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407章

作者:误道者

第一百四十一章 生空灵复得

玄廷很快就收到了林廷执等人详细呈报,陈首执看过之后,与诸廷执再次做了一番商量,就通过了此议。

现在时日还长,他们没想过能够彻底杜绝大混沌入侵,可先把这个谋划施行下去,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以后可以再慢慢调整。

道理上说,能够承载混沌道法之人除灭不尽的,天道引入混沌之后,便自留在了那里,你就算选走了所有的适应修持此法的弟子,也会有新的适合修炼此道之人诞生出来,甚至可能从本有的浑章修士中转变。

不过玄廷也没想过能够完全阻止此事情。

最关键的是将对方放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只要有所变化,那么立刻可以做出反应。

再说玄尊层次的修道人才会造成足够大的危害,所以有些就一算腌臜还沉在水面之下,他们也可以的暂时容忍的。

金庭净水之上,张御这里也是收到了玄廷呈告。

一般情形下,下层的事情是不必呈报上层,上层也不会代替下层去做什么具体的决断。可是混沌大道不同以往,要真有人得以成就,那是真有可能通达上境的。而天夏又是上下一体,那自就要加以过问了。

张御伸手一拿,从天道之中抽取来了一缕气机,这里竟是略微带着一丝秽浊。近来这种种变化,意味着大混沌也同样注重下层了,这当也是为应对道争做的准备。

大混沌固然没有自我意识,可这却是大混沌在顺应道争之下的选择,可以看做是两条水流裹挟,使得攀附在两者之上,并与之盘根错节的一切,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跟着往这个方向走了。

他五指一握,将那些秽浊完全捏碎,既然今他主持了天夏上层,那么就要一定带领天夏取得那最终之胜!

清穹上层,易常道宫之内。

长孙廷执站在台座之上,他的面前是一尊琉璃玉柱,内中光气翻涌,有光华闪烁,似演阴阳之变。

可以见到,里间正有一个小小的人影生成了出来。其从虚无之中诞生,仅仅在十数呼吸之内,便成长为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孩童,他在飞速生长之中,差不多又是一刻过去,便就成为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

他紧闭着双眸,四肢放松,如今水中般漂浮在了那里,只是脸上的表情变化较多,似在做着什么丰富的梦境。

想要将一个人顷刻间塑造出来对玄尊根本不是问题,但单纯如此,那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每一个人有着自己所拥有的经历,有着自己的喜怒悲欢,当这些都是具备,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有着自我,且有血有肉的人。

长孙廷执只是这个人造主,只是负责让其来此世上,但是世上的一切见闻,却需其自身去经历,所以他并没有去刻意拿捏其人的忆识,而是将一个世域的照影投照入了其中,让其在红尘之中打滚,一如在世间十余年的初历。

或许有人认为这一切都非真实,可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这都是源自于认知和判断,在玄尊这等手段之下,这些经历都可以算是真的。

至于那些经历具体是怎么变化的,他并没有去干涉。若是处处插手,那塑造的痕迹就太严重了。

这般下来会是如何变化,连他也不知道,这么做就是为了能使其快速成长为一个人,不过一些该是赋予的他也是给了,比如此人的资质是在他理解的范围最上等,一开始是会拥有比常人更快的修行速度。

今次也算一个尝试,他想看看其人在混沌道法的影响下会去到哪一步,还容易观察到这个人的在修行混沌道法之中的各种利弊。若是支撑不了,有那变化为混沌怪物的迹象,那他就会及时出手处理了,下来再造一具也是容易。

不过这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心念一转,伸手一指,却又是向里添加了一些别的东西,随后静静的看着。

再是过了一会儿,那琉璃玉璧倏然消失,唯有那一个少年人还站在那里,他紧闭的双目睁了开来,见到了长孙廷执,十分自然的双手一抱,对着座上恭恭敬敬一礼,道:“弟子李复缘见过老师,此番多谢老师之赐。”

在他的记忆中,他乃是一个自小被长孙廷执收入门下的弟子,只是那时候一直在下界的道场凤湘岭修行,与两个名义上的师侄一起修行,后来两个师侄听从调遣,去了其余世域传道,只是留下他一人。

这时老师允许他去到上层灵池濯洗,用以提升资质,而如今结束,他自感身躯轻灵,好似浑身上下有使不尽的法力。

长孙廷执淡淡道:“清穹上层不是你久留之地,你既已得洗练,便当归去下界了。”

