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13章

作者:晴了

“这种班车,足足有四个轮子,需要两匹马牵拉,在水泥官道上跑起来十分的稳当。”

“这班车是每隔百里地就会换马匹,这样一来,马车就能够维持速度。

所以,一日之内,便可赶到泸州。”

听到了这话,李绩下意识地就反应了过来,这不就有些类似于大唐的驿站传递消息的方式吗?

倒没有想到,居然被程三郎那小子活学活用,用到了这方面去。

不过,真的能够如驿马日行三百里那般快捷?李绩的心中甚是存疑。

出了荣州城之后,就看到了前方是一条显得十分笔直而又平缓的白色道路,径直通向远处。

而在城外,则有一处醒目的空地,那里有几辆马车。

还有一座棚子,不少人正围拢棚子里的铁炉子跟前,似乎正在等待着什么。

“官人看到了没有,那便是车站,小人就是要到那里去乘车。”

李绩抚了抚长须,跟着胡行商一块走了过去,就看到了那里有一块醒目的大牌子。

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汉唐商行州际班车站。

特别是汉唐商行那四个字,直接让李绩的眼皮顿时一跳。

“……果然,也就那小子,才会整出这等东西。”

那位胡行商打量了一眼天色,朝着李绩一礼。便匆匆地赶去一个窗口买到了三张车票。

然后与两名随从也坐进了那避风遮雨的棚子里边。

李绩眼珠子转了几圈之后,招来了亲随吩咐了两声。

那位亲随虽然有些错愕,但还是领命而去,到得窗口询问之后。

过来告诉了李绩那车票的价格还有剩下的车票已然只剩下八张,也就只剩最后八个位置。

“去,都买下来。”李绩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将剩下的车票都买下来之后。

叫来了随员叮嘱了几句,让他们继续骑马而来,而他则会领上几名亲随,乘那马车赶往泸州。

感受一下这种便捷,是否像那位胡行商所言一般。

一干官员虽然有心想要阻止,可是又能够有谁能够拦得住这位巡抚使。

只能一脸哀怨地看着李绩领着七位随从而去,不大会的功夫之后,随着车站内的小钟敲响。

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大声地吆喝着。“巳时已到,请所有乘客带好自己的行礼登车。”

一干乘客在工作人员的催促声中都陆续登上了马车。

不大会的功夫,这只由好几辆四轮马车组成的车队。

便离开了车站,沿着水泥直道朝着南方飞驰而去。

李绩一脸新奇地坐在马车里边,马车显得有些简陋,属于是竹木结构。

而且内部空间也不算大,不过好在车内铺着垫子,便于人们在里边坐卧。

由于马车是封闭式的。再加上马车里边还有一个小铁炉子。

升着火,还有一个被固定在上面的水壶缓缓冒着热气。

烟囱向上伸出车顶,倒是让车内不觉得寒冷,也不会觉得呛人。

坐在这样的马车里边,让李绩觉得有些不适,好歹也是堂堂的国公,平时坐马车都是自己一人。

现在跟几位亲随挤在一辆车里边,的确有些不便。

不过上都上来了,难不成自己就因为觉得车中拥挤而下去?

李绩咬了咬牙,跟亲随们一般,都直接坐在垫子上面,歪着个身子,靠着车壁。

由于这水泥官道十分的平整,所以,马车在这种水泥官道上疾驰起来,也不会让乘客觉得颠簸。

一干人等呆在车内,有些人在打瞌睡,有些人在低声言语,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李绩的耳边传来的是嘚嘚的蹄声,忍不住撩起车窗的帘子,就看到了窗外的景色正在倒退。

熬过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后,马车停进了一处补给站。

这里的杂役很快就将马车的马匹进行了更换,也就在更换马匹的时间,大伙顺便方便方便,下车活动。

不到一刻钟,再一次起行,还是用了差不多的时间,赶到了下一个补给站。

不知不觉间,在那嘚嘚的蹄声中,在那晃晃悠悠的马车中,李绩也不知道何时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李绩听到了耳朵边传来的低唤。

“老爷,老爷快醒醒,咱们已经到泸州了。”

“嗯,嗯?”李绩睁开了眼睛,伸展了下四肢,这才走下了马车,下意识地抬头朝着不远处的光亮方向看去。

就看到了不远处那高大的城廓,城门楼悬挂的灯笼,让李绩看清楚了城头上的字迹,正是泸州二字。

李绩忍不住咧了咧嘴,居然还真的一气就跑了三百里地,从荣州就直接蹿到这泸州来了。

“这是什么时辰了?”

