉摸,有时候反而不如一把刀剑来的有用。

现在他清楚了。

因为只有活物或者说半活物能在浊潮内维持长久的稳固,而不管是飞舟还是玄龙,显然都是利用了这一点。但这显然又是天夏本土高超技艺的体现。

他现在对于天夏本土越来越感兴趣了。

很显然,如今的本土与六十年前相比,很多东西都是大不一样了。

只是他此刻并没有去多问,苏芊说过到本土就明白了,他一听就明白,这位校尉恐怕是碍于自己的身份,所以不便多做解释。

但凭借刚才那个军士的态度,还有之前不曾有玄府的人前来接应可以看出,修炼者原本的地位或许产生了某种变动。

不过他对这些倒是没有什么太过在意的,只要有能继续向上修持的途径,其余就都是小节。

正如他对项淳所言,个人难违大势,但修士追逐的是伟力归于自身,等到一朝功成,自能翻天覆地。

……

……

第二章 一夜风过日又新

张御从定坐之中醒来,两目之中有电光一闪而过。

他看了一下舱室内的时刻,距离他闭关,已是过去了二十三天了,现在已是到了一月底,根据来时的路程推算,还剩下最后几天的路程,就可达到青阳上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