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28章

作者:晴了

“大诏首,小人刚接到了消息,诏主回姚州了。”

细奴逻腾的一下子就站起了身来,两眼一眯喝问道。

“这么快……你确定是诏主?”

“小人确定,是他身边的暗线已经随他回到了姚州,特地给小人带来的消息。

诏主只在姚州呆了不到两日,就乘夜带人离开了姚州,直接奔那泸州大都督府而去了。”

“泸州大都督府?”细奴逻有些懵逼地看着这个探子。

这个时候,旁边的一名诏首脸色大变,低呼出声来。

“难道,难道诏主是去向那位懂得妖法的泸州大都督府长史程三郎求援去了?”

听得此言,一干人等齐刷刷地扭过了头来看向这位。

“柯多难你胡说八道什么?!”一名诏首忍不住变脸喝道。

“我没有胡说,那个程三郎是真的懂得妖法。”柯多难忍不住梗起脖子大声地道。

旁边的一位诏首也犹豫地点了点头。

“诸位,我曾经去过戎州,可是听那些戎州的獠人说起过那程三郎的可怕之处。

诸位可还记得,那一日大白天的,突然天色漆黑无光,就是那程三郎被戎州的獠人惹怒,让天地变色……”

“对对对,我也听说过这事……”

“够了!”细奴逻直接拉下了脸,无比糟心地打量着这帮子部下,真特娘的,这是八卦这些乱七八糟消息的时候吗?

就在这个当口,那位前来传递消息的探子犹豫了半天,似乎有话要说。

看到了这一幕,细奴逻忍不住喝道。“你想要说什么?”

“大诏首,诏主身边的暗线,也亲眼看到了程仙长会妖法。”

“!!!”屋内瞬间一片死寂,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在了这位探子身上。

这位探子看到那么多大小诏首如同刀子一般的目光投来,压力山大的他赶紧拜倒在地。

“小人不敢有半点胡说,是那位诏主身边的暗线说的。”

“他说,当时诏主去见泸州大都督,并不知晓程长史就在一旁。

无言之中开口得罪了那程长史,程长史勃然大怒之下,直接引来天雷阵阵,这个场面,随行的数十人都亲眼所见。”

“程长史被泸州大都督劝说之后,息怒离开那个地方没多久,原本的雷雨,就只短短持续了柱香的功夫,就雨过天晴。”

“……”

第1378章 老夫不能南下姚州了,另外泸州的精锐……

细奴逻愣愣地看着这个伏于地面,绘声绘色地描绘着那个场面的探子。

浑身顿时升起了一股寒意,难怪,难怪诏主张乐进求从姚州宁刺史这里得不到援手之后。

并没有前往更遥远的长安城去拜见皇帝,他居然是去寻程长史那个这几年来,恶名威震剑南道诸州的大煞星。

只不过,大家对于程长史懂得妖法一事,多是半信半疑。

但是从心底来说,在剑南道一带的少数民族心中。

一直都流传着那位数百年前的三国蜀汉丞相会仙法的传说,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大家哪怕是对程长史的流言半信半疑,多是因为没有亲眼见识过。

可是现在,蒙舍诏的诏主以及其亲随数十人,都亲眼看到了那位程三郎懂得妖法,如何不让人心惊胆颤。

毕竟这种事情,只要盘问一二,就可知真伪。

现如今,这些在场的诏首可都是跟细奴逻是一伙的,一心想要跟细奴逻一条道走到黑。

准备将诏主张乐进求拉下马,让细奴逻成为蒙舍诏的新诏主。

而他们这些细奴逻的铁杆和心腹,自然也会有大笔的好处。

可眼下,若是那位据说长着三头六臂,尖嘴猴腮,肋下生双翅,脚踩黑云,擅使雷电杀人如麻的程长史跟诏主一同来到这姚州,自己等人的命运……

细奴逻目光恶狠狠地瞪着这个混帐探子。

这样令人肝颤的消息,居然当众说出来,岂不是打击士气?

在屋内的空气几乎都要凝固的氛围中,细奴逻那显得有些暗哑的嗓音响了起来。

“告诉我,那程三郎可有随他到姚州。”

“没有,诏主只身率领随从护卫回来的,那位程长史没有跟随。”

听到了这话,几乎所有僵直的大小诏首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

“伽蓝呢?”

