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341章

作者:误道者

寰阳派三人的出现,一下让五位执摄感到十分之棘手,因为这时邪神尚未完全驱离,想来寰阳道脉三人方才也不是没机会归来,而就是在等着上境邪神快要被堪堪蔽绝的时候才是出现,好令他们难以首尾兼顾,同时也能相互策应。

五位执摄这时向着张御和庄执摄二人处来了一个谕令,要二人立刻上前抵挡,只要挡住,而不需要他们多做什么。

与此同时,他们还传了一个执掌清穹之气的玉印过来。这却是交给青朔道人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其加入金庭,并且承担起权责,与他们一同抵抗来犯之人。

青朔道人看到了那枚玉印来至身前,没有伸手去接,而是看向张御。张御淡声道:“不必理会,道友还未入得金庭,何须奉他们之命?”

青朔点头,他站在原地不动,任凭玉印飘在那里。

张御对庄执摄道:“道友,我二人上前抵挡便是。”

庄执摄点头。

二人当下执拿清穹之气,遮挡寰阳三人,只是以二敌三,虽然凭着清穹之气可以抵御,但要蔽绝驱赶,却是不能了。

这倒不是两人斗战之力就弱于三人,而是他们为了不使元空之中的天道变化泛滥起来,那就不能动用自身的道法,只能以清穹之气蔽绝。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也无法将此气运使到顶点,所以能否制敌,并不取决于他们自身,他们只是作为一个运使之人而存在。

上境邪神尽管不断在吞夺先天之气,可是五位执摄终究以五对一,占据莫大优势,同时这五位似乎催发了什么秘法,居然很快将之蔽绝了出去。

在完成此事后,其便又转过头来,与张御、庄执摄二人配合,一并压制寰道脉三人。这三位看去是想继续坚持到上境邪神归来,但是迟迟不见后者出现。

张御心中明白的,这应该是上境邪神在消化那些先天之气,所以无暇寻过来了,可此次看去当能过关,下一次可就不一定了。

接下来再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七人联手之下,成功蔽绝将三人蔽绝,算是化解了这一次危机,

张御此刻察觉到,他看着驾驭清穹之气的章印,这枚东西上面灵光绽放,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是因为此宝在上层运用了多了,所以重心在逐渐向上方转移。

对他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越是如此,五位执摄越不敢轻易动用此物,那么他所执行的一些计略也就能继续下去了。

处理完外部之事,他们各是落回了金庭之中。太始道人这时向张御询问道:“清玄执摄,方才回避外敌,那位青朔上神为何不来帮衬?”

张御道:“这位方至上层,对于诸般情形未明,怎么会轻易接受印信?”

太初道人道:“两位也是执摄,而我等已经给了印信,就是给了两位全权处置之权,当时情形紧急,虽然没有言明,可两位应当也明白此中之意,再则这位乃是我天夏而来,合当入我金庭。”

张御淡声道:“我与元衡执摄虽入金庭,可有许多事仍不明了,自问无法与青朔上神言说,五位执摄既然归来,这等事就由五位执摄自去做此事吧,今日功课未做,我当回去问对元空,就此告辞了。”

说完之后,他执有一礼,转身就走。

庄执摄执亦是一礼,也是一同走了出去。

五位执摄看着他们离去。过了一会儿,太始道人沉声道:“此回情形果然与上次不同,这秽物居然去污秽先天之气,并用以壮大自身,这等无智无识之辈如何会去做这等事?”

太素道人道:“其与寰阳道脉三个余孽有所交流,若是这三人出这等主意,倒也不算奇怪。”

这道理上是说得通的,终究这三位也是先天之灵,只不过不似他们,乃是从元空之中化出的第一批先天之灵,先一步占据了诸般好处,不过先天之灵知悉的隐秘,他们也是清楚知道的。

太初道人道:“此回还是有所不同的,事情当没有那么简单。诸位不知可曾想过,为何此前不见这般变动,现如今却是有了?定然是有了我们所不知晓的天道变化。当然,也有可能有人在背后作祟。我以为,我等可能是忽略了一人。”

其余几名执摄略作沉吟,太极道人缓缓道:“真余先圣么?”

太初道人道:“极可能。”

太始道人道:“便真是这一位,其又为何要如此做?”

