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50章

作者:晴了

原本还以为,大军能够悄然地进逼到城墙之下,出奇不意地袭城,兴许还能够有机会夺取城池。

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那帮子狡诈的唐人,不知道埋伏了什么样的鬼玩意。

不知道怎么的就触发,弄出了那巨大的声响,瞬间就惊醒了城上的守军。

城头之上,飞砸下来的滚木,直接将还没来得及竖起来的长梯砸成了两截。

那泼洒下来的滚烫热油,让那些已经挤到了城墙下方的吐蕃将士生不如死。

更有一只只的火把,乘着滚烫的热油浇下的瞬间,扔了下来,旋及,一个个人形火炬,直接就令那些原本奋力前突的吐蕃勇士们心生惧意。

山谷实在是太过狭窄,两侧全是陡峭的岩壁,唯一的生路,就是扭头就跑。

看着那才持续了不到柱香功夫的攻袭战,看到了那些原本向前突击的将士们已然开始放慢脚步,甚至已经驻足不前。

扎西绝望地抬起了脑袋,再这么继续下去,毫无意义,除非依靠尸体,推到与城墙平齐……

随着那号角声,城墙下方死伤惨重的吐蕃精锐们直接掉头就跑,恨不得再多生出两条腿来,远离这该死的剑川城城墙。

直到这个时候,程处弼这才全身披挂着重甲,抄着他那双铁锏赶到了城门的城墙之上。

“……”程处弼提着双锏站在城头之上,看到的是那些吐蕃人退去的仓皇身影。

一想到自己被人叫醒之后,连洗漱都不搞,就这么手忙脚乱的披盔带甲然后抄着武器蹿过来。

结果就只看到那些吐蕃偷袭者狼狈逃窜的背影,程三郎不禁心中大恶。

恨不得朝着那帮子败逃而去的吐蕃人怒吼一声你来啊,来打我啊。

不过考虑到城头之上那些惊魂未定,气喘吁吁的獠军将士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程处弼只能悻悻地放弃了这个念头。

“公子你怎么来了,这儿有我们肯定不会有事的。”

程发领着那些值夜的獠首凑到了跟前,一脸得瑟地大声道。

程处弼打量着这帮子就差把舌头耷拉出来接受摸头杀奖励的部下,冲他们露出了一个赞许的笑容。

大巴掌重重地将所有人都拍上一遍。

“好,都是好样的,干得不错,有你们在此驻守,本官可算是能够安心休息了。”

能够得到这位被奉若神明的程长史的夸奖,一干獠人将士全都眉开眼笑,受宠若惊。

恨不得再来接受这样一场战斗的考验,才好好的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一位獠首已然吆喝了起来,提醒将士们打起精神,以防备下一次的偷袭。

程处弼立身于城墙跟前,打量着那片已然恢复了宁静的山谷,看来那些吐蕃人也很清楚这剑川城的重要。

何况他们还有三千精锐被关门打狗,想必内心很不乐意,可惜,有老子在此,你们连根毛也甭想过来。

……

睡在原本越析诏主的大帐中的尚多结做了一个美梦,梦里,他率领三千吐蕃精锐,绞杀了率领一府唐军精锐前来救援蒙舍诏的宁刺史。

将宁刺史的头颅高悬在旗杆之上,让那已经失去了凭依的姚州城文武只能开城而降。

而那些追随着那程三郎而来的獠军,那帮乌合之众,早在自己率领得胜的大军赶到姚州城下之前就已经望风而逃。

而那个率獠军而来,却染上了恶疾,在病榻上重病缠身的程三郎听闻姚州城已降的消息,顿时鼓起了眼珠子气绝身亡。

就在他乐不可吱地等待着吐蕃国主的奖赏到来之际,一阵急促的低唤声,总算是让尚多结从美梦之中惊醒了过来。

“是谁?!”

尚多结陡然坐起了身来,大手下意识地摸到了藏于枕下的宝刀。

就看到了一个魁梧的部下顶着一头的臭汗步到了榻前恭敬地一礼。

“将军,是末将……”

尚多结愣了差不多一息这才反应过来,脸色一沉低喝出声。

“达瓦?你怎么来了。”

达瓦吐了口气,凑到了尚多结的耳边小声地道。

“将军……剑川城,出事了……”

“!!!”

第1412章 对大唐如同神来之笔一样的捷报……

尚多结的脸色黑得令人害怕,眼珠子直勾勾地盯着赶来报息的达瓦。

看得达瓦汗毛直立,心悸不已,半天,尚多结这才缓缓开口,只是嗓音干涩得怕人。

“仔细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达瓦不敢怠慢,便将桑结还有那位侥幸逃出来的守城士卒二人所禀报的情况娓娓道来。

尚多结大手紧紧地握着那柄长刀,一声不吭地听完了达瓦的禀报。

这才站起了身来,缓缓地在帐中踱步,此刻的他,已然没有了之前的淡定与从容。

简直就是特娘的心乱如麻,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本以为最牢靠的退路,居然一下子就没了。