“她留在了泸州。”

“……”细奴逻昂起了脑袋,看向天花板,这一刻,他突然有些后悔。

自己为什么要放任诏主去姚州,若是自己直接把他软禁起来,那该有多好。

“你速速回去,仔细打探,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务必要打探清楚,诏主去了泸州大都督府后,都干了些什么,为什么要把伽蓝留在泸州……”

探子两颊生汗地连连点头,努力记住了细奴逻的交待。确定对方没再吩咐其他的之后,这才快步而去。

不大会的功夫,疾蹄之声由近渐远而去……

一旁的一位诏首赶紧大声言道。

“大家不用慌张,区区一个懂得妖法的程长史又能如何?”

方才发言吓到了所有人的柯多难也开口附合道。

“何况诏主已经回来了,身边也没有可疑人物,想来是因为诏主已经在泸州得罪了那位程长史。”

“所以他把女儿留在了那里,怕是就是想要让他女儿用美色迷惑那位程长史。”

“都够了,现在诸位不必胡思乱想,徒乱了自己阵脚。”

等到一干心腹部下都起身告辞,忧心忡忡地离开之后,细奴逻直接就瘫在了椅子上。

愣愣地看着跟前的那升腾翻卷的塘火,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细奴逻很清楚,自己的内心,其实是很惧怕朝廷,毕竟,朝廷的实力太过可怕。

他年轻之时多次到过姚州,甚至更北边的蜀州都去到过,所见所闻,都是关于朝廷又击败了某个敌人,击败了对方数万兵马,甚至是数十万兵马的消息。

而且,哪怕是姚州这里,仅仅只有一府府兵,而且还只是一个下府。

只有八百府兵,可是那八百府兵,每一个都披挂着那刀箭难伤的铁甲。

他们都是久经训练,杀人如麻的精锐,两三个蒙舍诏的精兵,碰上这么一个铁甲精锐,除了跑之外,没有第二种先择。

这,也这才为何他细奴逻能够在洱海诸诏率军横行,却偏偏面对姚州不敢稍动的原因所在。

“罢罢罢,且先看看再说罢,幸好,之前我的各种举动都没有放在明面上。”

“便是朝廷,也不可能无缘无故治我的罪……”

……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而那位张乐进求已然离开了泸州已经数日。

距离李绩率领兵马南下,只剩下两天的功夫。

这个时候,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骑驰来,正好就停在了大都督府门外。

不大会的功夫,那位信使就将急报传递到了李绩的手中。

李绩只匆匆地扫了一眼,便不由得脸色微变,抬起了头来。

“雅州传来急报,有几股吐蕃兵马,出现在了我大唐与吐蕃的交界之地,在会野一带起了冲突。”

“……”厅中的一干人等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程处弼更是一脸震惊地差点就想卧上一大个槽。

吐蕃是啥子意思,想要乘我大唐还没有收拾那洱海诸诏之前抢先动手?

李绩这位长辈也忍不住暴了一句脏话,将这份急报递给那已经伸长脖子凑过来的房俊。

房俊仔细地打量了半天之后,忍不住吐了一个槽。

“难不成,吐蕃那边知晓了咱们的应对策略?”

程处弼看了一眼房俊,摇了摇头,耐下性子给这位贤弟解释了句。

“应当不至于,时间这么短,消息想要从泸州传到吐蕃国内,绝对不是数日就可以到得了的。”

高原的海拔那么高,想要把消息从泸州传到现如今吐蕃国主所在,快马怕也得半个多月。

收到了消息之后,还得召集人马,再杀到那雅州边境,没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搞不定这么多事。

只能说,吐蕃人派兵入寇雅州,分明就是已经准备多时。

“看来,老夫不能南下姚州了,另外,泸州的精锐……”

说到了这,李绩的目光朝着李恪看过去,李恪却把目光落在了程处弼的身上。

看到了李绩的目光,程处弼面沉如水地接过了房俊递过来的急报仔细打量几分之后。

“还请巡抚使将我泸州精锐尽数带走,只有守住边境之地,蜀中才得安秦,蜀中得安,大唐方安。”

“你确定?”李绩有些举棋不定地扫了程三郎一眼目光又转到了李恪的身上。

李恪咬了咬牙,点了点头。“本王也觉得,程长史之言甚合吾意。”

第1379章 贤侄你怕什么,你可是练兵大家……

李恪深吸了一口气,冷静地分析道。

“雅州乃我剑南道蜀中屏障,一旦让那吐蕃人拿下了雅州,径直南下,攻入无险可守的蜀州。”

“那对于大唐剑南道的百万黎庶而言,绝对是一场灭顶之灾。”

“所以,请巡抚使将泸州精锐带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