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318章

作者:误道者

瑶璃斟酌了语句,问道:“师兄是不是近来太过劳碌了?”

安小郎道:“嘿,似我这等钻研造物之人,哪一天不劳碌?”他略带得意道:“师妹放心。我每日都是锻炼呼吸法,身上披着神袍,还有服食补元丹丸,却是没这么容易早衰。”

瑶璃认真道:“可是师兄不补根本,消耗的乃是本元,不用到得七八十岁时,定然齿松发落,肌松骨疏。”

安小郎神色一僵,勉强笑道:“师妹这是说笑吧?”

瑶璃嗯了一声。

安小郎挠了挠头,你嗯一声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不是啊,心中想着,稍候见了老师,不若向老师求一些上好丹丸。

不多时,舟形法器到了泰阳学宫,在外停下,两人步行入内,到了宅邸之前,李青禾将两人迎入进去,并在顶台之上拜见了张御,并各自说了些问候之语,待落座入后,师生三人难得在此长谈了一番。

过了许久,安小郎终于忍不住问道:“老师,来路之上,瑶璃师妹说我本元亏耗,不知学生能否弥补?”

张御道:“你非是修道人,自有寿数所限,亏耗乃是天道运转之功,是免不了的,”

安小郎不由哎了一声。

张御道:“以你天资,当初本可入道,你如今可是后悔行造物一途么?”

安小郎摇了摇头,认真道:“学生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之所以出声叹息,乃是因为学生觉得无法长久探研此道,有些惋惜。”

说话之间,他又振奋起来,道:“当初老师能开一条道途,身为学生,自也不能堕了老师之名,造物一道之上,也不是没有延寿之物,学生若得上层甲胄,千年万年不敢说,数百载当是有望,而得有数百载,怕又是一番天地了。”

说话之间,他双目也是熠熠有光。

张御颔首道:“造物之道亦是大道之一,你若有此志气,那照此走下去便是了。”

安小郎对着张御一礼, 郑重道:“学生定不会半途而废,非为他人,而为不负学生一生之追逐。”

张御这时看向瑶璃,又言道:“瑶璃你之天资,也是众人难及,你无论做事修道,向来认真细致,我便不关照你什么了。”他取出一枚玉符,递给了瑶璃,“此符你且待着,关键之时或是有用。”

瑶璃起身接了过来,躬身一礼,道:“瑶璃谢老师之赐。”

安小郎与瑶璃二人拜过张御,因知这位老师此回之后,可能长久不履内层,故是剩下时日中都是侍奉左右。

倏忽间,又是十多日过去。

张御这一日讲道结束,便是回到了居处之中,并坐定下来,待得明日,便可结束此行,了结承负,散去诸身,试着攀渡上境了。

只是这回,他方才入定,却忽有所感,此刻一睁眼,却见一个与自己一般模样之人正对面而坐。

……

……

第五百六十六章 拂异守正道

张御神色平静的看了对面那人一眼,见其面上还带着一丝诡异笑容,他立刻辨认出来,此乃是邪神所化。

不过邪神怎么找到这里了?

寻常邪神根本进不了内层,也不可能侵扰到他身边。内层要这么容易被破,那么早就为邪神所肆虐了。

所以对方的身份呼之欲出,来者当是上境邪神,也只有这等大能才可无声无息至他身前。

他身为玄廷廷执,自有诸位执摄遮护,不致受其余上境力量的侵袭,但假设上境力量或无有任何侵害之举,那么自也不会召来维护。

并且他隐隐感觉到,此邪神之所以能为自己所见,或许也有一定可能是因为自己以往曾与之有过间接的接触。

很可能此刻之所见,乃是邪神气意从过往痕迹乃至承负之中抽离出来的。

这倒是让他见识到了上层力量的玄妙之所在。

此刻他不开口,那邪神也不说话,这恐怕还是因为他得天夏大能庇佑,所以他若不主动联系,这邪神也仅仅是出现在他的面前,但却什么都不会做。

可他同时也是想到,那终究只是靠上境力量的遮护,若是没有遮护,那么今日恐怕难以躲过,就算自己在此境之中神通再高,道法再深,也是难抵上境力量,所以归根结底,唯有自己的力量方是根本。

而且其既然到来,他倒是也要问上一问的。

他道:“尊驾何来?”