太初道人道:“这一位乃是从先天之气中蕴生而出,又不愿意归入我两家之中,而且有大混沌为后路,并且有一定可能被大混沌所侵染,若如此,做出这等事来一点也不奇怪。”

太极道人道:“若是如此,那却不能容许他其人再在元空存续下去了,最好也使个手段,将之蔽绝了去,免得妨碍道争。”

……

……

第三十五章 问神有下名

五位执摄虽是提出了蔽绝真余道人的想法,可这不是什么简单之事,若不能做到一瞬间蔽绝,绝然会把大混沌意象霍衡引了出来。

且就算蔽绝了也不是结束了,这位以后会不会再度回来?若是回来,唤得霍衡出来与他们作对又当如何?

这都是要慎重考虑的。

而五位执摄怀疑真余道人,且不是其他人也自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张御和庄执摄二人加入金庭之后,只要向外有什么动作,他们都能有所察觉。但那是在正常情形下,若是有宝器蔽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他们若是以清穹之气探查,那就能看出一定端倪来。

张御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先有了之前那等设计,使得清穹之气受到了一定牵制,甚至重心有向上挪转的迹象,这使得这五位不到必要之时,就不至于去妄动此器了,可以给他争取到一定的蛰伏时间。

而且这番推断也是合情合理的,张御和庄执摄身为人身修士,又凭什么去知道先天之气的玄机呢?

至于张御方才态度强硬,他们根本不在意,只要张御与庄执摄两位大事上与他们站在一起,并没有违反他们的意愿,那他们就无所谓庄二人心中如何想。

太始道人道:“若要动那真余先圣,那却需从长计议,不能仓促行事,最好再观望一阵。”

其余执摄都是点头。

太极道人道:“那位青朔上神待如何安排?”

太始道人言道:“既然是自天夏来至上层的,那当安排入金庭之中。便由太素执摄前往一行吧。”

张御和青朔可能是一人,这他们也是知道的,可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自己之前就有诸多映身,每一个映身也有自己的道法和思考方法,只是如今就只剩下了元夏那边的正主和他们自己罢了。

太素道人应下,随即一道气意落去,对面没有回避,故他便直接落到了青朔道人的青湖之上。

青朔道人站在那里相迎。

太素道人上来与他见过礼后,交流了几句,得悉后者已从张御那里知悉了大部分事机,便道:“这次来意想必请青朔上神已知,我是奉诸位执摄之请,来邀青朔上神入金庭列席,不知青朔上神可是愿意否?”

青朔道人严肃道:“我既是天夏修道人,为天夏获得最终道胜,加入金庭,自也是理所应当,只是我欲问一句,金庭之道与天夏之道,当真是一道么?”

太素道人道:“清玄执摄来到上境后,也问过相同之语,我回答是先求同再论异。一切皆以我天夏获胜为先,青朔上神以为如何?”

青朔道人想了想,道:“要是如此,我愿意加入金庭,不过只是为了在此场道争之中战败元夏。”

太素道人将那枚玉印交到他手里,道:“那么还请青朔上神收下此印。”

青朔道人郑重接了过来。

太素道人见他接下,道:“还有一事,元夏那处青朔上神可是需留下映身么?”

他看得分明,这位气意圆满,有自身之道,自己之理,虽与张御有牵扯,可实际上仍可视作一个独立且纯粹的上境大能。这样的话,这事就需多问一句了。

青朔道人断然回绝道:“元夏之道非我之道,我绝不会投映身于那处。”

太素道人点了点头,道:“青朔执摄,该交代的已是交代了,你如有不明,可继续问清玄执摄。我便不多做打搅了。”说完之后,他执有一礼,气意便是从这里消散而去了。

这个时候,张御则是一缕气意往真余道人这里过来,此前五位执摄要他劝说后者,他还未曾来得及做此事,现在正好来走一个过场。

至于五位执摄认为应该蔽绝真余道人,这事情是不会与他说的,只有当事机决定下来,需要用到他与庄执摄时,才会与他们打一声招呼。

他待气意落定,见真余道人坐在出神看着某处,走了上来,道:“道友在看何物?”

真余道人道:“近来除了问对,我也在观察世间之人。”

张御道:“道友看出什么来了么?”