“是……”

李复缘虽然很想再向老师请教,可记忆之中也就是一年见这位老师一面,每次见到也说不了几句话。虽心中微微有些失落,可他也是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了。

一名神人值司这时走了上来,揖礼相请道:“小郎,请吧。”

李复缘十分不舍的最座上再是揖礼一拜,道:“老师,弟子走了。”

长孙廷执只是静静看着他。

李复缘借了一驾飞舟自上层而下,很快回到了凤湘岭的竹林道观之中,这里景致仍是与以往一般,一草一木看着都是十分熟悉,但偏又有一种陌生之感。

他只以为是离开久了,才生如此之感触,但细细想来,距离去到上层不过过去数月而已,他暗自失笑,道:“李复缘,李复缘啊,你怎么也学得人世间那些人那般多愁善感了。”

他走入道观之内,本待回自己的舍中修持,可是走了几步,忽见朱漆大柱之上有金色符箓闪烁,这是道观之内的禁制符箓,只是这几个他却似没见过。

他暗道:“莫非是我那两个师侄留下的?”

念头转着,他伸手一挥,那金色符箓一闪,眼前景物移动,却是来到了一间宽敞的书房之内。

挂起的帷幔中间,可见一方矮脚长案,上面除了镇纸笔架等物,黑红软垫之上,还摆放着一支青玉长笛,红丝穗子由案沿垂落下来,而挂着下面的坠玉则残缺了半块。

在长笛旁边,还有一只满是裂纹的面具,仅只能遮住上半边脸庞,只是看着薄如蝉翼。

看去这书房早就在这道观之内了,只是现在才是显露,他很好奇这处早先是何人所有,他那两个师侄虽然年岁比他大的多,可一个老实憨厚,一个灵慧内秀,都不像是摆弄这些物事的人。

他走到案后,伸手去拿那面具,正要拿起的时候,上面忽然有声传出,道:“你回来了。”他不禁把手一缩,看了看那个面具,问道:“你是何物?”

那面具一时没说话,过了一会儿,道:“是了,你还未曾觉醒前世,还不认得我。”

“前世?”

李复缘追问了一句,“你是我说前世?”

那面具却是不吭声了。

李复缘这时不再客气,将之一把那了起来,问道:“你方才是说我之前世?”可问了两句,这面具却不肯说话,他于是晃了晃,又拍打了几下。

“别拍了,别拍了,”那面具忍不住出声,道:“我这满身残破,着实经不起小郎摧残了。”

李复缘道:“行啊,你把方才的话说清楚。”

面具道:“此话我说不得,也实不该我来言,小郎若要想知晓,去旁处那个匣子里翻找,自有你想要知晓的东西。”

李复缘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按捺不住的好奇,他虽是年纪小,可也不是没有防备心的,要是在别的地方,那么一定会是起疑,可是这里,乃是他自小成长修持之地,两位师侄也在此长久修炼,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他目光四顾,在角落里看到了一个漆木匣子,由于阵禁一直在运转之故,自然没有积灰蛛网之类的东西。便就伸手一拿,将此摄入手中,开了匣盖一看,见里面摆有一卷玉册,还有许多码放整齐的书函。

他拿起这些书信拆开看了,发现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一些修道人寄来的,其中多数都是预祝一位“白秀道兄”某战得胜,不过“白秀道兄”约战的却不知是何人,所有人好像都忘记一般,居然没有一个提及此事。

他问道:“白秀何人?”

面具语声复杂道:“小郎那两位师侄的老师。”

“原来如此。”

李复缘恍然,他记得曾问两位师侄的师长,不过这两人都不曾说,他便不知晓,这时他又去拿起那玉册,那似乎是功法一类的东西。

“你准备好了么?”

就在这个时候,那面具却又再次出声。

李复缘莫名其妙道:“什么准备好了么?”

那面具叹道:“如果我是你,在未曾准备好之前不会去拿那卷道册,这可要承受承负的,你好不容易得此一世,何必再沾。”

李复缘似是想到了什么,默然片刻,道:“你几次说我之前世,我前世与我这位师兄可有什么关系么?”

