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323章

作者:误道者

太初道人道:“若为传道,玄法之道已为清玄执摄伱所走通,今后无需再多做理会。昔日我等传道,也只是传下几门道传,其余一切皆是经其自行演变,是起是兴,是盛是衰,是生是灭,皆与我无关。”

太始道人则道:“天理之道,世间便该有起落生灭,某道法若是因此而败,那也是道法不合天数,合该绝亡,若是顺势此兴,能及天道,那便是我所待之良法了。”

太极道人开口道:“当日清玄执摄立造训天道章,能推动天夏之变数,大道之变机,有大功于天夏,更大利于我,故我等现身嘉许,然则时移世易,既臻上境,却不能将下层之理用在此间了,望清玄执摄有所思量才是。”

太素道人郑重言道:“上境相争,稍相搅动,亦会托抬天道,故是能避则避,让下层自演其道,方可为正途矣。”

张御神情平静站在那里,这几位虽未明言,可他能听得出来的,这话是在提醒他,过往下层境时,训天道章有益于推动变数,所以这几位是愿意看到的。可他到了上层境之后,就不能再妄动此法了,否则就有违“道理”了。

至于违背之后会是如何,因为维系这道理并不止是天夏执摄,想来届时所要面对的当不止眼前这几位了。

五位执摄方才之所言,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他所不认同的地方。只是这个现在无需与这几位争辩。如今他方才入上境,需先稳固自身,而后再作其余计较。

……

……

第六章 各执道唯一

张御看着金庭之上这五位执摄,心中是清楚,虽与元夏那五位有所不同,可本质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先天之灵。

这些先圣上神虽说需要依靠下层众生之力才能去搅动天道,从而求取更高之道,可只是视下层众为单纯的用器罢了。

或许境界稍高一些的修士有与他们交流的资格,但是对于更底下的生灵的心念想法,那是丝毫不会去在意的。

他也是明白的,先天之灵本非寻常生灵可比,此辈先天得道,自不会对众生生出悲喜。同时也因为下层众生并没有左右并抗衡他们的力量,故是这般态度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他思索了一会儿,才是语声平静道:“五位执摄可以放心,我亦知晓,眼下当以元夏与我天夏之道争方为紧要。”

太初道人言道:“清玄执摄能如此想,正是道之幸也,只是尚有一事需关照清玄执摄。”

太始道人道:“我们知晓清玄执摄已然祭炼了镇道之宝,但若是自身根本之器,可以祭炼无碍,若是今后再行祭炼,那便会引得天道之动,故今后若做此事之时,也当与诸位执摄一同商议,才好定夺。”

张御对这点没有异议,道:“此为大局考量,也是应该。”

太极道人也是开口道:“还有一事,清玄执摄今后当尽量减少减少与天道之问对,因如此做,方会愈使天道迁变。”

张御看了一眼,问对天道,涉及到上境大能自身之修持了,看来金庭对这方面同样需要加以拘束,他道:“如何算多,如何算少?”

太易道人言道:“我金庭之中有一磬钟,磬钟响时,则可问对,磬钟落时,则需收歇,各方轮转,俱有所得,清玄执摄以为这般可好?”

张御道:“既是金庭之规矩,我自不会例外,只是天道非只对我,亦对元夏,不知元夏那边如何说?”

太极道人道:“道争乃我两家之事,元夏自也当要遵从,我辈若是任凭自身意愿施为,那又何以寻得道果呢?”

张御明白了,元夏、天夏两边的上神虽都不想见到自己消亡,会尽一切可能争取自己所坚持的道途赢下此番对抗,可说到底,他们追逐的乃是上道,所以对于真正能赢的那一方,他们是不会拒绝接受的。

故他点了点头,道:“这里我自可遵从。”

抛开道念之间的分歧,至少五位执摄眼下是真心想要击败元夏的,那些从大局出发而立下的规序,他都是不会反对的。

五位执摄见他对所提之事俱是应承,神情之中更见和善。

太素道人问道:“清玄执摄,我欲交代之事,大抵便是这些,清玄执摄可是有什么需问么?”

张御倒是有一些事情需要了解,特别一些特殊的事物并不是元空之中可以望见的,也并不是通过现在的天道问对能够得到答案的。

他略作沉吟,道:“正有一事想要请教诸位执摄,我天夏能抵御元夏,最初便在于我挨近了大混沌,寻到了天夏之世,并增进了无数变数,故要问上一问,我天夏与大混沌之牵扯。”

他这话问出之后,五位执摄却是沉默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太易道人眼帘低垂,缓缓言道:“这里的确有一定原委,但是我等不便明言,清玄执摄可自去观问。”

太始道人道:“清玄执摄可还有什么要我解疑么?”

