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406章

作者:误道者

林廷执点头道:“不管往后如何,在此事之上,我等承了罗上真之情。”

罗钟笑道:“上回也多亏贵方借我避劫,罗某才得如今,确如林廷执之言,不管往后如何,至少眼下我等可以互补不足。”

林廷执同意他之言,固然双方未来极可能是敌对,可如今还算是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罗钟这时道:“对了,此番到此,正好与贵方说上一句,又快要接近轮转之期了,届时我当会在元夏之内有所动作。”说完这些,他对着林廷执一礼,身上气光一闪,便如来时般遁转了回去。

清穹云海深处,陈首执立身在那仿佛分割天地的阶台之上,那一卷混沌道册则是漂浮在他的身前,他正凝神观看着。

在他的背后,另一个他正站在那里,并眼神幽深的看着他。

这个身影一开始本来是有些虚黯的,可是随着他不断观读混沌道册,自己本身在变得逐渐虚黯,而那身影却是反而显得真实起来。

而陈首执似乎未曾察觉一般,仍是在继续往下观览。

这一卷混沌道册,不存在头尾,里面的内容会随着修士自身的观读而自行发生变化,这也是许多修道人无法抗拒的原因之一,因为里面所阐述的道法之理恰好是在你理解的范畴之内。

而随着修士对道法的加深,也便会有意或不自觉的往更深处寻觅,试问身为一个修道人,谁能够抗拒这等不断向道前进的诱惑呢?

每看过一点,都是想着是否自己能再多看一点,反正自己还能保持心智,只要留神一些,那么随时都能中止。

然而越是往下越是接近大混沌,根本没有几个人能够及时停顿下来,到了最后,都等陷落其中的时候便已是来不及了。

此刻随着陈首执览阅,他已经看到了混沌道法通向上层最末端,他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是虚淡,整个人看去似有若无,眼见着似要消失了一般,而背后那个自我恍若已然成为了真人,两个人的身份似乎正在颠倒变幻之中。

可就在几乎要发生这等事机最后一刻,陈首执却是一抬首,脚下法驾之上泛起层层绽放的气光,同时一缕清穹之气从顶上照落下来,两相一激,维定周身,与此同时,背后那个身影,却是被牢牢定在了那里。

他回转身来,对着那身影看去,随后对其伸手一点,那一个自我浑身一震,霎时便化作了一团团散碎气光往西面八方飞去,转眼之间,并彻底化为了乌有,而他整个人也是由是再度由虚转实,恢复了原来。

他抖了抖袖,将那一卷混沌道册拿来,目光再度看去。

身为首执,无论何人被大混沌侵染,他都是绝然不可的,一旦陷入这般变故,那必会给整个天夏带来无穷后患。

哪怕他被混沌道法侵染的可能可谓最小,可但凡有这么一点可能,他都要设法给杜绝了去。

而这一次,他便是利用镇道之宝及根本道法之助,在观读混沌道册之际,趁势引出那个未来之我,在两者转变的最后关头,将之直接削杀,算是将自己去往混沌之道的路彻底斩断了。

有此一步,他再也无可能由此道往上层迈进,就算将来有万一之变,遭受混沌之气侵染,他也会在彻底变化成混沌怪物之前自我尽灭,不复存在。

所以混沌道册现在对他已经没有太大妨碍了,哪怕他再是观读,也不会推动他往大混沌方向而去。

玄浑天中,某座地星驻殿之内,英颛正在修持之中,有了玄浑蝉和清穹之气的支援,他的功行精进极快,以往玄廷廷执有玄粮修持,再加身处上层之中,一日可当十日,而今他差不多也是如此。

只不过根底浅薄的修士,就算给予你充足的玄粮,让你身处上层之中,你也无法将资粮完全化炼,所以修行修行,不单单在于这些修行外物,关键还在于修士自身。

而或许是因为修炼浑章的缘故,他本人则是如同一个无底漩洞一般,将面前资粮都是吞纳,似是可以永无停息的修持下去。

事实也差不多是如此,自闭关以来,他借助这些上好资粮,功行也是在缓步提升之中,看去没有丝毫缓顿的迹象。

殿门之外,幺豆这时声音传来道:“先生,玄廷的戴廷执来了,说有事寻先生。”

英颛坐着未动,眸中猩红光华一闪,却是化变了一具分身出来,并自里殿行至外间,来到了大殿之上,见到戴廷执,他执有一礼,道:“戴廷执。”

戴廷执见他只是分身出来,不觉点了点头,此刻当以修持为重,这是玄廷的首要要求,不必要的时候,当然不需要中断。

他还了一礼,道:“这次来寻你,是有一桩要事。我翻过你以往的卷册,你是东庭府洲,也就是原来东庭都护府出身,以往那里因为断绝了修行之法,所以你借助了大混沌之力加以修持。

不过我们看过了,你能很好的压制混沌之力,自身无有偏移,这一点着实不易。

许多转入浑章的玄尊修士能压制混沌之力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本已是玄尊了,心性修炼足够,但是能在底层次时便能压制的混沌之力,我们目前看到的,也只有你这一例。”

英颛看向他,道:“此番寻我,是与大混沌有关?”

