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26章

作者:晴了

不过考虑到这个老阴货的手段,程处弼觉得自己还是苟一下的比较好。

看到程处弼陷入了沉吟,李绩好整以暇地抚着长须,呷着红茶。

对于程三郎这个跟泥鳅似的小娃娃,对付他,就得直接逮着万万不可放手。

重要的是,李绩虽然朝着陛下拍着胸口保证,自己前往剑南道主持军政。

为的就是不动关中的一兵一卒,而且不但要好好的敲打敲打那洱海六诏,让他们不再与那吐蕃牵扯。

同时还要对那吐蕃进行牵制,避免他们在大唐正在进行讨伐高昌的过程中,乘机夺取现如今被置于大唐保护之下的吐谷浑。

这才是最让李绩头疼的地方,虽然陛下给予了他许多的便利,甚至许他付出一定的代价来换起大唐整体战略的胜利。

但问题是,作为大唐有头有脸的名将,李绩当然不乐意在自己的战绩上抹上污垢。

当然更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自打入蜀以来,李绩就一直在反复的考虑着,自己应该怎么去面对和处理这两个问题。

现如今,他倒是已经隐隐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思,不过看到程三郎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家伙到来之后。

忍不住好奇,想要问问这小子能不能有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

程处弼翻了半天白眼,老子又没领军作战过,知道个屁的兵法,不上遇上了问题嘛……

程处弼顿时临机一动,就像是自己蹲在考场里边进行考试,谁特娘的会先去做难题?

肯定会先易后难的解决问题,哪个问题容易解决,我就先解决哪一个。

如此一来,就算是后边的难题不会做,可好歹容易的题目做了,总是能够得到一定的分数。

这,就是一位不是学霸,却能够依靠自己灵活的脑子,考上医学院的医务工作者亲身经历。

“小侄倒觉得,若是咱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镇压住洱海六诏。

使得他们无法与那吐蕃联手,就等于是让那吐蕃先断一臂。

之后,再想着怎么对付吐蕃,才是上策。”

“你觉得老夫应该去解决洱海六诏?”李绩眯起了两眼,目光打量着杯中的茶水陷入了沉吟。

程处弼赶紧点头附合道。

“对对对,先易后难嘛,毕竟如果先去搞吐蕃,小侄我担心那洱海六诏在那里上蹿下跳的,很容易出问题。”

李绩微微颔首之后便站起了身来,活动了下久坐而发僵的身子。

“老夫已经在这里呆得身子骨都快发霉了,是该走动走动。”

“你同意小侄的建议了?”程处弼心中一喜。

“谁说的?”李绩丢给程处弼一个白眼。

“???”

第1375章 可问题是,跟前这位吴王殿下很不乐意

李绩在前边晃晃悠悠的打马而行,程处弼则一脸黑线地策马跟在后边。

一旁还有房俊与任雅相,三个年轻人落后李绩这个长辈数步策马而行。

李绩那句该出来走动走动,居然就是想要蹿去那泸州城中亲自见一见那蒙舍诏主张乐进求了解情况。

而非是程处弼所想的直接率领大军蹿去那洱海之地,啪啪啪的搞事情。

“难不成,李叔想要直接去搞那吐蕃,这不能吧?”房俊也有些牙疼地小声嘀咕道。

“依任某之见,李兵部应该是听进去了三公子的建议,只不过现如今犹自举棋未定。”

程处弼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不管咱们这位剑南道巡抚使,能不能听得进程某的建议,反正我都相信他一定可以解决掉剑南道的危机。”

听到了身后边传来的程三郎的低声言语里,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让李绩不由得眉舒目展,抚须大乐。

然后,就听到了房俊这小子嘀咕道。

“处弼兄,你就别忙着去拍李叔的马屁,还是想一想若是李叔把兵马全部调走,泸州的局势应该如何维持才是正理。”

李绩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僵硬,猛一扭头,恶狠狠地瞪了房俊这傻小子一眼。

这才闷哼了一声继续昂着打马前行,小兔崽子,老夫记住你了,回头看老夫怎么收拾你。

程处弼也看到了李绩这个老司机回头瞪过来的眼神,不禁兴灾乐祸地拿胳膊肘拐了拐一脸懵逼的房俊。

“贤弟,你被盯上了,啧啧……”

“我声音那么小,他居然能听得见?”房俊一脸抓狂地吐起了槽。

程处弼拿捏起了兄长的派头,大巴掌拍在房俊的肩头低声安慰道。

“呵呵,身为名将,耳听八方,眼观六路那是必须的,不过你放心吧。终究是长辈,肯定不会太为难你的。”