张御见他们避而不答,也知道暂且问不出什么来了,既然要他自行观问,那可回去之后再观此事,他道:“暂且无有疑意了。”

这时金庭之中响起了一声磬钟之音,知是到该是离开之时了,他对着五位执摄执有一礼,道:“今次得蒙五位执摄告知事由,得益不少,已然搅扰多时,这便告辞了。”

五位执摄在金莲之上还有一礼。

张御再看了五人一眼,便是振袖转身,踏步往外离去,气意渐渐自金庭之中淡散出去。

在他离开之后,太初道人言道:“我等虽言了许多,可我观清玄执摄,心中当仍是坚持原道,与元衡执摄持一般之立场。”

太始道人道:“无论清玄执摄还是元衡执摄,都是从人身修士而来,难脱原先之情志,这也是他们道法缺陷之所在。”

太极道人言道:“这也无妨,只要这两位执摄能够遵从我等之道便可,等赢胜那元夏之我,拿取了上道,不管这两位是不是从我之道,又有何关系呢?”

在他们看来,不用去管张御和庄衡二人心中怎么想,只要他们只要认同天夏,想要击败元夏,那么就只能选择与他们共执一道。而击败了元夏,结果就已经分出了,他们无论什么都做不了。

太初道人沉声道:“天夏既得清玄、元衡两位执摄成就,那或当会再有人成,需知引动天道变化,我等亦在其内,不可不防。”

太素道人则道:“无需这般小心,清玄执摄身上与那大混沌及异灵之牵扯已经淡去,当是用了我等给予的‘解成丹’,既用此丹,当是与我牵扯更深,却不至于再有异变。”

太易道人这时缓声道:“变数仍当敬畏,此为我压过天道之助力,我亦不能去干涉变数,小处不必多理会,大处制拿好便是。

而清玄执摄与元衡执摄毕竟道法方成,故才有此等思量,可既载元空,便为上神,他们终究是会明白的。需知‘元空无量,道法唯一’。”

余下四位执摄神色一肃,俱是一个稽首,皆言道:“元空无量,道法唯一”

张御此刻已是回到了清玄道宫,在座上定坐下来,回想方才之言,五位执摄今次之交代,实际上是立金庭之规序了。

可以说从炼宝到行事,再到问道之法,方方面面都要遵循五位执摄,也就是如今金庭之意愿,不但是金庭,恐怕元夏那边也是如此。

而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防止他在训天道章之中再度重演世域一世。

五位执摄之所以对他所行之道如此着紧,那是因为他若是将一整个世域拓照到训天道章之中,那么就意味在他插手之下,两家道争提前分出了胜负。

这也是他此前进道受阻的主要缘由所在。

这般天夏即便是胜了,也有可能非但摘取不到最后的道果,还会带动天道跟着一起上进变化,那么这番谋划非但没有意义,还自行增加了更多负累,这与五位执摄原先所期待的结果相差太大。

张御也是考虑过的,若是自己真的如此施为,那所谓道果自己恐怕也得不到,五位执摄极可能会在他如此做的前一刻出手阻碍,或者干脆一些,那便再开世域,重演道法,从头来看。

他看了一眼元空,里间顿有种种回应出现,就他所看到的情形来看,若是重演道法,必将剧烈搅动天道,这回使得天道与他们一同往上拔高,寻道果也愈发困难。

还不止于此,天道越是高渺,那么世间攀道之路可能越是狭窄,到了最后,恐怕世间将再是无道可攀。

这就好比是一根往两边拽去的线,两端会相差越来越远,直至崩裂,那么到时候他们将永无可能利用众生之世,而众世之世的道途也将永绝了,世间也将再无任何神异。

所以五位执摄一些地方做得也是有道理的,务必使道争在眼前分出胜负,并且一切所行皆为此用,因为这回错过了,下次恐怕机会将更是难。

可照眼下之路,五位执摄一旦拿取道果,因为道中无有天夏下层,所以天夏众生将被摒弃在外,或许他依从,他能得有超脱可能,可是众生自此恐怕再无上进之路了,

他目光落去天夏之所在,或许在天夏崛起之际,诸位执摄所行之举对天夏是有益的,也使得更多包括他在内的生灵的有机会,可是现在,其之道与天夏之道产生了冲突了。

在他心中,天夏之道念,乃是他奉行之理,决计不容更易,哪怕五位执摄也是一样,此间势必要有一争。

他思忖道:“需得尽快推动青朔、白朢二人行道上境了。”

这二人到底还未成道,正如五位执摄在天夏的映照也不是一开始便能登临上境的,所以这两人在底下行事,自然也不会碍到天道。

这里便是五位执摄知晓了也不会如何,因为只要不曾达到上层,也没有上层力量去直接干预,那便没有妨碍。

心思拿定后,他做了一番盘算,已然有了一些想法。不过他没有急着去做,而是转到眼前,朝着元空所在望去,却是观问元空,试着了解大混沌与天夏之牵扯。

在道宫之中他便发现了,与五位执摄攀谈,有许多事哪怕没有明说,只要五人不曾拒绝他观问那,那么就是能够从元空之中知悉的。

此刻他朝着大混沌看了下来,不一会儿,便有种种答案从意识之中流淌而过,他不觉讶异,竟是如此么……

诸多先天之灵,居然是受大混沌之影响,才从元空之中分化而出?