戴廷执点头,道:“确实如此。”他神情微肃,道:“下来我要所说之言,英玄尊,你不可泄露半分。”

待英颛应承,他便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最后道:“上述之事你已明了,如今戴某就是问你一声,你愿意修持混沌大道么?”

他们找寻英颛,是因为英颛有能力压制大混沌,若是未来借此成就了上境,这样也是有一定可能保持自我的。

正如他所言,在能查到的卷册之中,只有英颛一个人在第四章书之前就侵染了大混沌,还能保持心智,并且一路修持到玄尊之境的。

要知道,别说这样的情况,过去就是纯粹以浑章吸纳大混沌冲击上境的例子,也是几乎不存在的。

以往大多数浑章玄尊都是以真修转入浑章的,绝大部分都是随同玄廷迁来天夏世域的那一批人,道心可都是经过了诸般磨砺的,能压住大混沌不奇怪,所以对比之下,英颛能够做到,的确是万中无一。

英颛则是平静回道:“戴廷执,我自有道,混沌非我所奉。”

在他成就玄尊的那一刻,就已经完全将大混沌排斥出去了,现在他是纯粹的浑章修士,自不会再入大混沌。

戴廷执见他回绝,也没有再劝说,反而觉得英颛做得对。若是可能,他更希望英颛能按自己的路走下去。他道:“好,英玄尊能坚持己道便好,只是今天之言,只限于你我二人知晓,不可向外透露。便不打扰你修持了。”

嘱咐过后,他执有一礼,身上浮现一道气光,便即离开了此处。

……

……

第一百四十章 柔坚克弥隙

玄浑天中,林廷执正忙着将各世域的英秀弟子的名册整理出来。

天夏本土的每一名修道人,都是立有卷宗文册的,查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天夏各个世域却不是如此了。

因为各个世域从一开始都是独自演化的,在世域升迁到一定层次之前,其与天夏近乎隔绝。天夏就算有参与进去,也只是影响了大的走向,在细处上各世域仍需延续着自己的那一套。

比如诸世域大部分还处在宗派林立的状态中,门下有多少弟子只有自己才知道。而要将这些全数弄清楚,则是需要有一个集中而有力的上层。

他现在决定趁此机会推动此事,光是给各世域英秀弟子立造卷宗文册还不够,必须将所有天夏世域内的人都在纳入到这一套规矩体系中来。才能最大限度的统合起广义上的天夏的力量,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和与元夏的这一场道争。

为此,他派遣出了大量的弟子,去往各个世域之内,这事情不是短时间内做好的,或许要持续一二十载,可是玄廷决心已下,不管用多久,必然是要做成此事的。

此刻外间有光华闪烁而过,过了片刻,戴廷执自外走了进来,林廷执放下手中的卷宗,站起身来,问道:“戴廷执,此番怎样?”

戴廷执回道:“回绝了。”

林廷执松了一口气,道:“也好,似这般英才,不当堕入混沌之道中,我等还是另择人选吧,此事也不急在一时半刻,我们可以慢慢来。”

戴廷执看向他案上的卷册,道:“林廷执这里可有什么合适的人么?”

林廷执摇头道:“天夏本土这边,并无太多合适之人。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之路。我们同样不能强迫他们改换,而那些方才入道的弟子,入此道则更为不合适,他们未来难定,不当为此付出太多。”

当然,这几日他们四处问询,也不是没有人主动愿意为修持混沌道法,可是这些人大多数根底不足,很可能在修炼至半途的时候就被混沌之气所侵染,像英颛那样,能够在功行浅弱之际便抵御住混沌之气的人终究还是少数。

戴廷执问清楚情况后,道:“若是这样,戴某的意思是,可让这些自愿之人先行修行玄法浑章,若是连此守持不住,那么也不用谈往后了。”

林廷执点头道:“就这么安排。其实无论我等如何挑选,终究是会有遗漏,不如等到钟廷执、崇廷执二位从那位仇司议处回来再言,若他们能以推算之法助我,那做起此事来就容易许多了。”

罗钟当初先让仇司议帮助推算,而后再去找到那些合意的弟子,他们当然也能够想到这个方法。

他们也不需要把这些弟子全部推入混沌之道中,只需将资质最后的找了出来,而余下之人则可置入监察之下,哪怕其中有人遇到机缘修习了混沌道法之中,也不用多加干涉,在见到脱离的可能时设法制住便好,如此就可将天夏的危害减少到最低。

同一时刻,钟廷执、崇廷执二人正在拜访仇司议。

他们见到这位后,不问其人对混沌道法在天夏未来的演变,而只是问了下其人对混沌道法的看法。

仇司议没有任何隐瞒,将自己对混沌道法的理解和看法俱是详细道明,他是看过混沌道册之人,道行又高,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言所语都在关节之上。