那面具幽幽道:“你莫非还不明白么?祖师这么多年未曾收弟子的,可为何收你入门?还不是因为……嗯,你的前世就是这里的主人啊。”

……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气落浑沉

李复缘心情有些复杂,他听出来面具所说的意思了。他心下不想承认自己就是那一个人,可理智告诉他,自己之所以能拜在老师门下,应当与此不无关系。

他思绪飘忽的想了一会儿后,终于回过神来,试着问道:“我师兄……他后来去了哪里?最后是怎么样的?”

那面具却是不愿意说了,道:“这你最好不要知道。”

李复缘道:“为什么?”

那面具又不吭声了。

李复缘本来看了这些就觉得十分烦躁,见他不配合,顿时心下生火,一把将面具抄了起来,作势欲打,道:“你说就说清楚,总是这么说一半藏一半的,我真想捶你。”

面具有些慌了,道:“莫捶,莫捶,我说就是了。”

他赶紧说道:“那些书信你也看过了,是你,咳,你那师兄应邀赴战,与人斗法,最后不敌那位对手,因此身故,这些见到的,就是你那师兄生前所留最后一些书信了。”

说着,他又小声嘀咕道:“唉,你上一世做事,冷静多智,胸有城府,哪会有这么浮躁,一言不合就要动手。”

李复缘不理他的抱怨,只是怔怔出神,他隐约知道这个师兄的,只是两位师侄都不愿说,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其实他早该想到的,若这真是自己的上一世,自己在这里,就已经说明结局了。一时间,他心中滋味实是复杂难明、

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又问道:“那个我,我师兄是如何战败的,与他斗法的那个人又是谁?”

那面具道:“这个么……我亦不知。”

李复缘不满道:“你怎么会不知晓,你不要骗我,你不是想挨捶了?”

那面具忙不迭道:“我是真不知。”

李复缘犹豫了一下,没有再去刨根问底,而是拿起那个玉册,道:“那你方才说得那个承负又是什么意思?”

面具支支吾吾道:“我说了么,我没说。”

李复缘呵了一声,他作势就要将那个道册打开,那面具无奈道:“行了,行了,我告诉你。

那是你上一世留下的,是你那时候无意之中寻来的一卷至道宝卷,只是那时候你早已拜在了祖师门下,所以没有再修行此法,引为遗憾。

后来斗战之前,你认为敌方强横,自己未必一定可胜,而那个时候,双方必然是有一方要倒下的,你认为自己有一定可能回不来,故而留下了一封书信,托人带去了祖师处。

你思忖万一不成,败于敌手的话,可能无法脱身,就求祖师许你转世之身,回来修行这门功法,再是与那人决一胜负。”

李复缘看了看手中的玉册,道:“就是这是那卷道册么,可为什么师兄不是将此传给自己的弟子呢?”

那面具道:“还有什么原因,是因为他们资质不够呗,以他们两个人的能耐,就算再练一千年、一万年,也不可能是那个大敌的对手,你上一世的功行,距离玄尊之境也就一步之遥,可偏就是在此之前断了上道之前,可惜,可惜。”

李复缘听了这些,心情复杂莫名,他稍稍定神,故作自然道:“所以我这道册能修习?”

那面具语声微妙道:“你的资质不比前身差,不过你可想好了,你一旦修习了此法,那就需承继前身之承负,说来前身承负与你本没有关系,你若走祖师安排的那一条道路,也一样能修成上法,成就玄尊,没必要去走这条路了。”

李复缘问道:“接了此承负就是要了结前身之恩怨?”

那面具道:“就是如此。”

李复缘吸了口气,道:“那……那个敌人是谁?”

那面具小心言道:“那个对手具体是谁,我真是不知晓,只知此人功行通天,如今在天夏也是位高权重,不是好招惹的,你还是别去想这些了。”

李复缘追问道:“那老师怎么说?老师是廷执,莫非也不问此事么?”

那面具道:“祖师还能说什么?你那前世,是败落在公平斗战之下,祖师怎么可能过问?再说以那人如今身份,恐怕已是不在祖师之下了,好似祖师也对他颇是忌惮,所以我才让你想清楚啊。

你现在也不可能是那个人对手的。再说你前一世是前一世,此一世是一世,那人也不会来找你麻烦的。何必自己去找那烦恼呢?”

李复缘撇了他一眼,道:“可我怎么觉得,你一直在怂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