……

……

第七章 众生皆同照

张御倒是不想,先天之灵与大混沌原来还有着这么一层关系。

他琢磨了一下,而现在可以让他看到的,必然不是全部,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藏在下面。

他又想了下,既然先天之灵是与大混沌有关的,那么元夏方面的先天之灵也应该是如此,那么后者照理说也是应该知悉大混沌的。

可再是一转念,却也不见得如此。因为天夏是元夏之映照,元夏能知悉之事,天夏未必知晓,同样,天夏是所知之事,元夏也未见得明白。

倒是天夏这里有一个特殊的镇道之宝清穹之舟,他不知道元夏那里是否有媲美之物,可便以如今他的功行来观,却也无法看透。

清穹之舟可能并不止是诸位上层大能一并祭炼出来的那般简单的。

他将那枚执掌清穹之舟部分权柄的印信取了出来,看了一会儿之后,气意往里渡去,再是抬头时,他已然身处在了清穹之舟之内。

他感应了一下,发现身在此间,居然完全隔绝了元空、大混沌的感应,并且能通过此印调运出来一股几乎不亚于自己的力量。

他神情微肃,若是如此,很可能几位执摄也能调动相同或者更多的力量。清穹之舟真正层次,可能原比他想象的要高。

此舟说是祭炼而来,可诸位执摄可未必能有此能耐。

根据他的猜测,很可能是诸位执摄将某一高上之物取拿或是还原了部分出来,并以清穹之舟的外相示人。

若是如此,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

他考虑片刻后,气意一转,在元空之中牵动阵阵涟漪,庄执摄有一个映身自里现出,回应道,“张执摄可是见过五位执摄了?”

张御道:“方才见过,与他们也是议谈过了,知悉了金庭定下的规序。其中有可取之处,但亦有我不认同之所在。

庄执摄道:“上道之道,非我之道,下层众生与先圣相比天差地远,自不入诸圣之眼,为今元夏在前,诸执摄又是势胜,唯有暂且搁置这些,待得来日再论了。”

张御点头,道:“只是下层众生能拨动天道,令上层之人可为用道,这恰恰说明,无论上神下民,本无区别,不过先天之灵先占去了大道之恩顾罢了,此辈本该提携众生,然其等全无此念,反而意图独取道果,我辈必要正其之道!”

在他看来,上层大能需借下层生灵演化来证道,这已然证明了,无论功行高低,无论先天禀赋如何,在更长远的尺度之上,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全都在大道之下。

先天之灵可得道机,那众生亦可得,区别只在于先天之灵先是得了力量罢了。

他继续道:“此辈只想着摘取道果,那么必会断绝人间之道,可大道无尽,此辈莫非以为取了道果之后,便是真正完道了么?

此辈此前不能上进,难敌天道,正是因为天机有缺,此缺便是应在众生之上,唯有众生携力,方得有望去往真正大道之终!”

庄执摄颔首道:“张执摄此言说透了其中之理。”他语声之中也是难得透露出了些许情绪,慨然道:“此正是我天夏之理!天夏之道!”

张御道:“适才御在金庭,问及大混沌之事,那五位让我自行观问,在与元空问对之后,才见得诸多先天之灵是可能受大混沌所激而得出现,若是如此,五位执摄让天夏挨近大混沌,除了天夏让躲避元夏侵害,恐怕还有其他之打算。“

庄执摄沉声道:“进道自金庭之后,我亦曾问过相同之语,五位执摄对此避而不谈,所采取的话语亦与应付的张执摄类似。

我后来观问许久,可以确信,最早先天之灵的出现确与大混沌有关,但后来那些先天之灵,却非是如此,与那五位却有一定差别,虽然他们都可臻至上境,可内中或有所分别。”

张御想了想,道:“是否会与那清穹之舟有所关联?”

庄执摄道:“这是大有可能的。据我所观,清穹之舟极可能是能与大混沌相较之物,只是五位执摄目前当只是发挥出了此物一部分力量。其等愿意将权柄分拨下来,这里许还藏着一些不为我等知的原因。张执摄运用权柄之时,也是要慎重。”

张御略作思索,要说五位执摄用此暗埋手段对付他们,倒也不至于,若能如此,他当即就能感应出来。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