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342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道:“此事首执前已是问过了,现在并无那等可以凿通两界通道的镇道之宝,此需要等待天时。”

陈首执道:“玄廷亦知此宝难求,故而觉得,不如把目标放在那突破半觉仙之上。我等等屡屡被此挡下,玄廷商议下来,要破开此物,若有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攻伐之器,或是能够建功。”

他看向张御,执有一礼,接着道:“而我知执摄之道法向来偏向攻杀,若有执摄赐下上乘宝器,再配合庄执摄之真一元瞳,许能撕开眼前之屏障。”

张御道:“玄廷若想要一试,那此事我会与几位执摄商议。”

若是可以,他倒是愿意授下宝器,纵然不是用于进攻,守御天夏也是可以。不过不得金庭准许,他是不能随随便便降下宝器的。

另外,因为他炼造两柄剑器之事,自然而然融入了斩诸绝的剑法,使得他的剑器有个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下境修士驾驭起来可能自己也会受到剑气余波的冲击。

因为此剑气即斩神,所以这不会因为有一个假身而避免的,故而不然因此丧命,可也是会付出巨大代价。这方面他也在考虑如何消弭。

他道:“除此外,首执还有他事么?”

陈首执缓缓道:“既见执摄,却是要向执摄一问攀渡上境之法。”

张御看向他道:“首执要求上境?”

陈首执抬起头来,沉声道:“凡我修士,何人不欲窥上境呢?”

张御道:“若是可以,上法之道我不吝告知,只是每一个人道路都是不同,我所言者,乃我自身之道,我若说多了,反而有碍首执功行。且首执若要求取上境,恐怕不这个时候并不太妥当。”

陈首执道:“只是一问,既然执摄不便言,那我不再多问了。”说着,打了一个稽首。待他再站直之后,便见那巨大形影已然从玉璧之上消失不见了。

他也是从此间离开,回到了云海深处,随后在日常坐观之地坐定下来,唤出训天道章之中,并进入了在此间立造那一方空域之中。

二人方才那番对话,实际上是做给玄廷看的,在两人交谈背后,则是有另一层言语蕴藏于底下。此刻他意念一引,便自浮动下来,并在眼前再次聚合成一个模糊的形影。

陈首执道:“执摄有礼了。

张御点首道:“首执有礼。”

陈首执道:“不知执摄需要交代何事?”

张御道:“寻到首执,是要与陈首执一言上层之事,你们既也在道争之中,那也应当知悉这些。我至上层之后,与五位执摄有过交流,却是了解到,上层之道念,与我之道念实则并不相同”

他将大概的情形向陈首执说了下,末了道:“由此可见,我等之道争,最后纵然可胜,也只是上层之胜,非我之胜。”

陈首执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实则庄执摄在时,就有这等类似看法,只是尚不确定,我接任首执之后,此等感觉亦是明显,如今听执摄一言,方得确认。”

张御道:“下层修道人若在上层无有任何力量存在,或者拥有足有左右局势的力量,那么就只能被上层带动而行,我与庄执摄如今稍稍打开局面,但仍不足以改变。”

陈首执直接道:“玄廷能做什么?”

张御道:“我天夏是如此,陈首执可曾想过,元夏又如何?”

陈首执沉声道:“此辈之道,亦非上层之道,如今之局势,元夏方面似内部甚为消极。甚至只想这般维系下去,听执摄之言,想必当是上层亦是意图改变格局,只是同样无能力,故是在那里等待天之变数。”

张御道:“元夏之道乃是由上而下,下层修道人无可改变,亦无可逆转,只能顺从上意,他们唯一能仰仗的,也就只有天之变机了。而元夏化演万世,此前诸世无一能做到的此事,直至遇我天夏,方见真正变机。”

元夏由上及下的道法,注定了元夏是一个讲究严格规序层级的地方,越往下层之人越无自主之权,可是同样,整个元夏对于上层来说亦是下层。

那些触摸到求全道法的修道人肯定是不甘愿白白成全上层之道,而自己永无超脱可能的。虽然他们总是把终道放在嘴上,可是越往上层之人越不信这个。

陈首执道:“只是我若不进,元夏必进。”

张御点头道:“此回只是为了告知首执,道争分出的那一瞬间,那此场斗战便即结束了。此回道争非我与元夏之争,而是我与元夏,一同对抗双方上境大能之道。

眼下可维持此般局面,而当时机允许之后,玄廷当设法与两殿及上三世上层取得联络,设法明了两家真正所需对抗的力量。”

陈首执默默点首。

张御又道:“此事上层那里自有我来牵扯,下层之事,就要劳烦陈首执以及和一应同道了。”

陈首执打一个稽首,道:“我知晓了。”