那邪神本来坐在那里,一直没有什么反应,但是现在一听到他的问话,却是猛然抬起头来,向着他看来,眼神之中满是浊黯。

与此同时,自其目光之中传递出来了丝丝缕缕的白气,并与他勾连到了一起,虽其并没有开口说话,可却是向他传递出了一股股混乱的念头,偏偏在这些混乱的杂念之中,有着他能辨认清楚的信息。

这邪神居然表示,愿意助他攀升道途,从而获取上境力量。

“哦?”

张御看了看他,这倒有些意思了,自己追逐上境之事,居然连邪神都是知晓了。

但再想想,倒也不奇,毕竟上境大能真想知道什么事,除了同样和上境力量有牵扯的物事,几乎没有什么是能瞒过他们的,只是一般不会去刻意关注罢了。

只是下层境界除却与道相关之事,对于上境大能来说恐怕都是无意义之事,可是现在却偏偏关注自己追逐上境。

他倒是想知道其中的缘由。

他问道:“尊驾为何愿意相助于我呢?”

邪神向他回应,因为他即将往上成就,而他的道无法走通,但是它的道却是能够走通的,所以愿意向他指引出一条道路来。

张御没有被他的话吓阻他,登攀之前,他就知道这里可能存在的困难了,他略作思索,问道:“为何无法走通呢?”

邪神传来了一阵更为混乱的意识,然而这其中大部分他都不能理解,他心下了然,这或许不是邪神有意遮瞒,而是向他透露出了某些上层玄机,因为境界差距的缘故,所以没有办法为他所真正明了。

这其实是好事,反而证明阻道的,乃是由于更深层次的原因,与他所猜测的某一个可能十分接近。

张御转了转念,这位上境邪神此刻曾被诸位上境大能给驱逐了出去,现在却来找寻自己,应该是想让自己也成为助力,这样就能助其解脱或者分担压力。

不过他身为修道人,这位却言仍能让他成为邪神,莫非邪神之道,就没有任何阻碍的么?”

当他提出此问后,邪神也是回应,言他之根底虽只修道人,可是邪神从来不讲究这些,只要入其道中,自然而然可为转化。

而在其传递出这等意念的时候,也是向他展示出了种种异象。

张御可以看到,对面的“自己”正在渐渐发生变化,只见一尊邪神居于虚宇之内,无数长肢深深扎入虚空深处,上面分布着细密如玉的鳞甲乃至无数眼眸,而每一个眼眸都是晶莹若琉璃,仿佛用心雕琢而成,周围虚气如雾,无法窥见全貌,似这些也只是浮于表面的微小部分。

他心中无端浮现一个念头,此刻只要他自己意念一转,或者稍微有此倾向,他们整个人就会向此转变,并最终变成这副模样,只是他深深看着,直视着对面,道心却没有任何动摇。

似乎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拉拢他,上境邪神进而表示,若是他了邪神,只要力量足够,那便可以取代它,甚至吞掉它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他依旧不为所动,这等道路他是根本不会去选择的。

此刻他留意到,邪神每与自身交流一分,那相互连接的白烟就消散一点,这应该就是过往连接的承负在被削减,而随着他最后斩断此念,那牵连白烟终是中断,对面那人那变化出来的邪神也是完全消失不见了。

张御认真思索了下,他忽然想到,自己方才所见,真的是上境邪神寻来么?

还是说上境邪神其实根本没有来过,只是因为自己下定决心攀寻上境,并且上境的前提条件已然具备,已渐渐脱离了底下层次,故是出触动了上层气意,同时引发了自身承负之反照?

而他也是同时想到,要是自己能从上境邪神那里看到了上道之路,那么纯灵之所呢?想必也是可可以的。

就在他这么想时,便见自己脚下出现了一個身影,其形与他近乎一样,两者脚底相接,好像彼此都是在看着那水中倒影。

那是纯灵之所之我,也即是灵性之我。

意味着他也可以朝此走出一步,直接去到灵性那一面。

似乎正如那邪神之传意,因为他去往其他道途受阻,所以反而其余道路向他敞开了怀抱。

这是因为无论邪神亦或纯灵,皆在大道之中,到了他这个境界,对自身所能明了的道法都是了然,故而种种道法皆能寻攀。

不过真道在前,他岂会舍本逐末?