钟、崇二人闻听之后,都觉大有收获。

他们倒并不对仇司议推算之道有多推崇,他们看得清楚,后者在推算之上能有如此本事,那主要是因为其人功行较高之故,若是他们也到了这般境地,推算之能自也能够上去。

如今天夏廷执每一个的功行在都是逐渐上升之中,等他们到此境界,自问推算之道至少不会弱于此人。

这回经过了一番长谈之后,他们二人也是了解了混沌道法和大混沌之间的区别。

在大混沌之下,一切稳固的定序都是松散的,是可以推动的,可变化不等于无有,变化的一切前提是存有,若不存有,则无变化,哪怕真的无有一切,变化也能令存有从空无之中诞生出来。

而此存有的延续长远,既在于存有自身与大混沌的对抗,也在于大混沌的变化是否剧烈,换言之,既要靠存有自身之能,也要看大势之变,两者缺一不可。

纯粹的大混沌连混沌修士也是不存在的,混沌之道正是要有只需在约束之下才能在世间存在,所以混沌修士本身既是依靠大混沌,同时也是对抗大混沌的一员。

在知晓了这些后,他们心中也是生出了一些应对之法,在谢过仇司议后,便就与之拜别,随后按事先约定,来到了玄浑天与林廷执、戴廷执二人会面。

双方见过礼后,林廷执道:“两位回来的正是时候,不知二位可能推算出那些可能为混沌道法所亲近的修士么?”

崇廷执回道:“我等勉力一试,只是需要一些准备,两位且容我三日。”

林廷执郑重道:“两位所需物事,尽管开口,林某会为两位尽力备妥。”

钟廷执、崇廷执二人执有一礼,便下去准备,三日之后,二人便正式开始了推算。

整个过程很是顺利,推算下来,天夏本土及三十余处世域都是有所牵扯,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不过有的地方他们能够明确指出是哪些人,而有的地方,他们只能指出一个大致的方位,那就涉及到一大片区域了。

当然目前他们只是关注入道的修道人,因为混沌道法便再是与某人合契,若其不入道,那也是没有可能修成的。就算当日仇司议挑选了罗钟出来,也要先向其教授各种修道知识,不然没可能往后修持了。

需先有修道的土壤,然而混沌道法才有可能从中蕴生出来。

这般只要盯着那些修道宗派就可以了,若是范围进一步缩小,那么只需盯着宗派之中那些资质杰出的修士便是。

那些修行岁月长远之人就算沾染了大混沌,也只是可能成为混沌怪物,也不是说这类怪物就不需要提防了,但总的来说处理起来容易的多。

不过当把所有推算出来的结果集中到一起时,四位廷执发现了一桩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的事情,凡是推算得来的地点,里面玄修的人数俱是多过真修,最差也是持平,这说明混沌道法极可能会从玄修之中诞生。

其实这也是说得通的,因为玄章玄修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会选择借助大混沌来增加自己的力量,而一入浑章,若没有坚定的道心,偏向大混沌的时日也就不远了,要是再被一些有心人引导,其中有一些人迈入混沌之道中也就不奇怪了。

崇廷执看到这些,向着钟廷执传声言道:“果然玄修挨近大混沌,我等以为之担忧仍是出现了。”

钟廷执暗自摇头道:“就算无有玄修,结果也是一般。元夏俱是真修,莫非他们就无惧于此了么?只是玄修侵染较为容易罢了,其实这般我等监察起来反而容易了。”

就在四人在此商议应对此事时,外面有报,说是长孙廷执来访。林廷执道:“快请。”他又对三人道:“长孙廷执此来,不定对此番事机有所助益。”

过了一会儿,长孙廷执走入殿中,与几人各自见礼后,便所了来意,道:“长孙回去谋思许久,觉得或可以造一人出来用以修习混沌之法。”

崇廷执有些诧异,道:“如此果真有用么?”

生造一人当是不难,在场之人谁都能做到,更别说长孙廷执这等擅长神异之法的修士了,不过就算这样,这人在层次上也无可能越过长孙廷执的,先天就绝了前路了,如何有可能获得混沌道法的青睐?

虽然大混沌之下,什么都是有可能的,要以此去赌混沌万一之变,那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到最后可能一无所获。

钟廷执沉吟道:“长孙廷执的意思,这个人修习此道,或许不是为了承继此道,而是为了能加入此中,以便埋下一个楔子。”

长孙廷执道:“是。此道纯凭阻拦,那是拦不住的。既然拦不住,外面有了监察,内部也当备上一手。”

林廷执听明白了,因为混沌道法的特性,修炼此道之人很可能会相互吸引的,这样的话,有一个可为他们制束的人进入混沌道修之中,那十分有利于他们加深此道变化的掌握。

如此一来,对着混沌道法侵染,他们就构建起了一张内外齐布的严密大网,只要你一露头,就在我眼皮底下,你若,那么我就将你打压下去。

虽然按照他们所知道的情况看,大混沌的侵染是除不尽的,可是他们只需拖延下去就好,只要拖至道争决出胜负之后,那么就没有问题。

他精神一振,道:“好!这般我就与诸位将此番计较再细致拟定一番,再是呈给玄廷及诸位执摄知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