想到了之前那些探子传来的消息,尚多结就恨不得把那帮子胡乱分析的探子活活掐死,全扔进洱海里去。

哪怕是他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谁让那帮子探子误导了自己。

尚多结一脸悲凉地杵刀立于帐中,幽幽长叹道。

“想不到,我吐蕃十数年之功,尽毁于一旦。”

达瓦颇为无奈地轻叹了口气,小声地道。

“将军,现在情况已明,才桑结将军已经下令移师往剑川城的方向。

他让我禀报将军,请将军速速回去主持大局。”

“若是有将军在主持大局,说不定我们能够重新夺回剑川城。”

尚多结咬了咬牙,重重地点了点头,示意亲兵开始为自己披甲,想了想,目光落在了达瓦的身上。

“你领一百人,继续在这里镇着,就说本官要巡视周围,以防唐军袭扰。”

“末将还要留下?”达瓦有些懵逼地看着尚多结奇道。

“废话,你若不留下镇住场面,本官这一离开,你觉得那些洱海各诏之人难道不会起疑心?”

“若是他们知晓了我们这三千吐蕃兵马被困于此,这帮子混帐玩意,绝对会第一时间倒向唐国。”

“虽然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如果姚州诸部落全成了我们这三千精锐之敌……”

达瓦听得心头一寒,郑重地一礼向尚多结作出了保证。

这才刚刚过了子夜没有多久,已然气极败坏,六神无主的尚多结便领着一百精骑悄然地离开了这根本就没有什么戒备的越析诏大营,然后望北疾驰而去。

……

清晨时分,随着鼓声响起,越析诏大营顿时变得十分的喧闹,炊烟四处升起。

而木德雅打着哈欠,催促着麾下,赶紧将早点备好,给那位他得罪不起的尚多结送去。

只是,没有过去多久,负责送去早点的部下就赶了回来,一脸诡色地凑到了木德雅的耳朵边一阵嘀咕。

刚刚还有些想要打瞌睡的木德雅陡然一惊,眼珠子夸张地瞪了起来,扭头朝着部下看去。

“你确定?!”

“小人确定,那位达瓦将军说的,可是小人有些不解,尚多结将军若是要出营巡视,怎么也该跟诏王你打声招呼。

为何半夜三更的就离开了大营,小人觉得这里边怕是有什么……”

木德雅直接就跳起了身来,两眼放光的在厅中疾行数步后,抬手阻止了部下的叽歪,厉声吩咐道。

“够了!立刻去请各诏的诏王过来,要快,快去。”

……

尚多结怎么也没有想到,吐蕃人居然也会有被洱海诏人反攻倒算的一天。

就在他离开的当天中午时分,达瓦与那一百吐蕃骑兵,就已然成为了那三千洱海五诏联军的刀下之鬼。

随后,这帮子诏人联军开始北返,当然在那之前,还朝着姚州与蒙舍诏派出了信使。

顺便还把达瓦与那一百吐蕃骑兵的人头也给姚州送了过去,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一干诏主一咬牙一剁脚,还把那一百匹战马也给姚州送了过去。

毕竟宁刺史虽然说既往不咎,但是真的会既往不咎吗?

这可不好说,所以还不如提前卖好,做足舔狗的姿态,这样一来,就算是宁刺史的大巴掌扇过来,好歹也会轻点扇。

宁刺史那边获知了尚多结已然领军往剑川城方向移动,不敢怠慢,立刻派遣信使赶往剑川城知会程三郎。

七天之后,剑川城下,已然散布着无数的吐蕃士卒尸首,只不过,剑川城仍旧巍峨,屹立不倒。

这被吐蕃人多次加固过的城墙,令那些吐蕃人无比的绝望。

尚多结驱散了亲兵与部将们,站在城外的一处高丘之上,目光痴痴地望着那坚固的剑川城。

最终,那柄一直想要染上唐军将士鲜血的长刀,抹在了自己的脖子之上……

……

长安皇宫之中,延嘉殿内,李世民正与几位军方重臣齐聚于此,凝目打量着那地势显得十分崎岖的剑南道中部地区的沙盘。

而此刻,代表着大唐的红色旗帜,正与代表着吐蕃的白色旗帜僵持在雅州附近。

吐蕃出动至少三万兵马,前期攻下了几座城寨,算是占到了先手,可是随着李绩率军进抵之后。

形势终于陷入了僵持阶段,虽然大唐剑南道兵马不多,但是大唐府兵精锐,那绝对是这个时代最精锐的战士。

又有李绩这位大唐名将亲自指挥,生生扭转了颓势,死死地将吐蕃兵马拦阻在了雅州以西,寸步难进。

李道宗这位宗室名将,抚着长须,凝眉良久,忍不住嘀咕了句。

“吐蕃兵马明明已经眼见攻无可攻,却迟迟眷恋不去,所为何来?”

李靖这位大唐军神杵着陛下所赐的拐杖,立身于沙盘之畔,仔细盘算了一番之后,目光扫过一旁边的陛下,最终将话咽下。

此刻,大唐天子李世民已然有所明悟,只是明悟之后,表情越发地显得凝重。

快步走到了一旁,那里摆放着一张剑南道的全图,很快,李世民的目光便落在了剑南道南端的姚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