真余道人道:“下层世域,生机无限,变化万端,当真与我寂寥上层大不一样,纵然凡人寿短,可是应变无穷,难怪亦能成就大道。”

张御点点头,他一向认为,大道对于每一个生灵都是公允的,先天之灵不过是先走一步罢了。并且到了上层之后,似乎人身修士到了上境之后更具备潜力。

但潜力仅仅只是潜力,若是无从发挥出来也是无用,比如五位执摄占据了先势,就连同为先天之灵的大能也只能仰其鼻息,更别说人身修士了。

真余道人感叹道:“有时候我也是在想,若能在下面做一个凡人,哪怕短短百载,也能经历足够精彩,倒也没有眼前这般无趣。”

张御看了看真余道人,发现这位并不是坐在高位悲春伤秋,而是真心实意这么说的。

这位情形似乎有些不同,其情绪好像多了一些,先天之灵产生下层人心人性之情绪,这等情况他不知道以往是否有过,不过现在这般模样,倒很可能是大混沌的影响。

大混沌能够增进各种各样的变数,引动心绪变化也是属于变数之一。

他心下一转念,看来这位答应进入大混沌,纵然还没有被大混沌所侵染,可哪怕只是言语之中的应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这可能也与本身有缺陷也有关,要是五位执摄,恐怕没这么容易影响到。

他倒不担心出什么问题,玄浑蝉在身边,多多少少有着至上之力做遮护,偶尔兴致到来感慨一番,不算什么大事。

他这时道:“真余道友,这一次我在上境邪神那里施展了一些手段,令五位执摄多费了一番功夫,也令其无法再轻易动用清穹之气,不过我猜他们会有所怀疑,道友这里也需小心。”

真余道人却是浑不在意,道:“那我正好可以替道友承下此事,还报化道之恩,”

张御道:“这件事并不用道友来承担,我料他们暂时还不会对道友如何,而寰阳道脉那三位还会回来,道友这段时日内什么都不用做,不给五位执摄抓到把柄就好。”

真余道人点头道:“好。”

张御说完之后,也是准备告辞离开,这时他想到一事,道:“道友可当真想下去做一个凡人么?”

真余道人看了看他,道:“确有此等想法,只是……”他摇了摇头,身为上境大能,哪怕他只是意识下沉,都有可能造成诸般影响,所以也只能想想罢了。

张御微微点头,道:“未必没有办法,道友可以等着,今次便先告辞了。”说完之后,他执有一礼,这一缕气意便收回了清玄道宫之内。

他略作思索,心下一唤,训天道章的光幕在眼前升起,这时金光一闪,却是一只小豹猫自里跃了出来。

他伸手在小豹猫脑袋一揉,立时知悉了道章之中诸般情况。

为了避免直接干涉,现在大多数情况,他都是小豹猫代为了解并传递消息,只有上次魔神通话非是如此。

训天道章自有了心印之后,每一个人都在其中布设了一个独属于自身的界域,完完全全是属于自己的世域。

而随着他成为上境大能,此中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些蜕变,每一个人在心印之中立造的空域都几乎成了一个近乎真实的世界,而不再受以往那等限碍了。

并且有一些想象力丰富的修士合力打造出了不少异想天开的世域。要不是修道不能用此替代,许多修道人恨不得一整日都是在待在这里面。这也是将各个下层界域与无形之中连接到了一处,当然目前为止仍止于玄修,真修仍旧无法利用。

他这时又朝妙丹君传递了一个意念,后者理解了他的话,喵的叫了一声,就又往训天道章之中一个跃跳。

清穹云海之中,陈首执正在持坐,他忽然心中有感,便唤出训天道章,光幕再是现出,便见有一只小豹猫跳到了面前,对着叫了一声,随后再是一跃,便就不见踪影了。

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可他记得很清楚,这只小豹猫当是原来张御道宫之中的那头,这般的话,应当是张御那里要向他传递什么话语。

他沉吟一下,张御身为执摄,若要见他,那么直接下谕令便好,没必要用这个手段,现在却是如此,那么一定是有些情况不方便这么做。

他表面不动声色,依旧做自己的事情,也没有立刻去做回应,一直保持原先着作派。

他心中有数,若是急切之事,那么小豹猫定会再度出现,若不急切,那他需得尽量做到不漏痕迹。

这般他维持原先之日常,很快小半载过去。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是从云海深处出来,独自持符来到了那方在清穹云海立造的空域之中,落在了那方大玉璧之前,对着上方一礼,道:“执摄可在,陈某请见。”

……

……

第三十六章 心量天自阔

玉璧之上泛起波光涟漪,随后一个巨大的道人形影出现在了上方,并有悦耳清声传出,道:“首执何事相询?”

陈首执并不去提上回见到的小豹猫,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事。

“今次来见执摄,是为求问镇道之宝一事,我天夏与元夏对抗多年,迟迟不得突破,玄廷做过推算,这般下去,至少六十载内无有变化,故需破局之物。故欲再向玄廷呈议,求请赐下合用之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