他明白张御的意思,在确保自身不失的情况下,尽量稳住此刻的战局,道争不能在眼前就分出胜负。无论两边哪边胜出,都会使得两边上层得以补全自身之道,并摘取道果。

于上层来说是完道,但于下层除了一地死伤什么都没有。这还是好的,更坏的结果是完道之后天道完全向着先天之灵,从此下层就彻底变成了无用之用,或者等着衰败,或者直接被从道中被剔除。

结束了这番对话后,陈首执从训天道章之中退了出来,他沉思了一下,这件事需要玄廷的配合,但现在他还不能将此告知给诸位廷执。因为没法肯定是不是有廷执与执摄有着私下牵连

还有执摄若是有意,知悉下面之事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不能将此摆在明面上,如何做好此事,需要认真思虑一番。

张御气意再转了回来之后,待是准备做另一事。

此前他和真余道人讨论过,如何让后者沉浸到俗世之中。

他做这个事情,当然不是为了单纯满足真余道人心愿,而是因为这就是真余道人补完自身的下一步,也是为了帮助其找到自身之道念。

混沌之道并不是这位所期盼的,那只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天夏、元夏上层之道亦非其人之道。而如今其人既然已是成了他的同道,那么他自然希望其能与自己奉行同一道念,毕竟将来是有可能他站在一起对抗五位执摄的。

他的具体打算,是让真余道人将一缕意念投入天夏之中,此般等若之映身存在。

但是直接这么做,五位执摄肯定会干涉,因为其既不属于天夏、也不属于元夏,两边的规矩都无法约束其人,那肯定要将之排斥出去。

但换个思路,他可以让其进入训天道章。

训天道章里面各人所立造的心印空域现在有些与外界可谓无有二致,并且有些联合了起来,真余道人气意若在他帮助下落入其中, 那一样可以在里体验凡俗之世,进而补全自我,甚或得有自身之道念。

他不能主动插手,但是可以让下层去推动。于是他传了一个意念进入了训天道章。

清穹上层,风廷执正在心印空域内参悟法门,忽有所觉,抬头一看,就看到一头小豹猫跳到了自己的面前。

这只小豹猫伸出小爪子,在他里面划了三个圆圈。并且在其中两个圆圈上连续重复划了一遍。

风廷执略作沉思,他已然看懂了。

这三个圆圈各自代表的是外层、内层及上层,但是着重点却是放在内层、和外层之上。

小豹猫乃是张御宫中的,现在特意选择在训天道章之中的心印空域内与他见面,那当是要他在心印空域之中立造内层、外层,而这等事情张御以往也是与他说过的。

他想了想,这个事情的确只能自己来牵头,或者由他在玄廷之中提出,然而后将之整合起来。

他对着妙丹君点了点,表示自己已然明白。

在这方面,他与张御算是有默契的。

妙丹君喵了一声,随后一个纵跃,投入光幕之中,就此不见。

风廷执没有打算耽搁,等了半月过去,就在这一回月中廷议之上,他便提出了将诸人立造的与现世一般无二的空域尽量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章内空域,这般可以让更多的修道人哪怕身处不同地界,也可在一处交流。

有些外间不方便做的事情,也可在此先做尝试。

不止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当将三十余处下层界里的玄修亦是接引入内,这将更有利打破彼此之间的隔阂。

第三十七章 渡历得诚道

风廷执的建言一出,并不是所有廷执都是赞成。钟廷执、崇廷执两位表示忧心,因为这样做固然有利于玄法,有利于玄修。但是会令真、玄增加更多的隔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割裂。

这样的担忧倒也不算错,当玄修都能在训天道章之中交流时,那么平日都可以用此来代替传讯和说话,天南海北都的同道都是置身一地。

而真修几乎融入进来,真修之间尽管现在可以使用晶玉交谈,可是这毕竟不如训天道章方便,可以想见,一旦所有玄修真正被相融于一体,那几乎生生分割成两个部分了。

邓廷执思索之后,却是认为,目前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真修大多数都有避世之念,这也是其功法决定的。许多真修甚至不希望别人来打扰自己。

再说训天道章这么做是有利于提升天夏实力的,不能因噎废食,况且便是不经过他们引导,莫非玄修自己就完不成此事么?无非是稍加提前罢了。

风廷执道:“张执摄当初立下训天道章,是为了有利于天夏,如今张执摄去了上层,无法再随意干涉下层之事,这个事情就需要我等来解决了。风某认为,便是整合了空域,目前也不当让所有天夏玄修都入其中,且能入也需有所限,待日后再缓慢改进。”

玉素廷执道:“可用此法!”