他一挥袖,底下身影好似破碎倒影晃动了一下,就此消去了。

他抬首往外看去,方才似只是与那邪神交流了片刻,可他却发现,外面天光大亮,不知不觉,竟是一晚已是过去。

今日已是最后一日讲道。

他振了振袍袖,从座上起身,神色从容向着讲道之所走去,看去丝毫没有受到昨日邪神之扰的影响。

来至法坛之上站定,往下望有一眼,见是下方密密麻麻坐满了来自听道的修道人,其中还有学子师教、府洲子民及及一些外洲旅人,其中年岁小者不过是五六岁的垂髫小儿,大者却是年过百寿,他看罢下来,言:“讲道三十日,今为最后一论。”

众人闻言,都是无不是屏息凝神,注意聆听。

张御一句过后,没有多言,在蒲团之上坐定下来,便是正式说法。他的声音清朗悦耳,并且隐隐约约有天声妙音传下,更有光气纷呈,异香传来,哪怕观道不解其意,光闻此声、光见其景,都是感觉一阵身心舒泰。

更有不少人随着他讲道于心中跟着默诵,竟是不觉齿颊留香,心神剔透,恍惚之间,三个夏时竟是一晃而过,待众人听得一声磬钟之响,回神过来,却是发现此番讲道已毕,茫然抬首望去,见那蒲团之上空空如也,那位张玄首已然杳然无踪了。

众人不觉怅然叹息。

那些修道人更是感觉意犹未尽,一位求全道人讲法,到底是与寻常修士传授法门是不同的。

并不是说境界高深之人便无法对下宣讲,境界越高,对道法辨别越明,所谓微言大义,寥寥几句话,就能把道理说得通透。

这一月之中,张御并不去讲什么高深义理,就是说如何入道寻道,如何感悟大道之章,如何择选章印,如何利用神元,当此中各种细节都是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偏偏言语精炼,没有丝毫多余冗杂。

每一个人事后几天之内都还能清晰回想起来,并没有多少遗漏的。

且不单单是东庭这一地,因为训天道章的缘故,整个天夏各洲宿,凡是听道的玄修,都是大获裨益。

此还不止,这些修士光是自己明白了还不算,他们发现,凭着自己记下来的东西,还能转而说给别人听,这所引发的影响就不是单单讲道可比了。

起初除了东庭一地,大部分人能在训天道章中闻道的都是玄修,而现在,却是向逐渐外散传了出去,使得更多天夏子民对玄法产生了兴趣。

张御在离了法坛后,也是迈步往居处回转,俗世之中诸事已了,自己是当开始寻证己身之道法了。

这时他发现自身承负在一点点被削减,虽然很少,但却在持续减少之中。

但他知道,这只是一时之改变,承负如潮涌,能落必能起,所以他才要趁着这个低潮之际往上寻攀。

此时此刻,如今他脚下所走之路,恰是当年前往玄府求道之路,他抬目一望,仿佛看到一个年轻学子从对面走了过来,满怀求道之心,迈着坚定步伐往玄府而去,并与自己擦身而过,他回望了一眼,目送着那身影走向那朝阳升起之地。

他收回目光,望向旷阔高空,身影如电闪烁了一下,已是鸿飞冥冥,杳然无踪了。

……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元空生阳举玄名,恒照万世诸天寰!

清玄道宫,张御站在殿后广台之上,心意一转,位于元夏空域之内的假身便是直接散去了,并彻底断绝了与此间之牵连。

而同一时刻,随着一道道闪烁流光过处,位于天夏各处的所有分身俱是收了回来。随着诸般陆续气意归来,浑身气意充盈,有丝丝缕缕的气光在身上涌现而出。

他这时言道:“明周道友。”

明周道人出现在了一旁,执礼道:“廷执有何吩咐?”

张御道:“令诸弟子和值司撤出此间,封禁清玄道宫上下,转动护持大阵。”

明周道人正容稽首,道:“明周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