一旁的任雅相看着程三郎与房二郎在那里嘀嘀咕咕,哭笑不得地摇着头。

好在与自己无关,就当看戏罢了。

……

一行人刚刚来到了大都督府,程处弼并没有走前门,而是从后门进去。

所以李绩便与任雅相和房俊一同入内,就看到了那刚刚前来赴宴的张乐进求父女,还有他的心腹部下。

李绩这位老司机同样也是一位长袖善舞的人物,冲这位蒙舍诏主嘘寒问暖。

让正在经历蒙舍诏大危机的张乐进求感动得眼泪花都差点冒了出来,就差没拜倒在地喊上几句李青天。

就在这当口,入城之时,特地低调地绕了个圈子,从后门入了大都督府的程处弼这才匆匆赶到。

这才抬腿跨步入内,李绩就看到了那原本正感动得脸红耳赤的张乐进求瞬间脸色一白。

“程,程仙长……”

“……莫要乱叫,本官乃是泸州大都督府长史。”程处弼不乐意地翻了个白眼喝道。

此言一出,另外那几位正好奇打量着程三郎的蒙舍诏部落首领都惊呼出声,齐刷刷地后退一步。

李恪用尽了力气,这才控制住自己没有笑出声来。

至于那房俊和任雅相则不明就理地打量着程三郎还有那些蒙舍诏来人。

李绩这个老家伙意味深长地打量了程三郎两眼,呵呵一乐,开始招呼那些蒙舍诏人入席。

这才化解了尴尬的一幕,可接下来,每当程处弼开口的时候,那帮子蒙舍诏人都会提心吊胆地朝着这边看来。

实在是让人蛋疼,程处弼干脆吃吃喝喝,冷眼旁观这一次历史性的会面。

李绩不焦不燥地跟那位张乐进求详细地询问起了洱海六诏的情况。

事无巨细,而张乐进求有求于这位位高权重的剑南道巡抚使自然是事无巨细,一一作答。

时不时,身边的那几位蒙舍诏部落首领也会参与到解答当中。

不论是兵力,战斗力,还是人口,还有各诏的首领性格,甚至有哪些著名人物或者是将领等。

李绩不愧是老司机,问的细致到令人发指。

看得程处弼连呼厉害,觉得这位名将若是不当将军,也可以去搞审讯工作。

至于那位此地的主人,泸州大都督却屁的正事也不干,此刻正在那里跟那位张伽蓝眉来眼去。

程处弼就不明白,李恪这小子怎么就那么的浪,若是他爹李世民知道这家伙正事不干,就想着跟小姐姐眉来眼去。

指不定会寄一根大棒棒过来,最好能够指定自己担当行刑官,享受一把暴揍皇族子弟的瘾头。

张乐进求这个名字虽然很古怪,但是人家是有典故的,而且还是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丞相亲自给他们赐的姓。

正是因为早早就与中原的汉家政体有了联系,这才让蒙舍诏一系一向都很有优越感。

老子们蒙舍诏跟你们这帮蛮子渣渣不一样,我们被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赐过姓。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让洱海其他诸诏很是不爽,可问题是,蒙舍诏实力最强,而且又擅长向中原朝廷演绎煽情戏。

所以每每另外几诏南下攻打蒙舍诏,一旦到了生死存亡之机,官府就会跳出来喊暂停。

等到蒙舍诏养好了伤,修好了装备,有了实力之后,朝廷这位主裁判才会宣布比赛继续。

这让洱海北部诸诏内心份外的不爽,总觉得朝庭在拉偏架。

久而久之,他们就开始跟那已经在高原之上发展壮大,开始把势力向下延伸的吐蕃眉来眼去。

但是随着现在蒙舍诏内部问题的暴发,让李绩有些无奈。

……

毕竟原本想要依仗的诏人,就是蒙舍诏,可偏偏蒙舍诏内部纷争。

虽然李绩偏向于,大唐应该由着蒙舍诏内部自己解决,可问题是,跟前这位吴王殿下很不乐意。

并且慷慨陈词,认为那蒙舍诏自汉末以来,就一直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最是服从朝廷的指挥,很喜欢与官府交道。

若是那张氏一族被赶下了台,换上了靠杀伐起家的细奴逻势力来主掌那蒙舍诏的政权。

谁敢保证,这位桀骜不驯,而且连自己的诏王也敢反抗的细奴逻会乐意服从于朝廷?

第1376章 却会损害朝廷在剑南道诸羁縻州中的威信

程处弼看着跟前这位浪荡皇子唾沫星子横飞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愿,有滋有味地喝着茶水。

李恪虽然别有私心,但也不是不懂事的人,这个时候,蒙舍诏的人已经离开。

剩下的都是自己人,所以李恪这些话,倒不是为了在小姐姐跟前展示自己。

而也是在阐述一个道理,如果大唐对于蒙舍诏的更换诏主不闻不问,这是最省力的办法。

但有一个问题在于,以后,又会有谁能够像张氏一族那么听话?

程处弼虽然不清楚那个细奴逻是谁,但是,程处弼却记得,似乎历史上李绩并没有入蜀担任过剑南道巡抚使。

李恪这个浪货,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会出现在此。

所以说,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下去,怕是那位细奴逻,很有可能就是未来南诏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