这番廷议下来,因为大部分廷执都是表示赞同,钟、崇二位廷执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故是不曾经过廷决就通过了此议。

钟、崇两人自廷议下来之后,两人边走边谈,崇廷执道:“就怕我等担忧日后实现,于我天夏不利。”

钟廷执道:“眼下有元夏这大敌在外,尚不用担心此事,再说张执摄去了上层,想必也有解决之道,现下便不必多想了。”

崇廷执点头,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方才才是没有坚持,他道:“且看吧。”

廷议做出之后,不过三天之内,天夏及天夏所有下层界的玄修,俱是得到了一个通传,却是玄廷准备将各人的心印空域融汇于一处。

众玄修都是欣喜异常,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训天道章中将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空域。甚至能在那里找到一切天夏所能找到的。

不过也有一些空域,是某些修士利用自身之异想造出来的,这部分却是暂时无有凝合其中,玄廷只是告诉他们暂不作安排。

由于这次融合心印空域牵扯到了几乎所有的玄修,为了确保这一次不出问题,玄廷决定由诸位玄尊主导此事,并分批筑合空域,这回当是由玉京的玄修先是开始,再是四大府洲,随后一十三洲,再是四象天宿。

最后,才是余下三十二个界域。若是奉界愿意加入进来,那也是可以的。

每一个步骤当会相隔十天,天夏自身会在一月之内完成,余下下层视情形而定。

在玄廷推动之下,廷议之后的第十日,诸方心印空域便正式开始并合。与此同时,天夏内外各洲宿,几乎所有玄修都在等待着这一刻。

当子夜到来的那一瞬,玉京的玄修都感觉到训天道章明亮了一瞬,随后便感觉自身心印空域仿佛无限开阔了出去,不过他们还不被允许进入其中,需得完全整合才会解开限碍,且并不是所有人随时都可进入其中,每一次都需经过玄廷允准。

这次并合心印空域,不止是诸人所能感觉到的,其实还出现了两个特殊的存在,其中之一乃为过去之域。

过去之域是存在于诸修记忆之中的天夏,甚或是古夏、神夏。这些只能从经历过那个时段的修道人处获取。

而这等地界只有经过玄廷特别允许之人,才能得以进入。并且这个过去空域也并不是完全拓照过去。在此中有些人是存在的,有些人则是不存在的,有些人你能清楚他是谁,有些人则是无法弄明白。

还有一个特殊的世域,时流会当下为起始,以十倍之速往前运转,此处目前也只有上境修道人可以进入。

这乃是一种推演,不过这里并不涉及天机,而是利用所有人在道章之中运行轨迹以及天地变数整合而成。

可以由此印证,人道在不受天机运转的干涉之下又是如何变化的,而剥离出来的天道又是影响了哪些所在。

不过目前这只是具备一个雏形,因为这里只有内外层界,可真正的变化是要将整个天夏世域乃至所知界域都是囊括进来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有所牵连的,少却一块,拼图便不完整,就无可能得出偏向正确的结果。

这里便连求全玄尊也没有办法把握,真正能从里面获得收获实际上只有上境大能。

张御在上层见到玄廷已是完成此事,便是再次来至真余道人这里,与后者见过礼后,道:“上回临行之前曾有言,道友若去得下界,未必没有机会,今日来此,正是为此。”

真余道人不想张御当时只是这么一说,如今果真有了办法,不觉试着问道:“不知道友待用何法?”

张御道:“此事我暂且不像道友明言,道友若是信我,可将一缕气意交托于我,我自可展于道友知晓。”

真余道人毫不迟疑道:“我有何不可信道友的。”他当下一点指,将一缕气意交托了过来。

张御收来,略作运化,便将之掷入了训天道章之中。

这是第一个投入训天道章之中的上境大能气意,不够这一次投入的并非是如今之天夏,而是过去之天夏。

真余道人气意入此之后,被蔽绝了原先识忆,成了一名出生在天夏的孩童。他到来之时,正好是天夏到来的百年后。

这个时间段,天夏仍旧是由庄执摄主持大局,如今的陈首执已然成转入了浑章修,玄法虽是被玄廷推动,可除却上层同样转入浑章的修道人,玄修多数都是低辈弟子,还没有一个有所成就。

真余道人则是先进入了学宫修业,再被玄府收做了弟子,在此之后,他修道求业,对抗外敌,并渡过了接下来三百余年的岁月,在这期间,他几乎经历了作为一个天夏修道人到来此世之后所能经历的一切。

在张御的有意安排之下,他并没有展现出一个先天之灵本应有的进道速度,而只是作为一个资质中上的修道人,比寻常人稍好,但又不是顶尖的那一批,在遇到大敌之时,几次险死还生,可正是如此,让他感觉到了凡俗修道人的无奈和奋进。

而当时间终是与如今的天夏接轨之后,他算是经历了天夏三四百年来的变迁,而当时日转入至当下,那一缕气意也是被张御重新收了回来,并交还给了其人。

真余道人在收回了气意后,过了一会儿,眼眸之中出现了复杂情绪,进而又焕发出明亮而璀璨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