“老爷,小人刚去打听了一下,现在是戌时二刻。”

“……”

第1355章 想要让马车飞驰,除非不把里边的乘客当人

“也就是说,咱们只花了五个时辰多两刻钟的光景。

就已经从三百里之外的荣州,赶到了这泸州城……”李绩喃喃地低声嘟囔着。

打量着四周,看着那些疲惫的客商们都离开了这车站,朝着不远处的泸州城赶去。

又回过了头来打量了这此刻仍旧显得十分热闹,还陆陆续续有四轮马车到达的车站。

李绩又晃晃悠悠地在这里逗留了一会,一干亲随也只能跟随着这位剑南道巡抚使。

李绩很容易就打听到了不少的消息,例如现如今整个唐朝对于驿马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六驿即一百八十里。

再快要日行三百里,最快要求日驰五百里甚至是八百里。

但问题是那些都是用来传递重要的消息,军国大事。

可泸州这里,居然日行三百里,就为了运送那些商旅,这实在是让李绩有些无语。

“难怪这泸州的发展能够如此之迅猛,原来这交通通畅,的确能够吸引来大量的商旅。”

便是李绩自己也觉得,虽然自己骑马畅快一些,可是骑行却要吹着冰霜雨露,在冬天最是难熬。

哪怕是马车,不好意思,除了长安直达洛阳的这条最主要的官道之外。

其他的官道,想要让马车飞驰,除非不把里边的乘客当人。

总之要这么狂奔疾驰,不是先把马车给颠散架,就是把人给颠傻叉。

李绩抬脚跺了跺这平整的水泥地面,这水泥官路的路面上,还有一条条的浅印痕。

这自然是为了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而弄出来的,而不是为了颠人弄出来的……

“老爷,咱们要不先进城?”

李绩这才缓缓起身点了点头,迈开大步,朝着泸州城内行去。

不过李绩却没有第一时间径直奔那泸州大都督府而去,而是在泸州城内寻了一间热闹的客栈住了下来。

理由是等待着随行的官员们赶来汇合之后再前往大都督府。

但实则,李绩则是想要在未见到程三郎与李恪之前,好好的体察泸州的人情风物,地理民情。

看看是不是真的如同这三个年轻人所言一般,这,可是陛下暗中交待的正经事。

……

入了客栈,李绩没有径直回屋休息而是留在了大堂,在那里用着晚饭。

一边支愣着耳朵,听着身边那些同样在用餐的食客们的谈笑声。

不过多是一些寻常的话题,东家长,李家短的,听得李绩满脸索然无味。

就在这个时候,就看到了两名一脸疲惫的客人步入了这间客栈间酒楼。

要了些酒菜,在这里对饮了起来。

“顾管事,你们那顺州养殖场这几个月如何?”

“唉……不提了不提了,这入冬以来,这往来的商旅,下降了不少,幸好大都督府搞出了这州际班车。”

“让那些商旅得以在这样的难熬的天气里边往来于诸州之间,这才让小弟我等的日子好过些。”

听到了这样的对话,李绩顿时精神一振,咀嚼食物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凝神倾听这二人的对答。

一位是来自于长宁州某商行的管事,一位则是来自于顺州的养殖商行的管事。

二人聊起的都是关于天气寒冷之后,对于他们生意的影响,听了一会之后。

李绩端起了自己的那一壶美酒,缓步来到了这二位商行管事跟前。

一番寒暄之后,那二位商行管事自然都是人精,看到这位气度不凡,一看就像是久居高位的中年男子有意聊天,自然也不会赶人。

请了李绩与他们同坐,连下三杯美酒,李绩又让店伙计再拿两壶美酒过来。

这才笑眯眯地朝着这二位拱手言道。

“二位都是在这泸州各羁縻州商行的管事,想必对于这泸州之地十分的了解。”

“老夫从外乡而来,一向听闻这蜀南之地,比不得蜀中之地富庶。

而且又多有獠人冲突,闹得民不聊生,甚至是羁縻州之间也是常常互有争斗。”

“可是方才听二位之言,却似乎这泸州如同尽是一片歌舞升平……”

听到了这话,这二位管事极有默契地相视一笑。其中那位顾管事笑眯眯地朝着李绩一礼。

“这位李先生,这样的传闻,说的是过去的泸州,而非今日之泸州。”

“其实跟李先生你这样有疑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但凡是初到我泸州之人,几乎都有着这样的想法。”

“不过如今的泸州,还真如李先生所言,就是一片歌舞升平,而且百姓们十分富足。”