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4章

作者:白雨涵

一亩薄田翻完土,池桥松就开始教授池桥武、温墨山《疯牛大力拳》,不过两人毕竟年少,一天练上一个小时足以。

剩下的时间,他除了自己打熬筋骨,便是种植扁豆。

这个季节,种扁豆最合时宜。

从家里运来草木灰和鸡屎粪,给一亩薄田上了一层肥,然后扁豆一一刨坑埋下去,再浇点山泉水。

“希望我这样种扁豆,符合灵作物的标准。”他也是在摸索。

种好了扁豆。

他就进入习武、看报、教拳的重复生活,偶尔也会下山,进墨坎县城转一转。可惜兜里没有毛票子,啥事都干不成。

本以为扁豆发芽,需要五到七天时间。

没想到种下去的第三天,就看到扁豆发芽,与此同时,一亩薄田的信息也有了变化。

……

薄田一级:一亩

肥料库:暂无

本灵根(1):月桂树(《疯牛大力拳》大成)

外灵根(0):暂无

灵作物:扁豆

……

“妥了!”

扁豆成了灵作物,成熟收割后,不仅薄田可以加经验升级,还能收获数量不等的肥料,这让他无比期待。

当然。

他也很期待朱大元帅得胜回师,让讲武堂重新复课。

复课之后,他要用心学习气功《紫霞清尘》,再找机会修炼另外几门横练功夫——讲武堂的老师,懂的横练功夫可不止《疯牛大力拳》一门。

“大哥,大哥,扁豆发芽了!”早晨过来练武的池桥武,又开始大呼小叫。

“今天我们学什么?”结伴而来的温墨山,问道。

池桥松严肃说道:“今天继续练前三式拳法,一定要练出牛的发力形态……这个阶段,你们至少要打熬三五个月。”

“为什么这么久,大哥你三个月就晋级了呀。”

“因为你们愚笨,还不听话。”池桥松淡淡说道,一点没有脸红。

前身练拳三个月,狗屁都没练出来,武学资质很差劲。如今有了一亩薄田金手指,池桥松远胜任何天才。

“我听话,大哥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池桥武用力点头,开始像模像样的打拳。

温墨山也跟着打拳,只是动作有气无力。

池桥松看出来了。

大夏民国武道虽然昌盛,但也不是人人都有资质,池桥武、温墨山的武学资质,跟前身似乎差别不大。

将来没有机缘的话,难成大器。

其中池桥武多少还有点毅力,算是个难得优点;温墨水连毅力都欠缺,这辈子怕是进不了力士境。

摇摇头。

池桥松不再去想未来。

他继续埋首于旧报纸之中,了解整个大夏民国方方面面的消息。

不觉三天时间过去。

一亩薄田中的扁豆芽,已经长成小苗,速度似乎比想象中要快很多。他没多少农活经验,便喊来池父。

池父见状,啧啧惊叹:“这几天天气确实很好,但扁豆芽长得太快了点,而且一株苗都没死,长势还旺相。”

“我上肥料多。”

“山田本来就瘦,上再多肥料,也比不上山下的肥田。”池父对此很不理解。

不过好奇一阵后,就不再多想,只盼着这茬扁豆能有个好收成,好贴补贴补家用——为了池桥松的学费,家里欠了不少外债。

另外。

他在中午吃饭时,与池母商议道:“桥松种的扁豆长得旺相,估计今年气候适合,我看回头我们把后山的山田,都种上扁豆。”

池桥松想开口说点什么——他大致明白,不是山田适合种扁豆,而是一亩薄田自有神异。

不过这事暂时不方便透露,只能默然。

种扁豆就种扁豆吧,都是庄稼。

第五章 野猪

扁豆苗一天窜一截,长势喜人极了。

池桥松还是每天安稳的练拳、教拳,然后看报、逛街,时不时打听朱大元帅仗打得如何了,老师们什么时候回来。

这天报亭的喇叭里,传来老板沙哑的叫喊声:“号外,号外,申系南扩,瓯阀不日将退兵,朱大元帅又打胜仗啦!”

报亭已经围了一圈人。

池桥松暗自鼓劲,挤进了人群中,抢到一张带着油墨香味的《江右晨报》。

他不买,他只看看。

《江右晨报》首页头版头条,就是老板所说的申系南扩、瓯阀退兵之事。

江右省是内陆省份,一共十一个地级市,被四家军阀瓜分。

其中浮梁、广信、弋阳三个市,被朱大元帅占着,于是设立了彭蠡地区,自领彭蠡地区行署专员一职。

世人便称朱大元帅为彭阀。

墨坎县就隶属于浮梁市。

彭阀与隔壁省的瓯阀,势力范围挨在一起,所以经常起争端。这一次彭瓯之争,意外引起了大军阀申系的觊觎,趁机南下扩张,捅了瓯阀的屁股。

瓯阀的陈大元帅,不得不退兵抵挡申系入侵。

朱大元帅捡了个大便宜。

乘胜追击,想要一举拿下瓯阀的一个市。

看完新闻,池桥松便放下报纸,挤出人群之外,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希望讲武堂的老师早点回来。”

随后。

池桥松去了一趟墨坎电视塔,电视塔是整个墨坎县的最高建筑物,足有一百五十米高度,而且步行梯对外开放。

没多少人愿意爬这么高的台阶,就为看看风景。

力士境下上等的池桥松,身体明劲滋生,力气源源不断,自然不畏惧爬楼梯,咚咚咚一鼓作气就爬到顶上。

撑着铁栏杆,放眼西望。

整个彭蠡大湖尽收眼底,渔船密密麻麻。

不过这还不是彭蠡大湖的丰水期,等到五月梅雨来袭,彭蠡大湖的水位几乎能淹没到墨坎县的城墙脚下。

那时候可以称得上是烟涛微茫信难求。

“大哥,大哥,你可回来了!”池桥武在一道坎山脚下等着。

“怎么了?”

“野猪,野猪进山了,把田舍的扁豆苗给嚯嚯了好多。”

“野猪?”

池桥松快速赶去后山田舍。

便见竹篱笆被拱开一个缺口,池父砍来新的竹子,准备修补这个缺口。一亩薄田中的不少扁豆苗被吃掉。

损失倒也不算大。

“我回头给你做几个夹子,吓吓野猪。”池父说道。

“野猪哪去了?”

“惊跑了,我估计还在山上,你要小心。”

“小心的是野猪,爸,砍刀借我。”

“你要干啥?”池父问道。

“找野猪。”

“你别逞能!”

“放心。”

拿过砍刀,池桥松就往山林里钻去,如今他已是力士境修士,一拳能把槐树打断,早就手痒想要打打猎。

家里没有猎枪,也没有弓弩,只能用砍刀。

“大哥,带上我。”池桥武骑着竹马,追过来。

“回去!”

“哼!”

进了山林,池桥松胡乱逛起来,他没有猎人经验,并不知道怎么追寻猎物。不过一道坎并不大,来回转上一圈,能找到野猪最好。

一个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